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軍
(廣東嘉應學院 美術學院,廣東 梅州 514015)
兩漢畫像磚石山石圖像發(fā)現(xiàn)數(shù)量較多,分布較廣,形態(tài)多樣,是研究漢代社會文化的重要材料之一。對于這些山石形象,以往學界已有一些探索。然而,回顧已有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有關漢畫像磚石山石圖像的討論大多集中于象征仙境的山石,少有涉及體現(xiàn)自然場景的山石形象。而且,在以往研究中,學者關注較多的是山石象征意義,圖例選取只是根據(jù)需要擇其代表。有關漢畫像磚石山石圖像的整體性考察,迄今未受到應有的關注。因此,本文在調(diào)查獲取大量資料的基礎上,試對畫像磚石山石形象進行系統(tǒng)梳理及類型劃分,以期從整體上揭示其存在形態(tài)、時空變化與發(fā)展規(guī)律等特征。
經(jīng)過筆者初步梳理,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發(fā)現(xiàn)帶有山石圖像的漢畫像磚石至少有120余例①?,F(xiàn)擇取代表性例子,按其出土地分布介紹如下。
(一)河南
1.洛陽西漢中晚期②畫像磚③
1996年發(fā)現(xiàn)的洛陽洛寧縣澗口鄉(xiāng)畫像磚墓中,出土四塊帶有山石圖像的畫像磚?!东C犬逐鹿1》《山林狩獵》中山石以豎線繪成陰影狀,《山林獸斗》《獵犬逐鹿2》中山形以射線狀排列,呈樹冠狀,山從內(nèi)到外分為幾個層次。
與以上幾例山石圖像相似的還有禹州新峰西漢晚期畫像磚、許昌博物館藏西漢中晚期畫像磚,以及中原石刻藝術館收藏的西漢中晚期空心磚④等多處。
2.鄭州南關外西漢中晚期空心磚⑤
鄭州南關外北二街M4墓出土的畫像空心磚有兩塊帶有山石圖像,兩處山石圖像雖然在山形上不盡相同,但造型都呈同心狀外延。
鄭州二里崗地區(qū)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與此完全相同的山石圖像。⑥
3.新通橋西漢晚期空心磚⑦
新通橋漢代畫像空心磚墓中出土的空心磚上也發(fā)現(xiàn)了山石圖像?!渡街猩浍C圖》中山石形象自然起伏,《山射圖》中則以四座高聳的三角形表示山峰,《逐兔圖》《逐彘圖》中的山石則又呈現(xiàn)云氣狀或塊面狀。
與《逐兔圖》中表現(xiàn)方式相似的山石圖像,還見于淅川地區(qū)的一些畫像磚墓中。⑧
4.扶溝新莽時期畫像磚⑨
1985年扶溝縣博物館征集到的一塊畫像磚,左側《射虎圖》下山石形象較為常見,右面山石則由下部三座小山峰、中部柱狀山峰及頂部圓形平臺三個部分構成。
5.樊集新莽前畫像磚⑩
山石圖像位于M37墓室西門楣畫像《胡漢交戰(zhàn)圖》中,山形呈半圓形、饅頭狀。
6.南陽英莊東漢早期畫像石?
英莊漢畫像石墓出土畫像石上有三處山石圖像。其一位于前室《捕魚圖》中,山形呈虹狀;其二位于東主室西壁狩獵場景中,山形呈鐘乳狀,多座相連,此起彼伏;其三位于西主室東壁狩獵場景中,山石為半圓狀。
7.南陽陳棚新莽前后畫像石?
陳棚畫像石墓中出土山石圖像畫像石較多,如北室《二兕向斗圖》《乘象圖》,南室《獵犬圖》,中室《搏虎圖》,等等,皆有半圓形、饅頭狀山包,或單個成形,或兩兩甚至幾個相連。
與此相似的還有南陽王寨西漢中晚期畫像石?上的山石圖像等。
8.方城廣陽畫像石?
方城廣陽畫像石山石造型在南陽王寨的基礎上又有新的變化,多座山峰相連,頂部連成一條邊緣線,并表現(xiàn)出云氣紋的特征。
9.新野東漢晚期西王母畫像磚?
在1962年新野發(fā)現(xiàn)的兩塊為同一模印制的西王母畫像磚上,山圖像占據(jù)畫面大部分空間,山巒起伏,形象極具自然山峰特征。
10.南陽宛城熊營西王母畫像石?
南陽宛城熊營畫像石墓出土畫像石中的山形象呈酒杯狀。
11.新密打虎亭2號東漢晚期畫像石?
山石圖像位于墓室后室石門東扉正面,左右云頭上部各有一座山峰,呈柱狀聳立,頂部為巨大平臺,平臺底部有許多倒懸之峰。
河南出土畫像磚石上發(fā)現(xiàn)的山石圖像較多,甚至有相當多的一部分屬于西漢時期或東漢前期畫像。狩獵題材中發(fā)現(xiàn)的山石圖像最多,風格表現(xiàn)上既有偏向于模仿自然寫實的一類,也有很多極其夸張,裝飾性較強。交戰(zhàn)圖只發(fā)現(xiàn)了一幅,圖中山石呈半圓狀。仙境題材中山石圖像也有一些,藝術表現(xiàn)上也是偏重寫實與富有裝飾性兩種特點共存。(表1)
(二)山東
1.微山島西漢晚期畫像石?
畫像石出土于微山縣溝南村,其中《送葬圖》中以三個三角形表示三座山峰。
2.鄒城臥虎山M3西漢晚期畫像石?
