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陜西華陰市唐宋素墓發(fā)掘簡報

2018-09-05 09:54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華陰市文物旅游局
考古與文物 2018年3期
關(guān)鍵詞:通體墓室標本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 華陰市文物旅游局

2014年3月中旬,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對位于華陰市夫水鎮(zhèn)連村的一座唐墓進行了搶救性發(fā)掘,編號為M1。墓葬位于連村南邊沿,北距該村最近住戶約3米,地理坐標為東經(jīng)34°33′50″,北緯109°58′24″,海拔337米(圖一)。墓葬為長斜坡墓道單磚室墓,平面呈鏟形。據(jù)出土墓志可知,墓葬為唐高宗顯慶年間沙州敦煌縣令宋素與夫人王氏合葬墓。墓中隨葬品有陶鎮(zhèn)墓獸、武士俑、文官俑、駱駝、胡人俑、石墓志等70余件(組),為兩京地區(qū)初唐墓葬研究提供了新資料。現(xiàn)將發(fā)掘情況簡報如下。

一、地層關(guān)系

M1地層關(guān)系較為明確,共分三層:第①層為耕土層,厚0.2米,土色黃褐色,較松散,內(nèi)含大量植物根系和現(xiàn)代雜質(zhì);第②層為近現(xiàn)代擾土層,厚0.2米,土質(zhì)亦較松散,土色呈黃色,土質(zhì)除少量植物根系外,較純凈;第③層為水土流失所形成的沖擊土層,厚0.3米,土質(zhì)較硬,含沙量較大,內(nèi)含瓷片、瓦片碎渣等。該墓開口于此層下。第③層以下為原始黃色生土層,土質(zhì)較松軟,含水量特別大,墓葬打破生土層。

圖一 墓葬位置示意圖

二、墓葬形制與結(jié)構(gòu)

圖二 墓葬平、剖面圖

M1為一座斜坡道單室磚室墓,坐北朝南,方向177°。墓葬水平總長約16.5米,墓室底距現(xiàn)存地表深4.5米,墓道開口距現(xiàn)存地表深0.7米。由墓道、甬道、封門、墓室四部分組成(圖二)。

1.墓道 位于墓葬的最南端,平面略呈一南寬北窄的梯形。墓道北部東西兩壁從開口至坡底稍外擴,形成口小底大狀,壁面修整光滑。斜坡地面平整,坡度20°。墓道南北長10.5、南端開口寬0.88、北端寬0.56、北壁從坡底距原始開口深3.64米。墓道北端被一近代擾坑打破,擾坑形狀不規(guī)則,南北長約3、最寬1.5、深2.4米。

2.甬道 位于墓道南端,北連墓室,平面呈南北向長方形,磚券拱頂洞式。地面用條磚順向?qū)p平鋪,共4排,每排用磚5塊。東西兩壁豎直,用條磚雙行順向錯縫平砌,即現(xiàn)代人稱之為“二四墻”,共砌磚13層,每層用磚8塊。甬道北端拐角與墓室南壁磚墻錯岔銜接成一體。券頂從14層開始,用條磚順向側(cè)砌“漫跑法”拱頂,拱頂進深砌磚共4排,每排用磚約18塊。磚砌成的甬道水平進深1.56、面寬0.95、通高1.25米。

3.封門 位于甬道北端,墓室入口處。以條磚丁向微錯縫壘砌,共砌磚13層,每層用磚約5塊。封門面寬約0.92、墻體厚度約0.35、通高1.25米。

4.墓室 位于墓葬的最北部,南接甬道。根據(jù)現(xiàn)場發(fā)掘情況判斷,墓室的建造步驟為:先下挖一土壙,在壙內(nèi)磚砌墓室。最后,填土并夯實。該墓土壙南北長4.4、東西寬4.36米,四壁修整光滑,略外弧。墓室平面呈圓角方形,穹窿頂窯洞式。磚券墓室修建方式為:先鋪設(shè)地磚,地面磚為順向?qū)p平鋪各12行列。四直壁磚墻亦為雙排“二四墻”,墻體厚度約0.35米,共砌磚16層,其中第二層、第十三層為臥磚丁向側(cè)砌,其余各層為雙排順向錯縫平砌,各壁平磚層每層用磚約14×2塊。從17層開始,用條磚券箍穹窿頂,砌磚采用“漫跑法”丁向錯縫疊澀內(nèi)收平砌。穹頂被機械取土破壞,現(xiàn)殘存44層磚。墓室內(nèi)南北長3.8、東西寬3.7、殘高3.2米。墓室直壁墻所用條磚規(guī)格:長33~44、寬16、厚7~8厘米;穹窿頂條磚規(guī)格:長31~34、寬17、厚4.5~5.5厘米。

圖三 出土器物分布圖

三、葬具與葬式

由于墓室內(nèi)長期進水沖擊,葬具已不清楚。清理時發(fā)現(xiàn)有鐵銜環(huán)殘片,墓室西側(cè)北部有三塊條磚橫向放置(塹棺具用),骨架均壓在磚上,推測所用葬具為木棺,原應縱向放置于墓室西部,前擋面北,形制與大小尺寸現(xiàn)已不詳。

墓主骨架散亂,經(jīng)現(xiàn)場清理發(fā)現(xiàn),西側(cè)骨架為男性,東側(cè)為女性,夫婦二人均為仰身直肢,頭北足南。頭骨已殘碎挪位,故骨架身高無法確定。

四、隨葬品

唐宋素墓共出土隨葬品70件(組),包括陶俑、陶器、銅器、鐵器及石墓志等。在發(fā)掘清理時,墓室內(nèi)大量積水,隨葬品散亂的分

布于墓室南、東部及墓主骨架周圍,集中分布區(qū)域有:墓室西南角,以陶質(zhì)立俑為主;墓室入口處,以鎮(zhèn)墓類陶俑和石墓志為主;墓室東壁下,以陶質(zhì)騎馬俑、陶質(zhì)動物俑為主。銅、鐵質(zhì)器皿主要分布在墓主骨架周圍(圖三)。現(xiàn)分述如下:

圖四 鎮(zhèn)墓獸(M1:18)

圖五 鎮(zhèn)墓獸(M1:20)

圖六 鎮(zhèn)墓獸(M1:18)

圖七 鎮(zhèn)墓獸(M1:20)

(一)陶俑

共55件(組)。均泥質(zhì)紅陶,模制,可分為以下幾類:

