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女夭夭
從路邊擺小攤到開辦全國第一家“攤煎餅”學(xué)校,從一開始攤前無人問津到如今年入百萬、連開三家連鎖店,52歲的“煎餅大媽”賈秀英最近登上《我是演說家》的舞臺,溫情講述自己闖蕩“煎餅江湖”背后的艱辛與美好——
萬事開頭難
1999年,賈秀英的女兒在北京上一年級。給女兒交完贊助費、借讀費,原本不寬裕的生活更加捉襟見肘。然而不久,賈秀英打工的服裝廠倒閉,全家只能靠丈夫當(dāng)庫管的1000塊錢生活。女兒剛上小學(xué)需要接送,賈秀英就在學(xué)校附近找了份小時工,幫人做飯每月能掙200塊錢。
2000年上半年,丈夫單位的工資時常發(fā)不下來,眼瞅著孩子下學(xué)期的學(xué)費還沒有著落,賈秀英的心里愈發(fā)著急。一天,賈秀英看見街口有個攤煎餅的,早晨出來賣一陣子就能回家,又不耽誤接送孩子,就開始悄悄地跟著學(xué)。學(xué)了半個月后,賈秀英決定出攤。
第一天天還沒亮,賈秀英就在街邊支好攤兒。冬天的風(fēng)刮得猛烈,賈秀英揣著雙手凍得直哆嗦,終于等來了第一個顧客。不知是太緊張還是手凍得不聽使喚,賈秀英越想給人家攤好,越是弄得一團(tuán)糟:煎餅摟出個洞,還結(jié)了一個面疙瘩。
羞愧著急的賈秀英連連道歉:“我給你放兩個雞蛋,只收一個雞蛋的錢行嗎?”
當(dāng)時,那位大姐脾氣上來了:“就你攤成這樣,還要錢呢?白給我都不吃……”
看著顧客氣呼呼地走了,賈秀英感覺臉上就像冒火一樣,火辣辣的。那天,別人的早餐攤前圍滿了人,自己的攤子前卻冷冷清清。零零星星來幾個人買煎餅,賈秀英都不敢抬頭看人家,只是一心盯著鐵板專心地攤,生怕再出錯。
當(dāng)時,賈秀英一家租住在老北京胡同的四合院里,門口臺階特別深。每天凌晨4點獨自一人往外推三輪車最讓她發(fā)愁。出門前,要先搬兩塊石板放在臺階的兩側(cè),遠(yuǎn)遠(yuǎn)地攢足了勁才能沖出門去,一旦勁兒不夠,三輪車就會倒回去,甚至翻車。
每一次推著三輪車出院門,賈秀英都要使出全身的力氣。有一次,賈秀英推著三輪車出門,沒想到?jīng)_了半道沒沖出去。三輪車一下翻了,燒得通紅的蜂窩煤滾得滿地都是。有塊煤恰巧滾到了車輪底下,一下把車輪給燒炸了,聲音特別響,就像爆炸似的。
那一刻,賈秀英嚇壞了。睡夢中被吵醒的鄰居們紛紛披著衣服跑出來。賈秀英一邊給鄰居們道歉解釋,一邊趕緊收拾地上的碎煤塊。那天,賈秀英沒能出成攤,費勁地推著車去修。
每當(dāng)遇到難處,想要放棄時,只要想到女兒,賈秀英就會在心里憋足了勁兒,無論刮風(fēng)下雨,煎餅攤一天都不能停,日子再難也要抗過去。
煎餅攤撐起一個家
為了讓煎餅賣得更好,賈秀英主動讓顧客提意見。有顧客說:“你家的面嚼起來沒味道?!辟Z秀英就買上好的綠豆、小米自己現(xiàn)磨,這樣的面粉吃起來特別香;有顧客說:“你這個醬味道不好?!辟Z秀英就一遍一遍地重新調(diào)試。用心做出來的煎餅,漸漸贏來了越來越多的回頭客。
在街邊擺攤只能賣到早上8點。有一次顧客排的隊很長,賈秀英攤著起勁兒忘了看時間。一抬頭,城管的車到了攤前。一個工作人員走過來:“看看幾點了?如果明天這個點再擺攤,就把你的攤收了?。 辟Z秀英道歉后,趕緊收攤?;丶业穆飞纤?,總在路邊擺攤不是長久之計,得找個小門店。
幾天后,賈秀英在一個胡同口拐角處發(fā)現(xiàn)有間小屋出租,不足三平方米,每月房租700塊。雖然位置偏僻了些,但賈秀英還是把小店租了下來。
有了小店,賈秀英的干勁兒更足了,每天從早晨4點忙到夜里11點。有時干得太累了,就直接靠在墻上閉眼睛睡一會兒。
有一天,因為勞累過度,賈秀英突然昏迷不醒。家人趕緊叫來急救車把她拉到醫(yī)院。在醫(yī)院清醒后,聽醫(yī)生說要住院,賈秀英頓時急了:“哪能住院呢?家里和店里都指望我呢!”她覺得只要自己一天沒倒下,這煎餅攤就不能停。
