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當代中國文學

2018-09-06 03:25:36宋春舫羅仕龍
書城 2018年9期
關鍵詞:文學小說

宋春舫 羅仕龍

“當代中國文學”是指一九一九年新文學運動時期或之前的中國文學,作者是民國早期留歐學者宋春舫(1892-1938)。宋氏以《宋春舫論劇》(共出版三集)等中西戲劇論述著稱,堪稱晚清以來有系統(tǒng)地引進西方戲劇知識的第一人。返國之初任教上海圣約翰大學期間,宋春舫以法語著述《海外劫灰記》(1917),借留學海外期間之見聞一抒知識分子感時憂國的懷抱?!稌恰吩诙鹨晃迥攴制诳鲈摃g文,讓這本清新真摯的少年游記重為國人所見。

《海外劫灰記》并非宋春舫唯一一本法語著作。一九一八年,他在清華學校短暫任教后轉(zhuǎn)赴北京大學,翌年即五四運動這一年出版第二本法語著作《當代中國文學》(La Littérature chinoise contemporaine)。該書的出版者為《北京新聞》(Journal de Pékin)報社,而《北京新聞》系由法國外交部支持,于一九一一年至一九三一年間在中國出版的綜合性報刊。該書分小說、詩歌、戲劇三大部分,以中西比較文學的方式,重新檢視清末民初以來的中國文學發(fā)展脈絡,夾敘夾議,且附有部分作品的法語翻譯。書的封面上特意標注宋春舫“北京大學教授”的頭銜,可見是有意凸顯其內(nèi)容的可信度。

宋春舫不是第一位以法語介紹中國文學的作者。晚清駐法外交官陳季同(1851-1907)所撰一系列有關中國文學與文化的著作,如《中國人的戲劇》等,已是個中翹楚。然而,如果說陳季同是借由筆下明快流利且優(yōu)雅的法語,讓法國讀者見識到中國古典文學之魅力,那么,宋春舫則是將目光轉(zhuǎn)向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當代”文學,注重晚清以來白話文學的發(fā)展,間接證明了中國文學的活力及與時俱進的潛能,而非只是供奉于高腳書柜供西方讀者品味賞玩的精美古代文物。

另一方面,清末以來赴歐留學者固然大有人在,但以法語撰寫的著作主要限于學位論文,如焦菊隱、陳綿、蔣恩鎧、沈?qū)毣?、吳益泰、賀師俊、郭麟閣等學者,都曾以中國文學的單一文類或單一文本作為學位論文主題,而鮮少有人能像宋春舫一樣長年優(yōu)游于中西文化之間,持續(xù)在法語報刊撰寫有關中國文學的文章。朱家健、張?zhí)旆?、敬隱漁等人未以學術著稱,雖出版有簡介性質(zhì)的中國文學著作,然篇幅較為短小簡省,在寫作廣度上也不比宋春舫。此外,曾仲鳴于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出版過三本以中國文學為主題的論文、譯作,然僅限于詩歌,未涉及其他文類。一九三二年,徐仲年出版《中國詩文選》,全書自先秦到民初按歷史編年排列,于每一章節(jié)內(nèi)又區(qū)分為詩歌、戲劇、小說、哲學、歷史等五類,分項論之,最后一章論及白話文運動,還增列“散文”類,是一本帶有文學史通論性質(zhì)的文選。相較于曾仲鳴、徐仲年兩人的詩、文選論,宋春舫的《當代中國文學》不但成書時間較早,不限于關注單一文類,且書名點出“當代”角度。這些都是它的特點。

此次翻譯,是根據(jù)現(xiàn)北京大學圖書館(原北平燕京大學圖書館)所藏《當代中國文學》法文本,感謝北京大學孟華教授、北大圖書館特藏部張紅揚主任在譯者調(diào)閱書籍過程中提供的大力協(xié)助與支持。

—譯者

一、當代中國文學

事實證明,一個民族若難再產(chǎn)出文學杰作,多少便可說是其衰亡的征兆。中國文學給我們提供的例證最為撼人。中國的政治在過去五十年間衰敗無力,莫說守住古代文學的光輝,就連延續(xù)唐代與元代傲人的文學傳統(tǒng),所付出的努力也是少之又少,甚至可說是根本什么也不做。這段漫長的時間里,我們中國作家之中沒有誰對世界文學有什么貢獻,讓世界文學的分量再多增加那么一點。能跟泰戈爾相提并論的作家,在中國一個也找不到。

