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姜薇 曹啟民 張廣宇 王永鵬 林道春 符志高 劉天文
摘 要 通過測定海南8個不同茶樹品種的生化指標,探明其各成分的含量,為海南茶葉綜合利用及優(yōu)良茶樹品種的選育提供理論基礎(chǔ)。結(jié)果表明,茶多酚含量最高的為云南大葉4號,茶氨酸含量最高的是云南大葉3號,咖啡堿含量最高的是云南大葉2號,云南大葉4號可溶性糖和水浸出物含量最高。
關(guān)鍵詞 茶樹;品種;茶多酚;茶氨酸;咖啡堿;可溶性糖;水浸出物
中圖分類號 S571.1 文獻標識碼 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8.06.013
Comparison of Biochemical Indexes Among Different Main Tea
Cultivars in Hainan Province
QIN Jiangwei1) CAO Qimin1) ZHANG Guangyu1)
WANG Yongpeng1) LIN Daochun2) FU Zhigao3) LIU Tianwen3)
(1Centr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Hainan State Farms Academy of Sciences,
Haikou, Hainan 570206;
2 Hainan Natural Rubber Quality Test Center, Haikou, Hainan 570206;
3 Hainan State Farms Baisha Tea Group Co., Ltd, Baisha, Hainana 572800)
Abstract Tea samples of eight tea cultivars were collected to determine their components of biochemical indicator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and breeding of fine tea varieti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a cultivar Yunnan Daye 4 contained maximum tea polyphenols, soluble sugar and water extract, that Yunnan Daye 3 had the highest content of theanine, and that Yunnan Daye 2 had the highest content of caffeine.
Keywords tea tree ; variety ; tea polyphenols ; theanine ; caffeine ; soluble sugar ; water extract
茶樹[Camellia sinensis O. Ktze]品種是茶產(chǎn)業(yè)的基礎(chǔ)。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健康產(chǎn)品日益關(guān)注,消費者對傳統(tǒng)飲用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開始尋找高茶多酚、低酚氨比(茶多酚/茶氨酸)、低咖啡堿含量等的功能性飲用茶。不同茶樹品種,其內(nèi)含生化成分在組成上不同,造成品質(zhì)上的差異。王紹梅等[1]對12個不同茶樹資源品種的水浸出物、荼多酚、可溶性糖、咖啡堿、茶氨酸含量進行比較,篩選出茶多酚含量>38%的資源1個,水浸出物含量>50%的資源2個。晏嫦好等[2]對16個有代表性的廣東地方群體茶樹品種的品質(zhì)成分進行了測定,比較出了茶多酚含量、兒茶素含量及茶氨酸含量高的品種。本研究選擇8個海南主栽茶樹品種,進行水浸出物、茶多酚、可溶性糖和茶氨酸的測定分析,對不同品種生化成分進行了初步研究,旨在了解不同茶樹品種內(nèi)含生化成分含量,為茶葉綜合利用及優(yōu)良茶樹品種的選育提供理論基礎(chǔ)。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8個茶樹品種為云南大葉1號、云南大葉2號、云南大葉3號、云南大葉4號、云南大葉5號、云南大葉6號、海南大葉1號、海南大葉2號,供試樣品為嫩葉,鮮葉,采集的每個品種樣品為3個重復。
1.2 方法
水浸出物含量測定參照GB/T 8305-2002[3];可溶性糖的測定采用蒽酮比色法,參照張志良的方法[4];茶多酚含量測定參照國標GB/T 8313-2008 [5];茶氨酸的測定參照GB/T 23193-2017茶葉中茶氨酸的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黃酮類化合物含量測定參照程紅等[6]的研究方法;咖啡堿含量測定參照GB/T 8312-2013[7]。
2 結(jié)果與分析
8個品種茶多酚、酚/氨、水浸出物、黃酮、咖啡堿、可溶性糖、茶氨酸的測定結(jié)果見表1。
2.1 茶多酚
由表1可知,在供試的8個茶樹品種中,茶多酚含量最高的為38.89%(云南大葉4號),最低為25.89%(海南大葉1號);云南大葉4號茶多酚含量達到高茶多酚茶樹的要求(≥38%)。
2.2 茶氨酸
由表1可知,在供試的8個茶樹品種中,茶氨酸含量最高的為2.29%(云南大葉3號),最低為1.21%(云南大葉1號);但是茶氨酸含量最高的云南大葉3號未達到高茶氨酸含量水平。
2.3 咖啡堿
由表1可知,咖啡堿含量最高的為4.61%(云南大葉2號),最低為1.14%(云南大葉1號),平均含量為2.87%。
2.4 可溶性糖
由表1可知,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的為7.83%(云南大葉4號),最低為6.22%(云南大葉6號)。
2.5 水浸出物
由表1可知,水浸出物含量最高的為45.26%(云南大葉4號),最低為39.76%(海南大葉1號)。
3 結(jié)論與討論