1.鎮(zhèn)墓俑

鎮(zhèn)墓獸 2件。一件人面,一件獸面,出土于墓室入口處。均泥質(zhì)灰褐陶,通體彩繪。俑的角、髭鬃、頭、身底座等分體合范模制,后粘接成一體,體中空。標本M1∶18,俑作蹲踞狀,人面,抬頭挺胸。額頭上豎三撮彎曲錐刺狀髭鬃,頭頂上高聳螺旋狀獨角,腦后并列后伸高聳圭璋形髭毛兩撮。獸闊葉眉高凸緊鎖,深目凸圓睛暴睜,高鼻闊翼懸垂,鼻孔圓張,大嘴厚唇微抿,兩闊耳前翻外張,高顴骨凹腮,絡(luò)腮大胡上翹,粗頸臃腫,闊胸前凸,兩肩生闊葉狀雙翼外張。獸背脊一列櫛齒狀鬃毛上豎。長尾上翹貼背。獸四腿粗壯勁健,兩后腿曲蹲,臀坐于地,兩前腿直撐,前腿背外張一列髭鬃,并用黑彩描畫鬃毛。四偶蹄敦厚寬大,蹲坐于馬蹄形底座上,底座四壁斜剎,通體施白彩。通高75厘米(圖四、六)。

標本M1∶20,俑作蹲踞狀,獸面,抬頭挺胸。獸面作獅首形,額頂雙角呈倒八字形外張,角的根部刻劃成螺旋狀紋,中部上豎一錐刺,角尖卷曲。腦后并列后伸高聳圭璋形髭毛兩撮。獸面猙獰,索狀濃眉高凸,深目凸睛暴睜,頜和云朵狀高鼻翼上翹,鼻孔圓張,盆口大張,牙齒外露,似作獅吼狀。小圓葉形雙耳外翻后伸貼腦,肩頸兩側(cè)各一列外張上聳髭鬃,并用黑彩描畫鬃毛。獸闊胸前凸,胸腔下部原用黑彩描繪卷草紋,漫患不清。兩肩部各生一列三撮櫛齒狀鬃毛上聳外張,長尾上翹貼背。獸四腿粗壯勁健,兩后腿曲蹲,臀坐于地,兩前腿直撐,前腿背外張一列髭鬃,并用黑彩描畫鬃毛。四偶蹄敦厚寬大,蹲坐于馬蹄形底座上,底座四壁斜剎。通體原涂白彩,多已脫落。通高71厘米(圖五、七)。

武士俑 2件。M1∶19、M1∶65,分別發(fā)現(xiàn)于墓室入口處和墓室中部偏東。均泥質(zhì)灰褐陶,通體彩繪裝飾。頭、上身、雙臂、下肢、底座等分體合范模制,后粘接成一體,體中空。

標本M1∶19,俑直立狀,頭戴兜鍪,盔頂乳頭狀高髻,寬沿呈倒“3”字形下垂覆額,盔

帔上翻卷,前端外張,旌幡狀顏題。俑面相方圓,闊葉眉高凸緊蹙,深目凸睛大睜,高鼻闊翼,鼻孔圓張,闊嘴微張,嘴角上翹,面帶悅色,高顴骨凹腮,耳輪寬大貼腦。上身穿明光鎧,護胸高凸,“豐”字形絆甲絲絳,腰帶桃形護胸外沿飾背分式云紋,兩肩上寬帶甲絆與護背扣連。護腹處飾一浮雕雙角獸面,獸面高闊眉,深目凸睛,鼻翼懸垂,盆口大張露齒。鎧甲下擺用白彩描畫成五重,甲內(nèi)襯衣衫下擺飾流蘇紋,并用白彩描畫流蘇紋。甲衣領(lǐng)上翻護頸,并形成頓項,甲領(lǐng)下端外撇成八字形帶,中心凸圓泡。兩肩頭穿臂鞲作高浮雕獨角獸,獸獨角高曲上聳,闊眉高凸,深目凸睛,闊鼻上翹,鼻孔圓張,盆口大張,獠牙外露,口吐雙臂。雙臂裹勒腕帛子,帛口外翻張,腕帶釧。俑下裳穿戰(zhàn)裙,裙裾曳地,裙表面用黑、白兩色描繪蔓草紋、豎條紋。戰(zhàn)靴尖首外露,雙腳直立于厚馬蹄形素面底座上。俑兩臂下垂微曲肘外張,右手握拳,原持物已佚,鐵芯尤存,左臂前伸,手指并攏張開,掌心向前。俑兜鍪、面容、

勒腕帛子、雙手施白彩;兜鍪顏題、帔端用紅、黃彩綴飾;鎧甲施紅彩,戰(zhàn)裙施黃褐彩。通高79厘米(圖八;封二,1)。

圖八 武士俑(M1:19)

圖九 武士俑(M1:65)

圖一〇 文官俑(M1:21)

圖一一 文官俑(M1:26)

圖一二 男立俑

圖一三 立俑

標本M1∶65,俑直立狀,頭微右偏,戴兜鍪,盔頂乳頭狀高髻(盔纓插座),寬沿呈倒“3”字形覆額,寬帶狀顏題,盔帔上翻卷,前端外張。俑面相渾圓,闊葉眉倒豎,高凸緊蹙,深目凸睛暴睜,高鼻闊翼懸垂,鼻孔圓張,闊嘴緊抿上撅,高顴骨凹腮,面帶慍色,兩闊耳輪下垂貼頸。身穿明光鎧,甲領(lǐng)上翻護頸,形成頓項,領(lǐng)帶八字形分開于胸前,“豐”字形雙股絆甲絲絳,雙橢圓形護心高凸,外繞雙重卷云紋,和腰帶甲絆上端一高凸圓形泡飾,并涂金,下端前腰部高浮雕一雙角瑞獸面,獸闊葉眉高凸,深目凸睛,高鼻闊翼,盆口大張,獠牙外露,腰帶兩邊描金。俑兩肩用寬帶甲絆與護背相扣連。兩肩頭臂鞲高浮雕獨角獸面,獸獨角高上聳,闊葉眉高凸,深目凸睛圓睜,盆口大張,獠牙外露,口吐雙臂。俑下臂裹勒腕帛子,帛口外張,腕束釧鐲。鎧甲下擺及對襟邊沿用黑彩描畫寬襕,下擺用黑彩描畫魚鱗紋甲片四重,對襟間用黑、紅彩繪四重忍冬花朵。一重甲襯衣裾用黑彩描繪流云紋,三重甲襯衣裾飾流蘇紋。俑下裳穿筒褲,腳穿高靿及膝六縫戰(zhàn)靴,靴尖首平底,高靴靿前豎寬帶扣并涂黑彩,靿身束三道凸棱箍,兩端釘泡飾。俑兩腿八字形分開,直立于橫橢方形底座上,底座素面無紋,兩臂下垂微曲肘外張,右手握劍柄,劍已殘佚。左臂曲肘平前伸,手掌上翹,掌心向前。兜鍪、面容、手臂、戰(zhàn)靴涂白彩,甲衣涂桔紅色。通高75厘米(圖九;封二,2)。