中國文學的光芒是暗淡了,但導致它衰頹的原因卻很刺眼。明初以來,文學是古文的天下??滴跄觊g,桐城派蔚為主流。正是在這期間,出現(xiàn)各種無益的約束與規(guī)范,讓文學作品個個像是同一個模子澆灌出來似的。古文派本質(zhì)上敵視一切個性的表現(xiàn),并且反對各種創(chuàng)新。誰要是想掙脫古文派的桎梏,誰就會遭受古文派群賢毫不留情的口誅筆伐。其影響之大,鉗制了一切意圖自由的躍進。

從另一方面來說,一個重獲新生且再度朝氣蓬勃的社會里,自然而然會孕育出新的文學。正是如此,所以說法國大革命乃是法國浪漫主義運動的主要原因之一。古典藝術委身以符合其所用的貴族政權,大革命將它鏟除了,從此宣布凡人便得享有思想的自由,普天之下,人人皆有容身之處。工業(yè)革命不也間接啟發(fā)了左拉的作品嗎?只有中國不是這樣??v然改朝換代,但中國仍然靜滯不動。中國作家差不多可說是自外于世界其他民族,新興的思潮沾不到一點邊。結(jié)果就是把中國作家硬生生推到死胡同里,叫他們越發(fā)困在里頭,到頭來只知小家子氣地膜拜形式。他們難以將目光放遠,心態(tài)排外,而藝術的觀念仍然相當幼稚。

雖然不得不承認,今天的中國作家不乏精彩杰作,但無可否認的,卻是我們當前使用的語言著實硬生生缺少彈性,以致幾乎不可能翻譯外文作品。中西雙方可說心無靈犀難點通,衍生的后果是中國文學作品始終籠罩在愁云慘霧里,沒法撥云見日。

古典詩仍是文壇大宗。王闿運以《湘綺樓詩集》為題名出版的詩選,極可能繼續(xù)受到青睞。此名士與家中老媽子之間的艷情,叫人想起米爾博(Octave Mirbeau)知名小說里的某些段落。之后陸續(xù)登場的詩人還有樊增祥、陳三立、鄭孝胥等。這幾位是作古典詩的能手,作品出色,其中樊增祥的詩作特別充滿諧趣。然而他們忘記的是,詩作一旦寫成,其讀者就不是只有詩人自己,還得給其他平民大眾閱讀。這是他們的重大缺失。

以散文見長者,則有馬其昶、林紓、繆荃孫等。他們延續(xù)桐城傳統(tǒng),恪守古文典范。其他作家則已受到外國影響。接下來略述之。

梁啟超自然是個中翹楚。梁師事康有為,歷年編纂報刊有《新民叢報》《國風報》《庸言報》《大中華》等,其著作收于《飲冰室文集》。梁啟超是當代中國作家著述量最多者。盡管他二十余年間參與政治活動未嘗停歇,屢屢出逃,但他仍不斷在各種報刊上刊載文學與政治方面的文章。其所擅長者,無疑是懂得如何普及歐洲的思想,并使其符合中國民眾之心理。

創(chuàng)辦《不忍》月刊的康有為,是個不折不扣的保皇派,即便一九一七年復辟失敗后仍未改其志。無論如何,康有為足以自詡的是他樹立了一家之言,諸多有分量的文人皆出自其門下,例如梁啟超、譚嗣同、文廷式等。譚嗣同著有《仁學》一書,其英年早逝,頗遭惋惜。

同一范疇的文人還可列入蔡元培、章太炎、嚴復、劉師培等。蔡元培系專研哲學與美學之學者。作家章太炎之文章深入但晦澀難解。翻譯家嚴復譯有孟德斯鳩、斯賓賽、赫胥黎、亞當·斯密等人著作。劉師培則主辦《國粹學報》。

中國小說有著光榮的過去?!段饔斡洝贰读凝S志異》,還有其他多本小說,皆為歐洲讀者知悉。然而,不管是從形式風格或是敘事內(nèi)容方面來看,中國小說現(xiàn)狀實為凄慘可悲??偟膩碚f,中國小說甚至完全不值一評。

歐洲小說漢譯始于十九世紀末。然而譯者對外國語言與風俗的認識不足,是故致力于譯介事業(yè)者并不總能忠實傳譯原作旨趣。由于林紓的努力,讓中國民眾得以接觸到大小仲馬、司各特、歐文、狄更斯,甚至哈葛德等作家的諸多作品,雖說林紓譯本常大為扭曲了原作。

