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洵
最近,朋友圈里熱議的電影《芳華》《無問西東》可謂是賺足了老年人的眼淚。文工團的歲月里的青春,西南聯(lián)大愛國學子的故事,仿佛又把我們帶回了多年前的氛圍中。據(jù)記者在多家影院走訪,發(fā)現(xiàn)許多年輕人都喜歡帶上父母去電影院看這類題材的電影。那么,為何會發(fā)生這種有趣的現(xiàn)象呢?父母和子女一起看電影又會對兩代人的精神交流起到什么作用呢?對此,記者采訪了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心理科副主任皇甫麗。
很多老年人看完了《芳華》《無問西東》等電影都會和子女熱烈討論觀后感,而這些電影之所以能引起老年人的共鳴,是因為電影讓他們回到曾經(jīng)的難忘歲月和青春記憶中?;矢惐硎?,精神文化活動能帶給人獨特的心理按摩效應或稱為“撫慰感”。老年人通過看懷舊題材的電影回憶過去美好時光,可使他們忘卻現(xiàn)實煩惱,身心愉悅。所以,積極懷舊在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上具有重要作用。
另外,人到老年,其物質(zhì)已經(jīng)得到最大化的享受,他們?nèi)鄙俚耐蔷窠涣?,特別是來自子女、小輩的交流。很多時候老年人在日常交流中與子女訴說以前的青春歲月,卻總是被子女一句“好漢不提當年勇”給潑了冷水。而通過與子女看電影的契機,子女更能理解父輩的生活背景,交流起來也更加能身臨其境。同時,老年人通過分享電影觀后感,也能更容易融入年輕人的世界,從而使兩代人的精神交流得到升華。
那么,如何通過看電影來使兩代人的價值觀相互融合呢?皇甫麗表示,無論哪個年代,相互尊重都是最重要的。無論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都要先在電影中了解到彼此之間年代的共性和個性,從而了解各自不同的成長背景,才能更好地進行精神交流。而不能舉著為對方好的“大旗”來要求對方認同自己。年輕人在了解老一輩人艱辛不易的歲月中,要多體諒父母,而老年人在與子女交流前也可以想一下“如果我現(xiàn)在是年輕人,我會希望我的父母怎么樣”,這樣更能在理解子女的同時做到更好地溝通。
當然,看電影只是一種促進兩代人精神交流的手段。此外,父母還要與子女定期溝通,如定一個日子作為家庭交流日,從而知道對方的想法,減少誤會產(chǎn)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