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 偉
(安徽省安慶市南京鼓樓醫(yī)院集 團安慶市石化醫(yī)院兒科,安徽 安慶 246001)
選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小兒毛細支氣管炎患兒60例作為研究對象,經過X線胸片檢查和病毒病原學檢測,全部患兒均符合毛細支氣管感染的臨床診斷標準,典型癥狀為持續(xù)干咳、發(fā)熱、憋喘、呼吸延長和呼氣性喘鳴,患兒家屬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0例。其中,實驗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4~36個月,平均(23.7±4.5)個月;對照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3~34個月,平均(22.9±5.7)個月。本次研究已經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兒各方面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對照組患兒給予常規(guī)治療,對實驗組患兒給予霧化吸入治療,方法如下:
1.2.1 基礎治療方法
給予患兒止咳、平喘、退熱、鎮(zhèn)靜等對癥治療,叮囑患兒多飲水,及時為患兒進行吸痰,以保障患兒呼吸道暢通。
1.2.2 常規(guī)治療方法
給予患兒基礎治療方法,并在此基礎上給予患兒靜脈滴注治療:取地塞米松0.2~0.3 mg/(kg·d)給予患者進行靜脈滴注,連續(xù)治療3日,進行滴注1次/d。
1.2.3 霧化吸入治療方法
給予患兒基礎治療方法,并在此基礎上給予患兒霧化吸入治療:取0.5 mg布地奈德加0.03 mg/kg的0.5%沙丁胺醇溶液,加入適量生理鹽水,配制成為2 mL的霧化吸入藥液,連續(xù)給予患兒進行治療7日,每日進行霧化吸入治療2~4次,約5~10min/次
對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進行觀察對比。
治療效果判定標準:患兒肺部濕羅音及哮鳴音顯著減少或消失、憋喘癥狀顯著減輕、體溫恢復正常為顯效;患兒肺部濕羅音及哮鳴音減少、憋喘癥狀減輕、體溫趨于正常為有效;患兒各項癥狀無好轉甚至加重為無效。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為顯效+有效。
不良反應主要包括皮疹、惡心嘔吐、便秘、皮膚蒼白。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兒中治療總有效人數為27(90.00%)例,對照組患兒中治療總有效人數為21(70.00%)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對比[n(%)]
實驗組中患兒的不良反應發(fā)生人數為4(13.33%)例,對照組中患兒的不良反應發(fā)生人數為11(36.66%)例,差異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n(%)]
對毛細支氣管炎患者進行治療的主要目的是對呼吸道的梗阻進行解除,促使患兒的通氣質量得到改善,一般采用藥物進行抗病毒和平喘治療[1-2]。
研究顯示,實驗組患兒中治療總有效人數為2 7(90.00%)例,不良反應發(fā)生人數為4(13.33%)例,對照組患兒中治療總有效人數為21(70.00%)例,不良反應發(fā)生人數為11(36.66%)例,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通過上文我們可以認為,對小兒毛細支氣管患兒采用霧化吸入的方式進行治療,能夠提高患兒的治療有效率和降低患兒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有利于促進患兒的健康成長,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