歐洲戲劇在歐美當代文學里占有一席之地。蕭伯納、高爾斯華綏、辛格(Synge)、麥凱(Percy Mackaye)、霍普特曼(Gerhart Hauptmann)、施尼茨勒(Arthur Schnitzler)、白里安(Eugène Brieux)、埃切加賴(José de Echagaray)、契訶夫等,都是廣受歡迎的劇作家。不過中國作家卻從來沒寫過什么嚴肅的戲劇作品。皮黃戲登臺之后沒多久,中國的戲劇與純文學就此分家。中國作家完全摒棄了戲劇創(chuàng)作。

文學月刊《新青年》一九一八年初復刊,標志著中國文學史翻開新頁,讓我們隱約看到不那么暗淡的未來。

《新青年》對語言、社會、宗教等主題都有相當明確清晰的觀點。此為該刊特別出色之處。

中國語言之困難重重,不只外國人,就連中國人自己也承認。中國語言建立在龐大的文學基礎之上,典故與譬喻繁多。就像掌握各種不同文學形式一樣,要掌握中國語言少不得一番苦功。

所以,中文主要缺點就在于其繁復。前述《新青年》月刊的目標就是要將中文簡化。

怎樣達到這個目標呢?唯一之計就是徹底棄絕文言,僅用白話文。不只日常對話如此,詩文寫作也當如此。此番改革恰似現(xiàn)代意大利語及法語形成之過程。當時人們召來這些語言,取代數(shù)個世紀以來早已被淡忘的拉丁語。原本在中古時代是常民使用的粗言俗語,如今已是溫文爾雅,足以完美述說人類最微妙細膩之思想。

早在上世紀末,中國文學的各種革新潮流已顯而易見。過去從來沒有任何一場文學運動如此激進又如此全面,也從未遇過如此強烈的反對聲浪。某些因循守舊的文人裝作滿不在乎,認為這場運動既不理性也無關緊要。有些人則故意宣稱,廢止文言將會導致中國文學消亡。

《新青年》以先鋒自許,讓當代文學為中國所認識,其中討論過易卜生、陀思妥耶夫斯基、梅特林克等作家,以及柏格森、尼采等哲學家。他們的一部分作品已經(jīng)以白話文譯成中文。

若想通過生動精確的方式體會一個民族的心理與社會狀況,當代文學事實上要比古典文學更占有優(yōu)勢。閱讀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訶夫、高爾基,可以了解俄羅斯農(nóng)民受的苦難,以及上層階級的貪污腐敗。顯克微支(Henryk Sienkiewicz)的歷史小說扣人心弦,描繪波蘭的不幸、歷史之美,乃至其被并吞的慘況。相反地,認識但丁或莎士比亞的同時代作家,或即便是較為晚近的雨果、司各特同一時期作家,只能給我們呈現(xiàn)歷史方面的趣味……

二、文學革命辯說

元代戲曲之所以偉大,并不是因為其熟稔現(xiàn)代戲劇之技巧,更不是因為其風格形式之美,而是因為它徹底洞悉人生。無論什么時代,洞悉人生乃是各種不同文類的同一目標。俄國現(xiàn)代作家比其他地方的作家更深知個中道理,所以名列最優(yōu)作家之林。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安德列夫(Leonid Andre?ev)以及其他許多俄國作家都有這項共同特質(zhì):正因其本質(zhì)來自于人性,是故作品具有普世性。

“為人生而藝術”,這是今日的文學唯一當接受的理論。與此相對的理論,是“為藝術而藝術”。這個理論既錯誤且危險,然而卻曾在王爾德的作品以及十九世紀的法國喜劇里占有一席之地。固然他們筆下尖酸刻薄的神采迄今無人可及,其處理文學主題的手法世代留芳,然而文學到底源自于人生,難道其唯一目標只是就藝術層面精心雕琢嗎?如果美與真實不過只是一體兩面,那么詩人、劇作家與小說家在面對社會與道德問題時,是否真能毫無立場地保持中立呢?更何況,這些問題的解決之道正是決定人類幸福的關鍵呢。

毋庸置疑,元代以前的中國文學不幸正受到“為藝術而藝術”論點的影響。在此之前的文學貧乏枯槁,欠缺創(chuàng)造精神。

文學很快便淪為工具,僅供少數(shù)文人所用。事實上,到底什么是“八股”,什么又是“駢體”呢?“八股”自明代伊始以迄清王朝結(jié)束,宰控中國文人精神,而駢體則是一種格律工整的流行文體。無疑地,這些文學形式雖然經(jīng)??梢詫⒆髡叩奈牟烧宫F(xiàn)在我們眼前,然而其作者卻忽視了文學的根本原則,乃是文學即生命本身。