茶多酚是由糖類物質(zhì)經(jīng)過代謝(即C代謝)轉(zhuǎn)化而成的,存在于茶樹幼嫩芽葉中,它能有效清除氧自由基和脂類自由基,是一種天然的抗氧化劑,具有高效的抗衰老、抗輻射等多種保健和藥理功能,在食品工業(yè)、醫(yī)藥行業(yè)等領(lǐng)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它在茶葉鮮葉干物質(zhì)中約占18%~36%[8],含有一些極易氧化聚合的物質(zhì)如兒茶素等,對茶葉的色、香、味有決定性的影響。茶氨酸是茶葉中的主要化學成分之一,其與茶葉嫩度和香氣的形成有密切的關(guān)系,對滋味、色澤有明顯的影響。茶葉中的茶氨酸含量約占游離茶氨酸總量的40%以上,其組成、含量及降解產(chǎn)物和轉(zhuǎn)化產(chǎn)物將直接影響到茶葉的品質(zhì),是合成多酚類化合物的前體,對人和動物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具有抑制cAMP合成等作用[9-13]。咖啡堿是茶葉重要的滋味物質(zhì),可以興奮神經(jīng)中樞,刺激腸胃幫助消化,抵抗酒精、煙堿、嗎啡等的毒害,松弛平滑肌,調(diào)節(jié)呼吸系統(tǒng)[13],它與茶黃素締合后形成的復合物具有鮮爽味,因此茶葉中的咖啡堿含量通常也被看作是影響茶葉質(zhì)量的一個重要因素[14]。茶葉中的糖類主要包括可溶性糖和多糖類??扇苄蕴鞘遣枞~的主要滋味成份之一,是呼吸作用的重要底物,有利于多酚類的生物合成,與茶氨酸相互作用可以產(chǎn)生具有各種香氣的醛類[15]。茶葉中能溶于熱水的可溶性物質(zhì)統(tǒng)稱為茶葉水浸出物,反映了茶葉中可溶性物質(zhì)總量的多少,其含量高低與茶葉品質(zhì)呈正相關(guān)關(guān)系,標志著茶湯的厚薄。因此,茶葉水浸出物含量的測定在茶葉出口檢驗、品種鑒定等方面作為常規(guī)分析項目之一[16]。
由分析結(jié)果可以看出,云南大葉4號在8個試驗品種中茶多酚含量最高,可以作為茶多酚深加工提取原料或作為高茶多酚品種選育材料,云南大葉3號茶氨酸含量最高,但是沒有達到高茶氨酸水平,云南大葉2號的咖啡堿含量最高,云南大葉4號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云南大葉4號水浸出物含量最高。綜合比較,該8個品種中,云南大葉4號屬于較優(yōu)良品種,其茶多酚、可溶性糖、水浸出物含量都較高。但是,在對茶樹品種的品質(zhì)成分進行分析、評價的同時應該結(jié)合品種的遺傳特性、產(chǎn)量、栽培條件、抗病蟲害能力等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王紹梅,鄒 瑤. 不同茶樹資源品種功能性化學成分含量比較[J]. 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2,40(10):5 834-5 835,5 857.
[2] 晏嫦好,李家賢,黃華林,等. 廣東茶樹群體品種品質(zhì)成分差異初步研究[J]. 廣東農(nóng)業(yè)科學,2009(12):39-41,41.
[3]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 GB/T 8305-2013 茶 水浸出物測定[S]. 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4.
[4] 張志良. 植物生理學實驗指導(第3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7-128.
[5]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 GB/T 8313-2008 茶 茶多酚測定[S]. 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8.
[6] 程 紅,張衛(wèi)佳,范毅嫻,等. 不同地區(qū)茶葉黃酮類物質(zhì)超聲波法提取工藝研究[J]. 廣東化工,2014,41(7):48.
[7]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 茶 咖啡堿測定:GB/T 8312-2013[S]. 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4..
[8] 苑曉春. 茶葉生物化學[M]. 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1998:32.
[9] 李 更,陳 聽. 茶氨酸的合成與利用[J]. 廣州食品工業(yè)科技,2001,14(3):23.
[10] 趙 丹,王朝旭. 茶氨酸的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J]. 食品科學,2002,23(5):145-147.
[11] 朱 松,王洪新. 茶氧酸的生理功能及在食品中的應用[J]. 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05,26(3):18-23.
[12] 呂 毅,郭 雯,倪捷兒. 茶氨酸的生理作用及合成[J]. 茶葉科學,2003(23):1-5.
[13] 汪東風. 幾種測定茶葉中咖啡堿的方法的比較實驗[J]. 茶葉通報,1983(2):28-29.
[14] 苑曉春. 茶葉生物化學[M]. 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1998:32.
[15] 黃福平,陳 偉,陳榮冰,等. 烏龍茶做青過程中可溶性糖含量的變化[J]. 中國茶葉,2002,24(6):13-15.
[16] Lsigaki K, Takakuwa T, Takeo T.Anti—diabetes mellitus effect of water-solubte tea polysaccharide[C]//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ea. Shizuoka, Japan:The Organizing Committee,1991:24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