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福林
摘要:英語后進生的轉化,一直是困擾英語教師教育教學的一大難題。眾所周知,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后進生一直影響著我們的教學活動。隨著年級的增長,后進生也越來越多,我們的教學質量也隨之下降。如何轉化后進生,直接關系到我們英語教學的成敗。由于絕大多數(shù)后進生在學習態(tài)度、心理品質、行為習慣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缺陷,所以后進生的轉化絕不只是簡單地通過教學環(huán)節(jié)達到提高學生成績的問題。它更應該是一個復雜的教育過程。要成功地轉化他們,就必須了解他們形成的原因,這樣就能有針對性地教育、感化他們。
關鍵詞:后進生;成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03-0127
一、前言
英語后進生的轉化,一直是困擾英語教師教育教學的一大難題,由于絕大多數(shù)后進生在學習態(tài)度、心理品質、行為習慣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缺陷,所以后進生的轉化絕不只是簡單地通過教學環(huán)節(jié)達到提高學生成績的問題。初中的“后進生”是普遍存在的一種現(xiàn)象,所謂后進生,是指那些不僅在學習上成績較差,主動性較差而且學科作業(yè)完成程度、考試分數(shù)經常低于基本合格線要求的學生。除此之外,后進生還在價值觀上表現(xiàn)為學習目的不明確,是非觀念薄弱,缺乏最基本的社會責任感和道德感等。后進生問題在農村中學表現(xiàn)尤為突出,因而轉化后進生成為農村中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如何對“后進生”進行快速有效的轉化,是學校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二、導致英語學習中產生后進生的原因
進入初中后,學生的英語成績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日趨嚴重,筆者進行了相應的問卷調查,以確定影響后進生學英語興趣的主要因素到底有什么。此外,它也意圖在于找出一定的策略來提高英語后進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促進他們的轉化。
本次調查是在筆者自己學校進行的,筆者所在學校是一所農村中學,每個年級有四個班,本次調查了八年級的學生,由英語教師分發(fā)問卷給142位學生,所有的問卷都被收集。本次調查對英語后進生的界定、劃分標準包含兩方面:學生在全年級歷次考試中英語成績的平均排名和英語教師的評價。通過調查的實施情況,學生有三次月反饋的英語考試、兩次期中考試和一次期末考試,其中,根據(jù)筆者所在學校的慣例,每次考試的排名后25%的學生被認定為英語后進生。最后,研究對象是35名后進學生,其中有21名男學生和14名女生。
本次問卷的主體由共有34個問題,有單選和多種選擇的形式,對學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習慣以及對學生的英語學習和學習習慣提出問題。它的目的是驗證后進生在學習英語的興趣上,家庭影響和學生學習習慣之間的差異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內心感受,尋求針對英語學習中培養(yǎng)后進學生學習興趣的對策。
最終材料匯總顯示如下:
上表體現(xiàn)了后進學生的家長對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視程度。父母是孩子的啟蒙教師,也是孩子成長的引路人,父母的態(tài)度與要求,對孩子的學習有較為深遠的影響,父母不重視孩子的學習,孩子就沒有來自家庭的動力。
上表體現(xiàn)了后進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超過三分之二的后進學生對英語幾乎乃至完全沒有興趣,學習興趣的缺失使后進生對英語學習缺乏應有的動力。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可想而知。
在表3中,沒有后進生花費超過1小時在英語作業(yè)上,35名學生。只12名學生花30多分鐘英語完成英語作業(yè),這不是他們能力強,而是他們對作業(yè)抱應付的態(tài)度,在后進生中抄襲作業(yè)現(xiàn)象是屢見不鮮的。據(jù)幾位英語教師所說,他們班的后進學生,有的干脆亂寫一點選擇題,其他空白,有的將作業(yè)分工完成,再互相對照抄襲,更多的直接上網,使用“作業(yè)幫”或“小猿搜題”,查抄了事。
在表4中,可以看出大多數(shù)后進生對自己的學習成績無動于衷,根本不在乎,他們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對英語學習極可能抱著漠然乃至放棄的心態(tài)。哀莫大于心死,如果不幫助他們擺脫這種心態(tài),轉化工作很難取得良好效率。
三、關于如何促進“后進生”英語學習的相關研究
如何促進“后進生”英語學習,是值得我們研究的問題。下面,我們就做一簡要闡述:
