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淦生
時評,在一般人眼中不過是一些對時事較為敏感的“豆腐塊”,在思想和藝術方面相對粗疏。事實上,前人留下的許多思想性、藝術性俱佳的評論作品里,時評牢牢地占據著一席之地。魯迅先生的雜文名篇中,不少就是時事評論,像中學課本選用過的《友邦驚詫論》《論雷峰塔的倒掉》等皆為評論中的上品。好的時評必須具備這樣一些特質:敏銳的觀察,深刻的剖析,獨到的表達。其作者必須具有深邃前衛(wèi)的思想、明察秋毫的眼光和精準睿智的表達。中學生有意識地閱讀和收集相關時事評論,并把一些時評內容作為素材,恰到好處地運用在作文中,必將為作文增加厚重感和個性化特色,讓自己的文章脫穎而出。
“多數大學生不想當科學家”,并不能和“大學生太物質”“國家未來前景堪憂”畫上等號;不想當科學家也并不代表一定拜金,并不意味著不尊敬科學家、不崇拜科學。相反,如果一個國家的大學生都想著當科學家,那恐怕才是不正常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才是社會的常態(tài)。
現代社會是一個多元社會,存在著多種運行機制,也存在著多元的價值觀。在這樣的社會中,人有多種選擇,有多種追求,有多種機會。當然,對一個國家來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科學家就是先進生產力的制造者和貢獻者。對科研的投入,會直接影響國家的科技實力乃至綜合國力。這一方面需要吸引愿意從事科研、能夠從事科研的優(yōu)秀人才順暢地進入到科學家的行列;另一方面,也需要提高科研人員的工資待遇,讓科學家的待遇與貢獻相匹配,生活得體面、有尊嚴,在全社會營造尊重科學、尊重科學家的氛圍。這也是一個正常社會應有的面貌。
(摘自趙清源《不想當科學家的大學生未必不是好學生》)
[點贊] 中國人民大學不久前發(fā)布的《大學生使命擔當調查研究報告》顯示,58%的大學生希望成為職場精英,僅有15%的大學生希望成為專業(yè)領域內的專家。于是,輿論界有了“多數大學生不想當科學家”“大學生太物質”“國家未來前景堪憂”之類的喟嘆。趙清源針對這些觀點發(fā)表了一篇反駁性時評,從“社會常態(tài)”和“多元社會”兩個角度,闡述了大學生職業(yè)選擇的合理性。同時,他呼吁全社會重視科學,體現出辯證、理性的思考。
閱讀量大當然是一件好事,但是,這歸根結底只是一種獲取信息的手段,如果僅僅滿足于獲取信息,而不加以思考和應用,恐怕“閱讀”的意義就要大打折扣了。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而對于只會讀書、不會實戰(zhàn)的人來講,人們會批評他“紙上談兵”。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思考和應用,可以認為是一種更高層次的“閱讀能力”。
我國是教育大國,古往今來有許多讀書人總結了豐富的閱讀經驗,大家公認的一條,就是要把“泛讀”和“精讀”相結合,讀書既要有“量”,也要有“質”。對于李自豪這樣的“書霸”,相信愛書的人都能理解他的“瘋狂”。有位作家在介紹自己的讀書經歷時,就說他有一段時期在“吞噬”般地讀書,什么都讀,連產品說明書都不放過。大量的閱讀為他的寫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是過了這段“瘋狂”的讀書期后,他開始冷靜下來,甄別自己感興趣和不感興趣的內容,思考這些文字之間的聯系和區(qū)別,速度明顯慢了下來,但收獲卻更多了。
這個例子也適用于大多數人。我們不太可能都成為李自豪這樣的“書霸”,卻可以尋找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訓練自己的閱讀能力,同時注重閱讀與思考、應用之間的關系。只要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做不做“書霸”其實沒那么重要。
(摘自土土絨《驚訝于“書霸”只是因為我們常常忽視了這種能力》)
[點贊] 中山大學2017級中國史博士生李自豪的閱讀速度是每個小時100頁,每天可以看3本書。從本科階段以來,就一直保持每年讀書1000本的習慣。這種超人的讀書速度讓網友驚呼,也促生了一個網絡新詞——“書霸”。土土絨的這篇時評呼吁人們重視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更注重“閱讀質量”的提高,注意閱讀與思考、應用之間的關系。這則時評的優(yōu)勢在于它的理性思維和對讀者的指導意義:不看重讀書的量,而注重閱讀的質。
這些年回老家過年,讓我感受深刻的發(fā)現是:作為鄉(xiāng)土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鄉(xiāng)土語言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代際割裂。很多隨父母進城的孩子,接受了普通話教育,爸媽也操普通話和孩子進行交流,孩子們的學習和成長環(huán)境基本都處于普通話環(huán)境,導致很多孩子已不會講方言。
年青的一代以普通話為日常交流語言,固然無可厚非,也符合推廣普通話的大趨勢。然而鄉(xiāng)土方言也不應完全被遺忘,方言也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有什么能比春節(jié)期間說一口方言拜年更能達到情感交流的目的呢?在有條件的鄉(xiāng)村學校,在鄉(xiāng)土社區(qū)教育和地方特色教學課堂中,不妨開設與普通話并行的鄉(xiāng)土方言教學,讓農村的孩子們具備從小會講地方方言的語言能力,從而為鄉(xiāng)土文化傳承和接續(xù)提供語言基礎。
鄉(xiāng)土傳統(tǒng)涉及面廣,地域差異巨大,我的回鄉(xiāng)觀察,涉及的或僅是龐大春節(jié)圖景中很小的一部分。無論如何,鄉(xiāng)土傳統(tǒng)是鄉(xiāng)土性的文化根基,是“留住鄉(xiāng)愁”的前提,這應是鄉(xiāng)土春節(jié)所應當堅守的“初心”。
姚華松《富起的鄉(xiāng)村重拾鄉(xiāng)土傳統(tǒng)》
[點贊]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們進行溝通的主要表達方式。人們借助語言保存和傳遞著文明的成果。語言同時又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傳遞著一個民族的文化。方言是民族語言的變體,是鄉(xiāng)土文化的根基,是文化的活化石。留住方言,便是留住了鄉(xiāng)愁,留住了文化海洋中的一座座島嶼。姚華松從鄉(xiāng)村中方言的式微想到了鄉(xiāng)土文化的失根,想到了“鄉(xiāng)愁”的遠逝,可謂憂慮深遠。一葉知秋,這是時評寫得深刻的重要因素,此文得之。
(編輯 文 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