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
霍金的去世,讓“漸凍癥”再次引起公眾的關注?!皾u凍癥”的全稱是肌肉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癥(ALS)。21歲被確診為“漸凍癥”的霍金,曾被醫(yī)生預言生命將在數年內走到盡頭,然而,他之后又活過了半個多世紀?;艚鹩盟麩o與倫比的大腦一次次帶領全世界領略宇宙的浩瀚,也用他的頑強不屈讓我們見證了生命的可貴與強韌。對于“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漸凍癥”患者而言,霍金的名字就是一種信仰。他們開始勇敢地面對自己,學會“像霍金一樣”以更加平和、頑強的方式對待生命,活出更好、更真實的自己。
漸凍癥是一種運動神經元疾病,患者會從四肢到全身出現肌肉萎縮,最后影響吞咽功能、呼吸功能,最終呼吸衰竭甚至死亡。目前這類疾病沒有任何藥物可根治,絕大部分患者的生存期在3~5年。隨著對癥治療手段的增加,如無創(chuàng)呼吸機的使用,患者的生存時間也獲得了延長。
作為上海市首批罕見病??崎T診,華山醫(yī)院神經內科肌肉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癥(“漸凍癥”)門診,已建立了運動神經元病的登記研究,可為患者提供ALS的影像學評估、經皮胃造瘺(PEG)及呼吸機管理咨詢等診療服務。全國各地的患者、家屬跑來這里尋求救治,把這里當成“希望之門”。但“漸凍癥”門診的陳嬿副教授說,愛與陪伴,有時是給“漸凍癥”患者最好的良藥。
2008年,華山醫(yī)院“漸凍癥”門診的患者和志愿者自發(fā)創(chuàng)立了ALS俱樂部,每年定期舉行患友聚會,為新診斷的患者傳授疾病和護理知識。到了聚會之時,無論刮風下雨,老病友、照護者、志愿者、醫(yī)生和護士們都會如約而至。他們參與活動的方式雖有不同,但傳遞的都是溫情和力量。
一位文藝老先生特意帶來了一份刊登了他曾經的繪畫作品的《新華晚報》,大家由此記住了這樣一位愛畫畫、愛詩歌的老人。一位退伍軍人錄制了很長一段視頻,以自己4年的患病經歷為例,告訴患友們要堅持,要心懷感恩。一位1986年出生已經患病4年的女孩子,在男朋友的陪伴與鼓勵下說出了自己的病情,大家為她的堅強和勇敢而感動。一位女兒代替疾病晚期的父親前來,為的是感謝這些年病友們、照護者與醫(yī)護團隊的陪伴,讓他“最后的時光”充滿溫暖。
因為罹患同樣殘酷的疾病,這群原本陌生的人開始相互熟悉、彼此支撐。志愿者老許是他們的“牽線人”。由于經歷過親人的病逝,他對“漸凍人”及其家屬有著深深的理解。從最初有人懷疑“是不是醫(yī)托、藥販子”,到現在更多的患者和家屬將老許當成了向導或知己,6年里,老許就像時鐘一樣,周三一早會雷打不動地出現在華山醫(yī)院門診,幫助許多患者和家屬“少走彎路”。
華山醫(y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yī)師陳嬿從事漸凍人的診療、科研工作已經超過12年。她說,正是因為沒有特別有效的治療手段,對于“漸凍人”的治療,人文關懷尤為重要。通常,他們對每一個患者的就診過程都很慢,因為要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充分溝通。他們還常常會鼓勵患者和家屬相互表達關愛,感受生命的溫度。
“得了這個病,當然是最不幸的,不過我已經不抱怨了。我有時候也覺得,我是從知道得這個病開始,對人生才有了真的認識,知道每一天都很重要,知道珍惜身邊所有對你好的人?!薄颊?/p>
“我的愛人現在已經躺在床上,但我今天一定要來,一方面為了他,一方面也為我,在這里我可以感受到一種力量?!薄覍?/p>
“我們沒有辦法擁有生命的長度,但一定要加油在有限的時間里拓寬生命的寬度。這句話,我是患病之后才真正理解的。”——患者
在華山醫(yī)院的“漸凍人”門診,患者、家屬、志愿者,相互鼓勵,相互扶持,感受愛與被愛,對抗死亡。
董漪是“漸凍人”門診的主治醫(yī)師,她這樣告訴患者,每一場疾病,都是一次不期而遇,在這場相遇中,大家都在不斷地學習與成長——不只是看失去了什么,還要看可以收獲什么。“我們遇到過的很多患友都會說,曾經的自己是多么能干,是某一個領域的專家、某個單位的一把手、一大家子的支柱……可在與ALS相遇后,他們都懂得了要把成功的定義稍稍改變一下:不再需要和別人競賽,而和自己。珍惜生活中每一天的陪伴,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喝水、吃飯、走路、穿衣、擁抱。每天讓自己比昨天好一點,更積極地面對挑戰(zhàn)?!倍粽f,“盡管對ALS這樣的疾病,我們醫(yī)生可以做的非常有限,但我們一直在盡力讓大家少走一些彎路,讓大家覺得,身邊始終有人在關心你們、在乎你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