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秀峰
八年抗戰(zhàn),云南各族各界人民在中國共產(chǎn)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旗幟下,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的民族精神,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惜痛捐血肉,同盟共壘(抗戰(zhàn)勝利堂碑記)”同仇敵愾,浴血奮戰(zhàn),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和獨特的貢獻,涌現(xiàn)出許許多多的英雄兒女及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在艱苦卓絕的中國八年抗戰(zhàn)中,云南曾是最重要的戰(zhàn)略基地,是“堅固大后方,反攻最前線”,是陸空交通的大動脈和生命線,是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東方戰(zhàn)場的戰(zhàn)略結合部,是蜚聲中外的教育、科技、文化中心和著名的“民主堡壘”。出省抗戰(zhàn)的滇軍曾是正面戰(zhàn)場的“中流砥柱”,云南軍民曾是鎮(zhèn)守中國南大門即滇南抗戰(zhàn)的“銅墻鐵壁”……“吾滇本素貧瘠,此役亦共飽艱難?;厮輿Q戰(zhàn)魯南,乃至受降越北,中經(jīng)緬境會師,繼以滇西驅敵,再接再勵,可泣可歌。行者既糜頂踵于沙場,居者復竭脂膏于蔀屋,惟馳驅之恐后,斯勝利之空前,邦人君子,謂不可無以紀念也。(抗戰(zhàn)勝利堂碑記)”空前巨大的勝利!該用怎樣的方式來表現(xiàn)和紀念它呢?
攝于1946年 詹霖/圖
1945年7月7日,中國抗戰(zhàn)已初現(xiàn)勝利曙光,云南省臨時參議會第二屆第二十一次會議發(fā)出動議:“以龍公(云南省主席)治滇十余年,勵精圖治,除盡全力協(xié)助抗戰(zhàn)外,如興辦農(nóng)田水利、提倡生產(chǎn)事業(yè)、普及教育、維護治安等政績卓著,功在全滇,凡屬滇人無不愛戴,”建議昆明市政府在風景優(yōu)美的云瑞公園內(nèi)(原清代云貴總督衙門舊址)建一座志公堂(龍云字“志舟”),目的是“以申景仰,而資紀念”。同年7月19日,昆明市政府召開社會各界人士會議,會議決議“組成云南省各界建筑志公紀念堂委員會”,公推議長由云龍任主任委員。1945年7月24日根據(jù)“齡華顧問工程師”所列概算呈報的全部建筑費用概算為國幣23億元。具體分為:1、志公堂為12.5億,2、家具電燈衛(wèi)生通氣及電影機為2.6億,3、銅像(龍云)1.5億,4、園藝道路下水道2億,5、四周欄桿0.8億,6、其它雜費1億,7、材料準備金及運費1億,8、管理費及設計監(jiān)工費1.6億等。這份概算,后經(jīng)多次縮減(工程項目),使建筑預算費用縮減了近五成。10月3日,發(fā)生了“龍云下臺”事件。12月14日,云南省政府召開第九百六十次會議,會議決定重新組建云瑞公園工程委員會,負責辦理云瑞公園“志公紀念堂”工程事宣。指定隴體要為主任委員,陳玉科為副主任委員。建筑工程造價為國幣12.7億元整,全部資金由新改組的云南人民企業(yè)公司籌備委員會籌辦,仍交由“駐滇陸根記營造廠”承建。
云瑞公園志公堂籌建期間,迎來了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最后勝利。全省人民和全國人民與盟國人民一道歡慶勝利,社會各界滿懷勝利豪情紛紛捐資助建這幢寓意著勝利的紀念建筑。1946年1月主體工程竣工后,云南省政府批準省參議會建議,將云瑞公園新建之全部房舍(包括志公堂)撥給省參議會作永久會址。隨后,又采納龍云建議,擬將志公堂改名為“抗戰(zhàn)勝利堂”,“以資紀念吾滇抗戰(zhàn)軍民”。在大門正上方懸掛的原擬定為五字(或三字)一匾的藍色貼金雕花彩畫匾額,最終定稿為一字一匾的朱漆貼金匾額。據(jù)檔藏資料顯示,1946年9月26日,在云瑞公園工程委員會呈省府函中有“查云瑞公園紀念堂昨奉鈞府訓令準省參議會咨請擬命名為抗戰(zhàn)勝利堂,抑或勝利堂,職會未敢擅擬,曾經(jīng)報請鈞府核示在案?!?0月2日,云南省政府秘書處回函表示:“查此案前據(jù)市府呈請核定到府經(jīng)簽章,鈞座(盧漢)核定為“抗戰(zhàn)勝利堂”賜遵在案,省府函副字第7273號指令定名為“抗戰(zhàn)勝利堂?!笨梢娗叭俗鍪乱仓v“認真”二字啊!前些年有人在上報給國家有關部門恢復“抗戰(zhàn)勝利堂”原名時,以原有“資料”中有過備案為由來申報“抗戰(zhàn)勝利紀念堂”之名,這種說法是沒有事實依據(jù)的。硬要加上“紀念”二字,就不怕被人說成“擅改古人意”或被人笑話我們文字功夫淺嗎?“抗戰(zhàn)勝利堂”本身已含有紀念意義,就包括1950年以后改名為“人民勝利堂”都沒有加“紀念”二字,這是再明白不過的道理了。
