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衛(wèi)東
(福建聯(lián)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福建泉州362800)
國內某石化公司具有1000萬噸/年以上的煉油能力,同時建有乙烯裂解裝置、聚乙烯裝置、聚丙烯裝置,以及芳烴聯(lián)合裝置。建有1套部分氧化/氣電聯(lián)產(chǎn)(IGCC)裝置,做為全廠的公用工程島,為工藝裝置提供氫氣、蒸汽、電等公用工程介質。IGCC裝置中,部分氧化的設計進料負荷為脫油瀝青90噸/小時,有三系列部分氧化氣化爐(兩開一備),所產(chǎn)的粗合成氣約1/4經(jīng)耐酸變換、低溫甲醇洗、PSA生產(chǎn)氫氣,滿足工藝裝置的需要,粗合成氣中的3/4經(jīng)低溫甲醇洗后,送燃機發(fā)電并副產(chǎn)蒸汽。因電價較低,合成氣發(fā)電經(jīng)濟效益較差,合成氣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因此,尋找合成氣的利用途徑,成為提高IGCC裝置效益的重要內容。
合成氣進燃氣輪機發(fā)電及副產(chǎn)蒸汽部分,所產(chǎn)電、蒸汽都有明確的市場價格,因此,可以通過電和蒸汽的價格,以及粗合成氣低溫甲醇洗/燃機發(fā)電的加工費用,反算出合成氣的價值,以及如果利用這部分合成氣生產(chǎn)氫氣,及其氫氣的價值。
計算過程除了電、蒸汽為實際市場價格外,其余為IGCC裝置的2012年的實際生產(chǎn)數(shù)據(jù)和2013年該公司業(yè)務計劃數(shù)據(jù)。
電:0.55元/千瓦時
3.8 MPa高壓蒸汽:200元/噸
11.7 MPa超高壓蒸汽:320元/噸
氧氣:342元/噸
脫油瀝青經(jīng)部分氧化生成粗合成氣的加工成本:271.5元/噸粗合成氣
粗合成氣經(jīng)耐酸變換、低溫甲醇洗、PSA產(chǎn)氫加工成本:324.5元/噸粗合成氣
粗合成氣經(jīng)低溫甲醇洗后發(fā)電的加工成本:260.4元/噸粗合成氣
根據(jù)上述數(shù)據(jù),反算出粗合成氣的價值為823.6元/噸,相應的氫氣價值為12 551元/噸,脫油瀝青的價值為1 598元/噸。IGCC流程示意及合成氣/氫氣價值計算過程如圖1。
圖1 IGCC流程示意及合成氣/氫氣價值計算過程
該石化公司2013年底乙烯脫瓶頸項目完成后,煉油能力提高了15%,同時對溶劑脫瀝青裝置進行深拔改造,IGCC裝置負荷65%~70%,近期考慮一臺燃氣輪機運行(消耗合成氣55~85噸/小時),并滿足變換制氫的前提下,尋找合成氣的利用途徑。遠期如果建設新的煉油裝置,如渣油加氫裝置,則可停運燃氣輪機,把這部分合成氣用于變換制氫,滿足新建裝置的氫氣需要。
正常情況IGCC裝置耐酸變換的負荷為50噸/小時粗合成氣原料,約可產(chǎn)氫氣4.83噸/小時(53 000標立方米/小時),而耐酸變換的最高負荷為70噸/小時粗合成氣,可產(chǎn)氫氣約6.83噸/小時(75 000標立方米/小時)。
如果耐酸變換以最高負荷產(chǎn)氫,則IGCC比正常工況多產(chǎn)氫2噸/小時,在全廠總氫氣消耗相同的情況下,相應的把其他低品質的氫氣如原來脫硫后加氫裂化/加氫處理的低分氣進煉油PSA,改為排入燃料氣管網(wǎng),可減少外購天然氣量,同時可減少這部分含氫氣體PSA提純及提純后從2.0 MPa提高到4.0 MPa的成本,見圖2。
效益計算如下:
氫氣成本價格:12 551元/噸
氫氣熱值:34 000 kCal/千克
天然氣熱值:12 000 kCal/千克
天然氣價格:4.0元/標立方米
使用氫氣做為燃料成本:2噸/小時×8 400小時×12 551元/噸=21 085萬元
