大老振
作為“古文運動”的領(lǐng)袖,韓愈提倡“文以載道”。可是,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的他也是個動不動就拿動物開涮的段子手。
人生不順時,他拿動物開涮。
韓愈父母早逝,由嫂子撫養(yǎng)長大。他19歲時開始參加科舉考試,連續(xù)考了三次都沒考上。于是,韓愈只好按照潛規(guī)則給當時的名人寫信,中心很明確:求舉薦。韓愈在其中一封信中寫道:“天池之濱,大江之渀(ben),日有怪物焉……其得水,變化風雨,上下于天不難也……”在天池的邊上、大江的水邊,傳說有怪獸存在。它可不是一般的小魚小蝦可以比得上的,要是讓它得了水,呼風喚雨、上天人地,那都不是事兒。
不用說,韓愈筆下的這個怪獸是傳說中的龍。他還提到現(xiàn)在龍被困在爛泥里出不來,就發(fā)揮不了威力,但它又不想低下高貴的頭顱去求人,于是天天趴在那里叫喚。這條龍就是指韓愈自己?沒錯,韓愈心里正是這么想的。所以,盡管這封信中心明確、層次清晰、語言優(yōu)美,韓愈還是沒有得到任何回應(yīng)。
估計收信人心里想:你還只是個怪獸就這么目中無人,要是我真把你弄到水里,你上天入地呼風喚雨起來,那還得了?你還是在爛泥里待著吧!
貞元八年(792年),韓愈第四次考試考中了進士?!肮肢F”終于靠自己的本事?lián)潋v到水里了,可要想從進士到高層部門,還要通過更嚴格的考試才行。這次,韓愈又是考了三次沒考上。
眼見自己快奔三了,還在考試中掙扎,他連著給當時的宰相修書三封,希望得到一份工作。這次又是石沉大海。韓愈只好選擇暫時離開長安,結(jié)束“京漂”的凄慘生活,回老家去。
在回去的路上,韓愈恰好看到一群人耀武揚威地從他面前經(jīng)過:有人手提兩只鳥籠,原來這是給皇帝進貢的御鳥。擦肩而過時,韓愈似乎看到那只白烏鳥臉上寫著驕傲,而那只白八哥正翻白眼瞪著自己,目光中充滿了不屑。于是,憤怒的韓愈提筆寫下了一篇文章《感二鳥賦》,來表達自己對這兩只鳥徒有華麗羽毛、無真實才華的深深鄙視,順便還吐槽了一下皇帝任用庸才之事。
后來工作漸漸順利了,他依舊拿動物開涮。
貞元十五年,韓愈被某節(jié)度使召人幕府任職,雖說不是高層官員,但好歹算是地方正式編制。對未來充滿信心的韓愈歡天喜地地上班去了,結(jié)果剛看到考勤表就傻眼了:凌晨三點就要簽到,九點下班,中午休息六個小時,下午三點又要簽到,晚上七點下班,且“非有疾病事故,輒不許出”。韓愈揉了揉眼睛,懷疑自己找了個假工作。
于是,他給上級寫信提意見。韓愈的上級很有涵養(yǎng)地選擇不回信。這時,韓愈心里有點兒小受傷:怎么我給誰寫信誰都不回?我可是個人才??!為此他一口氣寫了四篇雜說來發(fā)泄心中的郁悶,其中一篇就是《馬說》:“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文章出爐后,立刻被人們傳閱開了。街頭巷尾,人人都在議論千里馬的伯樂在哪里。
后來韓愈真的遇見了伯樂:他從幕府出來做四門學(xué)博士、再做監(jiān)察御史,后做到中書合人。這下韓愈應(yīng)該滿意了,不會再拿動物開涮了吧?
不可能!即便是想妻子,他也會拿動物開涮。他一連寫了三首<青青水中蒲》,其中第一首寫道:“青青水中蒲,下有一雙魚。君今上隴去,我在與誰居?”
韓愈竟然寫自己與妻子就像兩條魚,快樂地游來游去。這還不算,即使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韓愈也拿動物開涮:“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三十骨骼成,乃一龍一豬……”意思是,孩子們好好學(xué)習(xí)吧,不然幼時差別不大,到30歲時可就云泥有別了,學(xué)習(xí)好者就能變龍,學(xué)習(xí)不好者只能做豬。
后來韓愈因為寫信批評唐憲宗,唐憲宗一生氣把韓愈貶到了荒無人煙的潮州。在那里,韓愈終于遇到了動物主動來找茬的事情。
在潮州,一個高僧曾點化韓愈“與人為善”??墒?,就在韓愈想著要怎樣“與人為善”時,遇到了一群“來者不善”的鱷魚。這些鱷魚非常張狂,經(jīng)常禍害附近百姓,吃了不少牲畜,甚至威脅到了人的生命。韓愈一聽,這還得了!平常都是我拿你們開涮,這次你們要來找我的茬,我要寫信!
于是,當?shù)匕傩斩汲鰟恿?,看韓愈站在一個高臺上對著鱷魚高聲朗誦《祭鱷魚文》。在這封信里,韓愈先禮后兵,他先送鱷魚一只羊、一頭豬,然后給它們指明一條出路:去南海吧。隨后他又告知鱷魚搬家的最后期限,末尾還不忘說:不搬家,格殺勿論!據(jù)說韓愈讀完《祭鱷魚文》的當晚,便下了一場大暴雨,次日雨過天晴,人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鱷魚不見了,它們真的搬走了。
一生拿動物開涮的韓愈達到了最高境界:動物聽懂他說話了。
韓愈最后一次拿動物開涮是在前去平定叛亂的路上。長慶元年(822年),鎮(zhèn)州(今屬河北石家莊)發(fā)生兵亂,此時已回到長安轉(zhuǎn)任兵部侍郎的韓愈毫不猶豫地前去平叛。唐穆宗怕他被叛軍砍成肉泥,派人追他回來。韓愈沒有回去,使者向唐穆宗轉(zhuǎn)達了韓愈當時說的話“止,君之仁;死,臣之義”,唐穆宗聽后淚花閃爍。這時,宰相裴度正在路上等韓愈,一見到韓愈,他就使勁拍著韓愈的肩膀說:“唯有勇哉韓夫子,敢向刀叢覓詩還?!?/p>
此時,韓愈已經(jīng)54歲了,聽了這句詩立刻覺得自己變年輕了。他忽然想起當年的白烏鳥和白八哥,它們傲慢的眼神在他腦海里一閃而過。他笑了,立刻回了裴度一首詩:“竄逐三年海上歸,逢公復(fù)此著征衣。旋吟佳句還鞭馬,恨不身先去鳥飛?!笔堑?,他從千里馬變成了一只鳥,飛到叛軍隊伍里,傲視群匪,不費一兵一卒,僅靠三寸不爛之舌就瓦解了叛軍,解除了威脅,勝利而歸。
可是,裴度雖然很欣賞韓愈,也知道之前潮州的鱷魚之所以遷移走并非因為韓愈那篇裝神弄鬼的文章,而是因為韓愈帶領(lǐng)當?shù)匕傩帐柰ㄋ?,沼澤變成了良田,鱷魚沒有了生存的環(huán)境,卻不懂韓愈為什么總喜歡把動物都寫進詩文里。韓愈自己心里很清楚,他只是想借著“鱷魚”來痛斥當時的貪官污吏,更是在為推行“古文運動”嘗試各種寫作方法。而那些飛禽走獸光榮地成了他實現(xiàn)目標的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