圖一四 男立俑

2.文官俑

共2件。一件位于墓室入口處,一件位于墓室中東部。兩件形制、大小相同,唯彩繪裝飾稍有變化。均泥質(zhì)灰褐陶,首、身分體合范模制,后插接成一體,體中空。通體彩繪裝飾,并有描金。

圖一五 幞頭俑(M1:7)

圖一六 幞頭俑(M1:31)

圖一七 風帽俑(M1:16)

圖一八 A型氈帽俑(M1:10)

圖一九 B型氈帽俑(M1:36)

圖二〇 高髻侍女俑(M1:33)

標本M1∶21,俑直立狀,頭戴小冠,冠髻翼高聳,冠頂顏呈上卷的梯形寬帶扣,用黑彩描畫梯形寬襕規(guī)范,內(nèi)用白彩繪忍冬花朵兩重,下端貫穿簪導。濃發(fā)上梳挽于冠下。俑面相渾圓,兩腮飽滿圓潤,濃蠶眉微蹙,雙眼凸睛圓睜,小嘴厚唇緊抿,表情寧靜,細脖頸高挺。上身外套裲襠甲,肩上寬帶甲絆與護背相扣連,扣環(huán)處涂金。正面甲衣上用黑彩描繪倒梯形邊襕,護心處內(nèi)用黑彩描繪蔓草紋,裲襠內(nèi)襯高交領(lǐng)廣袖齊胯襦衫,闊袖口加寬襕,并用黑彩描繪卷草紋。腰系黑色寬革帶,襦衫內(nèi)似再襯圓領(lǐng)窄袖衫。下裳為曳地長裙,腳穿黑色高翹云首履,兩腳微叉開,直立于橢圓形底座上。俑兩臂自然下垂曲肘,雙手隱袖內(nèi),持長條形笏板,合抱于胸前。俑小冠、頭發(fā)、腰帶、履頭原似涂黑彩,襦衫涂桔紅色,下裳涂白彩,因墓室長期積水浸泡,色彩被水垢覆蓋或脫落。通高76厘米(圖一〇;封二,3)。

圖二一 女立俑

標本M1∶26,形制、大小同上,唯頭發(fā)、腰帶、履首涂黑彩,其余通體涂白彩,鎧甲、袖口上黑彩描繪紋飾多已脫落不清。通高77厘米(圖一一;封二,4)。

3.立俑

共33件。其中男立俑19件,可分為風帽俑、幞頭俑、氈帽俑;女立俑14件,可分為雙環(huán)髻和高髻女俑。

(1)男立俑

風帽俑 3件。編號M1∶16、63、70,形制、大小相同。二件出土于墓室西南角,一件出土于墓室東北角。M1∶70僅殘存下半身。均泥質(zhì)灰褐陶,合范模制,體中空。標本M1∶16,俑直立狀,頭戴圓頂風帽,帽帔覆耳披肩背。面相渾圓,五官模糊不清。身穿圓領(lǐng)窄袖長袍,腰系帶,外套披窄長袖披袍,下裳裙服。兩臂下垂曲肘,覆于披袍下,雙手握拳,上下相對抱胸前,原似執(zhí)幡已佚。風帽施黑彩,其余通體涂白彩。通高21.5厘米(圖一三,1;圖一七)。

幞頭俑 13件。編號M1∶4、6~9、13、25、28、30、31、32、34、35、42,形制大小相同。出土于墓室西南角、東壁下、東北角。均泥質(zhì)灰褐陶,合范模制,體中空。其中M1∶8-9頭已殘佚,制作較粗劣。

標本M1∶7,俑直立狀,頭戴高髻頂幞頭,幞頭四腳系結(jié)模糊不清。俑面相渾圓,五官模糊不清。身穿圓領(lǐng)窄袖長袍,腰系帶,下裳為裙服。兩臂下垂曲肘,雙手合抱于胸前。幞頭涂黑彩,其余通體涂白彩。通高23厘米(圖一二,2;圖一五)。

標本M1∶31,俑直立狀,胡人,頭戴高髻頂幞頭,幞頭似無后腳。俑面相方圓,闊葉眉高凸微蹙,雙眼圓睜,高鼻闊翼,嘴大張,似作吆喝狀。高顴骨凹腮,方下腭,細脖頸。身穿翻領(lǐng)直襟窄袖長袍,袖口加螺旋狀紋寬襕,下裳窄直筒褲,腳穿尖首平底履,直立于厚方形地板上。右臂抬起平外伸,手握拳上舉,拳心有圓孔,左臂下垂曲肘,手握拳抱胸前,雙手左右相對,似作牽拽駝韁狀。幞頭涂黑彩,其余通體涂白彩,多已脫落。通高35厘米(圖一四,1;圖一六)。

圖二二 A型雙環(huán)髻侍女俑(M1:54)

圖二三 B型雙環(huán)髻侍女俑(M1:5)

圖二四 B型雙環(huán)髻侍女俑(M1:43)

圖二五 C型雙環(huán)髻侍女俑(M1:44)

氈帽俑 3件。按氈帽不同可分為兩型:

A型 2件。編號M1∶10、41,一件出土于墓室西南角,一件出土于墓室東壁下。均泥質(zhì)灰褐陶,合范模制,體中空。兩件形制大小相同。標本M1∶10,俑直立狀,頭戴盝頂形高髻虛頂氈帽,寬帽沿翻卷覆耳,前沿上翻成三角形顏題。面相方圓,小瞇眼,塌鼻闊翼,小嘴緊抿。身穿圓領(lǐng)窄袖及膝長衫,腰系帶,腆腹,下裳寬筒褲,褲口緊束,腳穿尖首平底履,兩腿并攏直立于薄方形地板上。兩臂下垂曲肘,雙手隱袖內(nèi)環(huán)抱于胸前。通體彩繪已全部脫落。通高21.2厘米(圖一二,1;圖一八)。

圖二六 男騎馬俑

B型 1件。出土于墓室東壁下中部,泥質(zhì)灰褐陶,合范模制,體中空。標本M1∶36,俑直立狀,為胡人,頭戴盝頂形高髻虛頂氈帽,寬帽沿翻卷覆耳,帽屋前正中浮雕穗葉狀顏題。面相渾圓,闊葉眉高凸緊鎖,深目凸睛大睜,鷹鉤高鼻闊翼,闊嘴厚唇微抿,高顴骨凹腮,方下腭,細脖頸。身穿小翻領(lǐng)直襟窄袖及膝長衫,腰系窄帶,下裳窄直筒褲,腳穿尖首平底靴鞋,兩腿并攏直立于薄方形地板上。左臂下垂手握拳置胯間,右臂抬起平前伸,手握拳上舉,拳心有圓孔,雙手上下相對,似作牽拽駝韁狀。通體施白彩。通高42厘米(圖一四,2;圖一九)。

