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肖雅,歐陽新萍,舒濤
(上海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上海 200093)
單螺桿壓縮機在20世紀60年代被ZI MMERN[1]提出后,逐漸在軍事、機車、航天、化工、石油、制冷等行業(yè)得到應用。在低溫制冷領域,螺桿壓縮機相比于活塞式壓縮機具有更高的性價比和適用性[2]。與雙螺桿壓縮機相比,單螺桿壓縮機不僅具備雙螺桿壓縮機結構簡單緊湊、單位容積利用率高和無氣閥組件等特點,還具有自身獨特的優(yōu)點[3]:單機容量大,無余隙容積;結構合理,具有理想的力平衡性;主機壽命長;維護簡單,易損件少。但是由于單螺桿壓縮機制造工藝要求高、嚙合型線設計復雜、國內制造技術相對落后等因素,其普及性并沒有雙螺桿壓縮機這么高。我國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推動單螺桿壓縮機的研發(fā),國家科研人員、相關企業(yè)等進行了大量的試驗和技術研究。文命清等[4]對變頻螺桿壓縮機的發(fā)展現狀進行了總結,認為變頻是螺桿壓縮機日后的主要節(jié)能方向;陳清[5]將可變容積比技術應用于單螺桿壓縮機中,認為該技術可以提高壓縮機在不同工況下的滿負荷性能系數。
單螺桿壓縮機的核心部件是由螺桿和星輪組成的嚙合副。嚙合副性能的優(yōu)劣將直接影響壓縮機性能,需要從氣密性、齒面特性及加工工藝性這三方面進行全面考量[6]。嚙合副型線的類型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類型線——“直線-直線包絡面嚙合副”[7]、第二類型線——“圓臺(柱)-圓臺(柱)包絡面嚙合副”[8]、“直線包絡型”和“圓臺二次包絡型”[9-10]。除了上述經典的嚙合副型線外,吳偉烽等[11]在多直線包絡單螺桿壓縮機的設計基礎上,提出了多圓柱包絡嚙合副以及相應的型線方程,其耐磨與密封性能將有效提高,從而提高單螺桿壓縮機的壽命和容積效率。王可等[12]提出的螺桿槽側面線型屬于圓柱包絡嚙合線,槽底是多直線型包絡面,不僅能保證整機安全、可靠運行,還利于加工的工藝性,確保制造、裝配精度。
星輪作為單螺桿壓縮機的關鍵部件,各位學者也對其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為了研究星輪的幾何參數對壓縮機性能的影響,張淑存等[13]分析了單螺桿壓縮機的結構,建立了中心距與螺桿星輪直徑之間的關系,并根據數值模擬的計算結果,對螺桿星輪直徑比的取值范圍提出了建議。王增麗等[14]側重于研究星輪的幾何參數對壓縮機性能的影響,分析得到壓縮機的排氣量隨星輪螺桿直徑比的增大而增大;在排氣孔口位置不變時,排氣過程的流動阻力損失隨著星輪螺桿直徑比的增大而線性增加。在星輪的理論研究方面,吳偉烽等[15]對直線包絡嚙合副的星輪齒側理論型面進行了研究,直線包絡嚙合副星輪齒的理論型面由二次包絡面、包絡直線和軌跡面這3部分組成,二次包絡面和軌跡面區(qū)域均在特定星輪齒轉角范圍內存在接觸線,但并不是同時存在的,為單螺桿壓縮機星輪齒型面的設計提供了理論依據。YANG[16]確定了帶圓錐齒星輪的單螺桿壓縮機的數學模型,為后續(xù)的單螺桿壓縮機的發(fā)展提供了理論支持。星輪齒的磨損問題已經成為制約單螺桿壓縮機進一步發(fā)展的技術瓶頸。李挺等[17]在充分了解星輪齒的磨損過程后,認為提高加工精度和采用高耐磨材料并不能解決磨損問題,采用耐磨損型線才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最終途徑,其中包括多圓柱包絡型線的實現和基于油膜作用力的型線參數優(yōu)化。同樣是為了解決星輪的磨損問題,周雷等[18]設計了一種分體式的浮動星輪,詳細分析了塑料星輪片厚度、材料密度、彈性模量、星輪軸承處摩擦系數等關鍵因素對浮動星輪耐磨特性的影響,通過理論計算和實驗研究驗證了其良好的耐磨性能,明顯提高了壓縮機的效率。有著與浮動星輪異曲同工之妙的是,馮全科等[19]提出了單螺桿噴液懸浮嚙合技術和消除星輪液擊技術,是基于多圓柱展成包絡螺桿齒面來實現的,使得星輪齒和螺槽在相互滑動過程中形成潤滑液膜的能力,可以隨著位置的不同而變化,有效地解決了星輪齒與軸承的磨損問題。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單螺桿壓縮機性能優(yōu)越,但其型線設計復雜以及嚙合副的加工制造技術要求高,這是單螺桿壓縮機發(fā)展的瓶頸所在。為了降低嚙合副型線的設計加工難度,本文設計了一種鏈式星輪單螺桿壓縮機,使得壓縮機核心部件構造簡潔,制造方便,加工成本低。
