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英良
一般種植中藥材以塊莖入藥的居多,合理地噴施藥材膨大劑是提高藥材品質和產量,增加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之一。
目前經常使用的藥材膨大劑可分為三大類:一是以生長激素為主,抑制和改變養(yǎng)分運輸,增加光合作用,加快植株生長,促進根莖細胞分裂與擴大和營養(yǎng)物質向根莖果實轉移,加速根莖發(fā)育,具有拉長、拉直、膨大的作用。二是以銅、鋅、鐵、鈣、鎂、硼、錳等多種中微量元素為主,通過外源補充微量元素,打破和改善元素之間的拮抗關系,促進作物健康生長發(fā)育,提高根系對肥料的吸收利用率,增強光合作用。三是以生長激素為主,中微量元素為輔,刺激細胞的分裂與生長的同時及時補充微量元素,促進根系發(fā)育,提高產量,增強植物的抗逆性。
適時合理地噴施藥材膨大劑,是獲得高產的一種做法。噴施過早,會提前使塊莖進入膨大期,造成植株葉叢(同化產物)與塊莖(同化產物倉庫)生長關系不協調,即源(植株葉叢)庫(塊莖)關系不協調。植株葉叢有較大的光合作用面積時噴施塊莖膨大劑,才會更快積累和轉化更多的干物質養(yǎng)分,使藥材塊莖快速膨大。噴施過晚,會縮短塊莖膨大生長時間,降低產量,無法充分發(fā)揮膨大劑的藥效作用。
作物的營養(yǎng)生長為生殖生長提供所需養(yǎng)分,生殖生長為下一代的營養(yǎng)生長提供條件,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存在養(yǎng)分的競爭。當營養(yǎng)生長過旺時則生殖生長受到抑制,當生殖生長過旺時則營養(yǎng)生長不良,所以只有作物進入生殖生長后才是噴施膨大劑的最佳時期,俗稱“回性”。即植株不再旺盛生長、出現花蕾等特征,以及出現晝夜溫差較大的環(huán)境條件。
一般噴施膨大劑次數以2~3次為佳,藥劑以生長激素為主、中微量元素為輔的塊莖膨大劑為好。第1~2次噴施間隔時間為5~7天,第2~3次要間隔15~20天。藥材膨大劑需要大量的速效性鉀和鈣、硼等中微量養(yǎng)分,噴施后要加強肥水管理,一旦養(yǎng)分供應不充足,塊莖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海綿狀,藥材品質將會下降。
(作者聯系地址:河北省行唐縣西秀村 郵編:05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