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民
在這個桑葚成熟的5月,我邀你來吐峪溝吃桑葚。因為這里的桑葚好吃還有故事,來這里吃桑葚,雖簡單卻又奢侈。
我是吃著吐峪溝的桑葚,在吐峪溝長大的孩子,在吐峪溝識的字沒有吃的桑葚多。我們那時不認識“桑葚”這兩個字,我們叫它桑子。早晨去上學,摘幾顆桑子吃了再去學校,算是為早飯增添了營養(yǎng);放學了,先去吃一肚子桑子再回家,的確能為家里省一點口糧。
50年前的吐峪溝地窮物困,只有那田間地頭、房前屋后的桑樹遮天蔽日,一樹一樹的桑葚累累垂垂,如滿目繁星。這些桑葚讓我們這些饞貓因上學遲到、太晚回家而挨了不少打罵,但也賜予了我們智慧和力量,讓我們18位小伙伴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一起魚躍龍門,跳進了城里。吐峪溝因此一下子名氣大盛,那些給我們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民辦教師們從此腰板硬直,頭頸高昂,時至今日還指著我們笑罵:你這個熊孩子,如果不是當年打你罵你,你能有今天?
50年后的今天,當我一邊吃著桑子一邊研究著這些桑葚時才知道,吐峪溝最早的名氣竟然是來自于唐玄奘,并和這桑葚有關(guān)。當年,他從大海道一路跋涉而來,走到吐峪溝,高昌已近在咫尺,但又累又渴的他不得不在此小憩。路邊的桑葚引起了他的注意,侍從按照他的要求去詢問桑樹的主人。主人說,路邊的桑子你們隨便吃。
吃了不知多少顆桑葚之后,唐玄奘神清氣爽,精神大增,遂在主人院內(nèi)研磨鋪紙,題下了“華夏珍果”四個大字。題字的事我估計是個傳說,但史實記載,唐玄奘確實是經(jīng)柳中(今魯克沁)到吐峪溝,然后進入了高昌。這個字當然誰也沒有看到,但“路邊的桑子隨便吃”一直流傳到現(xiàn)在。所以,來吐峪溝吃桑子,隨便吃,管夠!說不定,你就能吃到當年唐玄奘吃過的那顆桑樹上結(jié)的桑子。
吐峪溝的第二次名聲大振要“歸功”于上世紀之初頻繁地來吐峪溝“探險”的外國探險家了。1897年,俄國植物學家雷格爾來到了吐峪溝。不過,他不是針對唐玄奘吃過的桑葚來的,盡管當時的吐峪溝依然有很多幾百年的古桑,因為他回國后沒有發(fā)表對吐峪溝桑葚的研究,倒是對吐峪溝石窟寺進行了介紹。根據(jù)這一線索,羅洛夫斯基、科茲洛夫、科列門茲三人不遠千里專程來到這個偏僻的小山溝里“旅游觀光”,然后,他們“順便”帶走了不少佛教文物的資料和精美的壁畫。
緊跟而來的是德國人勒柯克、日本人橘瑞超和野村榮三郎、英國人斯坦因。他們在吐峪溝發(fā)現(xiàn)了被村民們視為廢物的陶罐、木杯、銅錢和一些紙件,發(fā)現(xiàn)了山洞里存留的經(jīng)書和壁畫,還“找到了不少好看的壁畫和塑像殘片”,對20多個洞窟進行了相當“干凈”的搜掠,竊走了古代文書、寫經(jīng)、銅佛像、刻花磚等諸多珍貴文物。
說這些有點沉重,咱還是吃桑子吧。
吐峪溝的桑樹有兩種,一種是野桑樹,一種是嫁接后的桑樹。野桑樹一般存活在田間地頭,嫁接的桑樹都在農(nóng)民家的房前屋后。野桑樹上的桑子多為紫黑色,個頭小,但很甜,野味十足;嫁接的桑樹上的桑子個頭大,水分多,黑、白、紫、粉都有,十分誘人。所以,真正會吃桑子的人,可不會嫌棄那野桑樹上的“小黑”,更不會從一堆桑葚里把小的剔除出去。不過,現(xiàn)在的野桑樹越來越少,能存活下來的大多已是“文物”。倒是路邊民居前的桑子吃起來十分方便,遇到熱情好客的主人在家,還能再喝上一碗濃情的磚茶水。
對了,還要告訴你一個訣竅。吃桑子要從樹上摘下來直接吃,絕不能用水沖洗。遇到有些沙塵的桑子,用嘴吹幾下即可。如果用水沖洗,失去了桑子的原味不說,涼水入肚,那可是要鬧肚子的。對于吃桑子來說,真的是“不干不凈,吃了沒病”,而且站在樹下,一顆一顆地摘著吃,這更是“沾了地氣,吃了土氣,身有福氣”。
本世紀以來,吐峪溝終于獲得了應(yīng)有的名氣。先是麻扎村獲得了新疆第一個“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的殊榮,1 700多年的歷史、民俗、文化被發(fā)掘,經(jīng)考證,吐峪溝成為吐魯番世界四大文明交匯地的實際落腳點;再是千佛洞和不遠的洋海古墓列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名錄;繼而是大峽谷沿途的絕世風光隨著連心路的修通而被發(fā)現(xiàn)。含大峽谷、千佛洞、麻扎村、麻扎墓為一體的吐峪溝,現(xiàn)在已成為吐魯番東線旅游的一處勝地,新疆攝影家協(xié)會、新疆美術(shù)家協(xié)會早已把這里建立為創(chuàng)作基地。3月,這里的杏花是新疆杏花開的最早的地方,是戶外踏春的第一站;5月,桑葚季也在全吐魯番率先開啟,來吐峪溝吃桑葚,變得高端大氣上檔次。
如果有人邀請你5月到吐峪溝,那一定是誠心誠意的一次奢侈游。吐峪溝麻扎村里,600年以上的古桑樹依然健在,路邊的桑葚隨便吃,千百年來的古民居、淳樸厚重的民俗隨便看,從村莊入口到蘇巴什的經(jīng)典戶外徒步線路隨便走,溝東溝西的自然風光隨便游,村內(nèi)攤鋪上的桑葚干、桑葚汁隨便買。對了,開鑿于魏晉時期的千佛洞目前正在進行保護性修繕,也許很快就能再現(xiàn)輝煌。
來吐峪溝,一定要從大峽谷穿行,因為這里是火焰山景觀的精華濃縮,是火焰山地質(zhì)地貌的全景大展現(xiàn)。這里的山石色彩斑斕,怪石奇峰千姿百態(tài),時而山峻雄壯,時而壁立如屏;時而突兀如柱,時而石薄如巨刃;時而如盤龍騰空;時而像野獸奔馳。在這些好看的山體中,最奇絕的是一處“壁立千仞”景觀,奇在山體的顏色在一天之中輪轉(zhuǎn)多變,絕在最強列的光照下,山段猶如佛的衣褶,放射出世人無法詮釋的佛光。
看,來吃個桑葚,就能順帶著一把游覽完這些勝地,必須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