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欣格
春風(fēng)拂過,送來縷縷清香。推開窗戶,不經(jīng)意間,我又看到了那棵高大的榕樹,枝繁葉茂地立在那里,猶如我心頭那永遠抹不去的回憶……。
一切都仿佛發(fā)生在昨日,記憶中的小女孩在大院的榕樹旁蹦蹦跳跳,拿著蒲扇的老人樂呵呵地坐在榕樹下,與鄰居嘮著家常,一切都是那么的溫馨且美好。仍記得五歲那年,工作繁忙的父母將我送到您身邊。您急忙從抽屜里捧出一把蜜餞、糖果遞給我,用沙啞的聲音說:“吃吃吃。媽媽把您的手擋回去道:“爸,小孩兒吃多甜食會長蛀牙的!”您撓了撓頭,一邊呵呵地笑著,一邊依舊將糖果塞進我的小背包里:“沒事兒沒事兒,少吃點。”邊說,邊用您那滿是“溝壑”的手抓住我肉乎乎的小手,滿眼的慈愛與溫情。①
日子就在這間小四合院里一天天地溜走了。
又一個黃昏,穿著粉色紗裙、扎著小辮子的我跑到院子里,用稚嫩的聲音大喊著:“外公,外公,吃飯啦!”榕樹下穿著白色布衫的您應(yīng)了一聲:“行,來嘍!”您臉上的皺紋堆積在一起,笑容卻如同黃昏的落日般燦爛。
我大聲嚷嚷著:“外公快背我嘛?!蹦反否劦脜柡Φ谋?,扭扭腰說:“上來!”我立馬撲過去,不顧您的腿一直在抖動,高興地拍著您的脖子喊著:“駕!駕!”您也作勢忽上忽下,把我逗得咯咯直笑。在一片金黃的余暉中,祖孫二人融入漫天的燦爛里,身后的榕樹仿佛也在笑,笑得枝葉亂顫。②
到了上學(xué)的年紀,父母要把我接回他們身邊。
這天,天陰沉沉的。此時正值秋季,冷風(fēng)從衣服縫隙中鉆進來,讓人不寒而栗。您將我的衣服疊得整整齊齊地放進小包中,并塞進一大把零食,一如當初。但那天,您顯得格外沉默。
車子緩緩向前駛?cè)ィ覐能嚧爸型饪?,您滿頭的白發(fā)隨風(fēng)亂舞滿是皺紋的手遠遠地揮著,久久不曾放下。忽然,您用手抹了抹眼角我雖看不見您的淚光,卻感受得到您心的溫度。
秋風(fēng)乍起,樹葉飄零,漫天飛舞。榕樹葉簌簌地落下,像是為離別而落淚,又像在預(yù)謀著另一場離別……③
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我在繁忙中漸漸遺忘了過去的美好時光,每當父母讓我回去看看您時,我卻說:“沒時間,不去。”
“不想去?!薄疤h了?!?/p>
直到聽聞您過世的音訊,我才憶起那段曾經(jīng)的過往。人已去,榕樹卻依舊常青,一如那棵榕樹下的美好時光。④
總評
習(xí)作中,“榕樹”貫串全文,既作為伏筆,又象征著外公與“我”的親情。年邁的外公總是竭盡全力地讓心愛的小外孫女感到快樂,即便孩子的要求有時對他來說負擔頗大;然而,孩子長大后,卻漸漸地忘卻了外公對自己的愛,直到人已離去,才驚覺“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的痛苦。
作文的前半部分,以一種溫馨輕松的筆調(diào)敘述了自己與外公間點點滴滴的溫暖和快樂;而在結(jié)尾處,外公的逝去又讓文字變得沉重起來。然而,榕樹常青,在生命衰竭的時候仍能迸發(fā)出對生的渴望。或許,這也是小作者的自我安慰吧。
(張穎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