1. 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給后進生指出切實可行的目標。一定的學習目標是學生獲得學習動力的源泉。教師在對每位后進生全面了解的基礎上,給后進生制定了短期學習目標(一個月)和長期學習目標(一學期),而且經常檢查這一目標,及時修改目標,一旦發(fā)現(xiàn)給他們定得過高或過低,就逐一幫他們修正,激發(fā)他們學習的動力。同時,利用學生之間的相互影響,可以借助集體的力量感染學生。2. 改進教師的教學策略:教師要保持一顆積極上進的心態(tài),不畏艱難與挫折,以堅強的毅力面對差生轉化工作;后進生上課時注意力往往不夠集中,課堂上應盡量創(chuàng)造出輕松愉快的氛圍,寓教于樂,豐富多變的教學方式讓后進生不覺得枯燥與呆板,在輕松和諧的氣氛中學習英語。對于后進生要將教材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化多為少、分散難點、減小坡度、用短暫時間力爭達到最佳效果。3. 創(chuàng)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主要包括班級環(huán)境和家庭環(huán)境。班級環(huán)境指借助班集體的力量感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全班分成若干小組,以好帶差,共同學習。班級的學英語氣氛濃,這對其他后進生是一種很大的教育力量。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他常常會不知不覺感受到集體的壓力,他不好意思不學好英語。以此增強所有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家庭環(huán)境,主要指教師要爭取家長的積極配合,讓家長及時了解后進生的在校學習和生活情況,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tài),不斷地鼓勵和督促他們的學習,使他們不輕言放棄。
四、英語學習中轉化后進生的策略
1. 建立和諧的家校關系,給學生增加外部壓力
外部環(huán)境是促使內部因素變化的重要條件,因此筆者在教學中要注重為后進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提供促轉、幫教、扶持后進生的有利條件。英語教師不能只顧抓課堂教學,必須在平時主動營建學校、家庭和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特別是要充分建立和諧的家校關系,爭取家長的配合,因為家長的支持對促進后進生英語學習有巨大的幫助作用。筆者在上學期不僅召開了家長會,還走訪了20多個家庭,還每周通過家校路路通平臺和微信與家長聯(lián)系,在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后,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增強學生的學習責任感,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動機。
2. 幫助后進生通過單詞關,增強他們的成就感,培養(yǎng)學習興趣
對初中學生,特別是后進生來說,學英語,詞匯是一大難關。許多后進生往往因為對詞匯記憶感到困難而喪失信心。單詞不會讀,不會背誦與默寫,又怎么掌握語句和篇章?由于筆者發(fā)現(xiàn)一個情況,學生對默寫單詞非常痛恨,而且那些學習后進生往往今天默了,明天又記不住,因此筆者改變了策略,筆者不再默寫單詞,每個單元教學伊始,筆者先集中教學單詞,然后要求每個學生在一周內背單詞給筆者聽,在抽背時還可以進一步指導學生拼讀,成績較好的學生整個單元的單詞一起抽背,后進生可以把一個單元的詞匯分成三次或四次背誦。特別是后進生,如果他們一單元的詞匯能較流利地背出來,筆者會獎勵他們水果零食或本子之類的小東西。學生興趣很高,為了在筆者這里順利通過,往往互相背誦了好幾次后,感覺有點把握了才興沖沖地過來,效果特別好。
學生的單詞會背了,漸漸地課文中的短語和一些主要的句式也能朗讀和背誦了,班內學英語的氛圍就濃厚了,學習氛圍越濃厚,后進生無形中受到的壓力越大,特別是當有的后進生進步受到表揚獎勵時,其他后進生會產生一種“憑什么他能行,我就不行?”的想法,慢慢地后進生中出現(xiàn)了競爭,他們學習的興趣逐漸增強了。
3. 化難為易,分層要求
老子說:“天下難事,必做于易?!边^分難的知識會使學生產生恐懼感。讓知識點變得平易近人,會減少英語與學生的隔閡。這樣,教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和過程的循序漸進才不落入空話和套話。在布置作業(yè)時,筆者注意根據(jù)教學任務和目標,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對后進生,作業(yè)的要求可以簡單點,量也不太多,能讓他們有充足的時間獨立完成,對作業(yè)中的差錯要及時給予耐心的講解。如果后進生有一點進步,不失時機地給予表揚,鼓勵他們努力完成教學任務,并引導他們在復習過程中積極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讓他們獲取成功的快樂,以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五、結論
英語學習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是一項艱巨而長期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教師預防矯正相結合,心靈溝通和補償教學相結合,改革教學與指導學法相結合,開發(fā)智力和挖掘非智力因素相結合,綜合轉差和學科特點相結合。只要我們不歧視后進生,多和他們溝通與交流,了解他們的思想狀況,家校合力,從外因內因兩方面雙管齊下,使學生懂感恩,明責任,產生學習的需求,再多表揚,多鼓勵,勤輔導,多方面促進,后進生肯定能不斷增強學習英語的興趣,進而切實提高英語成績。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青云中學 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