抗戰(zhàn)勝利堂位于昆明古城(老城)的中心地帶,坐北朝南,背臨武成路,面朝光華街,兩側為云瑞東路和云瑞西路,占地面積28.12畝,建筑位置極佳。舊時這里曾有過清代云貴總督衙門,民國后這里又開辦過著名的優(yōu)級師范學校、省立師范學校及云瑞中學。1946年建成的抗戰(zhàn)勝利堂是一座氣宇軒昂、莊嚴巍峨的鋼筋混凝土結構中西合璧的宮殿式建筑。造型設計采用傳統(tǒng)歇山式琉璃瓦大屋頂、清式斗拱、白石勾欄、彩畫梁枋、飛檐凌空,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配以西式風格的弧形山墻體及門窗,古典與現(xiàn)代并存,謹嚴而典雅,恢宏而凝重。整個殿堂由前廳(包括門廳及各左右廳)、大廳及舞臺幾個部份組成。造型設計優(yōu)美大方,內(nèi)部裝飾精巧雅致。融合了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的元素,體現(xiàn)出中西合璧令人賞心悅目的獨特風貌。在云南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殿堂建筑中居于無可匹敵的地位,是中國近現(xiàn)代優(yōu)秀建筑的典范之一。勝利堂建成后,整體移交給云南省參議會使用。
據(jù)六十年后解密的檔藏資料顯示,志公堂(勝利堂)建筑設計圖,采用的是昆明市政府于1943年向社會公開征求“云瑞公園紀念堂”圖案設計時的首獎圖案,這個圖案是清華大學畢業(yè)生齡華(又名李華)顧問工程師設計的。今天,當我們結合該設計圖到實地瞻仰或高處俯覽這座建筑,或到昆明市規(guī)劃局的“玻璃屋”二樓展室觀看這幢建筑的模型時,可以看出勝利堂的造型像一架待命起飛的“二戰(zhàn)”飛機造型。勝利堂管理處的一位負責人更直言不諱地對媒體說,這就是一架“飛虎隊”飛機的造型。專業(yè)的設計與民間的想象總是在輝煌與勝利的升華中不謀而合。
民國以來,代表著尖端科技前沿的飛機在中國大地上一出現(xiàn),就承載起了國人“航空救國”的夢想。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zhàn)中,日寇憑借空中優(yōu)勢使中國軍民損失慘重,飛機在戰(zhàn)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被國人廣泛認識。戰(zhàn)后,以上海為中心掀起了“愛國捐機活動”,動員人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發(fā)展飛機制造業(yè)?,F(xiàn)在上海還保留著兩幢“飛機樓”(其中一幢酷似雙翼戰(zhàn)斗機),就是在這種形勢下分別于1934年及1936年建成,其中一幢為中國航空協(xié)會使用。云南特別是昆明也曾是日寇飛賊“恐嚇”轟炸的重災區(qū),每當談起這段往事,老昆明人仍然記憶猶新。1941年初,在全國新一輪的“捐機抗日”活動中,云南各族各界人民踴躍捐款,共捐獻飛機30架,名列全國第一。后來,援華抗日威震敵膽的美國“飛虎隊”和聞名于世的“駝峰航線”更是為中國抗戰(zhàn)的節(jié)節(jié)勝利立下赫赫戰(zhàn)功,“二戰(zhàn)”盟國飛機在國人眼中的地位更是如日中天;云南還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建立空軍和飛機場的省份,故李華設計師的“投其所好”,以“勝利之鷹”——同盟國飛機為外觀造型的建筑設計方案被選中自在情理之中。據(jù)說建筑大師梁思成對這個設計方案曾有過這樣的評價,即“充分利用地形,平面形狀為一美式戰(zhàn)斗機形狀,立面形式為一中西合璧的殿堂式風格?!贝髱熢u價,一語中的!
