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潛
適用主題:距離產(chǎn)生美;不功利;角度;審美能力……
有幾件事實我覺得很有趣味,不知道你有同感沒有?
我的寓所后面有一條小河通萊茵河。我在晚間常到那里散步一次,走成了習慣,總是沿東岸去,過橋沿西岸回來。走東岸時,我覺得西岸的景物比東岸的美;走西岸時適得其反,東岸的景物又比西岸美。對岸的草木房屋固然比這邊的美,但是它們又不如河里的倒影。
同是一棵樹,看它的正身本極平凡,看它的倒影卻帶有幾分另一世界的色彩。我平時又歡喜看煙霧朦朧的遠樹,大雪籠蓋的世界和更深夜靜的月景。本來是習見不以為奇的東西,讓霧、雪、月蓋上一層白紗,便很美麗。
新奇的地方都比熟悉的地方美,東方人初到西方,或是西方人初到東方,都往往覺得面前景物件件值得玩味。本地人自以為不合時尚的服裝和舉動,在外方人看,卻往往有一種美的意味。
古董癖也是很奇怪的。一個周朝的銅鼎,或是一個漢朝的瓦瓶,在當時也不過是盛酒盛肉的日常用具,在現(xiàn)在卻變成很稀有的藝術(shù)品。固然有些好古董的人是貪它值錢,但是覺得古董實在可玩味的人卻不少。
我到外國人家去時,主人常歡喜拿一點中國東西給我看。這總不外蟒袍、漁樵耕讀圖之類的裝飾品,我看到每每覺得羞澀,而主人卻誠心誠意地夸獎它們好看。
種田人常羨慕讀書人,讀書人也常羨慕種田人。竹籬瓜架旁的黃粱濁酒和朱門大廈中的山珍海鮮,在旁觀者所看出來的滋味,都比當局者親口嘗出來的好。讀陶淵明的詩,我們常覺到農(nóng)人的生活真是理想的生活,可是農(nóng)人自己在烈日寒風之中耕作時所嘗到的況味,絕不似陶淵明所描寫的那樣閑逸。
人對于現(xiàn)在和過去的態(tài)度也有同樣的分別。本來是很酸辛的遭遇,到后來往往變成很甜美的回憶。
我小時在鄉(xiāng)下住,早晨看到的是那幾座茅屋、幾畦田、幾排青山,晚上看到的也還是那幾座茅屋、幾畦田、幾排青山,覺得它們真是單調(diào)無味。現(xiàn)在回憶起來,卻不免有些留戀。
這些經(jīng)驗你一定也注意到的。它們是什么緣故呢?
這全是觀點和態(tài)度的差別??吹褂?,看過去,看旁人的境遇,看稀奇的景物,都好比站在陸地上遠看海霧,不受實際的切身的利害牽絆,能安閑自在地玩味目前美妙的景致。
看正身,看現(xiàn)在,看自己的境遇,看習見的景物,都好比乘海船遇著海霧,只知它妨礙呼吸,只嫌它耽誤程期,預兆危險,沒有心思去玩味它的美妙。持實用的態(tài)度看事物,它們都只是實際生活的工具或障礙物,都只能引起欲念或嫌惡。
要見出事物本身的美,我們一定要從實用世界跳開,以“無所為而為”的精神欣賞它們本身的形象??偠灾?,美和實際人生有一個距離,要見出事物本身的美,須把它擺在適當?shù)木嚯x之外去看。
再就上面的實例說,樹的倒影何以比正身美呢?它的正身是實用世界中的一個片段,它和人發(fā)生過許多實用的關(guān)系。人一看見它,不免想到它在實用上的意義,發(fā)生許多實際生活的聯(lián)想。它是避風息涼的或是架屋燒火的東西。在散步時我們沒有這些需要,所以就覺得它沒有趣味。
倒影是隔著一個世界的,是幻境的,是與實際人生無直接關(guān)聯(lián)的。我們一看到它,就立刻注意到它的輪廓線紋和顏色,好比看一幅圖畫一樣。這是形象的直覺,所以是美感的經(jīng)驗。
總而言之,正身和實際人生沒有距離,倒影和實際人生有距離,美的差別即起于此。
藝術(shù)家和審美者的本領,就在能不讓屋后的一園菜壓倒門前的海景;不拿盛酒盛菜的標準,去估定周鼎漢瓶的價值;不把一條街,當作到某酒店和某銀行去的指路標。他們能跳開利害的圈套,只聚精會神地觀賞事物本身的形象。他們知道,在美的事物和實際人生之中,維持一種適當?shù)木嚯x。
(編輯:王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