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登榮
因為一封溜須拍馬的自薦信而成為年羹堯的幕僚,又因為一篇勸讕的文章而被雍正皇帝砍了腦袋。汪景祺短短的幕僚生涯,可謂成也投機敗也投機。這也算是投機不成反丟命的非典型案例。
雍正四年(1726)12月18日,北京城菜市口的城樓上,突然懸掛上一顆血淋淋的人頭。城墻張貼的告示說明,這人頭是汪景祺的,他曾經是剛剛被雍正賜死的年羹堯手下的一名幕僚。這顆人頭在城樓上一掛就是十年。直到乾隆元年(1736),左都御史孫國璽大膽向新皇帝弘歷上書,這顆高懸了十年之久的頭顱,才終于被取下掩埋。
一個普普通通的幕僚,為何會有如此悲慘的結局?
汪景祺,原名日祺,字無已,號星堂,出生在錢塘(今浙江杭州)一個書香門第家中。他的父親汪霖曾擔任過戶部侍郎,他的哥哥汪見祺也任過禮部主事。汪景祺從小聰明伶俐,才華過人,但成年之后卻并未取得多大成就。他曾多次參加科舉考試,但都無功而返。直到康熙五十三年(1713),已經42歲的他,才有幸中了舉人。但倒霉的是他再也沒有跨過會試這一關。已經46歲的他,又逢父親去世,家道中落,無奈之下,雍正二年(1723),汪景祺從京城千里迢迢前往西安,投奔昔日同窗好友、現擔任陜西布政使的胡期恒。
此時的胡期恒,已經成為川陜總督年羹堯手下的紅人。對于這位找上門來的舊友,他并沒有表示多大的熱情,只是安排其暫時住下,沒有給予什么職務。心氣甚高的汪景祺,哪受得了這般窩囊氣呢?百無聊賴之際,他在一份清王朝發(fā)布的邸報中看到兩則消息:一是雍正給年羹堯加封“太保、一等公”的諭令,二是批準年羹堯呈報的晉升官員的名單。正在山窮水盡的汪景祺眼前不禁一亮。當下朝廷,最受皇帝寵幸的,莫過于這位年大將軍。如若能夠攀上這棵大樹,還愁沒有吃喝、沒有官做嗎?
汪景祺連夜給年羹堯寫下了題為“上撫遠大將軍太保一等公川陜總督年公書”的自薦信。在信中,汪景祺對年羹堯極盡獻媚:“承聞閣下奉揚天討,立不世之奇勛。撫士以惠,則挾纊投醪也;用兵如神,則星馳電掣也;犯順者受不庭之殛,則灰飛煙滅也;歸化者寬后至之誅,則云行雨施也;渠魁必殲,駢首而就顯戮,疾風之卷秋籜也;脅從罔治,稽首而慶更生,膏澤之潤春苗也;量才器以駕駛諸雄,偏裨皆衛(wèi)、霍之亞也;授成算以驅策群力,荒徼在掌握之中也。”在這里,他夸獎年羹“用兵如神”“立不世之奇勛”,甚至把年羹堯比做西漢名將衛(wèi)青、霍去病。到了此時,汪景祺才慢慢表露出自己的真實意圖,“敬欲上覲耿光,仰承緒論。倘蒙閣下鑒其微意出于至誠,慰下走景慕之殷,假以詞色,大將軍有揖客,顧不重耶?希望投奔到年的門下,為年羹堯效勞。在結尾處,汪景祺又抄錄了六首歌頌年羹堯的詩歌呈上。
第二天一早,躊躇滿志的汪景祺把這封信投送到年羹堯衙門。不多久,從前線回來的年羹堯看到了汪景祺給自己的信,還沉浸在進京時受到雍正皇帝特殊待遇而沾沾自喜的年羹堯當然覺得非常受用,他立即安排胡期恒,將汪景祺送到了川陜總督衙門。自此,汪景祺成為年羹堯帳下一名幕僚。
