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培養(yǎng)適應新時代發(fā)展要求的一代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青年。大學生熱情洋溢、朝氣蓬勃,是青年群體中最有活力、最有創(chuàng)造力的一份子,理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肩負新時代的神圣使命和責任擔當,做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大學生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叮囑的“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青年責任感,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有理想,立志尤為重要;第二,有本領,打牢專業(yè)功底;第三,有擔當,不負時代主旋律。
關鍵詞 新時代 大學生 責任感
作者簡介:申軍輝,長沙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G45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8.203
一、簡要評述青年責任觀
提及青年責任,歷史上無數(shù)名人雅士寄予重托。近代以來,以梁啟超、毛澤東、習近平同志作為時代典型,吹響所在時代青年責任的集結(jié)號。1900年的中國,八國聯(lián)軍侵華,空氣中彌漫著悲觀情緒。梁啟超先生以“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傲骨寫下氣吞山河的《少年中國說》,發(fā)出時代最強音:“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任公先生“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站在時代最前沿,鼓勵青年一代投入到改造中國的戰(zhàn)斗中去。新中國成立后,百廢待興。1957年,毛澤東主席訪問蘇聯(lián),在莫斯科大學接見中國留學生時深情寄語:“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jié)底是你們的。你們年輕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未來是屬于你們的”。毛主席語言樸實、情真意切、思想深刻、內(nèi)涵豐富、催人奮進,鼓勵青年一代積極投身新中國的建設中去。歷史車輪滾滾向前,鐘聲敲響2018年,中國進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xiàn)“中國夢”的偉大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談及青年責任,最具代表性的是“十九大”報告。習總書記在報告結(jié)尾處,特意用一整段話寄托對青年一代殷殷期望和諄諄教誨,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字里行間,無不流露著習總書記對新時代青年一代莫大的期許和厚重的希冀,更是對青年責任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中國夢”順利實現(xiàn)時不我待的迫切心愿。
二、新時代青年責任觀的迫切要求
當前,我國正處于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努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歷史機遇期。面對未來,機會與挑戰(zhàn)并存,青年一代作為新時代的先鋒隊,勇敢地肩負時代擔當,做時代的“弄潮兒”,始終以“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人生信條要求自己,做新時代中華民族的脊梁。
首先,新時代深刻內(nèi)涵的要求。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jīng)轉(zhuǎn)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改變了過去生產(chǎn)力發(fā)展落后的局面。目前,我國進行供給側(cè)改革,實現(xiàn)“提質(zhì)增效”,改變過去“鋪攤子”、“野蠻生長”那樣重規(guī)模、輕質(zhì)量的粗放式模式,并結(jié)合新時代的歷史背景,融入創(chuàng)新、協(xié)調(diào)、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fā)展理念”新型發(fā)展模式,努力實現(xiàn)“鋪攤子”到“上臺階”的質(zhì)性蛻變。特別是我國正努力進行產(chǎn)業(yè)升級,打造“中國制造2025規(guī)劃”與工業(yè)4.0的同步實現(xiàn),爭取在人工智能、物聯(lián)網(wǎng)、大數(shù)據(jù)、5G移動通信等方面取得歷史性突破。新時代不再是原來落后生產(chǎn)力“缺衣少糧”的現(xiàn)實寫照,而是立足實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點上發(fā)力。大學生作為青年群體的中堅力量,腳踏新時代的步伐,充分利用自己所學的專業(yè)知識去服務社會。
其次,新時代社會責任的鞭策。2018年5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指出:“當代青年是同新時代共同前進的一代”;新時代青年遵循愛國、勵志、求真、力行,“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每詞每句的注腳,都在鼓勵青年大學生在求學期間努力學習、刻苦鉆研,并努力做到學以致用、學用相長,用自己的“所知所學所感”去影響和改造周圍的社會。正如馬克思所言:“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勇敢地挑起時代社會責任,是青年責任的內(nèi)在要求,又是大學生實現(xiàn)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兩者有機統(tǒng)一體的契合,更是我國全面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努力奮斗的時代使命。
最后,新時代民族復興的擔當。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號角已經(jīng)全面吹響。目前而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本前提條件已經(jīng)具備,中華民族的“復興”不是單方面的,必定是多方面的。統(tǒng)籌推進“五位一體”、協(xié)調(diào)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既要全面實現(xiàn)“四個現(xiàn)代化”,又要全方位彰顯“四個自信”,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成為新時代的前進標桿。大學生作為新時代最具活力、創(chuàng)造力的群體,也是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接班人和建設者,身處新時達的歷史關鍵期,肩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責無旁貸,更是見證“中國龍”再次自信、灑脫地在人類文明歷史的天空中自由遨游。
三、新時代大學生踐行青年責任觀的提升路徑選擇
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深刻認識和積極踐行習總書記所言的“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青年,是新時代的使命呼喚,更是國家、社會和個人“三位一體”辯證邏輯的統(tǒng)一。
首先,理想是思想武器,猶如開路利劍。理想是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和追求,更是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集中體現(xiàn)。青年時期樹立遠大的理想,決定著一個人后半生的征程,更影響未來整個社會的走向。青年最富有朝氣、最富有理想,手中長握“理想之劍”,為未來的人生之路擁有理想武器。關于理想,精辟評語自古有之,入木三分?!秳⒆印こ鐚W》做了形象地比喻:為山者基于一簣之土,以成千丈之峭;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理想信念是人生寶塔的基石,猶如高樓大廈的地基。如果一個人沒有理想的支撐,好像矗立云霄的高樓大廈沒有地基,轟然倒塌在所難免。習總書記在“五四”青年座談會上講話指出:沒有理想信念,就會導致精神上“缺鈣”。如果一個人精神上“缺鈣”,那注定是精神上的“侏儒”??梢姡硐胧呛蔚戎匾?!
