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司翠華
(1.南京地鐵建設有限責任公司 南京 210008 2.南京華夏天成建設有限公司 南京 210004)
高架站因建筑形態(tài)各異,各專業(yè)之間接口界面繁多,因此集合了多樣性、獨特性、復雜性等特點于一身,較地下站相比施工難度也更富有挑戰(zhàn)性。建筑形態(tài)源于地域人文、城市規(guī)劃等相關因素,每一棟建筑的誕生都拔地而起有靈魂。通常高架車站的建筑造型有較高的景觀需求,鋼結構、幕墻、屋面系統(tǒng)等呈現(xiàn)車站的整體景觀效果,決定了是否達到美觀大方、輕盈通透等要求,站內裝修則決定塑造軌道交通的人性化程度。在注重提升車站裝修效果與舒適度的同時,如何提高施工效率,已經(jīng)成為設計與管理者研究的重要課題。
出入口設計作為車站裝修設計要點之一,門套立面上的出入口編號字體要求足夠醒目、大小適中、無遮擋,實現(xiàn)有效引導乘客便捷出行的功能[1]。某些地鐵車站出入口側邊站立式導向均存在遮擋部分門套和幕墻玻璃開啟扇的情況,且落地式玻璃幕墻,幕墻欄桿、導向層次略顯凌亂。總結以上及南京地鐵已建線路門套兩側寬度不小于1m,如圖1所示,大、小導向尺寸分別為1800mm、600mm,建議出入口兩側墻體砌筑寬度不宜小于門套與導向寬度相加尺寸之和,可減少后期變更發(fā)生的可能性,同時滿足功能與美觀的雙層需求。
出入口頂面高度通常是管綜設計的難點之一,門套上方除穿行的管綜橋架,還有結構過梁、安防卷簾箱體等,尤其是路中島式附屬用房外掛的高架車站,連接附屬用房的天橋上方聚集綜合橋架管線較多,是導致局部頂面標高不夠或門套無門楣的主要因素,必須嚴格控制管線橋架,上攀或分散部分橋架在天橋底部箱梁內至站廳兩側配線間,才能有效保證門洞凈高及頂面標高尺寸。
圖1 出入口平面布置圖
根據(jù)《地鐵設計防火標準》[2](GB51298-2018)第5.6.2條疏散通道出口處的疏散指示標志應設置在門洞邊緣或門洞的上部,其上邊緣據(jù)吊頂面不應小于0.5m;根據(jù)《地鐵設計規(guī)范》[3](GB50157-2013)9.3.15高架車站吊頂標高最小高度為2.60m(扣除裝飾材料與龍骨高度20cm,管綜底部不應小于2.80m),結合以上規(guī)范標準,高架站出入口門套凈高不應小于2.10m。
常見砌筑做法:土建砌筑輕質隔墻,鋼結構背栓系統(tǒng)干掛裝飾墻面,對穿螺栓與隔墻固定;特點:二次豎立隔墻重復作業(yè),缺失控制裝飾完成面主動權,浪費三角房內部空間。裝修豎立鋼結構,干掛裝飾面材,內襯防火巖棉,封堵硅酸鈣板,并完成涂飾工程。特點:方便定位裝飾完成面,施工便捷、節(jié)省三角房內空間,滿足防火要求。建議三角房墻面土建“留白”,由裝修施工完成,同樣適用于地下車站三角房墻體砌筑。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消火栓箱)》[4](GB14561-2003)規(guī)定,消火栓箱厚標準規(guī)格尺寸有160mm、180mm、200mm、240mm。通常高架車站靠墻消火栓箱做暗藏包飾處理,所以選擇箱體的厚度直接影響車站裝飾完成面的厚度,即選擇較薄的消火栓箱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節(jié)約鋼結構成本,同時可以提高站廳公共空間的建筑利用率,建議選擇栓體厚度不大于200mm。
調查可知,消火栓背部輕質外墻還存在以下問題,例如某消火栓箱獨立于墻體之外,箱體厚度為240mm,暗藏包飾完成后的尺寸約為300mm,與地下站有離壁溝的墻體包飾完成厚度(約250~300mm)有過之而不及!無疑增加了背栓鋼結構的長度,同時也浪費了站廳空間。某消火栓箱半隱藏在輕質墻體中,箱體厚度為240mm,暗藏包飾完成后的尺寸約為200mm,較實例一做法,在一定程度了節(jié)約了鋼結構造價,也增加了車站寬度。建議消火栓箱選擇不大于200mm厚箱體,并半嵌入墻體,裝飾完成面厚度可有效控制在150mm左右。
