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娜
早上9點,在公司位于紐約的辦公室里,雇員喬丹前往第五層的廚房去拿免費水果。進入廚房后,他又看到熟悉的一幕:香蕉沒了,只有橙子。全美數百家公司都有類似現象。這就是“香蕉原則”。哈佛大學心理學家肖恩·安珂認為,人們會選擇在開始后能夠節(jié)省20秒時間的行事方式。我們忍不住將剝香蕉的時間與剝橙子的時間進行對比,結果兩者之間的時間差剛好接近20秒。
哲學家吉堯姆·費列羅提出,人類社會的運行奉行“最省力法則”:如果有多條道路可選,人們會選擇最好走的道路。同樣,想要提高員工的效率,就應該增強“香蕉”效應,盡可能減少辦公環(huán)境中的“摩擦力”。
《哈佛商業(yè)評論》總結了三種在辦公環(huán)境利用香蕉原則的方法:
第一,香蕉原則可以用來讓新雇員更好地得到重視。一家設計公司為每位新雇員發(fā)放一個氣球,上面寫著“在公司的第一天”。這個氣球漂浮在新人辦公桌上方,默默地提醒著所有員工向新人介紹自己并為其提供支持。
第二,香蕉原則可以用來促進跨團隊合作。如果希望促進員工之間的交流,可以讓他們坐在相近的位置,或者為他們提供共用的空間;如果希望雇員更多地進行思考,可以在每個房間搭起白色寫字板,或在每個房間放置大量的易事貼;如果希望鼓勵雇員提供更多的反饋,可以打造私人對話空間,或分發(fā)當地咖啡館的禮品券。
第三,香蕉原則可以用來減少公司里的壞習慣。一家網絡公司希望在雇員培訓期間減少一心二用的現象。公司在每個會議室放置了一箱子小玩具,從風車到螺旋彈簧,以分散員工對其手機的注意力。
香蕉原則的力量源于其簡單明了和潛移默化的特性。人們可以通過各種方式,讓積極的行為能夠像“香蕉”那樣大受歡迎。
(摘自《生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