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暢
〔提要〕社會人文合作是瀾湄合作三大支柱之一,是建設瀾湄命運共同體的重要途徑。目前瀾湄社會人文合作領域廣泛、基礎雄厚、機制化程度不斷加深、國家參與度有所提升,進展良好,但也存在頂層設計和配套機制建設短板、社會團體和非政府組織作用發(fā)揮不夠、大眾文化的傳承和創(chuàng)新不足、人才隊伍薄弱等問題,同時還面臨著“排外”風險上升、域外國家對本地區(qū)持續(xù)影響、對瀾湄社會人文合作存在認知分歧等挑戰(zhàn)。今后可通過加強頂層設計、激發(fā)廣泛參與、突出重點領域、加大資源投入和彌合認知差異來進一步推進瀾湄社會人文合作,更好地為瀾湄流域人民造福。
〔關鍵詞〕瀾湄合作、社會人文合作、人文交流
〔中圖分類號〕D822.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28832(2018)6期0087-17
社會人文與政治安全、經濟和可持續(xù)發(fā)展并列為瀾湄合作三大支柱,是“3+5+X”合作框架的核心骨架之一。隨著瀾湄合作從培育期進入成長期,瀾湄社會人文合作勢必將發(fā)揮更大作用。但也應看到,進一步推進瀾湄社會人文合作面臨諸多阻礙。如何趨利避害,系統(tǒng)、有序地推動社會人文合作,真正使六國人民之間形成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是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需要妥善應對的問題。
一、瀾湄社會人文合作現狀
在瀾湄國家共同努力下,瀾湄社會人文合作蓬勃展開,已初步呈現出大發(fā)展、大繁榮態(tài)勢。
第一,瀾湄社會人文合作幾已覆蓋《瀾滄江—湄公河合作五年行動計劃(2018—2022)》所提全部領域。各領域均已開展具有示范性和代表性的社會人文交流活動。例如,文化領域的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國家文化藝術節(jié)、瀾湄文化行,旅游領域的瀾滄江—湄公河旅游城市合作聯盟,教育領域的瀾湄國際職業(yè)學院、瀾湄職業(yè)教育論壇,衛(wèi)生領域的“湄公河光明行”,新聞媒體領域的瀾滄江—湄公河媒體合作峰會,青年交流領域的瀾滄江—湄公河中外青年友好交流活動,婦女領域的瀾湄流域婦女論壇,宗教領域的瀾湄六國佛教領袖對話,體育領域的瀾湄大學生友好運動會,智庫合作領域的全球湄公河研究中心等。
第二,原有交流活動逐步提質升級。當前一部分瀾湄社會人文合作,有效利用了原有成果基礎,經過升級逐漸成型,既保持了活動的延續(xù)性,又拓寬了合作的覆蓋面,在短時間內就產生較大影響。例如,瀾滄江—湄公河中外青年友好交流活動(2016年前使用“大湄公河次區(qū)域青年友好交流”的名稱)已經舉辦了十幾屆并取得了良好效果,這與中國和湄公河國家長期開展大量雙多邊青年交流活動密不可分。“瀾湄光明行”行動是國內外大量開展的各類“光明行”行動在瀾湄合作平臺上的傳播和推廣。瀾湄佛教交流在短期內開展,部分源于各國佛教界長期秉持“法乳同源、和合共生”理念,廣泛開展了跨宗派對話。瀾湄社會人文合作是對零散的社會人文活動的重新盤活,是接下來瀾湄社會人文合作進一步發(fā)展的良好助力。
第三,機制化程度不斷加深。從現有各類社會人文交流活動來看,注重交流的機制化建設已經逐漸成為合作主流。很多活動通過按期連續(xù)舉辦、設置常設合作機構、建立固定聯絡制度等方式,助推瀾湄人文合作扎實走向長期化、正規(guī)化。例如瀾滄江—湄公河旅游城市合作聯盟自2016年提出倡議以來,通過論壇、工作推進會等形式,就組建聯盟的具體事項反復磋商,展現了高度重視和負責的態(tài)度。這符合開展社會人文交流活動的基本規(guī)律和一系列成功經驗。雖然社會人文合作的機制化并不會短期內立刻見成效,但是從長遠來看,惟有實現機制化合作,才能確保社會人文合作行穩(wěn)致遠。目前,瀾湄社會人文合作業(yè)已呈現出這樣的可喜勢頭。