臥虎山M3出土畫像石中發(fā)現(xiàn)的山石圖像也以單線來表現(xiàn),以線的波浪回旋體現(xiàn)山峰、山谷等山形變化。
3.滕州西戶口東漢晚期畫像石?
滕州西戶口出土《孔子見老子圖》畫像中,第六層《群山異獸圖》中以一排三角形表示山峰。
4.嘉祥宋山東漢晚期畫像石?
宋山M2墓出土狩獵場景畫像石中,以一條斜波浪線表示山的形象。
5.長清孝山堂東漢晚期畫像石?
山圖像位于西壁畫像右側《胡漢交戰(zhàn)圖》中,山體為半圓形基本形不斷壘疊而成。
另外,鄒城師范學校、宋山小石祠基座、滕州桑村、滕州城東山亭公社、鄒城黃路屯、鄒城郭里鄉(xiāng)?等近十處畫像石上的《胡漢交戰(zhàn)圖》中,也有類似以半圓形為基本形重疊的山圖像。
表1 河南地區(qū)畫像磚石山石圖像示例
表2 山東地區(qū)畫像磚石山石圖像示例
6.費縣潘家疃東漢晚期畫像石?
潘家疃畫像石《狩獵圖》中山石圖像從畫面中部一直延伸至左側,由一兩個山包漸漸過渡到大片山石。山形態(tài)也由幾個半圓形山包組合而成,但與上面《胡漢交戰(zhàn)圖》中的山圖像又有些不同,有些山包底部相連、有些頂部相連成波浪狀。
7.沂南古墓三國前后畫像石?
山石圖像發(fā)現(xiàn)有三處:其一位于墓門橫額畫像左側,山峰大致皆呈三角形,五座山峰相接又互相避讓,每座山峰之內(nèi)刻畫有很多小三角形,相互層疊錯置。其二位于墓門兩側支柱下部,呈“山”形,三個寶瓶相連狀,上刻卷草紋與山紋。其三位于中室八角擎天柱上部,山峰底部呈若干三角形重疊,其上為樹形并帶有平臺。
8.安丘董家莊東漢晚期墓畫像石?
在后室西間西壁狩獵畫面中,三座山峰連成一體,巨峰之下又有五六座小山互相層疊起伏,山間草木叢生,野獸藏匿其間。
9.嘉祥畫像石
朱錫祿編《嘉祥漢畫像石》收錄的兩幅西王母畫像中也有仙山圖像。其一為宋山畫像石第4石,仙山呈蘑菇形,中間柱狀山體呈S形曲折狀,整座山體遍飾水波紋;其二為嘉祥村畫像石第1石,山呈漏斗形,由一個長方形加倒梯形組成。?
與宋山畫像石第4石中山形相似的還有臨沂蒼山縣畫像石中的山形象。?
10.金雀山東漢晚期畫像石?
畫面中山形象有五層,最下面一層為底座,中間三層呈V形,最上面一層為平臺,東王公端坐平臺之上。
相似還有潘家疃畫像石、臨沂五里堡畫像石?上山圖像等。
山東出土畫像磚石上發(fā)現(xiàn)的山石圖像同樣大多處于狩獵、交戰(zhàn)與仙境三類題材中,但相對于河南來說,山東發(fā)現(xiàn)山石圖像大多集中在東漢晚期。除了早期的兩三例呈現(xiàn)為三角形或線狀外,其余的皆以半圓形、饅頭狀山形為基本形演化而成;仙境中山石圖像以“山”字形為基本形較多。(表2)
(三)四川
1.放筏、釣魚東漢晚期畫像磚?
出土于彭縣義和公社,山形象位于捕魚場景畫像下部,呈波浪狀三峰起伏。
與此類似的還見于廣漢出土的一件畫像磚上,內(nèi)容與圖案基本相同。
2.曾家包東漢晚期《狩獵圖》畫像石?
成都曾家包M1墓出土,《狩獵圖》位于墓西后室后壁畫像上部,畫面眾多山峰凸起,互相掩映,山下有河水,水中有魚,空中飛鳥盤旋。
3.昭覺寺東漢晚期鹽場畫像磚?
成都昭覺寺出土,前景是鹽場勞作場面,后景便是重疊山林及山間飛禽走獸。
類似畫像磚在揚子山1號墓、2號墓、10號墓,曾家包M2墓也都有發(fā)現(xiàn)。
4.郫縣東漢晚期《鰲山圖》畫像石?
此圖見于郫縣東漢磚墓2號墓出土石棺畫像中,圖中山石高聳,山壁陡峭,山峰占據(jù)畫面主要部分。
5.彭山縣東漢晚期《三神山圖》畫像石?
彭山縣兩江鄉(xiāng)高家溝出土,圖中有三座山石形象,每座山的形狀略有不同,但整體皆下呈梯形,中部為水平平面,上部為三角狀山峰。
與此相同山石圖像還見于2005年謝洪縣出土的石棺上。
6.東漢晚期一些《仙人六博圖》畫像石中的仙山
出土《仙人六博圖》中,仙人身下或左右有T形仙山。如長寧2號、新津5號、彭山江口石棺,新津崖墓?等畫像石上的山石形象。
四川帶有山石圖像的畫像磚石皆屬東漢晚期,基本有狩獵(農(nóng)作)與仙境兩類題材。山石圖像非常寫實,考慮到了不同山峰的形態(tài)變化、前后層次等,較為形象地摹仿了自然山石景象。仙境類題材中山石圖像裝飾性特征則較強,常以梯形底座上接巨大平臺的高臺狀為主。(表3)
(四)陜西
1.楊孟元墓?jié)h和帝永元八年(96年)畫像石?