如圖2所示,建筑主體內墻消火栓箱與墻面的設置,建議墻體做內凹式處理,內凹進設備用房(因設備用房內對美觀性要求不高),以減小對整面墻完成面厚度的影響,增加走道寬度,提高建筑空間利用率。
圖2 高架站廳局部平面圖
(1)《建筑玻璃應用技術規(guī)程》[5](JGJ113-2009)7.2.5室內欄板用玻璃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設有立柱和扶手,欄板玻璃作為鑲嵌面板安裝在護欄系統(tǒng)中,欄板玻璃應使用規(guī)定的夾層玻璃;欄板玻璃固定在結構上且直接承受人體荷載的護欄系統(tǒng),其欄板玻璃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當欄板玻璃最低點離一側樓地面高度不大于5m時,不得使用公稱厚度不小于16.76mm鋼化夾層玻璃;
(2)根據(jù)《民用建筑設計通則》[6]6.6.3條,臨空高度再24m以下時,欄桿高度不應小于1.05m;欄桿高度應從樓地面或屋面至欄桿扶手頂面垂直高度計算,如底部有寬度大于或等于0.22m,且高度低于或等于0.45m的可踏部位,應從可踏面頂面起計算;欄桿離樓地面或屋面0.10m高度內不應留空;
依據(jù)以上規(guī)定,凡路中島式高架落地玻璃幕墻使用Low-e中空鋼化無夾層玻璃的,均需設置安全護欄,路側地面車站落地幕墻也應設置防撞護桿。
根據(jù)《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guī)范》[7](JGJ102-2003)4.1.5條幕墻開啟窗的設置,應滿足使用功能和立面效果要求,并應啟閉方便,避免設置在梁、柱、隔墻等位置。開啟扇的開啟角度不宜大于30°,開啟距離不宜大于300mm。
調查可知,幕墻玻璃開啟扇還存在以下問題,例如,某玻璃開啟扇上旋向外開啟,玻璃明框下口據(jù)室內地面較高。通常防護欄桿止灰?guī)Ц叨蓉撠熓湛诓A逻吙?,即與下口邊框齊平打攪處理。因幕墻專業(yè)玻璃開啟扇的分割未考慮幕墻防護欄桿的設置,開啟高度低于欄桿高度導致開啟不便。某玻璃幕墻開啟扇下旋向內外啟,扶手高度根據(jù)開啟扇高度設置,因未滿足相關扶手高度規(guī)范,后增加橫桿固定在明框玻璃框上,而后固定橫桿的安裝方式對幕墻玻璃立柱技術參數(shù)要求較高。根據(jù)《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guī)范》[7](JGJ102-2003)6.3.1立柱截面主要受力部位的厚度,應符合下列要求,型材孔壁與螺釘之間直接采用螺紋受力連接時,其局部厚度應不小于螺栓的公稱直徑。如圖3所示,玻璃幕墻開啟扇下旋向內開啟,開啟角度直接影響幕墻欄桿距離幕墻的遠近,考慮美觀需求止灰?guī)Р灰走^寬,所以將幕墻防護欄桿設置在止灰?guī)饪凇?/p>
圖3 高架站廳幕墻剖面案例
綜合以上案例,結合各規(guī)范要求,高架車站站內幕墻護欄的設置不僅要求滿足功能需求,而且必須不影響幕墻玻璃窗的開啟使用。建議幕墻橫框下口據(jù)地高度小于地面裝飾完成面250mm,玻璃開啟扇上旋向外,開啟高度不低于護欄扶手高度,即不小于1100mm。
軌道交通代表是的安全高效、綠色節(jié)能、明亮富有現(xiàn)代感的出行形象,在滿足使用的前提下,不失人文關懷、強調快速疏導的交通空間。順應歷史發(fā)展的潮流,遠瞻歐美、日本、香港等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軌道交通的高速發(fā)展,結合我國的經(jīng)濟化發(fā)展程度,或許未來軌道交通的裝飾裝修除了追求施工質量和效果外“兩手都要硬”外,裝飾設計手法正在嘗試向去偽存真的方向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