要想擁有美好人生,做生活的強者,青年時期擁抱理想,立下遠大志向,是必由之路。1835年,青年馬克思在中學論文《青年在選擇職業(yè)時的考慮》一文中,熱情洋溢地闡述“為人類服務”的崇高理想。馬克思忠于青年時期立下的理想誓言,耗盡畢業(yè)心血為全人類“自由全面發(fā)展”奔走呼號。1910年,17歲的毛澤東同志離開韶山,臨行前寫下“孩兒立志出鄉(xiāng)關,學不成名誓不還”的詩句。后來毛澤東同志在“一師”學習之時,更是將“解放中國”作為人生理想的奮斗目標。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同志在天安門城樓發(fā)出力量、權(quán)力和意志的顫流: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此時此刻,泱泱大國站起來了,毛澤東青年理想亦同步實現(xiàn)。青年時期的馬斯克立志去太空旅游,歷經(jīng)千辛萬苦,終于在2018年2月7日在肯尼迪火箭發(fā)射中心成功發(fā)射獵鷹重型火箭。馬斯克瞬間成為炙手可熱的風云人物,實現(xiàn)青年時期的理想。由此可見,理想是隱形的思想武器,立志是對理想的具體化、實踐化和進程化。
其次,本領是立身之本,猶如艦艇遠航??醇冶绢I是手中的“飯碗”,是立足于社會不敗之地的“錐子”。青年擁有看家本領,找準自身定位,做好職業(yè)規(guī)劃,在社會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實現(xiàn)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相統(tǒng)一,實現(xiàn)自我人生飛躍與社會進步相一致。
打鐵必須自身硬。要想擁有一身超群的看家本領,必須要在青年時期打下堅實的基礎。愛因斯坦青年求學時期,刻苦鉆研,在數(shù)學、力學、熱學等方面打下扎實的基本功,成就了他26歲提出狹義相對論、35歲提出廣義相對論,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此外,他還廣泛涉獵宗教學、哲學等人文社會科學,在哲學、人文思想領域亦成為一代大家。青年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范求學時,清早起來鍛煉,深夜挑燈夜讀,是同學心目中的“學霸”。倫理學師從楊昌濟先生,國學師從袁吉六老先生,他把不懂的知識點一個一個弄懂,做到觸類旁通、融會貫通,展現(xiàn)了“恰同學少年”的時代風流,成為“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的標桿。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學子,處于知識大爆炸的大數(shù)據(jù)年代,更需要在青年時期求學階段打牢基本功。既要埋頭拉車,又要抬頭看路。作為青年研究生,全面打牢基本功,積極做到“讀經(jīng)典·悟原理”,既要苦讀、熟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毛澤東選集》、《鄧小平文選》、《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等專業(yè)書籍,又要理論聯(lián)系實際,關注時事政治,關心國計民生,將書本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jié)合,做到活學活用。
最后,擔當是時代使命,猶如黑夜明星。擔當是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面對困難敢于攻堅克難,面對挫折敢于不屈不撓。艱難困苦,玉汝于成。人生之路不是一帆風順的,必定充滿各種機遇和挑戰(zhàn),其中也包括歡喜和悲傷。當一個人回味自己的一生,不是沉溺于青年的夢想當中,更多的是為青年時期的奮斗喝彩,為勇于挑起時代擔當而熱血沸騰。20世紀70年代,瘧疾在非洲、東南亞和中國局部地方盛行,國際衛(wèi)生組織將瘧疾列為疑難雜癥。受命于危難之際,屠嗷嗷帶領團隊,不畏艱難困苦,進行了常年的研究,終于研制出藥效可靠、穩(wěn)定的青蒿素制劑,拯救了全球幾百萬條生命。屠嗷嗷勇于挑起時代擔當,于2015年榮獲諾貝爾醫(yī)學獎,為祖國贏得榮譽,為社會創(chuàng)造價值,為自我實現(xiàn)抱負。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學子,有義務、有信心、有能力地肩負時代擔當,將個人職業(yè)規(guī)劃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xiàn)有機結(jié)合。同時,又要密切關注國家時勢動態(tài),踐行時代賦予的使命,爭做新時代青年一代的先鋒楷模。另外,積極落實和踐行長沙理工大學提出的“努力培養(yǎng)底色亮、有靈魂的‘靠得住、敢擔當、有情懷、能創(chuàng)新的人才”育人方案緊密結(jié)合,努力做學生時代的佼佼者。
偉大的時代呼喚偉大的人物,偉大的人物等待偉大的機遇。我們青年一代正處于祖國發(fā)展的最好時期,不負改革開放的良好機遇,不負偉大復興夢想如此接近,堅定不移地走在祖國建設的時代前列。眼中有遠方,心中有陽光,腳下有力量,把個人力量匯入國家力量的汪洋大海中去,實現(xiàn)個人貢獻與國家貢獻相統(tǒng)一,真正將自身打造成“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新時代青年楷模,在青年求學過程中培養(yǎng)良好的品質(zhì),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的夢想,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中勇做新時代的“弄潮兒”。
注釋:
梁啟超.中小學生必讀叢書:少年中國說.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7.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0.
參考文獻:
[1]朱祥忠.追憶毛主席接見留蘇學生.中國青年報.2013-05-06.
[2]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4]艾楚君、宋新.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生成機理及培育路徑研究.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