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曼
摘要:1851年爆發(fā)的太平天國運動給晚清中國帶來巨大沖擊,這場運動為何緣起于廣西,本文將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編的《清政府鎮(zhèn)壓太平天國檔案史料》為史料闡述。一是廣西復雜的社會矛盾,二是廣西地方當局的腐敗,如次種種,廣西成為太平天國運動的策劃地。
關鍵詞:太平天國運動;廣西;社會矛盾;地方當局
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晚清史乃至中國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是一場產生了巨大內部沖擊的戰(zhàn)爭。1851年這場運動緣起于廣西,本文將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的《清政府鎮(zhèn)壓太平天國檔案史料》為中心,探討這場運動為何緣起于廣西。
1 廣西的社會矛盾
在太平天國運動前夕,廣西是全國社會矛盾最為復雜、尖銳的一個省份。主要體現(xiàn)為民生問題,土客問題,會黨起義等。
民生問題的焦點是十地問題?!皬V西地處邊陲,民貧土瘠,兼乏富商大賈?!保弧俺嫉炔榛浳鞯靥庍吽?,民貧地瘠,戶鮮蓋藏,而上年秋后雨澤稀少,收成歉薄,以致各屬糧價互有加贈”周天爵和鄒鳴鶴到任廣西后都指出廣西土地貧瘠問題。伴隨著“改土歸流“,外省勞動力紛紛遷往廣西,人口急劇增加。但同時,土地面積卻沒有隨之增加,人多地少矛盾越來越尖銳。至太平天國起義前夕,廣西人均土地為1.1畝,遠少于全國的1.78畝。
廣西還存在著嚴重的土客問題。從粵東惠、潮、嘉遷來之人,離故土,而不變鄉(xiāng)音者稱為來人。而當地的土著居民則被稱為土人。由于客家人的大量涌入,使本來已經緊張的土地問題更加嚴重,土客之間常常因為爭奪有限的土地資源發(fā)生沖突。加之,雙方生活習俗等的不同,矛盾更為加深。土客械斗因而成為廣西境內一大嚴重的社會問題。
廣西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迫于生存壓力,他們拿起武器,走上了反清道路,廣西各地會黨起義風起云涌。協(xié)辦大學士杜受田奏陳了兩廣當時結盟拜會,會匪猖撅的現(xiàn)狀,描述道“粵西賊匪為患,自道光初年各府州縣已有結盟聯(lián)會,匪徒隱成黨羽,私逞強梁。逮自道光二十五六年間,左右兩江及府江接近廣東等處盜風滋熾,行旅戎途,于是劫物傷人擄人勒贖之事所在有聞”。
2 廣西地方當局的腐敗統(tǒng)治
從本質上講廣西社會矛盾如此尖銳、復雜,其根源在于地方當局的腐敗?!敖袢彰{從之民皆前日之赤子也。其勢迫于無可奈何,遂茍且與延殘喘耳?!泵癫豢懊?,必然會鋌而走險。
廣西地方當局廢馳放任,社會治安失控,對會黨劫財聽之放任,只要尚能保住守土職責,便不向朝廷奏報?!扒覞?、梧、柳、慶、思、平、郁、樂各府,俱有匿匪盤踞各要道,聲言有京控者即行截殺?!被ㄉ臣{等人的奏報直接指出會匪甚至充當了官府的“保護”,只要事態(tài)不至擴大,停留在打家劫財的層面,官府與會黨互求容忍。這種局面直至陳亞貴連破修仁、荔浦二城以及京控風波,使廣西治安失控,社會動亂的真相暴露無遺,震驚朝廷。
廣西地方當局的腐敗,其根源在于吏治腐敗。兩廣總督徐廣縉直言“平日既不知講求捕務,實力團練,直至外匪人境,得賊遠揚,搜捕零星土匪,將就粉飾了事。”欽差大臣李星沅赴省后也指出“廣西營務廢弛,動以賊眾為詞,幾成故套,亟須嚴切究懲?!痹趶V西任職的高官都直言不諱的指出廣西吏治腐敗。
廣西當局者以左江鎮(zhèn)總兵盛筠,廣西提督閔正風,廣西巡撫鄭祖深為首,規(guī)避取巧,貽誤戰(zhàn)機,釀亂欺飾,其腐敗可見一斑。
“前任廣西左江鎮(zhèn)總兵盛筠畏葸無能,又先期告病,規(guī)避取巧?!弊蠼?zhèn)總兵盛筠,見局面難以收拾后,干脆以生病為借口,規(guī)避取巧,躲避責任。
“閔正風身任提督,全省營武皆歸統(tǒng)制,乃與賊匪在府城外私行搶劫之際,安坐衙齊,并不親往督捕。迨官兵打仗陣亡多人,仍未渡河救應。賊首陳亞潰肆擾修仁、荔浦等縣,被兵擊走,閔正風時在象州,并不扼要堵截,幾至賊首漏網。似此養(yǎng)癰遺患,退縮無能,若不立于重懲,何以勵將材而作士氣?”閔正鳳作為統(tǒng)兵大將,貽誤戰(zhàn)機,畏葸無能。
“自撫臣鄭祖琛抵任之后,專事慈柔,工于粉飾,州縣亦相率彌縫,遂至釀成巨患”,并說鄭氏‘廣西巡撫鄭祖深世故太深,周旋過甚,只存市恩之心,全無急公之義,且年老多病,文武皆不知畏服”,。作為廣西全省最高長官的鄭祖琛,面對一個爛攤子,也是回天乏術,被人詬病,養(yǎng)癰貽患,釀成大亂。
總的來說,到道光末年,廣西社會矛盾空前激化,加之地方當局的腐敗統(tǒng)治,全省處于一片火海之中,局面完全失控。以天地會為主體的武裝起義此起彼伏,清政府的統(tǒng)治危機從這里爆發(fā),太平天國運動沖出廣西,蔓延全國。
參考文獻
[1]清政府鎮(zhèn)壓太平天國檔案史料(第二冊).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226.
[2]清政府鎮(zhèn)壓太平天國檔案史料(第一冊).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171.
[3]清政府鎮(zhèn)壓太平天國檔案史料(第一冊).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206.
[4]清政府鎮(zhèn)壓太平天國檔案史料(第一冊).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48.
[5]清政府鎮(zhèn)壓太平天國檔案史料(第一冊).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39.
[6]清政府鎮(zhèn)壓太平天國檔案史料(第一冊).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26.
[7]清政府鎮(zhèn)壓太平天國檔案史料(第一冊).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133.
[8]清政府鎮(zhèn)壓太平天國檔案史料(第一冊).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110.
[9]清政府鎮(zhèn)壓太平天國檔案史料(第一冊).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239.
[10]清政府鎮(zhèn)壓太平天國檔案史料(第一冊).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