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凡晶
人在青少年時,心智尚未成熟,與玩伴耳濡目染,見樣學樣,久而久之就會趣味相投,形成相近人格。正如《顏氏家訓》中所說:“與善人居,如入芷蘭之室,久而自芳;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币虼?,家長應特別注意教育孩子謹慎交友。
其實在中國傳統(tǒng)中,十分重視交友之道。比如孔子的“朋友信之”,子路的“車馬衣裘,與朋友共”,曾子的“朋友交而信”等。南宋的洪邁甚至歸納為:“天下之達道五,君臣、父子、兄弟、夫婦而至朋友之交”??梢娕笥殃P(guān)系的重要地位。
清朝重臣左宗棠曾告誡孩子:“同學之友,如誠實發(fā)憤,無妄言妄動,固宜為同類;倘或不然,則同齋割席,勿與親昵為要。”意思是說,對于那些誠實、努力,注意規(guī)范自己言行的同學,可以作為朋友;如果不是這樣,就應該毅然決然遠離,即使同桌吃飯也要坐遠一點。
東晉有一個名將叫陶侃,他父親早亡,自幼受教于母親湛氏,母親教育他結(jié)交高尚的朋友。有一天,陶侃的一個朋友范逵來家做客,陶侃母親知道范逵對父母非常孝順,為人十分正直,就讓陶侃將范逵留下吃飯。當時陶侃家很窮,又趕上下大雪,家中沒有吃的待客,陶侃的母親就剪下長發(fā),到集市上換回酒菜招待范逵,并把家中的草墩子拆開,鍘碎喂馬。范逵得知真相以后感嘆:“要不是這樣的母親,哪能培養(yǎng)出這樣優(yōu)秀的兒子?。 ?/p>
“保家莫如擇友”是中國古人的智慧。人長大后必定遠離父母,走向社會,與朋友相處時間最長,一旦交友不慎就會誤入歧途,釀成大錯。正如清代學者汪祖輝所說:“要做好人,須尋好友。”
的確,和什么人在一起非常重要。人生幾十年,走什么樣的道路固然是自己的選擇,但又確實離不開他人的影響。選擇志趣遠大者作為朋友,與選擇鼠目寸光者作朋友,差之毫厘,謬以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