第四,湄公河國家參與度有所提升。隨著瀾湄社會人文合作深入展開,在中國積極推動下,湄公河國家已開始逐步加強參與力度。已有部分重要活動在湄公河國家舉辦,如2018瀾滄江—湄公河媒體合作峰會和第三屆瀾滄江—湄公河流域治理與發(fā)展青年創(chuàng)新設計大賽(YICMG2018)均與老撾合辦在萬象召開,促進了湄公河國家對瀾湄社會人文合作的認知,間接帶動了地區(qū)國家合作能力建設。與此同時,柬埔寨、老撾、緬甸、泰國陸續(xù)與中國簽署協議,開始執(zhí)行瀾湄合作專項基金項目,其中包括文化、教育、公共衛(wèi)生、青年、遺產保護等多方面社會人文內容。湄公河國家可以此為基點,深入挖掘和調動本國相關部門積極性,在接下來的幾年內開展好現有項目,運籌更多精品項目,積極主動共創(chuàng)瀾湄社會人文合作向好局面。
不過,瀾湄社會人文合作還處在發(fā)展初期,其戰(zhàn)略意義和價值還沒有得到與其三大支柱之一地位相匹配的重視程度和資源傾斜。有以下四點需特別注意。
第一,頂層設計和配套機制建設存在短板。在瀾湄合作三大支柱的政治安全方面,六國領導人和工作層面的會談和溝通機制已經得到制度化保障,六國均設立了瀾湄合作國家秘書處或國家協調機構。經濟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方面,瀾湄合作第一次領導人會議通過了《瀾湄國家產能合作聯合聲明》,各聯合工作組有序開展。第二次領導人會議提出了“瀾湄流域經濟發(fā)展帶”設想,進一步統(tǒng)合和提升了經濟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支柱。相比之下,社會人文合作雖然取重大進展,但缺乏類似的頂層設計。
瀾湄國家雖地緣、親緣相通,但應客觀看到各國間歷史、文化、宗教、社會習俗等方面差異較大,部分國家之間尚存在難以解決的領土問題,近年來又因水資源開發(fā)利用和大壩建設問題削弱了互信。這決定了在瀾湄流域開展社會人文合作難度較大,必須要有細致合理且可令各方接受的頂層設計進行指導,同時要建設與此配套的機制體制,以避免差異性過大消解社會人文合作效果。但目前在社會人文領域,除了《瀾湄合作五年行動計劃(2018-2022)》中指導具體功能性合作的案文和專注于文化交流的《瀾湄合作寧波倡議》以外,尚未提出六方協商一致并帶有頂層設計意味的指導性文件和前瞻性設想,更沒有完備的與社會人文合作相關的工作機制。由此帶來的后果,就是社會人文合作統(tǒng)籌力度較弱,系統(tǒng)性較差,很容易形成有關方面“一窩蜂”和“三分鐘熱度”現象,造成同質平臺重復建設,尚難做到有限資源的合理優(yōu)化配置,不利于社會人文合作可持續(xù)發(fā)展。
第二,社會團體和非政府組織作用發(fā)揮的不夠。不論是經濟合作還是社會人文合作,政府發(fā)揮的引領和規(guī)范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但政府的人力和財力不可能無限制消耗,政府既沒必要也不可能包攬一切合作交流項目。在經濟合作中,合作主力應是企業(yè),政府在監(jiān)管企業(yè)行為的同時,要尊重市場規(guī)律。與此類似,社會人文合作的主力應是各類社會團體和非政府組織,政府在監(jiān)管交流活動的同時,也要尊重民間社會相互交流的真實需求,要讓民眾之間產生因“共同工作”而帶來的真切的親近感。因此,促進瀾湄社會人文交流要充分發(fā)揮社會團體和非政府組織的作用,激發(fā)民間社會的創(chuàng)造力和活力。
目前,中國的社會團體和非政府組織“走出去”較為落后,活動開展得較為零散。中國扶貧基金會自2015年在緬甸實施“胞波助學金項目”以來,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隸屬于昆明市婦聯的昆明婦女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示范中心在泰國清邁設立了互創(chuàng)國際清邁民間文化交流中心,打造瀾湄區(qū)域婦女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服務平臺??傮w而言,中國在湄公河國家設立常駐機構的組織仍然偏少。