貧瘠蒼白、矯揉造作,于是成了中國文學的特色。因此,現(xiàn)今沒有什么比文學革命更迫切的了?!缎虑嗄辍吩驴秊槠浜砩唷K坏沁@場文學運動的先驅(qū),也是革命靈魂之所系?!缎虑嗄辍分罅碛袃煞萜诳霭?,即《新潮》與《每周評論》。這些刊物一開始的創(chuàng)立宗旨,是要鼓吹不管文學內(nèi)容本質(zhì)為何,寫作時都要徹底使用“白話”?!鞍自挕本褪且话闳似匠Uf話所使用的語言。這一新興運動發(fā)展極快,令人出乎意料。今天,《晨報》《國民公報》等兩份北京的日報,以及上海的《時事新報》,都采用這種新的書寫形式。就連中國現(xiàn)今最有聲望、產(chǎn)量最多的作家梁啟超,也都經(jīng)常使用白話寫作,這叫人看了怎不歡欣。

同意或反對使用“白話”者,各有各自提出的道理,在此我無意一一討論。只需提醒諸位,以民眾教育為訴求的呼聲,如今到處皆可聽聞,舊的文體已不再有存在的理由。文學應為眾人皆可親炙,而非少數(shù)文人之樂趣。一如阿諾德(Matthew Arnold)在其文論里所說,文學乃人生的批評。

因此,新文學運動先驅(qū)的作為并不令人驚訝。他們宣稱,使用“白話”本身不過只是推廣一種既精且簡的形式,問題就這么簡單。除此之外,他們力求把新的道德與社會規(guī)范灌輸于民眾精神里。對新文學的先驅(qū)來說,孔子的教誨已不足矣。一方面,是因為這些教誨相距現(xiàn)代生活甚遠;另一方面,根據(jù)演化法則,經(jīng)年累月的舊思想應該騰出位子給新的思潮。盡管在某些老一輩的士子文人眼中,推翻老祖宗的法則是多么大逆不道,但有識之士顯然是同情新文學運動的。而那些老一輩的文人可總也不明白天下大勢,固執(zhí)且絕望地捍衛(wèi)著某種過時的理想,即使這理想只有他們自己還覺得珍貴。

三、 中國小說:歷史研究

中國小說的起源,一如中國戲劇的起源,同樣被層層難解的謎團所包圍。盡管有人認定小說在宋代已經(jīng)勃興,但若要說全面發(fā)展,恐怕還是元代以降的事。

然而,知名史家、《漢書》作者班固相信,非口傳而用文字寫下的小說可溯源自朝廷設立稗官之際。這是一種特殊的低階文官,其職責在于記錄民眾的風俗人情與經(jīng)濟生活。根據(jù)張衡的說法,“小說八百,本自虞初”?!队莩酢纺恕稘h書》提及的許多著作之一,小說應當起源于此。只是《漢書》所言的這些著作今已無一幸存,吾人難以論斷其優(yōu)長。到了漢代,“小說”一詞所指的,是否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理解的小說呢?恐怕并非如此?;蛟S我們可以大膽地這么說:《漢書》提及的大多數(shù)作品,其本質(zhì)同于弗洛里昂(Florian)的諷世寓言或是《圣經(jīng)》故事。另外還有一些作品的作者是以帶有神秘色彩的筆法,論斷長生不老之類的問題。

兩本短篇故事選集出版于漢、魏、唐時期。它們分別是《漢魏叢書》與《唐代叢書》,收錄志怪、想象故事,有時雜糅人物傳記概略。其風格通常清楚明晰,其形式出奇精省,直至今日仍受贊賞。

就結(jié)構(gòu)布局及角色人物方面來說,這兩本選集里的某些短篇故事無疑可與巴爾扎克、莫泊桑的作品相提并論,且被中國文人視為同一文類中之最優(yōu)者。因此《虬髯客傳》毫無疑問可說是中國的羅賓漢故事?!稉P州夢》真可說是世上最哀戚的短篇愛情故事,其字里行間皆有哲思,且充滿戲劇效果,這是中國短篇小說里少有的特質(zhì)。

公元二○○年到一○○○年間,小說產(chǎn)量之所以稀少,可以有好幾種解釋方法。其中最說得通的理由,就是中國人從沒把小說看成是好的文學形式。錯就錯在孔老夫子。他對作家的影響,直到他過世后還繼續(xù)不斷擴大。子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贝嗽捒烧嬉诵≌f家的命。接下來的時代以復古為尚,打壓無所不在,新思想的抒發(fā)、社會與政治組織的批判,在在受到抑止。接下來的另一個時期,則是由于蠻族入侵,大唐陷落,導致時局動蕩,中國內(nèi)部紛亂。這給文學帶來致命一擊。