綏德蘇家?guī)r蘇家圪坨漢墓出土,山石圖像位于墓門兩側立框內(nèi)欄上方。山形呈樹狀,山頂為平臺,山腰兩側長有嘉禾,山腳兩邊分別有一座小山峰,左側峰頂有九尾狐,右側峰頂有仙鹿。
與此相同的山石圖像還見于綏德王德元墓(永元十二年[100年])、黃家塔6號墓(永元十六年[104年)]以及賀家溝、趙家鋪、義合鎮(zhèn)M1、白家山、快華嶺板佛寺、大坬梁、榆林古城灘南梁村、神木大保當(東漢早期)、米脂縣城西(永元初年)等多處漢墓出土畫像石上。
2.后思溝東漢中期墓畫像石?
山石圖像在墓門豎石畫像內(nèi)欄左右側都有,呈對稱狀,分別處于西王母與東王公的身下。山形亦呈樹狀,柱式山體呈雙S形相接,向上曲折延伸。山體彎折處有羽人、九尾狐等西王母系統(tǒng)中的動植物形象,山頂平臺底部有一些向下的羽狀懸峰。
3.劉家灣畫像石
山石圖像位于墓門豎石內(nèi)欄上部,呈S形樹狀,山體較粗,山頂平臺較小,底面倒懸之峰與山腳小山峰皆呈羽狀。
4.黃家塔畫像石
山石圖像同樣左右對稱位于墓門豎石內(nèi)欄上部,樹狀山形變粗,山頂平臺較小,平臺上部有巨大華冠狀樹木,樹下西王母(東王公)兩側各有小山峰突起。山體兩側又各有兩層短平臺,平臺上有仙人對坐。
5.延家岔東漢中期畫像石
延家岔漢墓出土山石圖像有兩處:其一位于墓門豎石內(nèi)欄,左右對稱,樹狀山形較粗,呈S形曲折狀減弱,似兩根巨大的木樁,山頂平臺較小,呈圓形,柱狀山體兩側伸出芽苞狀平臺,山腳有羽狀矮峰。其二位于前室東壁兩側立框內(nèi)欄上方,樹形山云氣狀蜿蜒而上,山頂為平臺,平臺底面有峰倒懸。左側平臺上坐西王母,右側平臺中間又起幾座小山峰,山峰兩側各有一羽狀仙人。
6.四十鋪東漢中期畫像石
山石圖像仍位于豎石內(nèi)欄上部,山體樹形特征減弱,呈多S形或高臺狀。
類似還有黃家塔漢墓等一些畫像石上的山石形象。
7.綏德畫像石(出土地失載)
山為樹形S狀,山腳為一大塊巨石,巨石左側有一小峰,峰頂天馬屹立,樹干狀山體右側立一仙鶴。常見的山頂平臺與西王母(東王公)形象聯(lián)成一體,似一花蕾。
類似山石圖像的畫像石在綏德還有一例,出土地也失載。只是山石造型更加夸張,頂部宛若一朵巨大的盛開的花。
表3 四川地區(qū)畫像磚石山石圖像示例
表3 四川地區(qū)畫像磚石山石圖像示例
表4 陜西地區(qū)畫像磚石山石圖像示例
8.五里店東漢中晚期畫像石
山石圖像位于墓門豎石內(nèi)欄上部,樹形山體由左、中、右三部分構成,中間山體亦呈多S形相連波狀,兩側類似云氣紋由山頂綿延至山腳。
9.白家山東漢中晚期畫像石
白家山出土畫像石中山圖像發(fā)現(xiàn)兩處,皆位于橫額畫像之中。其一為墓門橫額畫像,光禿的巨大山石將橫額上層放牧場景與下層狩獵場景連為一體;其二為墓前室西壁橫額畫像,山石呈虹狀,山中百獸奔跑。
從有紀年的漢畫像石墓看,陜西出土山石圖像主要處于東漢中前期。狩獵題材畫像只發(fā)現(xiàn)兩例,其余的皆體現(xiàn)仙境,“樹形”是仙境中山石圖像的基本特征。(表4)
(五)山西
1.離石馬茂M3墓東漢晚期畫像石
山石圖像在墓門門框內(nèi)欄上部,左右皆有。山外形與四十鋪漢墓發(fā)現(xiàn)的山石形象相似,呈S形樹狀,山體較粗,山頂平臺較小,底面倒懸之峰與山腳小山峰皆呈羽狀。
2.離石交口鎮(zhèn)東漢晚期畫像石
交口鎮(zhèn)漢墓畫像石中,帶有山石圖像的共有三塊,分別位于右門框上部與左右門柱上部。山圖像皆呈“工”字形,山頂平臺底部與山腳有一些細長尾羽狀懸峰。
3.離石馬茂M2墓東漢晚期畫像石?
此墓出土畫像石中有四處山石圖像,分別位于墓門兩側門框刻石及前室南壁刻石上。門框刻石中山圖像與交口鎮(zhèn)畫像石上山的形體大體相似,呈“工”形,只是山頂平臺底面與山腳小山峰不再呈尖頂羽狀,山形有了些變化。前室南壁刻石上有兩處山圖像,山形表現(xiàn)較為特別,圖像皆為上下分層構圖。上層所占比例較小,分別繪有“工”形山。下層所占空間較大,山峰從刻石底部層層疊疊,相互交錯,延伸至上層“工”形山山腳,山形描繪寫實性較強,與同地區(qū)其他處皆不相同。
4.離石下水村東漢晚期畫像石?
