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的政治家管仲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先王貴誠信。誠信者,天下之結(jié)也?!保ā豆茏印醒浴罚?。他認為誠信是凝聚人心、使天下人團結(jié)一致的精神基礎(chǔ)。這說明從很早開始,“誠信”就成為了人與人之間必須遵守的信條之一;而陳元方一個年僅七歲的孩子就能知曉誠信的含義,“信”的重要可見一斑。
課文導入
要說陳元方,得先說說他的父親陳太丘。“太丘”本是河南的一個地名,陳元方的父親陳寔(shí)曾經(jīng)是那里的行政長官,故后人稱他為“陳太丘”。此人為官清廉,家里連拉車的仆役都沒有。應(yīng)宰相召見的時候,他叫大兒子陳元方親自拉車,車上老爺子抱著小孫子長文,二兒子季方則隨后挑著行李。到了宰相府,主人設(shè)宴招待他們。當時的八大名士號稱“八龍”,一個給他們開門打簾,一個行酒,其他“六龍”輪番布菜,可見陳家父子所得到的禮遇是非常高的。這一獨特的風景成為當時的奇聞,人們甚至給他們畫像,說他們出行是“真人東行”,尊稱他們父子三人為“三君”。陳老爺子一生最得意的事情,應(yīng)該就是生了陳元方和陳季方這么兩個才學、見識都非常高明的兒子,并且這兩個兒子又給他生了很出色的孫子,陳家可謂滿門俊才。
本文雖然只有103個字,卻依然為我們展示了陳元方個性鮮明的形象。如“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這句話就指出了陳元方當時的年齡只有七歲,正在門外玩耍,為故事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chǔ)。接著,友人姍姍來遲后發(fā)現(xiàn)太丘不在,便問元方其父的去向,元方彬彬有禮地回答:“待君久不至,已去?!边@句話表現(xiàn)了陳元方懂禮守禮的好習慣。
聽到這里,友人開始大發(fā)雷霆,他認為陳太丘拋棄自己單獨離開是一件不對的事情,便連聲斥責陳太丘的不是。對此,元方不慌不忙,反而有理有據(jù)地駁斥友人的觀點:“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泵鎸υ降姆瘩g,友人終覺自己的錯誤,卻早已無力挽回。最后,作者以一句“元方入門不顧”收束全文。這樣,一個落落大方、機智聰穎、通曉事理、誠信守禮的少年形象便成功躍然紙上,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誠信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根本,是事業(yè)成敗的關(guān)鍵。自古代起,便涌現(xiàn)出了許多“不重千金重一諾”的美談,但也有許多不講信譽的諷喻短篇。就像陳太丘的那位朋友,自己言而無信,失約了不去自我反省,反而責怪別人。因此,他被陳太丘拋棄,受到陳元方的蔑視,實屬咎由自取。
形象新解
假如你是陳元方,久久等待父親的朋友卻不至時,心中會想些什么呢?如果父親的朋友想清楚后回來道歉,你又會對他說些什么呢?請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任選以上所述的一個場景,將陳元方所想或所說的內(nèi)容寫下來,要凸顯人物鮮明的性格特征。要求:300字左右,答題紙自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