(2)女立俑

雙環(huán)髻侍女俑 11件。出土于墓室東北角、東壁下中部、西南角等處。均泥質(zhì)灰褐陶,合范模制,體中空。以其形制、大小、服飾、手持物的不同,可分三型。

A型 3件。 編 號 M1∶54、55、61,3件形制大小相同,M1∶61號頭已殘佚。標本M1∶54,俑直立狀,身形瘦削,似為一少女形象。頭梳雙環(huán)望仙髻,濃發(fā)中分上梳挽于髻下。面相圓潤,細短眉,鳳眼微睜,注視前下方。高鼻小翼,小嘴緊抿,細脖頸。上身穿大圓領(lǐng)袒半胸半臂,內(nèi)襯圓領(lǐng)窄長袖襦衫,衫下擺覆于裙下,肩繞披寬長帔帛,經(jīng)右肩繞臂腕垂腹前。下裳為高腰齊腋曳地長裙。腳穿高翹首云頭履。兩臂下垂曲肘,雙手覆于帔帛下環(huán)抱胸前。發(fā)髻涂黑彩,帔帛施綠彩,裙上部施桔紅色,下擺為白色。通高32厘米(圖二一,1;圖二二)。

B型 6件。 編 號 M1∶5、15、43、45、56、62,形制大小基本相同,56號頭已殘佚。標本M1∶5,俑直立狀,身形瘦削,亦為一少女形象。頭梳雙環(huán)望仙髻,雙髻頂高聳,濃發(fā)中分挽于髻下。面相渾圓,兩頰圓潤,五官模糊不清,小咪眼,高鼻小翼,小嘴緊抿,細脖頸。上身穿大圓領(lǐng)窄袖襦衫,衫套于裙下,半袒胸。下裳為高腰齊腋曳地長裙,胸裹寬帶抹胸,寬裙帶下垂于腹前。腳穿高翹首云頭履。兩臂下垂曲肘,雙手合抱于腹前。發(fā)髻涂黑彩,其余均涂白彩。通高27.5厘米(圖二一,2;圖二三)。

圖二七 騎馬俑

標本M1∶43,形制基本同上,唯面相方圓,身形微胖,五官清晰,小眼微閉,高鼻闊翼,小嘴厚唇緊抿,表情寧靜。上身穿對襟窄袖襦衫,內(nèi)襯抹胸,裙腰呈寬帶抹胸,系結(jié)于胸前下垂腹前,雙履首已殘佚。通高28.8厘米(圖二一,3;圖二四)。

C型 2件。編號M1∶24、44,形制大小相同。標本M1∶44,俑直立狀,身形瘦削,為一少女形象。頭梳雙環(huán)望仙髻,近似雙牙髻高聳,濃發(fā)上梳挽于髻下。面相方圓,兩頰飽滿圓潤,細短眉,小瞇眼,注視前方,高鼻小翼,小嘴緊抿微嘟,細脖頸。上身穿寬袖齊胸半臂,內(nèi)襯窄袖齊胯襦衫,下裳為高腰曳地長裙,長裙帶系結(jié)于胸前下垂,腳穿高翹首云頭履。右臂下垂,手握一長條形帶狀物于腹前,左臂下垂曲肘,手前伸握拳于胸前,腕臂上系掛一方形包裹。發(fā)髻施黑彩,通體涂白彩。通高24.8厘米(圖二一,4;圖二五)。

圖二八 A型幞頭騎馬俑(M1:38)

圖二九 B型幞頭騎馬俑(M1:60)

圖三一 A型女騎馬俑(M1:58)

高髻侍女俑 2件。編號M1∶33、46,出土于墓室東壁下北部,均泥質(zhì)灰褐陶,合范模制,體中空。兩件形制大小相同。標本M1∶33,俑直立狀,為胡人。頭梳長發(fā)披肩背,披發(fā)與頸后用絲帶系扎,頭頂似用高髻幞頭狀帕巾包裹。面相渾圓,細長彎眉,雙眼凸起,塌鼻小翼,大嘴緊抿,細脖頸。上身穿方低領(lǐng)窄袖條棱紋長袍,胸裹橫條紋寬帶抹胸,袒半胸,腰系寬帶,腆腹外凸,下裳為直筒褲,腳穿圓首平底履。兩臂下垂,雙手環(huán)抱于腹部。頭發(fā)施黑彩,通體涂白彩,多已脫落。通高17.5厘米(圖一三,2;圖二〇)。

圖三〇 氈帽騎馬俑(M1:59)

圖三二 B型女騎馬俑(M1:39)

4.騎馬俑

共8件。其中男騎馬俑5件,女騎馬俑3件。

(1)男騎馬俑

幞頭騎馬俑 4件。出土于墓室東北部,均泥質(zhì)灰褐陶,騎俑、馬頭、馬體、四腿、底板等分體合范模制,后粘接成一體,體中空。通體彩繪。以騎俑的身形、面容、服飾、彩繪等不同,可分為二型。

A型 3件。編號M1∶38、40、57,三件形制大小相同。

標本M1∶38,騎俑端坐于馬鞍橋上,身形瘦削,一副老者侍宦形象。頭戴高髻頂無腳幞頭,幞髻稍前蔔。俑五官清晰,寬額頭,闊葉眉高凸,眼匡凹陷,小咪眼,眼角魚尾紋刻劃清晰,高鼻闊翼,闊嘴微張上撅,面帶喜色。顴骨高凸,兩腮凹陷,下巴微翹,細脖頸高挺。身穿大翻領(lǐng)右衽窄袖長袍,袒半胸,下裳窄筒褲,腳穿尖首平底履,雙腳踩馬鐙。兩臂下垂曲肘,雙手握拳,作牽拽馬韁狀。馬四腿直立狀,粗頸高挺勾首,馬面粗短,棱角分明,兩錐狀小耳上聳,眼簾高凸,眼球凸睛圓睜,警視前方,鼻孔扇張,寬扁嘴緊閉。額前流海八字形分開繞耳根,長鬃左披。馬體肥臀圓,短扎尾后翹,四腿細長頸健,四蹄墩厚,直立于長方形薄地板上。馬背上置橋形鞍,鞍下襯橢圓形韉,兩邊懸掛馬鐙。騎俑幞頭、履鞋涂黑彩,面容、胸部涂白彩,袍服涂紅彩,馬通體涂白彩。馬面原似用黑彩描畫絡(luò)轡、攀胸、鞧帶、鞘帶等,現(xiàn)已模糊不清。通高40、馬體長32厘米(圖二六,1;圖二八)。

圖三三 陶鞍馬

圖三四 C型陶駱駝(M1:67)

