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慶邦,蔡茵瑜,卓華欽
(東莞巿第三人民醫(yī)院腎內(nèi)科,廣東 東莞 523000)
2型糖尿病腎病的常見表現(xiàn)是微量白蛋白尿,這也是血管病變與內(nèi)皮細胞功能損傷的重要標志,與下肢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有著非常密切的關(guān)系[1]。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在體內(nèi)廣泛存在,與多種急慢性炎性反應存在密切關(guān)系,但關(guān)于 SOD在2型糖尿病腎病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患者體內(nèi)的狀態(tài),尚未有明確的論斷,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2]。
1.1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來我院就診的56例2型糖尿病腎病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為研究組,均確診符合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制定的《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3]。所有患者均在體檢前1周禁煙、禁酒,排除發(fā)熱、心肺功能不全、近期服用抗生素者、妊娠期及哺乳期者等。告知患者體檢的相關(guān)用途,簽署《知情同意書》。56例患者中男26例,女30例;年齡42~84歲,平均(55.4±6.2)歲;體重指數(shù)(BMI)22~28 kg/m2,平均(25.2±1.7)kg/m2。選取同期在我院體檢的56例健康者為對照組,男26例,女30例;年齡40~85歲,平均(55.5±6.4)歲;BMI 22~28 kg/m2,平均(25.3±1.8)kg/m2。
1.2研究方法:清晨采集受試者5 ml靜脈血,以3 000 r/min離心15 min,分離血清。采用BECKMANCOULTER 27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美國貝克曼庫爾特有限公司生產(chǎn)),使用鄰苯三酚比色法測定受試者的SOD水平,使用酶終點直接法、糖基酶法、甘油磷酸氧化酶(GPO)-過氧化物酶(POD)法測定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總膽固醇(TC);采用ADVIA Centaur全自動免疫分析儀(德國西門子股份公司生產(chǎn)),使用化學發(fā)光法測定血清C-肽(C-P)水平;采用HLC-723G8全自動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日本希森美康集團生產(chǎn)),使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血清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
1.3評價指標:比較兩組受試者SOD、LDL-C、FPG、TC、血清C-P、HbA1c之間的差異,并分析SOD與其他各項指標之間的相關(guān)性。
2.1相關(guān)臨床檢測指標比較:觀察組患者的SOD與血清C-P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LDL-C、FPG、TC、HbA1c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組別例數(shù)SOD(U/ml)LDL-C(mmol/L)FPG(mmol/L)TC(mmol/L)C-P(ng/ml)HbA1C(%)觀察組56132.4±15.42.8±0.79.5±1.44.9±0.81.3±0.58.3±1.5對照組56156.5±17.22.2±0.65.3±0.94.5±0.72.2±0.65.6±1.0t值 7.8124.87018.8842.8168.62311.208P值0.0000.0000.0000.0060.0000.000
2.2影響SOD水平的相關(guān)因素Logistic逐步回歸分析:研究結(jié)果顯示,SOD水平的降低與LDL-C、HbA1C的升高密切相關(guān)(P<0.05)。見表2。
表2影響SOD水平的相關(guān)因素Logistic逐步回歸分析
變量βSEOR(95% CI)P值年齡1.4461.7252.834(0.047~11.514)0.036BMI0.4681.6381.385(0.196~9.817)0.418LDL-C1.5641.4276.385(1.643~5.776)0.014FPG1.0560.7833.635(0.826~6.672)0.023TC0.5121.3242.423(0.753~7.615)0.328C-P-0.0211.0930.916(0.753~5.426)0.309HbA1c1.4731.6124.253(1.286~7.695)0.007
2型糖尿病腎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最為重要的合并癥之一。在我國,2型糖尿病腎病的發(fā)病率呈顯著上升趨勢,成為了導致終末期腎臟病的、僅次于腎小球腎炎的第二大成因[4]。而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又容易發(fā)生下肢動脈粥樣硬化,在治療上也會因此變得更加棘手,給患者的健康造成更大的損害[5]。在2型糖尿病腎病下肢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與葡萄糖自身氧化、蛋白激酶C活化、抗氧化酶糖基化、蛋白質(zhì)非酶糖化等一系列作用密切相關(guān),促使機體內(nèi)的自由基不斷增多,抗氧化力不斷削弱,產(chǎn)生較為嚴重的氧化應激反應(OS),而OS又會降低體內(nèi)胰島素的敏感性,繼而形成惡性循環(huán),促進病情加重[6]。
本組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的SOD與血清C-P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LDL-C、FPG、TC、HbA1C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充分說明了2型糖尿病腎病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患者體內(nèi)SOD水平是呈降低狀態(tài)的,這與OS加重的機制相一致,體現(xiàn)了SOD在2型糖尿病腎病下肢動脈粥樣硬化病情進展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2型糖尿病腎病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患者體內(nèi)的其他觀察指標也與健康人群存在顯著的差異,提示這些觀察指標與SOD水平之間可能存在某種聯(lián)系。進一步的Logistic逐步回歸分析結(jié)果顯示,SOD水平的降低與LDL-C、HbA1c的升高密切相關(guān)(P<0.05)。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2型糖尿病腎病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患者體內(nèi)SOD水平的降低程度與血脂、血糖控制效果明顯相關(guān),這為臨床病情的評估、預后判斷提供了良好的依據(jù),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