鏈式星輪單螺桿壓縮機是在傳統(tǒng)單螺桿壓縮機的基礎上設計的一種新型的螺桿壓縮機。目的是簡化單螺桿壓縮機的型線以及解決加工難度高的問題。其基本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鏈式星輪單螺桿壓縮機的基本結構
電機通過主動軸1帶動轉子轉動,轉子與星輪齒嚙合并與筒體、吸氣或排氣端蓋形成吸氣或排氣封閉容積,轉子帶著星輪齒向左平移,隨著星輪齒的移動,封閉容積逐漸變小,從而形成壓縮效果。與轉子嚙合的星輪齒帶動整個鏈式星輪圍繞兩個或多個鏈輪轉動,鏈輪被殼體包裹。在殼體中注入潤滑油并淹沒下部的星輪齒。星輪齒轉動經過下部時,與潤滑油接觸并攜帶潤滑油至轉子,產生潤滑、密封以及冷卻效果。
鏈式星輪單螺桿壓縮機的工作過程如圖2所示:電機驅動螺桿軸轉動,螺旋轉子驅動鏈式星輪轉動。螺桿轉子的齒間凹槽、星輪齒、和氣缸內壁組成一個獨立的基元容積,與活塞式壓縮機的氣缸容積類似。平行移動的星輪齒相當于活塞式壓縮機的活塞,隨著轉子和星輪的不斷移動,基元容積的大小發(fā)生周期性變化。鏈式星輪單螺桿壓縮機和常規(guī)單螺桿壓縮機一樣,無吸/排氣閥。
圖2(a)為吸氣、壓縮過程,陰影的齒槽為制冷劑充滿該基元容積并處于吸氣終了狀態(tài)。隨著螺桿的轉動,外部星輪齒進入氣缸侵入螺旋槽,隔開吸氣腔,吸氣結束。隨著螺桿的繼續(xù)轉動,星輪齒不斷向左推移,該基元容積不斷減小,形成壓縮效果。實際上,該壓縮機的吸氣與壓縮是同時進行的。螺旋槽被星輪齒隔開的兩個基元容積,左邊的基元容積由于星輪齒的不斷推進而體積變小,右邊的基元容積由于星輪齒的不斷向左推移而體積變大,從而吸氣。圖2(b)為排氣過程,基元容積的右端是星輪齒、左端是排氣端蓋,再加上螺旋槽壁和氣缸內壁構成封閉的空間。排氣端蓋上一定的弧度區(qū)域開有排氣孔,當螺旋槽左邊旋轉到端蓋的排氣孔區(qū)域時,被壓縮的氣體排出。本次設計的壓縮機安裝有滑閥,可以通過滑閥調節(jié)排氣孔的位置,從而調節(jié)壓縮終了容積,進而調節(jié)壓縮終了壓力。
圖2 鏈式星輪單螺桿壓縮機工作原理圖
將星輪齒的旋轉運動變?yōu)檠芈輻U軸向的直線運動,使螺桿和星輪齒的嚙合方式變得簡單。在這樣的嚙合方式下,螺旋齒、螺旋槽或星輪齒的橫截面形狀可以是簡單的矩形、梯形或平行四邊形形狀,使得型線變得十分簡單。螺桿和星輪齒的結構因此變得簡單、易加工。
1)鏈條的柔性可能導致星輪齒與螺旋槽之間的嚙合緊密性受到影響,本文采用支撐軸的方式予以解決;
2)星輪齒進出吸氣端蓋和排氣端蓋的密封問題,密封方案是關鍵。
單螺桿壓縮機轉子的齒槽數z與所需要的內壓力比有關,齒槽數越多,轉子齒間面積越小,則齒槽長度與齒間面積之比增大,從而提高了內壓力比。本次設計的壓縮機在壓縮方式方面更接近于雙螺桿壓縮機,綜合考慮壓縮機效率以及星輪結構參數,本次設計取轉子齒槽數為6,而6槽對應的內容積比為7~10,故取8為此次所設計的壓縮機的內容積比。
壓縮機的壓縮過程可看作為等熵絕熱壓縮過程,其等熵絕熱功率為:
式中:
Pad——壓縮機的等熵絕熱功率,W;
ps——壓縮機吸氣壓力,Pa;
qvs——壓縮機實際容積流量(吸氣壓力下),m3/s;
κ——被壓縮氣體的等熵指數。
此次設計的壓縮機主要為制冷用壓縮機,因此考慮制冷工質的吸排氣壓力范圍,取此次設計的壓縮機的吸氣壓力為0.2 MPa。
目前單螺桿壓縮機的輸入功率范圍為10 kW~1,000 kW??紤]到此次設計為新型壓縮機,其結構要求轉速略小于一般單螺桿壓縮機,因此,本次設計的壓縮機輸入功率取較小的20 kW。根據式(1)可計算出壓縮機實際容積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