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淡如
有個朋友一直給我“情緒穩(wěn)定”的感覺,好像每天都神采飛揚。我問她:“難道你沒有負面情緒嗎?”
“怎么可能?”她笑道,“就像月有陰晴圓缺,我也有不爽的時候啊?!?/p>
“那你是怎么度過的?”
“很簡單,沒有特別的方法,我只是在心情不好時不虐待自己。最吃虧的事就是在心情不好的時候,或別人已經(jīng)對我不好的時候,還對自己不好?!?/p>
做法很簡單,買一束花送自己、上健身房、喝杯好咖啡,有時會去百貨公司的拍賣花車搶購一件覺得物超所值的東西。
確實有些人會在心情不好時虐待自己。最嚴重的是那些靠割腕或拿自己生命開玩笑乞憐的人??颗按约哼_到目的,久了這個法寶也沒用了,還會讓自己變成一個習慣性自虐狂。
有的人愛鉆牛角尖,把自己囚禁在暗無天日的“監(jiān)獄”里,狠狠地抽自己好多鞭,身上的傷口越來越多。
強顏歡笑也是一種虐待,明明很苦,還要露出笑容說“我沒事”,明眼人都知道,他在說謊,笑比哭難看。
還有人用暴飲暴食或不吃不喝虐待自己的胃,傷了健康,后患無窮。
還有不斷地自怨自艾傾訴苦情,講一次傷一次心,陷在負面情緒里,死也不肯自行脫身。
有一位廣播的聽眾很會打比喻,他說他有這么一個朋友,都失戀那么多年了,還像一個明明只在水深及腰的淺灘,卻不時喊著“我要淹死了”的人,他害怕接到那個朋友的電話。
找人傾訴是好的,但找錯了人是虐待自己,越說感覺越糟也是虐待自己。語言該是釋放情感的,而不是用來累積怨毒的。
生活比較多元化的人,不會在心情不好的時候虐待自己,反正這件事情受到挫折,還有另外的事情做,不會拼命地往那一扇關掉的門撞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