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春
摘 要:學者馬飛龍在研究教學理論時提出了變異教學理論,認為學生要在明確所學習內(nèi)容的關鍵屬性后才能對有關內(nèi)容進行區(qū)分。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時也要注重該變異理論,指導學生掌握相關語文知識的關鍵屬性,這樣才能促使學生提高學習能力,掌握語言規(guī)律。
關鍵詞:初中語文 變異理論 修改病句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8-0100-01
修改病句是語文教學中的一項基本功,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體現(xiàn)。初中學生雖然已經(jīng)具有一定的語言能力,然而在表達時還是會有病句出現(xiàn),在教學中,我們教師引入變異理論指導學生修改病句,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發(fā)展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1 分類整理,對癥下藥
根據(jù)變異理論可知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關鍵點有所了解,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錯句進行分類,總結(jié)出每一種不同類別的錯句的關鍵點,然后有針對性地提出修改建議,這能讓學生快速把握住修改病句中的關鍵問題。
在學習《繁星》時,有學生提出:“‘我最愛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這句句子是否出現(xiàn)了語義重復的問題呢?‘密密麻麻的意思已經(jīng)暗示了‘繁星,兩者重復?!泵鎸W生的提問,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說說其他同類句子,并加以總結(jié),討論要如何避免出現(xiàn)語義重復的問題。有學生提出:“要避免語義重復的問題,就要看看修飾詞和中心詞之間是否出現(xiàn)語義上的重復,如‘青年,本身就有年紀輕的意思,所以在提到‘青年時不用再特別說‘年輕的青年。如果出現(xiàn)了這種情況則是語義重復了?!背苏Z義重復方面的病句以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嘗試總結(jié)其他方面的病句,對其分門別類地進行整理。如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若干句子?!伴T一關,就能阻止外人不再進來”;“我們無論如何不能不承認,水不是從高處往低處流?!痹诜治龅倪^程中,學生發(fā)現(xiàn)這些句子都有多個否定詞,也正是由于否定詞的存在,造成其語義重復而出現(xiàn)病句。在分類辨析之后能幫助學生嘗試對癥下藥,解決問題。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人,我們一切的教學活動和教學行為的落腳點都是學生。學者程紅兵提出教學要源于學生,所有教學內(nèi)容的起點都要來自學生,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修改病句時也要以學生的錯誤或其發(fā)現(xiàn)為起點,對其進行總結(jié),并在復習課中將這些內(nèi)容反饋給學生,讓每一個學生在此過程中獲益,這樣才能不僅促使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更在此過程中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
2 攻辯質(zhì)疑,提煉屬性
在學生搞清楚什么是錯誤的句子后,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討論,從中提煉出相關的屬性,這能讓學生提高認知能力,發(fā)展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的是不要直接告訴學生提煉好的相關屬性,不要用講解代替學生的思考,這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沒有幫助。
在學習《畫山繡水》一文時,教師可以將某些句子拿出來讓學生進行分析。如“不是不吞,是它脖子上套了個環(huán)兒,吞不下去”,這句句子中有多個“不”字,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分析作者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它到底吞了沒有,有沒有吞下去?”教師可以以此為契機,讓學生分析帶有否定詞的句子,搞清楚什么叫做雙重否定,要如何才能正確地造出一句雙重否定的句子。學生在總結(jié)后得出了雙重否定句的屬性特點,認為雙重否定就是否定兩次來表達肯定的意思,其意思比肯定句更加強烈,能增強肯定句的效果。在分析雙重否定句時學生還嘗試總結(jié)了雙重否定句的句型特點,一種是用兩個“不”組合在一起,形成雙重否定句,如,《畫山繡水》課文中的“不是不吞”就是其中的例子;另一種是用一個否定副詞代替“不”,如“沒有理由不去”,這里用“沒有”代替了“不”,同樣表達了雙重否定的意思。
在組織學生提煉屬性時,教師可以讓持有不同觀點的學生進行辯論,在辯論中引導學生比較和分析,樹立學生正確的認識。在討論中學生能更好地理解什么是正確的,同時也對錯誤的產(chǎn)生有了一定的認識,在再次表達時便會有意識地避免發(fā)生同類型的錯誤。
3 多重變型,提升能力
變異理論認為在學生明確所學習內(nèi)容的關鍵屬性后,還要經(jīng)過多重變型才能提高認識。在變型的過程中,學生能更明確地注意到該事物和其他事物的不同點。在組織學生復習修改病句時,教師也要采用類似的方法,讓學生在遷移中深化認識,提高能力。
在學習《鼎湖山聽泉》一文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如下句子,如:“綠意越濃,泉影越不可尋”,讓學生從中總結(jié)出“越……越……”這個句型。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幾個同樣運用了該句型,但是在語義上卻有錯誤的句子,讓學生嘗試總結(jié)該句型的正確變體,提升其學習能力。如有學生在總結(jié)后提出,這種句型有前為動詞,后為形容詞的用法,這是其中使用頻率最高的一種,如“越想越懊惱”;又如前為形容詞,后為動詞的用法,如“挫折越多越會珍惜”,又如課文中的例句也是這種句型;還有前后都是動詞的用法,如“越看越像”。此時有學生提出:“這種句型是否只能在空格處填入形容詞或者動詞,否則就是錯誤的句型?!庇钟袑W生提出了范例,認為前后中可以有一個地方填入名詞,如“越看越女人”、“越職業(yè)越好”,雖然此類句子不是很多,但也是確實存在的。在探討變體的過程中,學生對“越……越……”的用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學者馬彥明在研究變異理論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時提出,在指導學生修改病句時,教師不僅要展示原型句,還要展示各種變體句,引導學生在原型與變體中展開對比,讓學生在對比中提高認識,掌握規(guī)律。
總之,修改病句是學生的語言基本功,也是我們語文教師培養(yǎng)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抓手,我們教師在教學中,要找準著力點,巧妙施策。同時,在指導學生學習如何修改病句時,教師要關注學生學習的共性和差異性,不僅讓學生總結(jié)病句的類型,判斷其屬性特點,同時還要讓學生在不同的變體中提高認知能力,從而更好地掌握語文知識,提高其運用語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