然而,中國小說很快就迎來它最好的時光。宋代不只小說產(chǎn)量驚人,就連詩詞創(chuàng)作、思想論述也一樣多產(chǎn),雖說此一時期的詩歌與哲學多少有點賣弄的味道。據(jù)說宋仁宗非常喜歡聽故事,沒有一天不叫人給他說說奇聞軼事的。仁宗也熱衷讀小說。統(tǒng)治者的寵愛,往往是有利的刺激因素。自此,中國小說持續(xù)穩(wěn)健發(fā)展?;蛟S以下幾種變化是觀察的重點:

第一,小說家用以創(chuàng)作的語言是口語而非文言。這項進步至為關鍵,因為只有通俗的語言能夠以更為生動且精確的方式描繪人事物,同時在表達思想時更為自由。若語言沒從文言改為口語,小說或許就不可能在中國大受歡迎。

第二,從這一時期起,小說的篇幅開始變長,以部或章節(jié)為區(qū)分?!罢禄伢w”于焉建立。元代戲劇成就出色,小說同樣也取得長足發(fā)展?!端疂G傳》一百零八條好漢的故事,就是在元代末期出現(xiàn)的,并且廣為流傳。成書于清代的《紅樓夢》是最偉大的愛情小說,無疑可與《洛娜·杜恩》(Lorna Doone)相提并論。此外,筆者還要特別指出《儒林外史》一書。大多數(shù)我們當代的作家都以這部作品為模范。

然而,在這些中國小說里,卻似乎總可以感到作者對貧窮略而不見。知名的小說家?guī)缀醪惶珪谧髌防镎劦礁F人?!都t樓夢》描述的是富貴人家,《金瓶梅》講的是地方鄉(xiāng)紳,《儒林外史》說的則是書生文人?!端疂G傳》雖刻畫行兇逞惡之徒,但他們并非貧窮之人。為什么我們筆下沒有像哈特(Bret Harte)的《礦工》(Les Mineurs)那樣的世俗即景,也沒有像左拉的《酒店》(LAssommoir)和《土地》(La Terre),毛姆的《蘭貝斯的麗莎》(Liza of Lambeth),高爾基的短篇小說等等諸如此類的作品呢?原因在于,中國迄今鮮有或根本沒有工業(yè)建設,所以工人階級幾乎還沒誕生。另一方面,中國的農(nóng)民則是生性和順,就跟舊俄時代的莊稼漢一樣,內(nèi)心自得其樂,不同之處只在于中國農(nóng)民從不會耽溺于伏特加或者其他酒類之中。既然如此,又有什么必要大費周章,去抱怨那些本來就不需要抱怨的人呢?即便在當代的寫實小說里,這種對于人生困境無關緊要的態(tài)度,仿佛也沒有多大改變。

受到西方現(xiàn)代思潮涌入中國之影響,過去數(shù)十年間出現(xiàn)許多相關作品,茲列舉其中數(shù)本如下:

《海上繁華夢》與《九尾龜》描繪妓女生活。當中固然可以看到像《莎弗》(Sapho)里的芬妮·萊葛虹(Fanny Legrand)或是《茶花女》的瑪格麗特那樣的人物,但書中描寫的大多數(shù)女性卻是任性自私且無情的。其他寫實小說如《官場現(xiàn)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留東外史》《廣陵潮》等,毫無疑問是其中最優(yōu)者。這六部小說標志著中國文學史的新時代,寫實主義已經(jīng)徹底勝過浪漫主義。

四、中國小說的特點

不得不帶點羞愧地承認,每當我拿起托爾斯泰的小說,總是沒有勇氣卒讀。長篇大作《戰(zhàn)爭與和平》卷帙浩繁,徹底讓現(xiàn)代人打退堂鼓。比起十九世紀的人來說,這一代人在現(xiàn)代文明的壓力下,耐心要少得多了。這個現(xiàn)象甚至可以充分解釋為何現(xiàn)代文學乃詩歌、短篇故事、獨幕戲劇的天下,勢力遠勝過其他各種文類。話雖如此,但司各特、狄更斯、托爾斯泰等人的作品—還有,別忘了也得提一下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就長度來說,還遠不及中國小說哩。《紅樓夢》有一百二十回,分為二十卷?!度龂萘x》《水滸傳》的長度也不相上下。不過,說起篇幅延伸最長的,要算把故事編成用來說唱表演的底本。這種本子構(gòu)成的文類,我們稱為“彈詞小說”,其中最有名的有《鳳雙飛》,長度二十六卷。其他還包括《再生緣》《天雨花》等。這類型的小說特別符合中國婦女的口味。對她們來說,人生或許就只是無止盡地重復家里的煩心瑣事呀!她們存在于世上的每一天都如此單調(diào),充斥著無聊時光,而閱讀彈詞小說就是她們排遣無聊時光的唯一辦法。

