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倫
摘 要:老舍是我國的現(xiàn)代作家,在我國的現(xiàn)代文學史上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他有著悲天憫人的人道主義情懷,有不失溫婉的戲謔與幽默,由文窺心,給人一種獨特的魅力。老舍作品的文學語言魅力體現(xiàn)在它的幽默,他的幽默不是嘩眾取寵的娛樂他人,而是讓人在幽默的語言中體味不一樣的情感,是笑中帶淚的。其次,老舍作品的文學語言還受到地域文化與中國古典文化的影響,老舍出生于北京,他愛北京,因此,老舍的語言較多的受到北京方言的影響和,尤其是兒化音。同時,中國古典文學對老舍的文學語言影響重大,使得他的語言簡約凝練,且追求古典的聲韻美,語言魅力自成一派。
關鍵詞:老舍;老舍作品;文學語言;魅力
引言
老舍被譽為語言藝術大師,其文學語言的魅力最大的特點在于真。老舍真不是浮于表面的說事,他的真來自于他的經歷深厚,能夠抓到事情中最重要的東西,他的真讓他有暢所欲言的需要和骨氣,每每讀他的語言,就覺得他的喜怒哀樂,似乎都要透過紙面向外撲散而來,像是一股不可阻遏的傾訴,里面的東西,沒有半點摻水。在《駱駝祥子》里,他雖處處以上帝地視角說話,可是卻不會讓人感到厭煩和多余,他擅于講故事,同時又在講故事當中,融入了他生命的精華的體驗?,F(xiàn)代文學中最大的特點就是廣泛接受外國文學而形成新的文學,對在這個的傳統(tǒng)文學進行了革新,老舍的作品也不例外形成自己民族特有的特點和鮮明的個人風格。
1. 老舍及其作品概述
老舍是出生于清末民初的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也是滿族人,原名舒慶春,現(xiàn)代作家。他是第一個純粹用北京人的口語進行創(chuàng)作的作家,從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許多老北京的風土人情,他寫了一輩子的北京。他筆下的北京經歷過“滄海桑田”的動蕩,而隨之變化的是生活在北京城下的百姓生活、命運與心理。他的一生寫過許多的作品,代表作有《茶館》、《二馬》、《駱駝祥子》、《四世同堂》等,對于老舍,冰心曾這樣評價:“我感到他的作品有特殊的魅力,他的傳神生動的語言,充分地表現(xiàn)了北京的地方色彩,本地風光;充分地傳達了北京勞動人民的悲憤和辛酸,向往與希望?!痹诶仙岬淖髌分邪艘韵绿攸c:(1)語言通俗幽默。老舍被稱為人民藝術家,他的作品不似魯迅的文章那般晦澀難懂,語言冷峻犀利,極具諷刺評判的意味,他的文章遣詞造句淺顯易懂,是任何人都可以讀懂的,是真正的人民的文學。同時,在現(xiàn)代文學史上,老舍是為數(shù)不多的幽默作家之一,在他的作品中常會出現(xiàn)幽默詼諧、機智俏皮的語言,但卻有著別樣的深意,使人在讀他的作品時常常發(fā)中帶淚。(2)京味十足。這是老舍作品的另一特點,他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擅長描寫老北京城市貧民的生活與命運,通過對平民生活和風俗人情的描寫反映出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和矛盾,由小及大,讓讀者在平凡的生活場景中了解更深層次的含義,并引起讀者進一步的深思。(3)主題鮮明,包含強烈的民族意識。老舍是一位愛國主義者,他的作品呈現(xiàn)出強烈的民族主義,但他的“民族”不是個人民族主義,代表的是中華民族這個整體,他的愛國主義與民族主義高度統(tǒng)一。在讀他的作品時可以發(fā)現(xiàn),他對與中華民族的崛起做出了思考,從而形成了系統(tǒng)完整的民族主義,具有極強的民族意識。
2. 老舍作品的文學語言魅力
2.1語言變異
語言并不是一成不變的,當語言被應用到文學創(chuàng)作中是會發(fā)生改變的,老舍作品的文學語言其中的一個魅力就是語言變異,而語言變異又包含了一下幾方面:
(1)詞語的語音變異。語言最為普遍的功能就是交際,大家通過語言來溝通交流,表達情感,這些是將語言的內在意義轉化為外在的語音,簡單來說就是遣詞造句。在文學作品語言中,通過詞語的語音變異,可以將有的語句通過諧音化的表現(xiàn)來達到修飾語言、刻畫人物的目的。而老舍在他的作品中刻畫人物時就采用了諧音。
(2)詞語性類的變異。詞語性類的變異也可稱之為詞類活用。雖然在傳統(tǒng)的詞語應用上,每一類的詞語都有其固定的搭配和功能,但是在文學創(chuàng)作室為了使得文學作品的語言更適應情感的表達和文章的結構,有時就需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詞語,對詞語的詞性作出適當?shù)母膭樱购唵蔚脑~語擁有不一樣的作用和意義。