中國一些基礎條件較好的社會團體和非政府組織具備在外駐點深入民間的能力,可以有效對接湄公河國家的民間需求,在政策和資源的扶持下,中國社會團體和非政府組織“走向瀾湄”的前景極為廣闊。但目前,瀾湄社會人文合作仍然以政府主導的項目為主,在資金使用、政策扶持等方面均未對社會團體和非政府組織傾斜。社會團體和非政府組織參與途徑局促,對瀾湄合作認識和理解程度不足,參與意愿不高。社會團體和非政府組織的大規(guī)模參與是瀾湄社會人文合作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保障,目前不充分不積極的情況亟待改善。
第三,大眾文化的傳承和創(chuàng)新不足。目前瀾湄社會人文合作部分項目不夠“接地氣”,對于普通民眾喜聞樂見的大眾文化內容重視不夠,沒有對“俗文化”給予與“雅文化”同等程度的對待,社會人文合作影響力難以深入草根群體,交流活動的福射和穿透力受到限制。
韓國與東南亞的社會人文交流就是抓住了大眾文化這把鑰匙。以韓國電視劇和流行音樂為代表的韓流(Hallyu)即以大眾文化產品傳播為先導,逐步向東南亞國家介紹韓國價值觀念,進而帶動韓國產品行銷東南亞。究其原因,可主要歸納為兩方面。第一是擅長描述小家庭生活和愛情婚姻的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能夠打動東南亞國家受眾。第二是本世紀初韓流逐漸風行之時,大部分湄公河國家剛剛擺脫長年戰(zhàn)爭和非正常的國家狀態(tài),開始積累財富,夢想過上富裕生活。韓劇中展現的物質生活條件和個人精神風貌,對湄公河國家受眾產生重大沖擊力,在社會上掀起模仿韓流的風氣,為韓國貨在湄公河國家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和認同。
中國的四大名著電視劇及其塑造的典型人物在東南亞地區(qū)也擁有一定擁躉,另有一些著名的人物形象,如黃飛鴻、包公、濟公等也有一定知名度,這些人物劇傳遞了中國人重諾守信、忠肝義膽、攻堅克難、俠義善良等正面形象,但湄公河國家文化市場上較為缺乏反映中國現當代社會生活的文藝作品,在湄公河國家受追捧的中國電視劇仍然是四大名著電視劇的新版。傳統(tǒng)和現代形象之間缺乏傳承和延續(xù),難以用現當代中國故事和中國價值打動湄公河國家受眾。在影視、戲劇、通俗文學等各項大眾文化方面,均存在類似問題。
第四,對湄人才隊伍存在缺口。瀾湄國家之間存在較大認知缺口,客觀上阻礙了形成對彼此國家和社會正確認知,反而賦予了謠言以“生命力”和“可信度”,使其可能成為煽動民意的工具。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致力于瀾湄合作的跨國人才隊伍還不具規(guī)模,尤其缺乏高水平人才。特別是中國的瀾湄人才建設尚顯不足。
孔子學院是近年來由中國連續(xù)系統(tǒng)地對外派出專業(yè)人才的項目。在湄公河國家,“高素質的專業(yè)教師數量不足”的現象體現得尤為明顯。通過與日本在湄公河國家開展的日文教學相比,孔子學院師生有較大差距。近三年來,中國在湄公河國家設立孔子學院/孔子課堂的步伐已大大放緩,這與師生比極不合理導致無力拓展新教學點有一定關系。
與人力資源嚴重匱乏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湄公河國家學習中文的熱情快速上升。中文在當地極受歡迎,特別是中小學學生、公務員、軍警、宗教人士和中資企業(yè)外方職員等群體學習中文熱情極高。因市場缺口巨大,當地正在逐步出現社會力量興辦的商業(yè)化中文教學機構,但價格較高。
這說明,長期人才庫建設的落后嚴重制約了迅速呈現“井噴”態(tài)勢的民眾交流需求,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和隊伍建設更顯薄弱,未來建設一支會當地語言、懂專業(yè)的人才隊伍對于瀾湄各項務實合作發(fā)揮實效至關重要。
二、瀾湄社會人文合作面臨的挑戰(zhàn)
除上述不足外,瀾湄社會人文合作還面臨“排外”情緒、域外國家影響、存在認知分歧等挑戰(zhàn)。
(一)由轉型困局引發(fā)的“排外”