使用天然氣成本:2噸/小時×8 400小時×(34 000/12 000)×5 092=24 238萬元
圖2 合成氣制氫物料平衡示意(噸/小時)
煉油PSA裝置減少的電力成本:5 156×8 400×0.55×20%=476萬元
每年少購天然氣量:2×(34 000/12 000)×8 400=4.76萬噸
每年效益:24 238-21 085+476=3 629萬元。
天然氣價格如果低于3.5元/標立方米,則外購天然氣合算。
與3.1內容類似,變換最高負荷70噸粗合成氣/小時,可以多出2噸/小時,這部分氫氣可以考慮外售。
效益計算如下:
氫氣成本價格:12 551元/噸
外售氫氣量:2噸/小時
需要投資額:從該公司IGCC裝置到化工園區(qū)的氫氣管線4 000米,約800萬元。
以氫氣價格18 000元/噸(不含稅)計算,年效益為9 154萬元。
如果把IGCC裝置70%負荷運行時產(chǎn)生的全部粗合成氣都做為耐酸變換/低溫甲醇洗/PSA的原料,最大可外供氫氣8.79噸/小時,需要新建1套與現(xiàn)有耐酸變換/PSA規(guī)模相當?shù)难b置,原用于處理燃氣發(fā)電合成氣的低溫甲醇洗需要改造。
效益計算如下:
氫氣成本價格:12 551元/噸
外售氫氣量:8.79噸/小時
需要投資金額:約5億元
以氫氣價格18 000元/噸(不含稅)計算,年效益40 233萬元。
國外擁有工業(yè)化甲醇生產(chǎn)技術的公司主要有Lurgi、Topsoe、Davy(I.C.I)、Casale等,國內有西南化工研究院、華東理工大學、杭州林達公司、南京國昌等。
針對該石化公司的IGCC裝置,在裝置70%負荷的工況下,利用現(xiàn)有的變換的富余能力,可以建1套15萬噸/年的甲醇裝置,IGCC裝置的燃機單臺運行。參考Davy甲醇合成法的單耗和能耗指標[1],15萬噸/年甲醇裝置與IGCC裝置的關系如圖3。
圖3 合成氣生產(chǎn)甲醇物料平衡示意(噸/小時)
甲醇的生產(chǎn)成本:2 198元/噸
假設甲醇含稅價格:2 900元/噸
年效益為:4 216萬元
15萬噸/年甲醇裝置投資:1.5億元。
如果IGCC裝置滿負荷運行,所產(chǎn)的粗合成氣中除了滿足產(chǎn)氫要求,其余全部用于生產(chǎn)甲醇,則可以建設1套60萬噸/年的大型甲醇裝置。
丁辛醇是重要的基本有機原料,包括正丁醇、異丁醇和辛醇(或稱2-乙基己醇)3個重要品種。丁辛醇的工業(yè)化生產(chǎn)方法主要有乙醛縮合法、發(fā)酵法、齊格勒法和羰基合成法等,羰基合成法是目前最主要的丁辛醇工業(yè)生產(chǎn)方法,低壓羰基法由于其反應條件溫和,備受生產(chǎn)企業(yè)的青睞。目前低壓羰基法主要有戴維Davy羰基合成法、三菱化成合成法和BASF合成法等。
低壓羰基合成法指丙烯、一氧化碳和氫氣在90~120℃,1.6~2.0 MPa條件下,有過量三苯基膦存在時,在羰基銠膦絡合物的催化作用下生產(chǎn)丁醛[2]。
完整的工藝過程為:①丙烯、合成氣進行羰基合成反應制得粗醛,粗醛精制得到正丁醛和異丁醛;②正丁醛和加氫得到產(chǎn)品正丁醇;③異丁醛加氫得到產(chǎn)品異丁醇;④正丁醛經(jīng)縮合、加氫得到產(chǎn)品辛醇,見圖4。
圖4 BASF低壓羰基合成工藝流程示意
針對該石化公司IGCC裝置,在裝置70%負荷的工況下,利用現(xiàn)有的變換的富余能力,可以建1套25萬噸/年的丁辛醇裝置,IGCC的燃機單臺運行。BASF丁辛醇合成工藝技術具有收率高、能耗低、投資低、化學級丙烯和聚合級丙烯都能適用、副產(chǎn)品丙烷可返回乙烯裝置、正/異構物比例有較大的變化彈性等優(yōu)點[3],選擇BASF的低壓羰基合成工藝做為丁辛醇裝置方案進行分析,利用BASF低壓銠法的單耗和能耗指標,25萬噸/年丁辛醇裝置與IGCC裝置的關系如圖5。
