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霞
中國當(dāng)代著名作家陳忠實,在寫完《白鹿原》這部巨著之后,在60歲的時候,一個人回到故鄉(xiāng)的舊居住了兩年。那時,他家的屋檐下,先后住過兩種燕子。第一種是普通的草燕,它不講什么衛(wèi)生,做出來的窩外表很粗糙,還時常把糞便之類的臟東西弄得到處都是,這種骯臟的習(xí)性自然很討人厭煩。
后來,一件令作家驚喜的事情出現(xiàn)了:草燕離開之后,一種極為罕見的瑚燕,竟然也來安家落戶,它筑的巢精美絕倫,令人嘆為觀止,它每天進進出出都很安靜,從來不會打擾到房子的主人。陳忠實很喜歡這種燕子,他坐在門前看書、喝茶時,時不時抬頭瞅一瞅燕子那精美的小窩,感覺十分愜意。
不久后,作家有事要出門,離開老屋數(shù)日,等到他再返回家中時,發(fā)現(xiàn)瑚燕已經(jīng)杳無蹤跡,令他覺得又吃驚又好笑的是,有一只麻雀竟然占領(lǐng)了燕子的小窩,每天嘰嘰喳喳、大搖大擺地進進出出。作家對此百思不得其解:鳩占鵲巢的故事早就熟悉,鳩之所以能夠霸道地取勝,憑借的是力量和兇猛,而麻雀和瑚燕體形、力氣都差不多,顯然說不上誰的力量更大,也談不上多么兇猛,憑什么就把舊主人趕走,自己堂而皇之地住了進去呢?
為了探明真相,作家專門查詢了一些資料,也問了不少同樣搞文字工作的人,可惜一直得不到滿意的答案。有一天,他在跟鄰居閑聊時,忍不住又把那個讓自己郁悶了很多天的怪事說了出來。不料,鄰居聽了哈哈大笑:“這事兒可太簡單了!麻雀根本用不著和燕子動武。麻雀只要往燕子的窩里鉆一回,燕子就自動給麻雀把窩騰出來了。因為,麻雀身上的臊氣把燕子給熏跑了。燕子太講究衛(wèi)生了,聞不得麻雀的臊氣!”
一個困擾了自己那么久的問題,答案竟然如此簡單!陳忠實忍不住對鄰居連連感嘆:“我差點被一只麻雀騙倒!這真是我料想不到的學(xué)問!”他在感慨之余,還曾專門寫了一篇文章記錄這件事情。
看來,一個人無論知識多么淵博,都不可能面面俱到,認識到個人的局限性,善于向別人學(xué)習(xí)才能不斷成長,就連大作家也不能例外。
【多維解讀】
角度一:認識局限。任何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都會有這樣那樣的缺憾,陳忠實也不例外。雖然是著名的作家,可是也會有認識錯誤的時候。因此我們不要迷信權(quán)威,要相信真理。
角度二:刨根問底。陳忠實是一個喜歡鉆研的人,他為了弄清這個事實,查找了資料,又詢問他人,從中我們看到了大作家的優(yōu)秀品質(zhì),這一點是非常值得學(xué)習(xí)的。
【適用話題】
認識、鉆研、謙虛、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