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玲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7--02
臨床護理過程中,褥瘡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病癥,其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是患者身體某一部位長期受到壓迫,導致皮膚下部血液流通收到阻斷,不能夠對皮膚及其皮下組織進行正常的血液供應,從而導致出現(xiàn)潰瘍和壞死的癥狀。目前,對于褥瘡的治療主要通過藥物、手術和物理治療等手段,本篇文章通過使用對照研究的方法探究濕潤燒傷膏對于褥瘡患者的護理效果。
1 資料和方法
1.1 資料 對某醫(yī)院院2015年1月至12月期間收治的50例結患有褥瘡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通過隨機分組的方式將這些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25例。在對照組患者中,患者年齡在64~75歲,平均年齡為(68.5±2.3)歲;實驗組患者年齡在63~76歲,平均年齡為(69.5±2.6)歲。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的方法進行護理,實驗組對患者采用濕潤燒傷膏進行護理,經(jīng)過常規(guī)護理之后,對兩組患者的恢復情況進行分析、比較和評價。
1.2 治療和護理措施 對照組:該組患者使用氣墊床,對其進行翻身護理每隔2h一次,對患者進行全身營養(yǎng)的支持;對患者出現(xiàn)的壞死組織和膿性分泌物進行及時處理,然后使用生理鹽水進行清洗,并用無菌紗布進行包裹;對患者的褥瘡周圍及進行按摩操作,每次時間為4min左右,每天進行5~6次。通過微波的方式對患者的褥瘡部位進行照射,功率設定為30W,時間為40min,每天進行2次。實驗組:該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護理方式相同的基礎之上使用濕潤燒傷膏進行治療,將其直接涂抹于患者的褥瘡面,每天涂抹5~6次。
1.3 效果評價 在患者接受護理操作一段時間之后,對護理效果進行評價。(1)痊愈:褥瘡部位完全痊愈;(2)有效:褥瘡部位明顯好轉;(3)無效:褥瘡部位沒有改善效果。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運用SPSS14.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對于數(shù)據(jù)采用均數(shù)和標準差()來計量,并利用t檢驗的方式。對于計數(shù)的數(shù)據(jù),采用百分比的形式進行對比,采用檢驗。
2 實驗結果
從以上的實驗結果能夠看出,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84.0%,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60.0%,可見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要明顯高于對照組,實驗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使用濕潤燒傷膏對患者的褥瘡部位進行涂抹治療,不僅用藥方便,而且患者產(chǎn)生的并發(fā)癥的幾率比較小。
本篇文章通過使用對照研究的方法探究濕潤燒傷膏對于褥瘡患者的護理效果,從實驗結果能夠看出,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84.0%,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60.0%,可見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要明顯高于對照組,實驗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參考文獻
趙輝 .濕潤燒傷膏和生肌粉治療Ⅲ期壓瘡的護理干預.《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 2016
陸紅晨,秦國華 .濕潤燒傷膏聯(lián)合遠紅外線在壓瘡護理中的應用.《當代護士旬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