1972年離石下水村征集的四塊畫像石中也有三塊帶有山石圖像。一為門楣石畫像,在車騎行進場面中點綴有山巒。二為左右門框畫像,山圖像分別位于左右門框畫像上部,山體以三座“工”形山呈“品”字狀倒疊,上層兩個“工”形山相連形成平臺,山腳兩側有圓羽狀小山峰。
與此類似還有離石石盤畫像石、漢靈帝建寧四年(171年)畫像石,以及離石馬茂發(fā)現(xiàn)的東漢墓M14(漢靈帝熹平四年[175 年])、M19、M44 中畫像石?,都有“工”形山石圖像。在這些畫像石中“,工”形山成為一種基本形,或獨立成形,或兩三個甚至四個并列,或三個以“品”字狀組合。在M14墓畫像石中,山圖像甚至分三層,五個組成一體。
5.柳林東漢晚期彩繪畫像石?
柳林漢墓中發(fā)現(xiàn)的山石圖像也位于墓門兩側門框石上,左右對稱,山形基本相同。山的主體形狀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分呈S形樹狀,山體較粗,下部由三到四個“工”形山并列組成。柳林漢墓中山圖像與山西其他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山形不同,似是陜西綏德典型的S形樹狀山與離石“工”形山的結合體。
山西出土漢畫像石中發(fā)現(xiàn)的山石圖像雖然較多,但都處于東漢晚期,形態(tài)上與陜西類似,幾乎都是體現(xiàn)西王母(東王公)或其他一些仙人身下的仙山形象,以“工”形為基本形并形成各種樣式。(表5)
(六)江蘇
1.繆宇墓(150 年)畫像石?
山石圖像位于前室西壁橫額石刻畫像左側狩獵場景中,在畫面上部右側大隊人馬頂部,描繪了一排三角形遠峰,似說明此段尚處于開闊地帶。狩獵隊伍進入丘陵,畫面開始出現(xiàn)半圓形山包,山包上雜草叢生,高大的樹木長在山包之上。隨著狩獵高潮的發(fā)生,山林表現(xiàn)變得復雜,山包從下往上,層層疊疊,依次遮讓,表現(xiàn)出“深山老林”特征。
表5 山西地區(qū)畫像磚石山石圖像示例
2.金山東漢晚期畫像石?
該石發(fā)現(xiàn)于連云港贛榆金山下莊村,具體出處不明。山石圖像位于石刻畫面下部,整體外形呈半圓形,圖像內(nèi)部又以線刻方式繪有許多半圓形層疊山巒,山巒間“刻有河流”?。
3.十里鋪東漢末期畫像石?
徐州十里鋪東漢畫像石墓中山圖像位于墓室西側室橫額畫像下部。山形表現(xiàn)較為簡單,山體僅以兩三根粗線條重疊,山峰呈鋸齒狀排列。
相似的還有銅山洪樓祠堂東漢末畫像石?,雷公形象人物腳下亦有這樣的山峰。
4.徐州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胡漢交戰(zhàn)圖》中的山圖像
胡漢交戰(zhàn)圖是漢畫刻石表現(xiàn)中常見的內(nèi)容之一,有些圖像中會在胡兵一側畫像邊緣刻畫一些山包。這種圖像在徐州地區(qū)發(fā)現(xiàn)有五例。其中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館藏四例,館藏編號No261、No249、庫房藏1、庫房藏2;徐州漢畫像石研究會藏一例。?五例畫像石山圖像與山東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同類型畫面中山圖像表現(xiàn)形式基本相同,皆是以半圓形為基本形,然后根據(jù)需要層疊而成。
表6 江蘇地區(qū)畫像磚石山石圖像示例
5.邳州占城祠堂畫像石
山圖像位于祠堂右面山墻刻石畫像最上面一層西王母故事中,山形呈倒梯形,山頂平臺為平行四邊形,西王母坐在平臺上。
6.銅山茅村北洞山祠堂畫像石?
北洞山祠堂畫像石山石圖像有兩處。一處位于最上層西王母故事畫像中,山形整體呈“工”形,但與山西地區(qū)又有區(qū)別,類似于古羅馬柱式。另一處位于上面第二層群獸畫像中,山形由多個半圓形山包層疊而成。
江蘇出土畫像石上發(fā)現(xiàn)的山石圖像主要集中在徐州,多處于東漢晚期,大多呈現(xiàn)在“狩獵”“胡漢交戰(zhàn)”畫面中。半圓形、饅頭狀是山體形狀的主要特征。其他區(qū)域較為常見的西王母(東王公)或其他一些仙人身下的仙山形象比較少見,僅有的兩例在形象上卻是非常的奇特,有著一定的外來文化特征。(表6)
(七)其他地區(qū)
1.湖北當陽半月東漢中期墓畫像磚?