圖三五 陶駱駝俑

B型 1件。標本M1∶60,騎俑端坐于馬鞍橋上,抬頭挺胸,頭戴幞頭,幞髻直豎低矮,兩前腳系結(jié)成花瓣形,兩后腳左上翹反挽于髻下。俑面相方圓,兩腮飽滿圓潤,細眉小瞇眼,目視正前方,高鼻小翼,小嘴緊抿,表情寧靜,細脖頸高挺。身穿大翻領(lǐng)右衽窄袖缺袴袍,袒半胸。下裳窄筒褲,腳穿尖首平底履,雙腳踩馬鐙。兩臂下垂曲肘,雙手握拳,作牽拽馬韁狀。馬四腿直立狀,粗長頸高挺勾首,馬面粗長,棱角分明,兩錐狀小耳平前伸,眼匡高凸,雙目凸睛圓睜,警視前方,兩鼻孔圓張,寬扁嘴微張,似作哼鳴狀。額前流海八字形分開繞耳根,長鬃左披,馬體肥臀圓,短扎尾后翹,馬背上置橋形鞍,鞍下襯橢圓形韉,兩側(cè)垂馬鐙。馬四腿細長頸健,四蹄墩厚,直立于薄長方形地板上。騎俑幞頭、履鞋、涂黑彩,面容、胸部涂白彩,袍服涂大紅色。馬面額原似涂黑彩,其余通體涂黃彩,多已脫落。馬體上似無絡(luò)轡,攀胸、鞧帶等裝飾。通高40、馬體長32厘米(圖二六,2;圖二九)。

氈帽騎馬俑 1件。標本M1∶59,

出土于墓室東北角,泥質(zhì)灰褐陶,騎俑、馬頭、馬體、四腿、底板等分體合范模制,后粘接成一體,體中空。通體彩繪。騎俑為胡人,端坐于馬鞍橋上,抬頭挺胸。頭戴盝頂形高髻虛頂氈帽,寬帽沿翻卷覆耳,帽屋正面浮雕穗葉狀顏題。俑面相方圓,闊葉眉高凸上翹,小咪眼,塌鼻闊翼,大嘴厚唇緊抿,高顴骨凹腮,方下腭上撅,面帶悅色,細脖頸高挺。上身穿大翻領(lǐng)右衽窄袖缺袴袍,袖口加寬襕,胸部袒露。下裳為窄筒褲,腳穿尖首平底履,雙腳踩馬鐙,兩臂下垂曲肘,雙手握拳,作牽拽馬韁狀。馬腿直立狀,粗長頸斜上挺勾首,馬面較粗短,棱角分明,兩錐狀小耳斜上豎,雙眼高凸,鼓睛圓睜,警視前方,寬扁嘴微張,額前流海八字形分開繞耳根,長鬃左披。馬體肥臀圓,短扎尾后翹,背上置橋形鞍,鞍下襯橢圓形韉,兩側(cè)垂馬鐙。馬四腿細長勁健,四蹄墩厚,直立于長方形薄地板上。騎俑原涂彩已脫落不清,馬通體涂白彩。原用黑彩描畫出絡(luò)頭、攀胸、鞧帶等馬具裝飾,多已模糊不清。通高41、馬體長31厘米(圖二七,1;圖三〇)。

圖三六 A型陶駱駝(M1:66)

圖三七 B型陶駱駝(M1:27)

圖三八 C型陶駱駝(M1:67)

(2)女騎馬俑

共3件。出土于墓室東北部,均泥質(zhì)灰褐陶,騎俑、馬頭、馬體、四腿、底板等分體合范模制,后粘接成一體,體中空。通體彩繪。以騎俑的面容、服飾、彩繪的不同,可分為二型。

A型 2件。編號M1∶37、58,形制大小相同。

標本M1∶58,騎俑端坐于馬鞍橋上,身體微后傾,身形較削瘦,頭面相圓潤,兩腮飽滿,細彎眉,鳳眼微咪,高鼻小翼,小嘴緊抿,表情寧靜,細脖頸高挺。上身穿圓領(lǐng)對襟齊腰半臂,內(nèi)襯圓領(lǐng)窄長袖衫,下裳似為寬曳地長條紋裙,腳穿圓首平底履,雙腳似踩馬鐙。右臂自然下垂,手隱長袖內(nèi)置腹側(cè),左臂下垂曲肘,手隱袖內(nèi)抱胸前。馬四腿直立狀,馬面較瘦長,棱角分明,兩尖錐狀小耳上豎,雙眼高凸,鼓睛圓睜,警視前方,鼻孔圓張,寬扁嘴微張,似作哼鳴狀。馬額前流海八字形分開繞耳根,長鬃左披。馬體肥臀圓。尖錐狀短扎尾后翹,四腿細長勁健,四蹄墩厚,直立于薄長方形地板上。背上置橋形鞍,鞍下襯橢圓形韉。騎俑頭發(fā)原似涂黑彩,其余通體施白彩。馬體上原用黑彩描畫絡(luò)轡、襻胸、鞧帶等馬具裝飾,已脫落模糊不清。通高36.5、馬體長31厘米(圖二七,2;圖三一)。

圖三九 動物俑

B型 1件。標本M1∶39,騎俑端坐于馬鞍橋上,身形稍肥胖,頭梳初唐高髻,濃發(fā)上梳挽于髻下,并用長巾帶系扎,寬長帶下垂貼背。俑面相方圓,細彎眉,眼匡凹陷,小咪眼,注視前方,面帶悅色,高鼻梁,翼懸垂,闊嘴緊抿,脖頸粗短,似為一胡女形象。上身穿大圓領(lǐng)對襟半臂,內(nèi)襯大圓領(lǐng)窄袖衫,袒露半胸,下裳似為長條紋裙,腳穿圓首履,踩馬鐙。右臂自然下垂,手隱長袖內(nèi)置腹側(cè),左臂下垂曲肘,手握拳抱胸部。馬四腿直立狀,脖頸稍粗短,上挺勾首,馬面粗短,棱角分明,兩錐狀小耳上豎,眼匡高凸,鼓睛圓睜,警視前下方,鼻孔圓張,寬扁嘴緊抿。額前流海八字形分開繞耳根,長鬃左披。馬體肥臀圓,尖錐狀短扎尾后翹,四腿細長勁健,四蹄墩厚,直立于長方形薄地板上。馬背上置橋形鞍,鞍下襯橢圓形韉,兩側(cè)垂馬鐙。騎俑原彩繪已脫落不清。馬通體涂黃彩,并用黑彩描畫出絡(luò)轡、攀胸、鞧帶等馬具裝飾,已脫落模糊不清。通高39、馬體長31厘米(圖二七,3;圖三二)。