(3)詞語的義位變異。詞語的義位指的是詞的最小意義單位,詞語的義位變異就是詞義的義項在具體的使用過程中發(fā)生的變化,超出了原有的意思。
(4)詞語色彩的變異。通常情況下,每一個詞語都有其特定的意思,有著特定的使用語境。但是,當詞語的色彩發(fā)生變異時,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加強文章的語言突出的特點或使得語言的褒貶性發(fā)生轉移,看似褒獎卻實則暗含貶義,看似變又實則是在贊揚。這樣的語言生動而有詼諧,達到修辭的效果,老舍的作品中有許多類似的應用。
2.2京味兒語言
老舍作品中的文學語言魅力的另一表現(xiàn)就是京味兒語言,老舍也是京味兒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一提起北京話大家就會聯(lián)想到普通話,但北京話與普通話還是有一定差別的,尤其是京味兒語言有以下突出的特點:
(1)兒化音。提到北京話大家都會想到兒化音,將兒化音運用到文學作品當中,能夠更加的突出作品的風格和人物的性格。尤其是在特別的語言環(huán)境中,兒化音會有不同的語義,雖然它是原有詞語的兒化,但意義卻不盡相同,形成了特別的魅力。
(2)幽默和大家氣派。京味兒是北京特有的傳統(tǒng)文化,具有較強的地域性色彩。北京是中國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融合了各方的文化因素,形成其固有的文化特點,特別是幽默和大家氣派尤為突出,這點在老舍的作品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
(3)大量的使用北京方言。京味兒語言的一大特點就是在文學作品中大量的使用北京的方言,方言本身就是一種充滿地域特征的語言,并且方言能夠給人一種比較親切、平易近人的感覺,更能夠貼合讀者的心理。
(3)濃郁的北京傳統(tǒng)味。自古以來北京就是歷代王朝的都城,是政治文化中心,更是代表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點,傳統(tǒng)的民風民俗都根植于北京人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影響。而老舍出生與北京,更是深受其影響,他作品中的京味兒語言極其濃厚。
(4)有北京鄉(xiāng)土味兒。京味兒語言并不是說單純地采用北京方言,文學作品用京話堆砌而成。這里的京味兒語言還要從北京鄉(xiāng)土生活中取材,有著北京鄉(xiāng)土味兒,這樣的作品才更加接地氣,充滿煙火氣息,貼近讀者。
2.3歐化句式
現(xiàn)代文學史是變革的文學史,廣泛的接受外國文化的熏陶,對國內的傳統(tǒng)文化進行變革,老舍生活于這個時代,順應時代潮流,在他的文學作品中的最特別的語言魅力之一就是歐化句式。老舍曾在英國生活過五年,受到歐洲文學的影響較大,但他的作品有沒有完全地照搬湊周文學的特點和樣式,而是取其精華,批判繼承,融合中國文學的特點,將其民族化,形成自己文學作品中獨特的文學語言魅力,即歐化句式。老舍作品中的歐化句式表現(xiàn)為:(1)將狀語放在句首作為開頭。這是歐洲語言特有的特點,可以起到修飾主語的作用。(2)主語在后一分句中出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語言一般采用的都是將主語放在句首,而老舍將主語放在后一分句中,可以起到強調主語的作用,引起讀者注意。(3)人稱代詞或指人的專有名詞作定語。在文學作品中采用這樣的句式,可以再次強調主語,并對其作補充說明,加深讀者的印象。
結語
老舍可以說是我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最為著名的作家之一,它的作品或許沒有太多宏偉壯闊的場面,但就是平事件的描繪,幽默詼諧的語言,最能打動讀者的心,引起大家的共鳴,這也正是老舍作品中特有的文學語言魅力。
[參考文獻]
[1]申小龍.漢語與中國文化[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2]陳莉.從老舍的語言風格追溯其文化基因[J].青海社會科學,2009(6):83.
[3]劉照雄.說兒化[J].語言文字應用,2003(3):5.
[4]劉東方.論老舍的名族化語言觀[J].東岳論叢,2007(28):93.
(作者單位:西北政法大學南校區(qū),陜西 西安 7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