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智學 倪彥鵬
據(jù)資料顯示,北京人的海洋意識以84.1%的認知度居全國榜首,超過了沿海很多的城市。作為首都的一份子,匯文人有些許的自豪和安慰,或許這里有我們的一份付出和辛勞吧!
我校建有北京市第一家“校史館”,雖然面積不大,但內(nèi)容豐富。既有學校100多年前的老校匾、民國時期的學生名冊和書籍,也有我們珍藏的曾經(jīng)飄揚在南北極上空的校旗和南極企鵝標本。自20世紀80年代至今,學校開展極地教育、海洋教育已有30多年的不間斷的歷史。
早在1984年中國開展第一次南極科考的時候,我校就與海洋局開展手拉手活動?!靶F觳逑蚰媳睒O”系列活動二十多年從未間斷。2006年,南極企鵝標本的到來使學校迎來了對學生海洋意識教育的新機遇,孩子們把這個企鵝命名為“丁丁”,由此開始系列教育,使學校從特色活動生成為學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由小規(guī)模參與到大規(guī)模體驗
每年的氣象日、海洋日、環(huán)境日、防災(zāi)減災(zāi)日等,我們都會組織師生走進國家氣象局、海洋局等單位開展實踐活動。為拓展視野,提升海洋意識,從2012年開始,匯文一小師生走進了各大海洋基地,開展研究性、實踐性活動。從幾個到幾十個學生,師生來到了江陰、青島、泉州、馬尾、上海、海南等地參觀,參與“蛟龍?zhí)枴焙J禄顒?,登上“雪龍?zhí)枴薄按笱笠惶枴笨瓶即?52D“昆明號”導彈驅(qū)逐艦,參觀造船廠,走進海洋大學……就在這個學期,我們還組織全體六年級師生赴青島開展一周的畢業(yè)研學之旅。學生走進北海分局、參觀小麥島海洋觀測站、探秘貝殼博物館,來到海洋研究所觀看千奇百怪的海洋生物標本,來到極地海洋博物館了解海洋,來到紅島漁村體驗漁民生活享受趕海的樂趣……師生們從中更加體會到海洋與人類息息相關(guān),以及發(fā)展海洋經(jīng)濟、保護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性。
規(guī)模由小到大,走出校園、走出北京、走向全國各海洋教育基地。學校將教育教學有機結(jié)合,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成長。
由傳統(tǒng)到創(chuàng)新形成特色
2006年起,“迎接南極小企鵝”“與科考隊員衛(wèi)星同話”“給南極島峰命名”等一系列活動使我校師生與國家海洋局、與極地考察隊員們建立了更加直接和深入的聯(lián)系?!靶F觳逑蚰媳睒O”成為我??萍冀逃钠放坪图~帶。2007年,學校開展卡通形象征集活動,經(jīng)學生創(chuàng)作,南極企鵝“丁丁”以及北極熊“文文”成為了學校的卡通形象。這一形象也成為了我們各種校本教材的故事“主人公”。
2008年,海洋局領(lǐng)導的一項決策使匯文一小近千名學生有了從小實現(xiàn)夢想的機會。我??萍冀處煆垊P亮帶著全校師生的夢想,參加了中國第三次北極科學考察。2009年底,他再次成功參加中國第26次南極考察,并把學校的校旗帶到了南極。他成為了我國普教戰(zhàn)線登上南北兩極的第一人。2017年1月,學校校長鄭智學也有幸隨“少年極先鋒”2017中國青少年南極科學考察團前往南極,更換南極長城站“中國少年紀念標”。
近些年,因東海、南海、釣魚島等問題,海洋國土意識、海洋意識開始悄然走近國民,而我們像遲到了一樣,不得不面對海洋國土被他國侵占的現(xiàn)狀。面向未來,海洋國土意識、海洋價值意識、海洋權(quán)益意識等對教育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戰(zhàn)略意義。2011年中國進行大洋科考,“蛟龍?zhí)枴闭Q生并開始深潛,全校師生由關(guān)注極地科考,到關(guān)注祖國的大洋科考。我們的視野范圍擴大了,邀請潛航員唐嘉陵、付文濤到校給孩子們進行科學講座;帶領(lǐng)全校學生參加“走進大洋20年”活動,孩子們自己制作“蛟龍?zhí)枴蹦P退徒o潛航員;新學期邀請“蛟龍?zhí)枴笨傊笓]劉峰叔叔到校參加開學典禮;2012年6月,我校師生代表參與蛟龍7000米海試啟航儀式;我校校旗隨“蛟龍?zhí)枴币煌聺摚?014年暑期,學校印制“中國少年夢——匯文一小海洋教育”年代尺,印有學校30多年來海洋活動的大事記,同時將我國南海諸島以及南北極的相關(guān)海洋知識、新版中國地圖一同發(fā)給孩子們;同年暑期,張凱亮老師隨“蛟龍?zhí)枴币煌侥咸窖筮M行深海海試實驗。一系列主題活動構(gòu)成學校海洋意識教育鏈、活動鏈,深深扎根于匯文師生內(nèi)心。
變活動為特色課程,植根于學校課改
課程是學校實施教育影響的載體,校本課程的開發(fā)為新課改推進增加了無限資源。活動更為我們開展課程提供了一手的資料。我校開展海洋意識教育課程主要從國家課程、校本課程、選修課程和社團課程四個方面來推進。一是各學科教師課堂教學進行滲透,我們開展與“海洋意識教育”有關(guān)的錄像課征集評比活動;全校開展“海洋意識教育”班會展示活動。二是開設(shè)“極地知識”課,利用“閱讀”校本課,開展海洋圖書閱讀;撰寫閱讀心得,做好讀書筆記;自制極地科考棋,供低年級學生在“游戲”課程中玩耍;編寫具有我校特色的海洋教育讀本。三是每周五下午的選修課程中,開展“我們愛海洋”選修課程,開設(shè)“神奇的貝殼”貝殼畫課程,學生定期走進北京富國海底世界參觀實踐。四是開設(shè)海洋知識社團,幫助部分學生進行海洋知識的專門學習,為未來播下希望的種子。
學校堅持以長期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教育活動為基礎(chǔ),整體推進學校教育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倡導過程育人,彰顯才干,塑造全人。如今,海洋意識已經(jīng)在北京市匯文第一小學成為一種自覺的民族意識、國家意識。我們有信心讓海洋成為美妙律動的音樂,讓丁香花跳動成歡樂的音符,讓中國少年夢異彩紛呈。
注: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4年度校本研究專項課題“‘匯文懷理 博學成美——北京市匯文第一小學教育理念和實踐體系的研究”研究成果(BBA14025)
作者單位:北京市匯文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