動物俑

共8件,分別為陶鞍馬、陶駱駝、陶雞、陶鵝、陶羊。

陶鞍馬 2件。出土于墓室中部,均泥質(zhì)灰褐陶,馬首、馬身、四腿分體合范模制,后粘接成一體,體中空。以馬具裝飾的不同可分二型。

A型 1件。標本M1∶22,馬直立狀,粗長頸斜上挺勾首,稍偏向左側(cè),馬面瘦長,棱角分明,兩葉形小耳斜前伸,三角形眼匡高凸,鼓睛圓睜,警視前上方,鼻孔大張,寬扁嘴大張,似作嘶鳴狀。馬原似為插鬃、插尾,鬃毛、尾毛已佚,頸上插槽及臀部插孔尤存。馬體肥臀圓,四腿細長勁健,四蹄墩厚,右前腿抬起平伸曲膝,蹄下垂后蹬,其余三腿直立,似作起跑狀。馬背上置橋形鞍,鞍下襯橢圓形韉,韉面用黑彩描畫出虎形斑紋,韉下墊有方形硬質(zhì)障泥,障泥下垂過馬腹外張,鞍橋用鞍袱包裹,鞍袱兩側(cè)用寬帶系結(jié)。馬面上用泥條貼塑出絡(luò)頭、馬鑣,絡(luò)頭上端及下端鼻梁上各貼塑纓穗狀杏葉。馬體上亦用泥條貼塑攀胸、鞧帶,攀胸、鞧帶上各懸掛高浮雕纓穗形杏葉,兩側(cè)杏葉共11枚。馬通體涂白彩。通高60、馬體長58厘米(圖三三,1;封三,1)。

圖四〇 陶雞(M1:49)

圖四一 陶鵝(M1:48)

圖四二 陶羊(M1:47)

圖四三 陶器

B型 1件。 標本 M1∶23,馬形制、大小、姿勢與A型相同。唯馬鞍橋及障泥上覆蓋一鞍袱,袱面上滿飾突出的櫛齒狀紋,似象征質(zhì)地為毛皮類的鞍袱。此裸體,馬面、馬體上無絡(luò)轡、攀胸、鞧帶、杏葉等馬具裝飾。通高64、馬體長58厘米(圖三三,2;封三,2)。

陶駱駝 3件。出土于墓室中部及東壁下偏北部,均泥質(zhì)灰褐陶,駝頸首、駝身、四腿、底板等分體合范模制,后粘接成一體,體中空。以駱駝的大小、馱架的不同可分三型。

A型 1件。標本M1∶66,駱駝四腿直立狀,細長頸曲上挺,嘴向前伸,駝雙眼匡高凸,凸圓睛大睜,注視前上方,小葉形雙耳外翻后貼頸,鼻孔圓張,寬扁嘴大張,牙齒外露,舌上卷,作嘶鳴狀。駝額頂高浮雕濃鬃下搭,曲長頸外高浮雕寬帶狀肉簾。駝體較肥碩,細短尾前卷貼臀,四腿細長,四偶蹄寬大較薄,直立于長方形薄地板上。背上山包形雙峰高聳,雙峰上套鋪橢圓形雙重襕邊馱韉,二重襕邊上用黑色描畫流蘇紋,已模糊不清。雙峰間兩搭圓雕獸面紋馱囊,兩邊浮雕獸面相同,獸首額頂浮雕倒八字形雙刺角后貼頸,闊葉形雙耳外翻后貼頸,寬眉骨高凸緊鎖,深目睛圓凸暴睜,高鼻闊翼,鼻孔扇張,盆口暴張,雙獠牙、兩門齒外露,口吐方形圓鼓袋囊,袋囊中間用雙股系帶提攜捆綁。駱駝通體施白彩,多已脫落。通高73.5、駝體長54厘米(圖三五,1;圖三六)。

圖四四 A型陶罐(M1:17)

圖四五 B型陶罐(M1:14)

圖四六 C型陶罐(M1:52)

圖四七 陶盆(M1:50)

圖四八 陶餅形器(M1:64)

B型 1件。標本M1∶27,駱駝形制、大小與A型基本相同,唯曲長頸稍右偏。雙峰間馱韉上無袋囊。通高71.6、駝體長56厘米(圖三五,2;圖三七)。

C型 1件。標本M1∶67,駱駝形制與B型相同,唯體形較小,馱韉為單層較寬大,無二重襕邊。通高39.6、駝體長33厘米(圖三四;圖三八)。

陶雞 1件。標本M1∶49,出土于墓室東北部,泥質(zhì)灰褐陶,合范模制,體中空,體有裂痕。雞直立狀,粗長頸高挺,尖錐狀長啄,小眼圓睜,雙眼下垂圓餅形珥,頭頂上豎矮條形冠。體肥碩,闊葉形雙翅合抱,寬扁形長尾上翹,雙腿細長,爪寬大,直立于地,雙腿間夾圓筒形柱撐。通體施白彩。通高11.6、體長9厘米(圖三九,1;圖四〇)。

陶鵝 1件。標本M1∶48,出土于墓室東北部,泥質(zhì)灰褐陶,合范模制,體中空,通體凝結(jié)厚厚的一層黑色水垢。鵝直立狀,細長頸曲上挺,雙眼圓睜,注視前方,寬扁嘴緊閉前伸。鵝體肥圓,闊葉形雙翅合抱,扁短尾后伸,雙腿細長,掌寬大,直立于地,兩腿間夾圓筒形柱撐。通體原施白彩,被水垢覆蓋。通高13、體長10厘米(圖三九,2;圖四一)。

陶羊 1件。標本M1∶47,出土于墓室東北部,泥質(zhì)灰褐陶,合范模制,體中空,背上有一殘洞。羊作平臥姿,粗短頸直上挺,扁柱狀嘴緊閉前伸,雙眼凸圓睜,小圓耳外翻貼頸,粗長角下卷曲繞雙耳。羊體肥碩,寬短尾貼尻,四腿曲折平臥于地。通體施白彩。通高7、體長10厘米(圖三九,3;圖四二)。

(二)陶器

共9件,分別為陶罐、陶盆及圓餅形器。

1.陶罐 6件。出土于墓室西南角、東北部,均泥質(zhì)灰陶、紅褐陶,輪制。以形制大小的不同可分三型。

A型 1件。標本M1∶17,罐體瘦高,小圓口微侈,寬厚卷沿,細高頸,窄溜肩,深腹微外鼓,小平底。表面凝結(jié)較厚的水垢,通體素凈無紋。通高22.5、口徑7.5、腹徑15.2、底徑9厘米(圖四三,1;圖四四)。

B型 3件。編號M1∶11、12、14,形制大小相同。標本M1∶14,罐體寬扁,大直口,窄口沿斜剎,尖唇,粗矮頸,窄溜肩,深腹圓鼓,小平底,底面有明顯的同心圓痕。通體素面無紋,表面凝結(jié)有較厚的水垢。通高8.5、口徑6、腹徑8.5、底徑5厘米(圖四三,5;圖四五)。

圖四九 銅帶飾(M1:2、3)

圖五〇 銅腰帶組合示意圖(M1:2、3)