在半月東漢墓出土的《百獸圖》畫像磚上,群山占據(jù)畫面大部分空間,三座高大的山峰之下又有群峰層疊,山間遍布樹木、雜草,各種野獸奔行其間。
2.湖北老河口畫像磚[51]
老河口北郊1988年發(fā)現(xiàn)四方大型空心畫像磚,畫面完全相同,畫面從上到下分別描繪飛鳥、樓閣、樹木及山峰。山圖像位于最底處,三座山峰呈波浪狀相連。
3.安徽蕭縣漢畫像石[52]
山圖像位于圣村M1東漢墓門楣刻石畫像兩端,山形呈“工”形,頂部平臺底面與山腳以正中柱體山為中心,兩側對稱狀分別繪有兩座倒懸之峰與小山峰。
4.安徽淮北漢畫像石
該畫像石為淮北電廠出土,畫面共描繪了九座山峰,其中一高一矮兩座“工”形仙山高高聳立于群山之上。
相似仙山形象還見于淮北時村塘峽子畫像石中。[53]
通過上述梳理,整體上來說,這些山石形象按母形的基本樣式可分為五類(表7)。
(一)三角形
三角形是自然界山石形象基本內(nèi)在形式,也是體現(xiàn)山石的最簡潔形象之一。畫像磚石中三角形山石圖像有十余例,按其形態(tài)結構可分為三型。
A型:近于幾何式三角形,如新通橋西漢晚期空心磚上山峰、滕州桑村西戶口漢墓《孔子見老子圖》中山峰、微山島畫像石《送葬圖》中山峰。
B型:在A型基礎上層疊若干小三角形,如沂南古墓發(fā)現(xiàn)的山圖像。
C型:三角狀頂角呈現(xiàn)圓弧化,如離石馬茂M3墓、M2墓前室刻石上山石圖像,以及湖北老河口、安徽淮北電廠等畫像石上“工”形仙山腳下的群山形象。
(二)半圓形
半圓形也是自然山石形象的一種基本特征,常表現(xiàn)土丘、較低的山包等。漢畫像磚石中半圓形山石圖像發(fā)現(xiàn)較多,按形態(tài)特征差異也可分為三型。
A型:以接近正圓的半圓形為母形,然后或單個成形,或兩兩甚至幾個相連,如南陽陳棚墓中山包形狀,長清孝山堂石祠、鄒城師范學校、宋山小石祠基座、滕州桑村、滕州城東山亭公社、鄒城黃路屯、鄒城郭里鄉(xiāng)等《胡漢交戰(zhàn)圖》中的山體形象。
B型:以波浪線為主,每段浪頭凸起處為近似正圓的半圓形,如嘉祥宋山M2墓、微山島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墓等畫像石中的山包。
C型:改變了A型的規(guī)整、對稱性,相對接近自然山石形象,如樊集M37墓《胡漢交戰(zhàn)圖》中的山峰,費縣潘家疃、南陽英莊等狩獵場景中的山石形象。
(三)“工”形
“工”形山石形象主要體現(xiàn)在表現(xiàn)西王母故事的仙界場景中,代表昆侖山形象。[54]西王母神話兩漢時傳播較盛,漢畫像磚石中昆侖山形象不僅發(fā)現(xiàn)多,而且形態(tài)變化也最為復雜。以本文所介紹的例子來說,其在形態(tài)上可分為五種。
表7 漢畫像磚石山石圖像類型劃分
表7(續(xù)表)
表7(續(xù)表)
A型:完全以單體“工”形為主要形態(tài),又分為四種樣式。A1式:最接近“工”形原形,呈杯狀,如南陽宛城熊營漢墓、扶溝博物館《射虎圖》中的山形象;A2式:中間部分豎向山體開始呈S形彎曲,如嘉祥宋山第4石、臨沂蒼山畫像石中西王母坐下之山;A3式:與A1式較為相似,只是皆呈現(xiàn)為“工”形的半邊,如長寧2號石棺、新津崖墓石函、新津5號石棺、彭山江口石棺等畫像上發(fā)現(xiàn)的仙山形象;A4式:屬于A型山石形象變體,或呈現(xiàn)為高臺狀,或呈現(xiàn)為鼓狀,或呈現(xiàn)為羅馬柱式,等等,在“工”形基礎上變化較大,如邳州占城祠堂、銅山茅村北洞山祠堂西王母故事中的山石圖像,以及四川彭山縣、謝洪縣等地出土石棺畫像上的神山圖像。
B型:以單體“工”形為主干,在山腳、山頂平臺及中間豎向山體部分又增些不同的變化,也有五種樣式。B1式:主干“工”形接近“工”形原型,僅在山腳與山頂平臺上下側多了些小山峰,如新密打虎亭2號墓、離石馬茂M2墓畫像石中的山形,以及離石石盤、建寧四年等畫像石中的山形。B2式:延續(xù)A2型部分特征,中間豎向山體呈S形彎曲,呈現(xiàn)為明顯樹干狀特征,如沂南古墓八角擎天柱柱身上部西王母身下的樹形山、楊孟元墓墓門兩側樹狀山。B2式山石圖像在兩漢中期陜西地區(qū)發(fā)現(xiàn)最多,在王德元墓、黃家塔6號墓、義合鎮(zhèn)M1、白家山、快華嶺板佛寺、大坬梁、榆林古城灘南梁村、神木大保當、米脂縣城西等多處漢墓中都有發(fā)現(xiàn)。B3式:此類圖像都發(fā)現(xiàn)于B2式之后階段,是在B2式基礎上演變出的新樣式,其淡化了B2式中寫實性樹狀特征,開始象征性、寫意性地表現(xiàn)樹形,表現(xiàn)方式也呈多樣化發(fā)展,如黃家塔、綏德等地畫像石中的山形。B4式:形態(tài)又處于B3式的演變后期,變化形式?jīng)]有B3式復雜,中間豎向樹形山體在原本S形彎曲的基礎上呈雙S形甚至多S形彎曲,裝飾性、程式化特點加強,如后思溝、延家岔、四十鋪等漢墓墓門豎石內(nèi)欄上部西王母或東王公身下的山體形象。B5式:裝飾性最強,以單體“工”形樹狀為主干基礎上,又結合云氣形成復雜圖像,如延家岔漢墓、五里店漢墓墓門上的山石圖像。
C型:改變以上A、B型以單體“工”形為主要形態(tài)的樣式,變?yōu)橐詢蓚€或兩個以上“工”形山體平行排列,可分為兩種樣式。C1式:平行并列“工”形山體基本保持B2型中那種寫實性樹狀特征,如安徽淮北電廠、淮北時村塘峽子畫像石中的仙山形象;C2式:平行并列“工”形山體完全改變樹狀特征,僅是幾個“工”形符號的并列,如離石馬茂M14、M19、M44中畫像石上的山石形象。