狎邪小說在歐洲自然也有,但數(shù)量微不足道。此外,這些小說過去不曾,未來也不會在歐洲大受歡迎。然而,帶有淫意的片段卻是中國小說的常客,幾乎每本中國小說里都能找到。盡管如此,我們必須提醒自己,中國小說里的淫意不過就是意淫,不能用寫實主義的角度去看,也不同于薄伽丘、左拉等作家某些作品里的元素。例如,布蘭托姆(Brant?me)的《風流夫人》(Les Dames galantes)就不等同于《金瓶梅》,因為這類型中國小說里所營造的淫意并非建立在魚水之歡的事實本身,而是通過什么方式去描寫這件事情。雖然有這類作品的存在,但我們也不應該認為中國人是個放蕩淫欲的民族,因為中國人對性愛的態(tài)度,甚至到了今天都還被視為是全世界最純潔的。之所以有這些敗德誨淫之書,唯一該負責的或許就是中國語言,因為它不但巧妙,并且豐富。像中文這樣敘事能力強大的語言,我想在其他現(xiàn)存的語言里恐怕很難見到,除了波斯語以外。

中國小說的另一項特點,乃是歷朝歷代除了史官筆下保留的正史年鑒之外還有小說,雖然這些小說不管涉及朝代為何,幾乎全是宋代以后寫成的?!堕_辟演義》和《女媧補天傳》通篇描述開天辟地的經(jīng)過。關于后續(xù)各個朝代歷史的小說,根據(jù)其時代先后次序則為《少康中興記》《封神榜》《列國志傳》《兩漢演義》《三國演義》《隋唐演義》《征東征西》《岳飛傳》《英烈傳》。

在中國作家的心目中,歷史是取之不竭的文學素材。所有歷史人物都帶點浪漫色彩。就算一開始沒有,后來也很容易變成有!

中國古典小說少不了套數(shù)。要是小說主題無關乎歷史或愛情,那還真不知道在故事里能放進什么哩!中國小說每一回起首,固定不變要放上“卻說”兩字,翻譯過來差不多就是“關于”的意思;每一回結(jié)尾則必定是“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意思就是“如果您想知道接下來發(fā)生什么事,請您聽好下一章回里將向您說的事”。這兩句相對稱的表達法就好像章回標題一樣,用稍微不那么直接的方式,略點出下一章回里可能要發(fā)生的事情,因而激發(fā)讀者的興趣。當代小說作家完全不打算拋棄這些套數(shù),因為他們之中的大多數(shù)仍然傾心喜愛結(jié)構(gòu)工整對稱的詩句,像是“白玉釧親嘗蓮子羹,黃金鶯巧結(jié)梅花絡”云云。

中國小說發(fā)展遲緩,基本上可以說是受了“團圓主義”這種奇怪的人生觀影響。莎士比亞說“凡事結(jié)局若好,就是好事一樁”,這句話大概是唯一可以用來解釋“團圓主義”人生觀的,而且意義還算接近。為了讓諸君明白,此處以一出著名的中國戲劇《目蓮救母》說明。目蓮的母親原本極度虔誠,樂善好施。見有僧侶化緣必定以齋飯供養(yǎng),并且長期燒香念佛。有天她的兒子莫名離家,遠游修行,自此杳無音信,不知下落。失子一事讓目蓮之母完全轉(zhuǎn)變,以致不久之后,她對宗教的態(tài)度有了十萬八千里的徹底改變。

過去,她曾帶著無以名狀的喜樂供養(yǎng)衣食予僧侶,如今卻開始將他們悉數(shù)趕除,斥責毆打。她甚至毀棄灶神神龕,哪怕從前她在灶神面前說盡多少內(nèi)心話。無比絕望的她在痛苦中病倒了,五鬼將她搜捕帶回。在另一個世界的主宰面前,她承受各種難以想象的酷刑,然后被押送到陰曹地府去。多虧她兒子無與倫比的善德美行,她最終被釋放了,而她的兒子之前之所以四處杳無音信,純粹就只是因為他想外出追求長生不老之道。

這出戲的結(jié)尾,如果是目蓮的母親對宗教態(tài)度一百八十度大轉(zhuǎn)變,那該會是多么有意思啊!打倒偶像自然令人振奮,而且根本上是很有戲劇性的。不過,若是對離經(jīng)叛道之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沒讓其受到懲罰,中國觀眾恐怕要坐立難安的呀。在這一點上,中國人是不懷疑宗教的。中國人不能相信正直之人常無回報,而作惡多端反而常常逍遙法外!