圖五一 出土鐵棺環(huán)、銅錢

C型 2件。編號M1∶52、53,形制大小相同。標本M1∶52,罐小侈口,窄沿圓唇,矮頸緊束,窄溜肩,深腹圓鼓,小薄餅形底,表面滿布明顯的輪制旋痕。通高6、口徑3.7、腹徑6.2、底徑3厘米(圖四三,2;圖四六)。

2.陶盆 2件。出土于墓室東北部,編號M1∶50、51,形制大小基本相同,均泥質(zhì)紅陶,輪制。標本M1∶50,盆敞口,寬折沿,尖唇,腹較深,薄圓餅形底。腹內(nèi)外壁均有明顯的輪制旋痕。盆壁原似涂黑彩,已脫落。表面有凝結(jié)較厚的水垢。通高2.5、口徑6.3、底徑3.5厘米(圖四三,3;圖四七)。

3.陶餅形器 1件。標本M1∶64,出土于墓室東北部,似用一夾砂灰陶瓦片磨制而成。器呈一薄圓餅形,中心有一鉆孔,表面磨制光滑。徑6.3、厚1.1厘米(圖四三,4;圖四八)。

(三)銅器

共4件(組),出土于墓主骨架周圍,有銅鏡、銅帶飾、銅錢等。

海獸葡萄紋銅鏡 1枚。標本M1∶1,青銅澆鑄成形,邊沿有裂痕,表面銹蝕嚴重。鏡面平滑,背為凹面,沿邊高凸。背面紋飾采用高浮雕技法,散點滿飾,以一道凸弦紋將鏡背分為內(nèi)外兩區(qū)。中心鏡鈕為一高凸爬蔔的海龜,內(nèi)區(qū)龜鈕旁繞飾四只臥姿昂首的海獅,海獅間襯飾四株束枝背分式闊葉繞枝葡萄紋;外區(qū)飾八只飛翔的瑞鳥,飛鳥間襯飾八株束枝闊葉葡萄紋,每兩串葡萄間飾一個海石榴。鏡沿面斜剎,兩圈弦紋間排列一周三瓣花紋。鏡徑11.2、沿厚1.1厘米(圖五二)。

銅帶飾 二組6枚,其中包括帶扣1、?1、帶銙4枚,工地原編號M1∶2、3,帶飾用銅片捶揲、曲折、鉚接成形。銹蝕嚴重,其中帶銙、?尾均已殘破,上下脫落。

標本M1∶2、3,帶扣 1枚,扣環(huán)呈四棱體橢圓形,下端兩邊各一短圓管狀轄孔??坩樥w呈“T”字形,針呈鴨舌形,下端橫軸插套于扣環(huán)兩端的轄孔內(nèi),原可自由轉(zhuǎn)動。帶扣環(huán)外徑3.8×2.2、內(nèi)徑3×1.2、扣針長2.2厘米(圖四九,1)。帶銙 4枚,橢圓形3枚,方形1枚。橢圓形銙正背兩面邊沿斜剎,面隆起,中間有橫長方形穿孔,兩面內(nèi)壁有五枚銷釘呈半圓形分布,以嵌釘革帶。銙徑3.2×2.3、穿長1.7、寬0.6厘米(圖四九,3);方銙四邊沿亦斜剎,面隆起,下端中間有橫長方形穿孔,兩面內(nèi)壁四角各一枚銷釘,以嵌釘革帶。銙邊長3.1×3.3、穿長1.7、寬0.6厘米(圖四九,2);?尾:1枚,器呈舌形,邊沿斜剎,兩面內(nèi)壁拱弧端兩邊各一枚銷釘,以嵌釘革帶。長3.4、寬3.1厘米(圖四九,4;圖五〇,圖五三)。

圖五二 海獸葡萄紋銅鏡(M1:1)

圖五三 鐵棺環(huán)(M1:69)

銅錢 一組14枚。工地原編號 M1∶68-1~14,均為開元通寶,銹蝕嚴重,8枚完整,6枚殘破。

標本 M1∶68-1,錢文對讀,字跡清晰,筆劃纖細,內(nèi)外廓規(guī)整,穿孔方正較小,背面光素無紋。錢徑2.5、穿徑0.6厘米。重2.2克(圖五一,4)。

(四)鐵器

主要為鐵棺環(huán),一組8枚(圖五三)。生鐵鑄造成形,銹蝕嚴重,多已殘斷,其上多附著有朽木殘跡。以形制大小可分為三型。

圖五四 墓志蓋拓片(M1:29-1)

圖五五 墓志拓片(M1:29-2)

A型 4枚。編號M1∶69-1~4,形制大小相同。標本M1∶69-1,以厚長方形鐵條曲折成老鴨嘴環(huán),鴨嘴端由根部至尖端漸細成釘尖。環(huán)徑6.5、鐵條寬1.2、厚0.5、鴨嘴長6.5厘米(圖五一,1)。

B型 3枚。編號M1∶69-5~7,形制大小相同。標本M1∶69-5,形制與A型相似,唯體形較小,環(huán)壁較薄,鴨嘴尖端八字形分開。環(huán)徑3.5、鐵條寬1.2、厚0.3、鴨嘴長5厘米(圖五一,2)。

C型 1枚。標本M1∶69-8,C型為一鋪首銜環(huán),鋪首已殘缺,不辨紋樣,表面原有鎏金。環(huán)為一寬薄鐵條卷曲而成,插套于鋪首中間,背面曲折。環(huán)徑1.5、環(huán)壁寬1.1、厚0.3厘米(圖五一,3)。

(五)墓志

一合2件,標本M1∶29-1~2,出土于墓室入口處偏東部,由志蓋、志石組成,青石質(zhì)。

蓋為方形盝頂,四立沿為素面拋光。四剎面較寬,剎面中間陰線刻四神,四神排列以蓋銘正向來讀,上為青龍,下為白虎,右為朱雀、左為玄武,四神雕刻細膩逼真,動感極強,四神周圍襯飾繞枝忍冬花紋。盝頂面四邊沿由陰線刻繞枝忍冬紋組成的寬帶方形規(guī)范,四角隅各飾一方形四瓣團花。規(guī)范內(nèi)陰刻篆書銘二行4字。蓋邊長45、厚9、剎面寬8.5、盝頂邊長28厘米(圖五四)。

圖五六 出土墓磚銘文

志石方形,四立沿拋光,每邊上陰線刻三個橫向長方形火焰狀壸門,共十二個,壸門內(nèi)陰線刻十二生肖動物紋樣,生肖均作奔馳狀,形象生動,有極強的動感,每個生肖兩端或周圍余白處嵌飾如意云頭狀忍冬花朵。志面有模糊的陰線棋盤格,縱橫各29行列。志文楷書,共29行,滿行29字,共801字。行文過程中,凡見皇唐、敕令等尊號前辟諱空三格。志邊長44.5、厚8厘米(圖五五)。