其實那時,賈秀英的兩條腿走路都費勁了,站在攤位前都不敢輕易換姿勢。即便這樣,她還是堅守著煎餅店。有老顧客知道后勸她:“腿都這樣了,趕緊去看看吧?!敝钡缴眢w實在支撐不住,她才去附近的診所扎針按摩,等身體稍微好一點時,又接著干了起來。
就這樣,賈秀英的煎餅被越來越多的顧客認(rèn)可,小小的煎餅攤撐起了一家人的生活。
2015年,賈秀英的母親被查出癌癥晚期,醫(yī)生說還有半年時間。想到這么多年忙于生意忽略了母親,賈秀英心里特別內(nèi)疚。她開始天天往醫(yī)院跑,想好好陪伴母親最后的日子,便把煎餅生意放下了。
半年后,賈秀英的母親去世了。賈秀英想先回老家住上一段時間散散心。就在這時候,一個經(jīng)常買她煎餅的食客姜繼蘭找到了她:“阿姨,咱們一起開煎餅店吧?!?/p>
“老媽不在了,女兒也快大學(xué)畢業(yè)了,我的身體也不太好……”賈秀英猶豫著?!鞍⒁蹋@么好的手藝,不做太可惜了!”80后的姜繼蘭對賈秀英的攤煎餅絕活非常欣賞。
看到姜繼蘭眼里的信任和期待,賈秀英的創(chuàng)業(yè)熱情又重新煥發(fā)了。不久,簋街有家底商出租,賈秀英和姜繼蘭一商量把店租了下來。為了讓煎餅有影響力,兩人決定做自己的品牌。姜繼蘭最初提議用賈秀英的姓氏做招牌,可賈秀英覺得自己的姓和“假”諧音,便提議用“姜”,于是“姜皇后煎餅”正式出爐。
小煎餅攤出大事業(yè)
賈秀英把“姜皇后煎餅”注冊了商標(biāo),在口味和質(zhì)量上更是精益求精。每天凌晨三點,賈秀英就起來干活。蔥花、香菜都是現(xiàn)切的,隔夜的都不要。秋天霜打過的葉子有點發(fā)苦,就把香菜葉全部去掉,只留最新鮮的莖兒。薄脆是自己炸的,油用最好的,醬料是秘制的。在保證傳統(tǒng)煎餅口味的基礎(chǔ)上,賈秀英還根據(jù)年輕人個性化需求研制出了紫米培根煎餅、巨無霸煎餅等眾多花樣。漸漸地,“姜皇后煎餅”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顧客,每天的流水營業(yè)額近萬元。后來,賈秀英又在北京開了三家連鎖店,年營業(yè)額達(dá)到上百萬。
賈秀英攤的煎餅不僅在口味上吸引顧客,更是有一份獨特的溫暖在里面。
有一次,一個外國留學(xué)生小伙子去買賈秀英的煎餅,直到做好了才尷尬地發(fā)現(xiàn)自己沒帶錢。賈秀英爽快地擺擺手:“沒事兒!拿著吃吧!”
從那以后,外國小伙經(jīng)常去吃煎餅,一晃就是半年。有一天,小伙帶著五六個人來到店里。原來他是美國人,馬上要回國了,專門帶著爸爸媽媽和朋友去吃最后一次煎餅。當(dāng)小伙子走出店門,回過頭來沖賈秀英揮手的那一刻,她的眼圈紅了。
還有一次,店里來了一位老顧客,一下要了30個煎餅。顧客的閨女在國外留學(xué),老兩口要去看她?!伴|女說了,她什么都不要,就想吃賈阿姨親手?jǐn)偟募屣灒粤四敲炊嗄?,現(xiàn)在就饞這一口……”顧客的一番話,讓賈秀英涌起陣陣感動。
做煎餅也能做出成就感,煎餅雖小,也足以溫暖人心。賈秀英開始有了新的動力和信念,攤煎餅不僅是為了養(yǎng)家糊口,更要做成一種事業(yè)。
2017年年底,賈秀英創(chuàng)辦了全國第一家攤煎餅學(xué)校,吃住全免費,她手把手地教,把全套技術(shù)、包括醬料配方,全都無保留地教給大家,讓那些曾經(jīng)和自己一樣走投無路的人,都能走出一條致富之路。
2018年年初,“煎餅大媽”賈秀英走上了《我是演說家》舞臺。作為從外地去北京打工的老“北漂”一族,賈秀英用自己的經(jīng)歷激勵著更多年輕人:你所吃過的苦,終將會變成另一種形式的財富。她希望自己的煎餅?zāi)軠嘏嗳?,更希望有一天能把煎餅攤到全世界?/p>
編輯/纖手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