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子舍海
【摘 要】閱讀占據(jù)了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部分,是幫助小學生建立起正確的三觀價值、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如今想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有很多種方法,需要教師不斷地進行教學改革才能讓學生有所提高,進而掌握正確科學的閱讀方法。基于此,本文將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改革。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改革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7.019
閱讀能力是小學生所要掌握的必不可少的語文能力之一,它需要學生長期的培養(yǎng)和積累才能逐漸鍛煉而成。在新課程的改革下,教育部門也要求學生要多讀書,增加自己的閱讀量和綜合素養(yǎng)。小學時期正是學生培養(yǎng)自己良好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閱讀能力不是一個能夠一蹴而就形成的能力,所以對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學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小學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非常重要,對這部分的教學進行改革也勢在必得。
一、探究現(xiàn)代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
首先,目前的小學生缺乏閱讀興趣,不愛讀書,也沒有意識到讀書的好處。小學階段是學生最貪玩的時期,他們不會認真的進行閱讀,閱讀對他們來說是一種煎熬。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想要進行閱讀教學也更具有難度和挑戰(zhàn)性,目前的學生都整體呈現(xiàn)出不愛讀書的現(xiàn)象。其次,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學生缺乏閱讀意識,更沒有自主閱讀的時間。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過于強調(diào)學生的應試成績,往往忽略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家長和教師都沒有意識去教育學生應該多讀書,讀好書,反而將學生的課余時間都安排的滿滿當當,去上補習班或是報興趣班等等。如此一來,小學生自然就沒有時間去進行自主閱讀。
最后,有部分學生會自己進行閱讀,卻沒有教師和家長的正確引導與幫助,閱讀一些無用的書籍,效果反而不好。冰心曾說:“讀好書,多讀書,讀書好”,這部分學生就是沒有掌握“讀好書”的精髓,缺乏語文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來選擇性讀書。這樣的閱讀是無效的,既會浪費小學生的時間,更不利于他們形成正確的科學價值觀和培養(yǎng)起高尚的道德情操。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嚴重的問題。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策略
第一,針對學生沒有閱讀興趣,語文教師應當革新自己的教學方式,將教材中的閱讀文章進行生動講解,以此來激發(fā)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小學語文課本上有各種各樣的閱讀材料,這些都是學生在課堂上需要學習和閱讀的內(nèi)容,教師應該抓住這樣的時機去進行閱讀教學,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閱讀文章來激發(fā)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愿意自己去進行閱讀。語文教材中的閱讀文章都是經(jīng)過教育部門精挑細選后留下的,學生學習之后會有頗多收獲。語文教師就可以借助這樣的文章特點來勾起學生的好奇心,教給他們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淵源歷史,進而讓他們愛上語文閱讀。這樣的閱讀教學不僅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閱讀興趣,更能讓中華文化得以傳承,讓學生在閱讀中汲取知識,培養(yǎng)起小學生的道德情操和優(yōu)良的行為品質(zhì)。
第二,語文教師要采用現(xiàn)代教學技術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意識,通過合理的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閱讀時間。眾所周知,小學生對教師的話可謂是“言聽計從”,這個階段的學生是最聽教師的話的。所以,教師要多通過自己的教學方法來培養(yǎng)起學生的閱讀意識,給予學生足夠的閱讀時間。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們將自己的課外書帶到學校里去,統(tǒng)一放到教室的書架上,如此一來就會形成一個小小的圖書角,這里是屬于學生自己的空間,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去自己借書來進行閱讀,在課間營造出良好的閱讀氛圍。如此學生便會逐漸培養(yǎng)起良好的自主閱讀意識。當然,教師也可以通過多開展閱讀活動來增大學生的閱讀時間,讓學生能夠多閱讀,愛上閱讀。
第三,小學語文教師要有策略的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多引導和幫助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閱讀。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需要學生日積月累的沉淀才能有大的進步。所以,教師是學生培養(yǎng)起良好閱讀能力的最佳引導者,需要在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過程中對他們進行指導和幫助,引導他們進行正確的訓練。在新課程的改革創(chuàng)新下,教師要不斷推陳出新,結(jié)合教材中的閱讀教材來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讓小學生真正的做到“讀好書,多讀書,讀書好”,在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中不斷提高自身的閱讀質(zhì)量和閱讀效果,掌握到閱讀的精髓所在。
首先,學生在進行課堂閱讀時要認真仔細的對教師提出的要求進行揣摩,認真體會其中的閱讀方法。課堂是小學生進行閱讀訓練最好的場所,因為教師所講解的內(nèi)容最為精華,也是最適合學生的。當然,語文教師在備課時也要注意盡量做到因材施教,唯有全面掌握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后才能合理的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進度。例如,教師可以讓不同的學生針對自己薄弱的地方進行不同方式的訓練,比如讓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進行閱讀分析,讓情感體會較差的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以此來朗讀課文。諸如此類的閱讀教學策略都能夠分層次的對學生進行訓練,讓他們在課堂上得到最適合自己的教學。
其次,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對小學生進行指導閱讀和幫助,多媒體設備能夠清晰具體的為學生展現(xiàn)出閱讀文章的脈絡,便于教師表達自己想要突出的重點,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更直觀有效的讓小學生快速抓住文章的重點,學會如何進行閱讀,選擇適合自己的文章進行閱讀。
最后,教師要通過課堂上對學生的指導來讓他們學會如何在課后自主的進行正確選擇,挑選出適合自己的閱讀文章,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這樣才是真正的幫助到了學生,讓他們能夠自主閱讀,學會如何閱讀??傊?,想要正確指導和幫助小學生閱讀,就需要讓他們進行切身的感悟和體會,把握閱讀的精髓所在,再配合現(xiàn)代教育技術來進行閱讀能力的養(yǎng)成。久而久之,小學生就會真正熱愛上語文閱讀,感受到語文閱讀的魅力,養(yǎng)成獨立自主進行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
三、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閱讀能力是構(gòu)成語文綜合學習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需要學生持之以恒的毅力才能逐漸形成。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逐漸豐富自己的文化內(nèi)涵,足不出戶也能周游列國,開拓自己的眼界和學識。培養(yǎng)起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固然重要,但這之中離不開教師的悉心指導和幫助,讓小學生能夠真正感悟到閱讀能力提升的精髓,進而激發(fā)起他們對閱讀的熱愛和激情,全面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通過閱讀來樹立起正確科學的價值觀,陶冶情操,成為道德品質(zhì)高尚的優(yōu)秀社會主義接班人,符合如今社會對人才的高標準、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