D型:山石形象為C2式的演變形態(tài),“工”形符號山體平行并列的同時又兩層或多層疊加,如熹平四年畫像石、離石下水村畫像石等圖像中的山形象。
E型:最為特殊的一種形態(tài),幾乎是A、B、C、D四種形態(tài)特點的集合。E型山石形象只發(fā)現(xiàn)一例,即柳林漢墓中墓門兩側門框石彩繪畫像中的山石圖像,山的主體形狀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分呈S形樹狀,山體較粗,下部由三到四個“工”形山并列組成,似是陜西綏德漢畫中典型的S形樹狀山與離石“工”形山的結合體。
(四)“山”形
“山”形也是漢畫像磚石中體現(xiàn)仙界山石奇特形象的一種表現(xiàn)樣式,一般認為表現(xiàn)的是蓬萊山形象。[55]“山”形山石形象發(fā)現(xiàn)數(shù)量不多,從形態(tài)上來說呈現(xiàn)為三種。
A型:單體“山”形,如沂南古墓墓門下部東王公與西王母身下“山”形山石。
B型:單體“山”形多層層疊狀,如潘家疃畫像石、臨沂五里堡畫像石上發(fā)現(xiàn)的山圖像。
C型:為B型山石形狀變體,每層“山”形下部收束成V形,如金雀山畫像石中的山形象。
(五)其他形態(tài)
在三角形、半圓形、“工”形、“山”形之外,還有一些山石形象相對來說造型較復雜,表現(xiàn)較隨意,寫實性較強,沒有統(tǒng)一基本形特點,更加接近自然山石形態(tài)。此處將這類山石圖像歸為“其他”一類,并按照所屬時期、形象表現(xiàn)復雜程度等因素,分為兩型。
A型:畫法雖簡單卻很隨意,沒有符號化的感覺,初步體現(xiàn)了自然山石形態(tài),如洛陽洛寧西漢墓中出土《山林獸斗》中的山石形象,以及許昌博物館藏畫像磚、鄭州南關外北二街M4墓空心磚、中原石刻藝術館收藏的空心磚上的山石形象等。
B型:山石形象已明顯體現(xiàn)出模擬自然的山景,山石形態(tài)、空間塑造等關系處理已有很大突破,傳統(tǒng)山水繪畫一些透視法有了初步呈現(xiàn),如陜西白家山漢墓橫額畫像中的山石圖像,成都昭覺寺出土畫像磚上勞作場面的山林背景,湖北當陽半月墓出土畫像石上的群山形象,成都曾家包M1墓,成都揚子山1、2、10號墓等處出土的山石圖像,等等。
通過上述梳理及類型劃分,可大致看出漢畫像磚石山石圖像的幾個特點。
(一)在藝術風格上,這些山石圖像可分為四個大的文化區(qū)域。陜北晉中為一個區(qū)域,“工”形是山石圖像的主要特征;魯西南及蘇皖北為一個區(qū)域,除少量仙境中山石圖像以“山”形為基本形外,大多數(shù)以半圓形為基本形;四川地區(qū)為一個區(qū)域,山石圖像主要特征為五種類型中的“其他”,具有較強寫實性特征;河南地區(qū)可以看做一個區(qū)域,這個區(qū)域發(fā)現(xiàn)的山石圖像形式比較多樣,雖沒有較為統(tǒng)一的風格傾向,但此區(qū)域發(fā)現(xiàn)的山石圖像不僅多而且大部分時間較早,其他區(qū)域藝術風格的變化與形成或多或少都與其有著一些密切的聯(lián)系。當然,各個區(qū)域之間也不是封閉的,也存在著一定程度的交流與相互影響。這不僅體現(xiàn)在縱向(時間)上河南地區(qū)對其他三個區(qū)域的影響,橫向上不同區(qū)域間的交流也是明顯的。如新野發(fā)現(xiàn)的西王母畫像磚、湖北當陽發(fā)現(xiàn)的《百獸圖》畫像磚中的山石形象,都是典型的四川地區(qū)東漢晚期風格,這說明有可能四川畫像藝術曾通過對湖北的影響又影響到了河南。
(二)在形態(tài)表現(xiàn)上,西漢到東漢幾百余年間的時光交替中,這些山石形象雖大體上體現(xiàn)了人類繪畫表現(xiàn)能力從低級向高級逐漸演變的規(guī)律,但從西漢晚期到東漢中前期普遍存在的幾何形態(tài)山石形象說明,兩漢時期畫山能力的發(fā)展顯然在一股外力的作用下,曾一度背離過人類繪畫表現(xiàn)能力的正常發(fā)展軌道,使得這些山石形態(tài)體現(xiàn)出“寫實—符號—寫實”的變化特征。西漢中晚期的山石圖像共有12例,這些山石形象自然寫實化傾向十分明顯,大部分屬于上述五種類型中的“其他”,表現(xiàn)較隨意,寫實性較強,沒有統(tǒng)一基本形特點,更加接近自然山石形態(tài)。延及東漢中期前后,山石圖像卻大多隸屬于“工”形類型、半圓形類型,呈現(xiàn)出高度抽象、符號化的幾何形風格。東漢后期,這種幾何風格的山石形象漸趨弱化,山體形態(tài)再次體現(xiàn)出逐漸復雜化、寫實化的演變趨勢。
(三)在昆侖山圖像上,程式化的演變歷程有著明顯體現(xiàn)。根據(jù)本文梳理,畫像磚石上最早的昆侖山形象,發(fā)現(xiàn)于鄭州南關外北二街M4墓畫像空心磚上,山石形狀與同時期出土畫像磚上表現(xiàn)非仙境的山石手法相似,以一種早期的稚拙的寫實主義模仿現(xiàn)實中的山石特征。山形與早期文獻記載中的昆侖山形象毫無關聯(lián),只有聯(lián)系畫面中戴勝的西王母、玉兔、九尾狐等形象,才能判定其為昆侖山形象。新莽前后,帶有自然主義特征的昆侖山形象有了新變化,呈現(xiàn)簡單的“工”形并逐漸帶有樹形特征。東漢中期前后,昆侖山形象樹狀寫實特征開始漸趨弱化,程式化特點加強。樹狀主干部分山體有的很細并呈多S形波浪狀彎曲,有的卻很粗呈樹樁狀,有的兩邊結合云氣形成更加復雜的圖像,有的與山頂平臺上西王母形象連成一體似一花蕾,等等。這段時期是昆侖山形態(tài)變化最復雜的階段。東漢后期,昆侖山形象更加抽象、簡潔,演變?yōu)橐猿橄蟆肮ぁ毙紊綖榛拘?,或獨立成形,或兩三個甚至四個、五個并列或?qū)盈B,呈現(xiàn)出強烈的裝飾化、程式化特征。
