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了一容中短篇小說集《掛在月光中的銅湯瓶》,2007年5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這些作品質(zhì)樸天然,粗獷悲涼。其中短篇同名小說《掛在月光中的銅湯瓶》講述了一個信仰的堅守者一生無私奉獻母愛的故事。本文以此為例,分析了一容筆下底層民眾樸素而悲涼的生活,體現(xiàn)了他特有的平民視角和悲憫情懷。
關(guān)鍵詞:了一容;掛在月光中的銅湯瓶;信仰堅守
作者簡介:王冠穎(1994-),女,漢族,山西運城市人,北方民族大學(xué)文史學(xué)院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影視文化。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20-0-01
從苦難中走出的了一容有著深厚的生命體驗,他用獨特的眼光,細(xì)膩的心思描繪著苦澀而又生動的世界。在《掛在月光中的銅湯瓶》中,他以敢于直面苦難與不幸的寫作勇氣,通過對西海固縣城一對苦難母子生存境遇的白描,展現(xiàn)出了荒涼西北邊陲鄉(xiāng)民的堅韌生命力,引領(lǐng)讀者對美好人性進行深層涵詠和反思。
一、獨特的民族文化
了一容作為一個少數(shù)民族作家,他作品中最獨特的地方在于展現(xiàn)出了本民族的特色和魅力。在寧夏有這樣一句廣為流傳的諺語:“回回家里三件寶,湯瓶蓋碗白帽帽?!睖渴倾逶羯淼膶iT用具,是信教群眾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用品。他們每天都會進行禮拜和“大小凈”,以保持身心的純凈。在小說《掛在月光中的銅湯瓶》中,關(guān)于湯瓶的描寫多次出現(xiàn),母親總是在一種安靜祥和的氛圍下為自己和兒子潔凈身體。而湯瓶里的清水仿佛也撫慰了母親苦難的心靈,讓母親的信仰找到了寄托。她堅持十年如一日地照顧自己的兒子,日日過著近似于修行的素食生活。直至給兒子體面送走后,才安心地離開人世。
二、清潔精神的吟唱
對于作家的創(chuàng)作來說,多元雜糅的寧夏文化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了一容也不例外,他的作品字里行間都稱頌著清潔精神,不僅注重身心的清潔,更突出精神的潔凈。
首先,一個人在生活中無論有多么窮困潦倒,都會堅持著自己的信仰,堅持進行“大凈”和“小凈”。小說中的老母親孤身一人帶著癱瘓的兒子,居無定所,四處求醫(yī)。雖然殘酷的現(xiàn)實不給他們一絲喘息的機會,但是老母親每天都會認(rèn)真替兒子擦洗臉龐、耳根和脖子,保持母子倆的面容整潔,衣物干凈。其次,在人生信念上,他們堅持不看“不潔”之物,不走“不潔”之路,不說“不潔”之話。文中的兒子身患重病需要母親的照顧,他無理取鬧的行為也加倍折磨著母親。而這時的老母親每當(dāng)用湯瓶里的水清洗自己時,更希望能將煩惱憂愁一并洗凈,拋除情緒的波動和雜念,更好地照顧兒子。臨終前,老母親的腦海里淡淡地掠過:“一股細(xì)微的風(fēng)從湯甁內(nèi)朝著倒水的那個指頭般粗的瓶嘴里吹進去,發(fā)出空幻的聲音,就像一曲伊斯蘭古歌,一遍一遍滌蕩著人的心靈?!盵1]可以看出,小說中重復(fù)出現(xiàn)的湯瓶不僅僅是清潔身體的容器,更是洗滌靈魂的象征,從而也加深了故事的隱喻性和深刻性。
故事中的“銅湯瓶”和“月光”也形成鮮明比照,一個質(zhì)地堅硬、色澤古樸;一個迷離朦朧,輕紗籠罩,一實一虛,一剛一柔,在相互襯托間營造出詩意的氛圍。而故事的主題也突破了庸常的母愛,表現(xiàn)出一種思想上的張力和對心靈的慰藉。因為老母親成為了一種信仰的精神化身,不僅是一個偉大的母親,更代表著堅韌不拔、心靈純潔、永不服輸。
三、黃土地上的人性歌哭
文學(xué)是作者對人的心靈和世界的關(guān)照,體現(xiàn)著作者對精神世界的思考。盡管了一容的小說描寫的是西北黃土地上的人性悲歌,但卻能引起所有人的心靈共鳴。
在《掛在月光中的銅湯瓶》中,主人公尤索福因為天生殘疾被家里人所拋棄。小小年紀(jì)就出門打工討生活,也不得不常常露宿街頭,生活艱難。疾病把他變成一個啞巴,又讓他的身體逐漸萎縮佝僂,無法像常人一樣站立行走和勞動。唯有老母親堅決陪在他的身邊,悉心照料,才不會無依無靠。同時作者運用了大量的細(xì)節(jié)描寫展現(xiàn)出尤索福面對生活的坦然心態(tài):盡其所能的用腳趾夾東西,用頭親密地回應(yīng)媽媽的愛,捉弄別人的心思和樂趣。這些溫馨又略帶心酸的場景,對于尤索福來說,這是他不靈光的腦袋里固執(zhí)堅持的生存理念。
作者筆下的尤索福和老母親正是現(xiàn)實主義和理想主義的代表和化身。命運已經(jīng)多舛的尤索福因為疾病纏身而變得敏感多疑,他會用蠻橫無理的行為來反復(fù)印證母親對他的愛。而母親的無限寬容也已經(jīng)超越了母愛的范疇升華到人生信仰的高度??此撇蛔髀暤哪赣H其實與命運在進行無言的抗?fàn)?。她不抱怨、不倒下,堅持著對兒子的照顧。甚至在最后,兒子的存在成了她活下去的動力和支撐。兒子越是無理取鬧,越是能激起母親的斗志。小人物的生活雖然卑微得讓人心酸,卻充滿了生命的韌性和柔軟。而對于生活的全部信仰也都裝在了那個銅湯瓶里了。
四、結(jié)語
《掛在月光中的銅湯瓶》是了一容對人生思考的結(jié)晶,他將苦難書寫成贊歌,稱頌高揚了本民族的清潔精神,同時展現(xiàn)出西北鄉(xiāng)民堅韌頑強的生命力和意志力。從寫作的開始,了一容就用一支充滿愛與憂傷的畫筆描繪著發(fā)生在西部邊陲的人事恩怨,并把一種難以察覺的情感用質(zhì)樸的語言靈動地表達出來,從而呈現(xiàn)了黃土地上的美好人性,雖然不乏困苦、迷惘、失落和憂傷,但更多的還是善良、信念、盼望和堅守,使他的作品具有了某種動人的力量和超俗的光芒。
注釋:
[1]了一容.掛在月光中的銅湯瓶[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
參考文獻:
[1]苦難歌者的獨特敘事——了一容論[J].馮英濤. 大眾文藝. 2011(05).
[2]了一容的苦難美學(xué)[J].汪政.長江文藝. 2006(05).
[3]李生濱.雕蟲問學(xué)集[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了一容的西海固——了一容小說的人類學(xué)闡釋[J].楊驪,徐娟梅.朔方.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