總體而言,當前湄公河國家都處于經濟快速增長、社會急劇轉型階段,社會矛盾較為復雜。柬埔寨、老撾、緬甸和越南四國基尼系數已經達到警戒線高位,泰國已經超過了0.4的警戒線,顯示湄公河國家國內貧富差距和兩極分化現象已有所抬頭。向來因宗教、文化等原因被視為“與世無爭”、“淡泊寧靜”、幸福感極高的湄公河國家,幸福感排名近幾年來呈現較快下降趨勢。緬甸降幅最大,下降了16位,其次是泰國下降了14位,越南也有下降,只有柬埔寨略有上升。從排名上看,除了泰國在2015年到2017年間位居第46位,在所有156個國家中位列前三分之一,其余四個國家均在排名中位次靠后,緬甸甚至探底到了第130位。
由此可知,湄公河國家民眾不滿情緒并未因經濟發(fā)展而得到完全紓解,民族主義情緒急需另尋出口傾瀉。有文獻指出,東南亞民族主義的“迷人之處”在于,英法日殖民主義為這些國家塑造了一種總是尋找一個外在的“他者”來消解社會不安定因素的既有模式,這使得每一次東南亞社會發(fā)展到內部不滿接近臨界點的時刻,總伴隨著一輪尋找并排斥“外來”因素、使社會不滿情緒向外“溢出”的過程?!耙绯觥钡某惺芊讲粌H包括國內的少數群體(少數民族、宗教少數派),也包括合作緊密的外國人。湄公河國家之間也存在此種模式的極端民族主義情緒,因領土糾紛、大壩建設等問題,部分國家甚至一度劍拔弩張,嚴重傷害相互關系乃至地區(qū)穩(wěn)定。
(二)域外國家對本地區(qū)持續(xù)影響
美國、日本在湄公河地區(qū)經營多年,布局齊備,近年來,韓國、印度也有較大動作。除宣揚意識形態(tài)并服務本國外交需要以外,美西方國家的社會人文合作還不時針對第三方和熱點問題,有重點有步驟地鼓動其構建的人員網絡在重要時間節(jié)點上配合其外交政策。
奧巴馬政府時期,美國為實施“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和“湄公河下游倡議”,于2013年發(fā)起了“東南亞青年領袖倡議”(YSEALI)項目。該項目通過美國駐外使館在當地遴選優(yōu)秀青年,送往美國進行短期參訪,之后納入到青年領袖網絡之中,保持長期聯系,就其關心的時政議題召開研討會,間接配合美國多重外交需要。奧巴馬任內對此項倡議極為重視,尤其是對在湄公河國家推行此項目更為上心。他在訪問緬甸、老撾、越南期間,均接見所在國家的項目成員,2015年6月還在華盛頓接見來美參訪的項目成員。2016年,奧巴馬在胡志明市宣布,通過這一項目美國已對接6.7萬東南亞年輕人。近兩年來,美國又進一步推出或增加婦女領導力學院、婦女科學獎、科技人才獎學金等項目,繼續(xù)在社會人文合作方面拓展新的細分領域,加緊對湄公河國家不同群體進行覆蓋。
自2009年開始,日本與湄公河國家每年召開一次領導人峰會,定期發(fā)布湄日合作規(guī)劃(即東京戰(zhàn)略)。2018年第10次湄日峰會公布了新版東京戰(zhàn)略,即“東京戰(zhàn)略2018”,建立“以人為中心的社會”位列三大支柱第二位,其中提到,要“通過體育、青年、地方政府、旅游、媒體等方面人文社會交流,建立‘人與人的互聯互通”,著重做四個方面的工作,即人力資源開發(fā)、健康、教育和法律與司法合作。峰會還宣布2019年為“日本湄公河交流年”,這將是時隔十年第二次舉行此活動。日本外務省公布的資料顯示,交流的主要領域包括“青少年、藝術、學術、體育、旅游和政治等”。事實上,日方一直通過“日本一東亞學生與青年交流網絡”(Japan-EastAsiaNetworkofExchangeforStudentsandYouths)對湄公河國家長期開展社會人文交流活動。在2018年的活動中,日方總共邀請了3100名東亞國家學生訪日,其中包括邀請了湄公河五國的5支17歲以下國家足球隊與日本17歲以下國家足球隊和部分學生隊展開比賽和交流,活動由日本足協主辦。2009年第一次“日本湄公河交流年”期間,參加“日本一東亞學生與青年交流網絡”的100名湄公河國家學生受到了時任副外相御法川信英接見。
美西方國家在開展湄公河國家社會人文合作方面已積累多年成熟經驗,不斷擴充青年人力資源,組建人才網絡,對下一代加強投資,圖謀培養(yǎng)“天然西化”一代,使美西方價值觀和意識形態(tài)在湄公河國家青年人中獲得一定先發(fā)優(yōu)勢。
(三)對瀾湄社會人文合作存在認知分歧與不足
瀾湄社會人文合作是一個新問題,也是一個老問題。在中美關系、中俄關系、中國一東盟關系中,社會人文合作都已被視為發(fā)展雙方關系的重要支柱之一。但具體到瀾湄合作上,一些湄公河國家對合作價值的認識與中方存在差距。