愛情小說的結(jié)局如果不是結(jié)婚,一般總被讀者認為不合乎情理,要不就是被認為不符合道德教化。《紅樓夢》是世上最偉大的愛情小說之一,故事以女主角香消玉殞作結(jié)。光是這樣,就足以引起許多人的責難與不悅。于是自此之后衍生出許許多多續(xù)作,讓讀者看到林黛玉死后還魂,結(jié)局則是有情人終成眷屬?!段鲙洝肥侵袊钪匾膽蚯髌分?,可惜原作第四本結(jié)局沒讓男女主角成婚,于是就有另外的劇作家,特意給它加上第五本,讓男女主角終成眷屬?!端疂G傳》的結(jié)局是亡命之徒從此安居樂業(yè),但是中國讀者看到逞兇作惡之徒竟也可安詳度日,心里肯定格格不入。于是俞仲華編寫續(xù)集,讓一百零八條好漢陸續(xù)被逮捕、斬首。諸君若讀過吉卜林小說《消失的光芒》(The Light that Failed),就不免想起這部偉大的英國小說竟不幸地與《水滸傳》續(xù)篇有相似之處。

中國人被這種謬誤的人生觀欺瞞著,一旦失去反而難于度日。正因為這種觀念影響,以致外國人從沒法真正了解絕大多數(shù)的中國小說。即使中國小說之中肯定不乏佳作,但也從來無法在世界上享有盛譽。

五、小說在中國的影響

小仲馬宣稱戲劇有一種純粹絕對的力量,在民情風俗方面所展現(xiàn)的影響力無遠弗屆。不過小說倒也不能不說是從一開始出現(xiàn)時,就已經(jīng)在社會與政治領域里扮演著舉足輕重且具體有效的角色。吾人豈敢質(zhì)疑《愛彌兒》(?mile)、《尼古拉斯·尼克貝》(Nicolas Nickleby)、《黑奴吁天錄》的影響?各種思想正是從這些想象的作品里漸漸孕育且落實成形,而這些思想繼之成為一連串既定事實,使民族律法得以修訂,啟發(fā)個體的所作所為,不但促進社會前行,并且激勵個人心靈。中國小說一如其他國家的小說,為證明此一真理給我們提供了最肯定的證據(jù)。根本上來說,所有小說—中國小說也絕不例外—都有個道德難題攤在讀者眼前,經(jīng)過爭辯之后,最終達到某種意義上的解決。有朝一日當我們自己身陷類似的境況時,書本里的記憶就不知不覺在我們身上起作用了。從小說書本里衍生出的想法,甚至可普及于不讀小說的人身上,因為這些想法在我們周圍四處飄蕩擴散,形成一個時代的道德氛圍。

《水滸傳》 史上首度成功地完全占領天朝帝國的外族,乃是蒙古人。這個種族的人豪放縱情恣欲。于是乎,他們自然完全不懂統(tǒng)御之術,特別是要統(tǒng)治一群柔順服從的漢民族。即便如此,他們還是不顧一切,硬生生把枷鎖套在漢民族的身上。只是,當社會情況實在變得忍無可忍時,施耐庵判斷天翻地覆的轉(zhuǎn)變時刻來臨了,便出版《水滸傳》,借此致力喚起同胞的反抗精神。盡管盧梭在《社會契約論》里倡導人皆生而平等,但施耐庵卻認為,只有在不見容于社會的邊緣人群中,才能找到真正的民主與人性的正義,因為他們保有一部分人類原始的天性。這樣的理論顯然說不太通,但在當時的中國社會里,它的而確之是一股引導中國步上新命運的力量。在小說《水滸傳》里,施耐庵以無比昂揚的熱情,向讀者描繪他理想中希望見到的新生社會。即便在這一百零八條好漢之中還是有個首領,但他的地位其實沒比其他人高出多少,而且他想成為首領一事也不斷在作者筆下被嘲諷。

《水滸傳》的影響深遠,因為這是第一本以正面態(tài)度鼓勵反抗與爭奪的小說。正如人們一而再再而三肯定的,是這本小說的出現(xiàn),導致了元朝的迅速覆滅。

《紅樓夢》 《水滸傳》的影響主要發(fā)生在政治層面,《紅樓夢》的影響卻在于文學層面。這是唯一一本把愛情認真當作一回事的小說。女人可真是中國人非比尋常的民族偶像呀!人們總把心頭上最好的位子留給女子。時至今日,仍然時不時聽到文人欣喜若狂稱道:“男人是泥做的,女孩兒是水做的。”王爾德在他一出荒唐滑稽的喜劇里,向讀者昭示他對淚水的不屑??晌覀冞@唯一一本愛情小說《紅樓夢》卻完全不是這么想的:女子落淚時的容顏,無非是她唯一聊以自慰之事?;蛟S可以這么解讀作者頗不落俗的想法吧?女子珠淚漸漸滴,柔情嬌媚點點增!