年羹堯門下幕僚成百上千,汪景祺投靠之后,也只是在軍營中從事“文秘”工作,代替那些大字不識的將軍,給上級寫寫“匯報”材料而已。汪景祺不甘寂寞,當他洞察到雍正皇帝對最寵信的年羹堯放任大權,一種巨大的危機正悄然向年羹堯撲來之后,又給年羹堯寫了一篇封名為《功臣不可為》的文章,他寫道,每當“天步艱難,干戈鼎沸,糧餉挽輸于外,庫帑耗竭于中,其時節(jié)鉞重臣,為國奮身,不顧萬死一生,晝食不甘味,夜臥不貼席,孤軍累卵,出入鋒鏑之間,或身歷戎行,或運籌帷幄,雖父母妻子亦棄之如遺,幸而告厥成功”,這樣的人,最后“舉酬勛之典,受殊爵之榮,位極人臣,威擬王者”。雖然他們心中并不會反叛皇帝,但常常會“橫加猜疑,致成嫌隙,進不得盡其忠節(jié),退不得保其身家”。應該說,這封信是借歷史上的教訓,來給年羹堯提個醒,希望他改一改張揚跋扈的個性,改一改插手各地官員任命的舉動。但至于年羹堯是不是看過這封信,倒是不得而知。
汪景祺的擔心,很快變成了殘酷的現實。在汪景祺成為年羹堯手下幕僚還不到兩年時間,雍正三年(1725)年底,雍正一紙諭令,年羹堯被罷官削爵,貶為庶民。雍正四年(1726)春天,年羹堯被雍正皇帝一條白綾賜死。
隨后,雍正派大臣富察.福敏負責對年羹堯的府邸進行查抄。在林林總總的物品中,負責查抄的人發(fā)現了一本《西征隨筆》的小冊子,署名是汪景祺。書中有《功臣不可為》《上撫遠大將軍太保一等公川陜總督年公書》兩篇文章。下屬趕緊呈報給福敏。汪景祺?看到這個名字,福敏就有些生氣了。原來,福敏在此之前,讀過汪景祺的奇文《遂寧人品》。
原來,就在汪景祺到西安成為年羹堯幕僚一年以后的公元1725年,傳來了張鵬翮去世的消息。張鵬翮,四川遂寧人,是著名的政治家、治水專家,是康熙、雍正王朝的股弘大臣,被稱為“遂寧相國”。張鵬翮為官清廉,不避權貴,他去世后雍正稱贊張鵬翮道:“志行修潔,風度端凝。流芬竹帛,卓然一代之完人!”然而,汪景祺卻對張鵬翮充滿了刻骨的仇恨。原來,汪景祺兩度參加會試,主考官都是張鵬翮。汪景祺認為,自己的落第,完全是張鵬翮從中故意為難。于是,他寫就《遂寧人品》一文,把張描繪成一個“刻薄寡恩、頑鈍無恥”的人,毫無根據地寫道:“張素輕邪,甚至與人家奴博,且胡粉飾貌,搔頭弄姿?!卑褟堸i翮說成了一個油頭粉面的輕薄之徒,又說他為了做官,居然在母親去世后“不發(fā)喪”,還編造了張鵬翮與女仆私通的離奇故事。這文章后來傳到京城后,引起了人們對汪景祺的公憤。
本來就厭惡汪景祺的福敏,在看了《西征隨筆》之后,嚇了一跳,趕緊將其呈報給雍正皇帝。雍正讀到《功臣不可為》《上撫遠大將軍太保一等公川陜總督年公書》等兩篇文章后,勃然大怒,在小冊子封面上批下了“悖謬狂亂,至于至極!惜見此之晚,留以待他日,弗使得此種得漏網也”幾行文字,并以“作詩譏訕圣祖仁皇帝,大逆不道”為名,將汪景祺“梟首示眾”。汪景祺因為投機取巧,最終落得丟了卿卿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