中國認為,“瀾湄合作將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先行版”,要開展“更緊密的人文交流和文化往來”,要提倡“互學互鑒、求同存異,尊重文化多樣化,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yōu)越,實現瀾湄流域文化發(fā)展振興”,要培育“平等相待、真誠互助、親如一家”的“瀾湄文化”。湄公河國家學者較傾向于將瀾湄社會人文合作描述為“修補形象”和“文化交流”。越南外交學院學者阮丁市(NguyenDinhSach)宣稱,中國推進瀾湄合作機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為了要挽回中國在東南亞“業(yè)已不佳”的形象。泰國學者龐披素·布巴暖(Pongphisoot Busbarat)在論及社會人文合作時,僅列舉了2017年9月通過的《瀾滄江—湄公河文化合作寧波倡議》,他認為中國開展社會人文合作項目的目的是為提升區(qū)域共同的文化和認同感,將社會人文合作實際上等同于文化交流活動。
毋庸諱言,這些認知傾向存在某些偏差。“修補形象”說貶低了瀾湄社會人文合作的主要初衷?,F有大部分瀾湄社會人文合作項目基本是在長期積累基礎上形成的,修補形象至多只能是連帶效果,絕非是中國開展瀾湄合作的主要動機?!拔幕涣鳌闭f則明顯窄化了社會人文合作的領域,社會人文合作的核心在“人”不在“文”。文化交流與社會人文合作存在關聯,但絕不能等同。
建立對瀾湄社會人文合作全面、系統(tǒng)、正確的認知任重道遠,對進一步推進意義重大。
三、改善途徑
瀾湄社會人文合作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周期長,見效慢,但卻能從根本上推動構建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建設,有助于為瀾湄合作賦予內生動力。為此,對瀾湄社會人文合作不應滿足于現有成績,也不應因挑戰(zhàn)而卻步,瀾湄合作應一以貫之地加大對社會人文合作的重視力度和資源投入,妥善應對挑戰(zhàn),勇擔支柱重擔。擇其要而言之,大致可從以下五方面予以推進。
(一)加強頂層設計
瀾湄國家應長期秉持“平等相待、真誠互助、親如一家”的瀾湄文化,以各國之間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互諒互讓、真誠友善為目標,在協商一致、廣泛共識的基礎上,制定瀾湄社會人文合作整體規(guī)劃,指導下一步發(fā)展。在尊重各個實施主體的參與熱情和能力基礎上,加大頂層設計的前瞻性和戰(zhàn)略性,強調寬視角、多層次和立體化地促進瀾湄社會人文合作,使其成為瀾湄合作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積極因素。
瀾湄社會人文合作應保持開放包容的態(tài)度,尊重文化文明的多樣性和文化主權,提倡“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加強與域外國家的社會人文交流。
與此相對應,在機制方面,瀾湄國家之間應就瀾湄社會人文合作組成社會人文合作聯合委員會,就社會人文合作發(fā)展的基礎、動力和方向進行仔細磋商和廣泛咨詢,總結現有交流活動和項目的成功經驗,提出面向未來和下一代的中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盡可能傾聽各個交流主體的心聲和意見。聯委會下可成立若干專項聯合工作組,重點針對各個細分領域進行專業(yè)合作。
今后,瀾湄社會人文合作應多注重系統(tǒng)思維,從宏觀上把握瀾湄社會人文合作實施構想和行動方向,在整體規(guī)劃的指導下,將缺乏系統(tǒng)性、聯系薄弱的交流活動轉變?yōu)橹攸c突出、相互關聯的社會人文合作活動體系。
(二)激發(fā)廣泛參與
為向瀾湄合作注入可持續(xù)發(fā)展動力,未來瀾湄社會人文合作的基本形態(tài)應從“政府包辦、社會配合”向“政府示范引導、社會主辦組織、民眾自發(fā)參與”的模式轉變。這其中的關鍵因素就在于鼓勵民眾和相關社會主體積極參與到瀾湄社會人文合作活動之中。