總的說來,上述梳理及類型劃分,不僅直觀呈現(xiàn)出漢畫像磚石藝術中山石形象的眾多數(shù)量與多樣形態(tài),更為重要的是,三角形、半圓形、“工”形、“山”形、其他等五種不同類型劃分以及對每種類型進行的式樣細分,從整體上考察了這些山石形象的存在形態(tài)與演變規(guī)律,顯示出了這些山石圖像的形態(tài)歸屬、地區(qū)分布及其在相對應序列中的空間位置,有利于我們對其形成一個整體性認知,為進一步探討這些山石形象提供必要的基礎性依據(jù),也可為我們斷定一些畫像石、畫像石墓的時期歸屬提供一個參考標準。但通過梳理發(fā)現(xiàn)的西漢中后期與東漢晚期山石形態(tài)上明顯存在的寫實主義風格,值得我們深入思考,到底什么原因在中間階段阻礙了這股趨勢的有序發(fā)展?這與“工”形所代表的昆侖山形象在這一階段大量出現(xiàn)并漸趨程式化過程是否有著一定的對應關系?對這些問題的求解,或許能夠深入揭示兩漢時期山石繪畫的真實狀況及其與當時社會、信仰、觀念之間的互動關系。
注釋:
①為了能更準確地把握漢畫像磚石山石圖像信息,筆者搜錄的資料以知網(wǎng)所見歷年發(fā)表的考古發(fā)掘報告為主,并在仔細甄別的基礎上兼顧各類正式出版著作及重要公私收藏機構的藏品。
②時期劃分主要依據(jù)考古發(fā)掘報告或相關著作中給出的參考性時間,資料原出處未給出參考性時間的,本文雖收錄其形象,但不作時期劃分,研究中作為參考。以下各例無特別說明皆如此。
③相關情況見史家珍、李娟《洛陽新發(fā)現(xiàn)西漢畫像磚》,《中原文物》2005年第6期。
④三處畫像情況分別見:許昌市文物工作隊《河南禹州新峰墓地兩座漢代畫像磚墓》,《中原文物》2013年第2期;陳文利、李麗娜《許昌市博物館藏漢畫像磚》,《華夏考古》2009年第4期;馬鉞鋒《河南省中原石刻藝術館收藏一批漢代空心畫像磚》,《中原文物》1989年第2期。
⑤相關情況見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鄭州市南關外漢代畫像空心磚墓》,《中原文物》1997年第3期。
⑥相關情況見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鄭州二里崗漢畫象空心磚墓》,《考古》1963年第11期。
⑦相關情況見鄭州市博物館《鄭州新通橋漢代畫象空心磚墓》,《文物》1972年第10期。
⑧相關情況見南陽地區(qū)文物研究所、淅川縣博物館《河南淅川漢畫像磚墓發(fā)掘報告》,《華夏考古》1994年第4期。
⑨相關情況見韓維龍等《河南扶溝發(fā)現(xiàn)漢代畫像磚》,《考古》1988年第5期。
⑩相關情況見河南省南陽地區(qū)文物研究所《新野樊集漢畫像磚墓》,《考古學報》1990年第4期。
?相關情況見南陽地區(qū)文物工作隊、南陽縣文化館《河南南陽縣英莊漢畫像石墓》,《文物》1984年第3期。
?相關情況見蔣宏杰等《河南南陽陳棚漢代彩繪畫像石墓》,《考古學報》2007年第2期。
?相關情況見南陽市博物館《南陽縣王寨漢畫像石墓》,《中原文物》1982年第1期。
?相關情況見呂品編《中原文化大典·文物典·畫像石》,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19-325頁。
?相關情況見王褒祥《河南新野出土的漢代畫象磚》,《考古》1964年第2期。
?相關情況見呂品編《中原文化大典·文物典·畫像石》,第417頁。
?相關情況見安金槐、王與剛《密縣打虎亭漢代畫象石墓和壁畫墓》,《文物》1972年第10期。
?相關情況見王思禮、賴非等《山東微山縣漢代畫像石調(diào)查報告》,《考古》1989年第8期。
?相關情況見胡新立《鄒城漢畫像石》,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第24頁。
?相關情況見滕州市政協(xié)文史委編《滕州漢代祠堂畫像石》,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7年,第60頁。
?相關情況見濟寧地區(qū)文物組、嘉祥縣文管所《山東嘉祥宋山1980年出土的漢畫像石》,《文物》1982年第5期。
?相關情況見余偉超等編《中國畫像石全集》第一卷《山東漢畫像石》,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0年,第14頁。
?六處畫像情況分別見:胡新立《鄒城漢畫像石》,第119頁;余偉超等編《中國畫像石全集》第一卷《山東漢畫像石》,第69頁;滕州市政協(xié)文史委編《滕州漢代祠堂畫像石》,第60頁;余偉超等編《中國畫像石全集》第二卷《山東漢畫像石》,第106頁;胡新立《鄒城漢畫像石》,第66頁;胡新立《鄒城漢畫像石》,第38頁。