蓋銘:

宋君/志銘/

志銘:

大唐故沙州敦煌縣令宋君墓志銘并序/

君諱素,字 ,弘農(nóng)華陰人也。原夫姚風靜慍,敷教重乎招才;姒曰云亡,代虐/崇乎錫智。將軍翊漢,榮申夜拜之儀;大夫匡楚,響擅陽春之曲。疏源自淼,締/業(yè)逾昌。組珮連華,珪纓襲彩。曾祖顯,周萬豐大監(jiān),青、徐、齊、兗四州刺史,元康/公。游霧驪首,垂云矯翼。立人伊信,衢多警竹之童;御眾以寬,庭少鞭簡之吏。/祖恭,周積弩司馬,殄難將軍。謨矢沈沙,庸須坐樹。弓開柘杪,鳴弦卻月之營;/馬控桃花,簫影浮云之陣??颊妫朴冶O(jiān)門錄事,果州西充令。韶儀柳踐,秀馥/蘭滋。彩翟彰仁,奏鳴絃于單父;紫云通感,偃神飚于灌壇。君濯潤荊巖,勝光/漢渚。吐楊文之鳳,荷戟馳英;登李闬之龍,通家緝譽。繁章綺合,爛成錦于春/葩;逸辯濤驚,注懸河于秋水。有彰滯穎,爰始薦名。弱冠明經(jīng)高第,尋授□州/恭城主薄,又遷岳州源江縣丞。踠駿揚鑣,紆銛展割。佐西門而闡德,雖洽無/欺;循南陔以企懷,而情怡取愛。于是辭榮去職覽兮歸閑,蒸蒸然盡溫清之/道,一十有五年矣。祭枕惟恭,庶窮歡于五起;勵襟無怠,翻阻期于七旬。君枲/貌纏哀,憑心在疚。齊子羔之泣血,逾德雅之絕漿。爰以孝績著聞,特降/綸綍,授君為沙州敦煌令。不擇而仕,昔聞季路之言;無逮于親,今睹曾元之/嘆。君富人以教,立政在恒。郢境蝗移,旬鄉(xiāng)鳳集?;侍茝浟隙庹?,/奄四海而為家。大夏將成,洪材佇降。又有別敕,令君檢校東都宮苑/事,賜物一百段,加階一級。而千門萬戶,佇均西漢之圖;左伊右湹,俄閱東周/之水。以顯慶四年十二月廿九日,終于洛州河南縣旌善坊之私第,春秋六/十有四。嗚呼哀哉!夫人太原王氏,蕣萼樆英,桃質(zhì)毓美。蹔分偕老,終結(jié)雙魂。/粵以咸亨元年歲次庚午五月丁丑朔一日丁丑,合葬于華州華陰縣龍腹/原,禮也。原隰千里,風蕭蕭而正寒;煙云百重,日沉沉而易晚。躍池翻影,儼楸/隧而回輪;雕礎(chǔ)騰華,委松關(guān)而載德。其銘曰:/

錫壤巨唐,?苗帝湯。命崇藩室,恭表循墻。本基岳峙,源派川長。國楨有劭,家/慶無疆。其一。誕惟□質(zhì),含芳秀出。凌云暢藻,深煙霏筆。月懷甫旦,歲□□筆?!?騁高衢,累湮畀秩。其二。安仁輟仕,平子歸田。模河引箭,寫岳開遠。晨觴□□,□/膳紅鮮。邃扃重壤,奄恨終天。其三。痛結(jié)游鳧,酸縈吊鶴??嫉聦嵏校跹援犎?。位/表操制,功參作洛。鉉玉行遷,相金坐鑠。其四。傾舒掩免,落義停馬。亦□□穴,□/焉□野。暗水龍來,幽臺鳳下。譽春蘭藥,聲秋松槚。/

(六)墓磚

共采集6塊,磚均殘缺不全,完整的條磚長37、寬16、厚8厘米。磚正背兩面坑洼不平,滿布粗繩紋。在一面中間各一至二個較深的長方形印戳,印文有:“高、涼”“涼六”“涼五十”“涼六十二”“涼六十一”“涼……”等(圖五六)。

五、結(jié)語

根據(jù)出土墓志內(nèi)容可知,墓主宋素,卒于顯慶四年(659年)十二月廿九日。咸亨元年(670年)五月,與夫人王氏合葬于華州華陰縣龍腹原。該墓為長斜坡墓道的單室磚室墓,平面呈鏟形。墓室為圓角方形,四壁略外弧。目前,鏟形單室磚墓發(fā)現(xiàn)較少,多出現(xiàn)于高宗時期,屬五品以上官員的葬制[1]。

墓主宋素(596~659年),弘農(nóng)華陰人,史書無載。曾祖顯,志文載其任周萬豐大監(jiān),青、徐、齊、兗四州刺史,元康公。《北齊書?宋顯傳》[2]和《北史》[3]中記載了敦煌人宋顯,與宋素曾祖顯生存時間大概一致。但敦煌宋顯為北齊人,卒于河陰之戰(zhàn),僅任過兗州刺史,故兩人可能僅是同名而已。祖恭,周積弩司馬、殄難將軍??颊?,唐右監(jiān)門錄事、果州西充令。墓主宋素以明經(jīng)及第,曾任職恭城主簿、岳州源江縣丞、沙洲敦煌縣令,后代理東都宮苑事,獲賜物一百段,加階一級。據(jù)此可知宋素最高官品為四品,其墓葬形制與官品是相符的。

宋素墓出土陶俑制作精美,形體高大,風格異于關(guān)中地區(qū)而更類似于洛陽地區(qū)的陶俑,墓葬形制也與河南洛陽地區(qū)更為接近,如偃師杏園唐墓中上元二年(675年)的李嗣本墓[4],這或許與該墓葬所處的地區(qū)有關(guān)。

領(lǐng) 隊:劉呆運

發(fā) 掘:劉呆運 王保東 劉澄宇湯潤歷

繪 圖:黨曉婷 劉澄宇

資料整理:劉呆運 王倉西 趙占銳趙海燕

攝 影:李欽宇 劉呆運 湯潤歷

保護修復:王小利 王智龍 湯潤歷

執(zhí) 筆:劉呆運 趙占銳 王保東趙海燕

猜你喜歡
通體墓室標本
通體結(jié)冰的球
敦煌第302窟佛座方格紋圖飾的表里漫談
不明原因肝損害的32例肝組織活檢標本的29種微量元素測定
鞏義丁香花園唐墓出土器物介紹
COVID-19大便標本采集器的設(shè)計及應用
一種通體連紋磚的制備工藝和裝置及其通體連紋磚
墓室探秘
一種通體大理石瓷磚的制作方法
中國沉香基地及通體結(jié)香技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