《紅樓夢》的這位感性小說家,其雅致文風及其對女子的觀念,為許多后繼者樹立典范。言情小說迄今仍為風尚。不過就是幾年前,我們同時代的一位小說家也嘗試同類作品,出版一本題為《淚珠緣》的小說,堪稱小型《紅樓夢》。人們圖的不過就是讓人類的淚珠永垂不朽呀!

此外,《紅樓夢》歷代都被視為文學史上的謎。喜愛本書的讀者在字里行間找出或者試圖找出種種蛛絲馬跡,在警句中看見渺不足道的隱含之意。書中人物固然是虛構(gòu)或僅為寓言,可有些讀者試圖將他們對應到歷史人物身上。其實呢,這樣做就是把事情看得太過認真了呀!

根據(jù)這些人的說法,《紅樓夢》的主角不是別人,正是順治皇帝和他所深愛的董妃。同類型的批評研究中不乏能者,在提供宏大歷史事件的同時,為我們召喚出最微小的歷史細節(jié),而這些細節(jié)甚至是逃過史家法眼的哩。要補充說明的是,在這些批評研究之中,最知名且最佳者,當推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的著作。

彈詞小說 “彈詞小說”的社會影響不容我們忽視。這類小說原本就是為傳唱而編寫。時而出于專業(yè)藝人之口,時而唱于私人聚會之所。這種帶有部分說唱的作品,乃是女流之輩心頭好,凡喜愛者幾乎無一例外皆是女子。女子玉潔冰清不容毀的教誨,正是通過彈詞小說成功灌輸于這些女讀者的腦海。如果今天的中國女子遠較天下女子貞節(jié),始終無怨無悔忠于丈夫且不計較其是否值得托付終身,恐怕正是這些小說的功勞哩。

《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的作者無疑是軍事專家。他筆下規(guī)劃的非凡謀略,讓后世許多廝殺戰(zhàn)役都還以此為師。清代初年某知名將領就曾對其部屬坦蕩宣稱,說他一切輝煌戰(zhàn)績必得歸功于《三國演義》。

中國小說對中國戲曲產(chǎn)生的影響更是不容置疑。關于此點,本書后續(xù)章節(jié)會再詳述。此處暫且只需指出,天朝民眾將坊間流行小說改編為戲劇,本是慣常之事,其淵源起自《唐代叢書》選輯里的精彩片段被編為《會真記》演出。其實中國小說不僅在傳統(tǒng)戲曲作家之中大受歡迎,就連現(xiàn)代戲劇作家也深好之,不論他們平常如何宣稱自己有多激進。于是現(xiàn)在我們幾乎每天都可以在戲院看到《饅頭庵》《黛玉葬花》之類的演出。話雖如此,卻很少完整演出一部中國小說。原因在于,大多數(shù)的中國小說不過就是短篇故事集結(jié)起來的。這些故事多少都稱得上是匠心獨具,結(jié)構(gòu)精巧,分別拆開搬上舞臺演出不是問題哩。

猜你喜歡
文學小說
叁見影(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2
遛彎兒(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0
勸生接力(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3期)2022-06-28 07:03:42
我們需要文學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6
“文學陜軍”溯源
當代陜西(2021年15期)2021-10-14 08:24:18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紅樓夢學刊(2019年4期)2019-04-13 00:15:56
對“文學自覺”討論的反思
唐山文學(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2
明代圍棋與小說
西南學林(2014年0期)2014-11-12 13:09:28
我是怎樣開始寫小說的
百花洲(2014年4期)2014-04-16 05:52:45
二手房| 鄂州市| 南雄市| 鄂尔多斯市| 余姚市| 吴旗县| 宜黄县| 斗六市| 吉安县| 贵州省| 高清| 家居| 二连浩特市| 自贡市| 南召县| 濮阳市| 庆云县| 丹东市| 双江| 罗定市| 团风县| 奉化市| 沧源| 驻马店市| 穆棱市| 综艺| 湖南省| 竹北市| 株洲市| 乳源| 东山县| 略阳县| 望江县| 双流县| 西安市| 仁怀市| 青神县| 大足县| 荥阳市| 分宜县|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