?相關情況見臨沂市博物館《臨沂漢畫像石》,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2年,第156頁。
?相關情況見南京博物院、山東省文物管理處《沂南古畫像石墓發(fā)掘報告》,北京:文化部文物管理局,1956年,第24-26頁。
?相關情況見安丘縣文化局、安丘縣博物館編《安丘董家莊漢畫像石墓》,濟南:濟南出版社,1992年,第29頁。
?兩處畫像情況見朱錫祿編《嘉祥漢畫像石》,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1992年,第 39、79 頁。
?相關情況見臨沂市博物館《臨沂漢畫像石》,第76頁。
?相關情況見臨沂市博物館《臨沂漢畫像石》,第59頁。
?此處兩處畫像情況見臨沂市博物館《臨沂漢畫像石》,第160、46頁。?相關情況見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四川彭縣義和公社出土漢代畫像磚簡介》,《考古》1983年第10期。
?相關情況見成都市文物管理處《四川成都曾家包東漢畫像磚石墓》,《文物》1981年第10期。
?相關情況見劉志遠《成都昭覺寺漢畫像磚墓》,《考古》1984年第1期。
?相關情況見四川省博物館、郫縣文化館《四川郫縣東漢磚墓的石棺畫象》,《考古》1979年第6期。
?相關情況見高文、高成英《四川出土的十一具漢代畫像石棺圖釋》,《四川文物》1988年第3期。
?四處畫像情況分別見高文編《中國畫像石棺全集》,太原:山西出版?zhèn)髅郊瘓F,2011年,第288頁;高文編《中國畫像石棺全集》,第166頁;龔廷萬編《巴蜀漢代畫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251-252頁;常任俠編《漢代繪畫選集》,北京:朝花美術出版社,1955年,第32頁。
?相關情況見綏德縣博物館《陜西綏德漢畫像石墓》,《文物》1983年第5期。
?本節(jié)此后所引陜西漢畫像情況均見李貴龍、王建勤編《綏德漢代畫像石》,西安: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00年。
?離石馬茂M3墓、M2墓畫像情況均見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呂梁地區(qū)文物工作室、離石縣文物管理所《山西離石馬茂莊東漢畫像石墓》,《文物》1992年第4期。
?離石交口鎮(zhèn)東漢晚期畫像石、離石下水村東漢晚期畫像石情況見呂梁地區(qū)文物局《山西呂梁地區(qū)征集的漢畫像石》,《文物》2008年第7期。
?離石石盤畫像石、建寧四年畫像石分別見:王金元《山西離石石盤漢代畫像石墓》,《文物》2005年2期;王雙斌《山西離石馬茂莊建寧四年漢畫像石墓》,《文物》2009年第11期。離石馬茂三座漢墓畫像石情況見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呂梁地區(qū)文物管理處、離石縣文物管理所《山西離石再次發(fā)現(xiàn)東漢畫像石墓》,《文物》1996年第4期。?相關情況見高繼平、孔令忠《山西柳林發(fā)現(xiàn)的漢彩繪畫像石》,《文物世界》2014年第1期。
?相關情況見南京博物院、邳縣文化館《東漢彭城相繆宇墓》,《文物》1984年第8期。
?相關情況見徐州博物館、贛榆縣圖書館《江蘇贛榆金山漢畫像石》,《考古》1985年第9期。
?原石未見,發(fā)掘報告中發(fā)表的圖片較為模糊,無法清晰呈現(xiàn),此處依原報告文中所說。
?相關情況見江蘇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南京博物院《江蘇徐州十里鋪漢畫象石墓》,《考古》1966年第2期。
?相關情況見周保平《徐州洪樓兩塊漢畫像石考釋》,《中原文物》1993年第2期。
?見朱滸《漢畫像胡人圖像研究》,上海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2年,第88-92頁。
?邳州占城祠堂畫像石、銅山茅村北洞山祠堂畫像石情況見武利華編《徐州漢畫像石》,北京:線裝書局,2001年,第20、25頁。
?相關情況見宜昌地區(qū)博物館、當陽市博物館《湖北當陽半月東漢墓發(fā)掘簡報》,《文物》1991年第12期。
[51]相關情況見楊柳《湖北老河口市出土漢代空心畫像磚》,《考古》1996年第3期。
[52]相關情況見周水利《安徽蕭縣新出土的漢代畫像石》,《文物》2010年第6期。
[53]安徽淮北兩處畫像可見高書林編《淮北漢畫像石》,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2年,第179、84頁。
[54]可參見王煜《漢代“西王母與平臺”圖像試探——兼談漢代的昆侖信仰及相關問題》,見王煜編《文物、文獻與文化——歷史考古青年論集》(第一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55]可參見高莉芬《垂直與水平:漢代畫像石中的神山圖像》,《興大中文學報》200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