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心平
荸薺俗稱馬蹄,又稱地栗,有人說因其形如馬蹄,又像栗子而得名。稱其馬蹄,僅指其外表似馬蹄,說其像栗子,不僅是形狀顏色接近,連成分、功用都與栗子有相似之處,又因其是在泥中結果,所以有地栗之稱。
荸薺皮色紫黑或棗紅,肉質(zhì)潔白,味甜多汁,脆爽可口,有著“地下雪梨”之美譽,既可當作水果生吃,又可作為蔬菜食用,是大家非常喜愛的時令食品。其球莖富含淀粉,供生食、熟食或提取淀粉均可,味極甘美;同時也供藥用,具有開胃解毒、消宿食、健腸胃的功效。
我國西漢時已有荸薺的栽培記載,歷史悠遠。目前國內(nèi)荸薺品種達20余種,主要分布于江蘇、安徽、浙江、廣西、廣東、福建等地的水澤地區(qū),其中安徽無為、廣西桂林、浙江余杭、江蘇高郵、福建福州、湖北漢口及當陽的雙蓮是荸薺的著名產(chǎn)地。
荸薺口感甜脆,營養(yǎng)豐富,可食用部分達78%。每100克荸薺中含碳水化合物14.2克、蛋白質(zhì)1.2克、脂肪0.2克、膳食纖維1.1克,此外還含有胡蘿卜素、B族維生素、維生素C,及鐵、鈣、鎂、鉀、錳等礦物質(zhì)。
荸薺中的磷含量是所有莖類蔬菜中最高的,每100克荸薺中含磷約44毫克。磷元素可以促進人體發(fā)育,對牙齒、骨骼的發(fā)育大有益處,因此荸薺特別適宜兒童食用。同時磷元素還可以促進體內(nèi)糖、脂肪、蛋白質(zhì)三大物質(zhì)的代謝。
荸薺不僅可以促進人體代謝,還具有一定的抑菌功效。科學家在對荸薺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了一種抗菌成分——荸薺英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及綠膿桿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能抑制流感病毒。在傳染性疾病發(fā)病率較高的季節(jié),吃鮮荸薺有利于預防流腦、麻疹、百日咳及急性咽喉炎。研究還表明,荸薺英對于肺部、食管和乳腺的腫瘤也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荸薺水分十分豐富,同時富含黏液質(zhì),多吃荸薺有清熱、生津、止渴的功效。荸薺潤肺化痰的功效也不錯,咳嗽、痰黏稠不易咳出的患者可以適當多吃些荸薺來調(diào)理。
荸薺的膳食纖維是球狀的,容易吸附雜物,有很好的清理腸道功能,臨床上常用于治療熱邪引起的食積痞滿和大便燥結等。荸薺水煎液能利尿排淋,是尿道感染患者的食療佳品。
荸薺質(zhì)嫩多津,可治療熱病津傷口渴之癥。此外,荸薺還可用于治療舌赤少津、咽喉干痛、酒醉昏睡等癥。高血壓、便秘及痔瘡出血等患者,宜食用鮮荸薺。若將荸薺制成粉內(nèi)服,可清咽化痰,對咽喉、聲帶等的保健大有裨益。荸薺與海蜇同煮服用還可輔助治療甲狀腺腫大。
中醫(yī)認為,荸薺味甘,性寒,入肺、胃經(jīng),具有清熱解毒、涼血生津、利尿通便、化濕祛痰、消食除脹的功效。取荸薺汁加鮮藕汁、梨汁、鮮蘆根汁、麥冬汁一起(即“五汁飲”),可清熱生津止渴,用于肺胃有熱煩渴,或肺燥干咳者。也可取鮮荸薺250克,甘蔗1根(切段),入鍋煎煮,熟而食之,有清熱消炎、生津止渴之效,適用于發(fā)熱后期之心煩口渴和低燒不退,還可預防流感。
食用荸薺時,一般以皮薄、肉細、味甜、爽脆、無渣者為上乘。荸薺可生吃,亦可熟食,還能用來制作荸薺粉。
考慮到荸薺的生長特性,推薦您還是盡量熟食。如果要煮熟吃,煮約10分鐘就可以了;用高壓鍋煮則大約5分鐘就夠了;蒸的話時間比較長,至少要半小時以上。
荸薺熟食多用于做配料,可炒、燒、做湯、做甜點或做餡心。比較有名的菜如荸薺炒蝦仁、荸薺炒雞丁、排骨馬蹄湯、水晶馬蹄糕、甘蔗馬蹄水等,都是美味佳肴。
淮揚名菜“獅子買”,有一種做法就是要往肉丸里面揉入切碎的荸薺。荸薺和藕一樣,都有著特殊的細胞結構,很難被糊化,所以蒸煮之后依然可以保持脆甜的獨特口感。將荸薺加在肉丸里,或是包在餃子、餛飩餡里,和軟糯的肉糜相得益彰,別具風味。
炒是荸薺熟食比較常用的烹調(diào)方式之一。將荸薺切成塊或片,和時令蔬菜或者肉一同炒,不用加太多調(diào)料,清爽的口感就很宜人。不想吃肉的時候,用荸薺切丁和胡蘿卜、蘑菇、豌豆混炒,鮮香甜兼?zhèn)?,也是非常健康的吃法。喜歡煲湯的話,可以用荸薺作為湯料之一,讓甜味和香味完全釋放到湯汁當中,為湯提鮮增味。
荸薺含較多淀粉,所以也可直接提煉出荸薺粉供食用。荸薺粉可以做出很不錯的甜點,比如廣東小吃馬蹄糕,就是用荸薺粉拌糖水之后蒸制,成品呈琥珀色,半透明狀,軟、滑、爽、韌兼?zhèn)洌稑O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