丁辛醇的生產(chǎn)成本:6 754元/噸
假設辛醇含稅價格:12 000元/噸
正丁醇價格:11 000元/噸
異丁醇價格:10 000元/噸
年效益為:69 213萬元
圖5 合成氣生產(chǎn)丁辛醇裝置物料平衡示意(噸/小時)
25萬噸/年丁辛醇裝置投資:18億元。
乙二醇生產(chǎn)方法包括傳統(tǒng)的石油工藝和近幾年發(fā)展起來的煤化工工藝。傳統(tǒng)的石油工藝是采用乙烯裂解裝置的乙烯為原料,經(jīng)氧化后轉化為環(huán)氧乙烷,環(huán)氧乙烷再水解生產(chǎn)乙二醇。煤化工生產(chǎn)乙二醇工藝,利用煤(脫油瀝青、渣油等)部分氧化生產(chǎn)合成氣,合成氣再合成乙二醇,有①合成氣直接合成法[4](熱力學難于進行,目前仍在實驗室階段),②甲醇/甲醛法(研究不夠深入,不足以工業(yè)化),③草酸酯法[5](目前煤化工生產(chǎn)乙二醇的主要技術)。
草酸酯法分兩步進行,CO與亞硝酸酯氣相催化合成草酸酯,再由草酸酯加氫得乙二醇。該方法先利用醇類與NO反應生成亞硝酸酯,在貴金屬催化劑上與CO羰基合成得到草酸二酯,草酸二酯再經(jīng)催化加氫制得乙二醇。
針對該石化公司的IGCC裝置,在IGCC裝置80%負荷的工況下,利用現(xiàn)有的變換的富余能力,可以建1套20萬噸/年的乙二醇裝置,IGCC的燃機單臺運行。利用公開資料的乙二醇合成原料單耗和公用工程消耗,20萬噸/年乙二醇裝置與IGCC裝置的關系如圖6。
乙二醇的生產(chǎn)成本:5 884元/噸
圖6 合成氣生產(chǎn)乙二醇裝置物料平衡示意(噸/小時)
假設乙二醇含稅價格:8 000元/噸
年效益為:38 454萬元
20萬噸/年乙二醇裝置投資:20億元
如果IGCC裝置滿負荷運行,所產(chǎn)的粗合成氣中除了滿足產(chǎn)氫要求,其余全部用于生產(chǎn)乙二醇,則可以建設1套53萬噸/年的大型乙二醇裝置。
上述幾種合成氣利用方案,合成氣、氫氣按照第二部分所述估算價格,其余原材料及公用工程按照2013年業(yè)務計劃價格體系,其主要經(jīng)濟效益、所需投資以及投資內部收益率等匯總如表1。
1)在天然氣價格高于3.5元/標立方米情況下,把煉廠部分低品質的氫氣進入燃料氣,再通過提高IGCC裝置變換產(chǎn)氫的負荷,有經(jīng)濟效益。
2)利用IGCC裝置富余的能力,外賣2噸/小時的氫氣,與合成氣發(fā)電相比,有很好的經(jīng)濟效益。經(jīng)了解,附近某氯堿化工企業(yè)因1,4-丁二醇裝置擴建需要氫氣,化工園區(qū)部分準備入住的企業(yè)也有氫氣需求,建議開展氫氣供應洽談。
3)合成氣制甲醇方案,如果建設1套15~20萬噸/年的甲醇裝置,部分可以滿足該公司自身的甲醇需要,部分可以通過管線銷售給周邊的企業(yè)。
表1 合成氣不同利用途徑投資及效益匯總表
4)丁辛醇方案中,建設1套25萬噸/年的丁辛醇裝置,年約需要15.25萬噸丙烯,當聚丙烯價格和丁辛醇價格都很好時,可以外購丙烯,聚丙烯裝置和丁辛醇裝置滿負荷運行;聚丙烯和丁辛醇其中有1個價格不是很好時,可以不外購丙烯,通過調整2套裝置的負荷,使公司效益最大化。
5)國內近幾年有多套20萬噸/年或以上的煤制乙二醇建成或在建,中國石化某化肥分公司原來通過煤氣化生產(chǎn)合成氣、進行合成氨和尿素,做為增效項目,建設了20萬噸/年乙二醇裝置。裝置建成后將停運效益較差的合成氨/尿素,改為生產(chǎn)乙二醇,此方案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6)合成氣制甲醇、丁辛醇、乙二醇或其他產(chǎn)品,是提高合成氣價值的重要途徑,以上的一些介紹及對比,是基于公開資料的分析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