政府應鼓勵非政府組織和民間團體積極參與瀾湄社會人文合作,引導其中基礎條件良好的團體主辦交流項目或采用“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由其實際承辦交流項目的組織工作。以此為基礎,逐步鼓勵有意愿和有條件的團體加強自身能力建設,特別是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使其具備國際視野和適應次區(qū)域情勢的組織基礎。對于其中條件成熟的團體,可協助其在瀾湄國家派員駐點,直接服務瀾湄社會人文合作。
通過非政府組織和民間團體,吸引和動員民眾參與到瀾湄社會人文合作各項活動之中,真正擴大瀾湄社會人文合作的覆蓋面,使瀾湄合作深入民間,使民眾逐步建立瀾湄認知進而逐步形成瀾湄認同,為瀾湄合作的未來發(fā)展及瀾湄國家共同體建設提供民意基礎。
瀾湄社會人文合作聯委會可切實發(fā)揮信息、人員和資源協調樞紐作用,對有關組織參與瀾湄社會人文合作進行資質審定和可行性研究,避免重復建設和錯用濫用瀾湄合作概念,監(jiān)督引導各方面正確、積極融入瀾湄社會人文合作進程當中。
(三)突出重點領域
瀾湄社會人文合作應為未來、為下一代、為可持續(xù)發(fā)展作有遠見的規(guī)劃,突出青年、婦女、職業(yè)教育等重點領域,真正深入基層,傾聽百姓的意見和心聲,追求長期發(fā)展,為參與合作各方提供穩(wěn)定預期。
特別是在青年方面,瀾湄社會人文合作應加強資源和政策的傾斜,以青年合作為主要切入點,加大力度建設青年合作網絡,讓六國優(yōu)秀青年和青年意見領袖有機會可以相互溝通、相互理解,共同促進瀾湄認同的形成和鞏固。
可考慮成立瀾湄青年志愿者組織,與瀾湄合作中直接關系民生和社會關切的關鍵項目對接,深入基層和一線,直接就項目衍生的相關問題收集民意并宣傳政策,成為項目實施者和有關利益攸關方(stakeholder)的橋梁。既能為有關方面了解和參與項目預留窗口,也能使項目實施方可以進一步了解項目的民意和輿論氛圍,同時還能進一步加強不同國家青年以及基層社群的交流。這種深具“地方感、人情味、務實性”并且有瀾湄特色的社會人文合作方式可以在青年合作領域先行先試,進而推及到其他瀾湄社會人文合作領域。
在婦女合作領域,為婦女提供更多的技能和健康培訓機會,用更為適應社會發(fā)展階段的方式提升婦女賦權水平;在職業(yè)教育領域,通過訂單式、合同式培訓,為瀾湄產能合作項目提供高素質工匠隊伍,推動各國工業(yè)化向縱深發(fā)展。
(四)加大資源投入
實事求是地看,要在短時間內快速增進瀾湄國家民眾相互認知,使其建立基于準確認知的共感存在較大難度。因此,需要通過大量資源的投入、長時段細致努力和耐心工作,推進一代又一代瀾湄國家人民相互之間減少誤解,建立善意預期。
近些年來,中泰之間圍繞“中泰一家親”開展的一系列雙邊社會人文合作交流,使兩國已經完全走出了冷戰(zhàn)時期相互對峙和敵視的陰霾,就是這方面的成功案例,其中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雙方從長遠處著手,共同加大資源投入。以下一代的善意預期為目標,大力推進社會人文交流。目前全泰學習中文人數達到100萬之多,泰國孔子學院運作在整個亞太地區(qū)最為成熟。這在冷戰(zhàn)時期“談共色變”的情境下是不可想象的。根據皮尤研究中心2017年公布的數據,2014年泰國對華好感度為72%,與對美好感度基本持平。瀾湄社會人文合作當借鑒并推廣其成功經驗,用好瀾湄合作專項基金,有意識有針對性地加大力度打造瀾湄社會人文合作可持續(xù)性的精品活動,長期惠及人民。
(五)彌合認知差異
瀾湄合作是新生事物,各方對其有一定不同認識無可厚非,但應高度重視,設法在今后合作中加以改善。瀾湄社會人文合作應肩負起彌合各方認知差異的任務,促進各方對瀾湄合作的意圖和行動作出建設性判斷。
有關智庫和學術機構可在既有交流網絡基礎上,拓寬“引進來”和“走出去”渠道,通過簽署諒解備忘錄、共同舉辦各種類型的研討會、互派訪問學者等方式,與外國同行建立更為緊密和廣泛的聯系。
相關新聞媒體可延續(xù)現有媒體合作態(tài)勢,加強瀾湄國家媒體開展聯合采訪、交換稿件等務實合作,引導涉瀾湄合作輿論向理性和建設性方向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