筆者有幸看到的幾份1946年及1947年的檔藏資料中,原設計在勝利堂月臺下面大門一側各有奠基石一塊,尺寸為63×48公分,各銘刻四個大字,右為“抗戰(zhàn)勝利”,左為“永定和平”。在進大門后的一樓大廳左右內(nèi)壁上,各鑲嵌有一塊138×142公分的漢白玉石碑,銘刻著由盧漢將軍撰稿的《抗戰(zhàn)勝利堂碑記》,每字約5公分大小,共850余字,我把請吳強教授幫查到的碑記原文送給云南民族大學的國學權威蔡正發(fā)教授,請他翻釋成白話文,蔡教授欣然答應。蔡教授和我對碑記的總體印象都是:“大氣磅礴,縱橫古今,用典貼切,文采飛揚?!敝档靡惶岬氖?,吳教授的祖父老同盟會員吳漁滄先生就是書寫“抗戰(zhàn)勝利堂”五塊大匾和《抗戰(zhàn)勝利堂碑記》的書法家,1937年7月在大觀公園落成的唐繼堯銅像基座上的文字也出自吳先生之手。
筆者在一份檔藏的1947年1月勝利堂廣場設計圖中,看到在廣場正中設計的是一座“無名英雄紀念碑”,但并未建成。勝利堂正門朝南通向光華街,在正大門左右各兩根仿燈塔式石柱上,我們?nèi)缃窨吹降囊粚χ腥A醒獅已在“文革”中被砸得面目全非,一對站在石雕地球上的和平鴿也被打掉。2008年6月,筆者與抗戰(zhàn)老兵顏嘉銘先生在《云南日報》“文史哲”專欄撰文建議:根據(jù)公認的修復文物古跡“修舊如舊,復古如古”的原則,恢復“抗戰(zhàn)勝利堂”原名并恢復懸掛五塊大匾;全面恢復歷史原貌為勝利堂增光添彩?;謴湍洗箝T的歷史原貌包括修復石柱上的一對中華醒獅和恢復石雕地球儀上的一對“和平鴿”造型,以彰顯“中華醒獅”文化和“珍惜和維護世界和平”的深刻歷史內(nèi)涵。
勝利堂前的廣場花園及周邊的平面布局同樣構思巧妙,寓意深刻。勝利堂建成后的隨后三年中,市政當局按計劃對勝利堂周邊進行規(guī)劃改造。最終形成了一個“中軸線上疊兩杯,舉酒雙杯慶勝利”的建筑格局。最早提出這一說法的是昆明市首任博物館館長葉鑄先生,據(jù)葉先生講,最早給他灌輸“雙杯慶勝利”寓意的人,是當過建筑設計師的父親及一些建筑界的叔伯們。圍繞著勝利堂的云瑞東路、云瑞西路及己拆除的云瑞北路,人工建構成了一只中式酒杯的造型,而西式高腳酒杯是在云瑞公園和甬道街建成后“自然”成型被人們發(fā)現(xiàn)的。從勝利堂片區(qū)平面圖上我們很容易就能看出:筆直的甬道街就是高雅的杯柱,圍繞云瑞公園兩側的呈流暢弧線的道路,勾勒出西式高腳杯圓滑的杯身,上下兩只酒杯形成了“雙杯慶勝利”的絕妙格局,這真是“天人合一”的天作之合??!這印證了1945年8月中旬始的抗戰(zhàn)勝利月期間,包括“飛虎隊”在內(nèi)援華抗戰(zhàn)的美軍官兵和昆明軍民一起擁上街頭,一遍又一遍地同唱一首歌———《頂好的!同盟國的好兄弟》的真實一幕。昆明文史專家鄧家琪先生每當回憶起這段往事時總是充滿深情地說:“那是歡慶勝利的狂歡的日子,凡是昆明的大人小孩都會唱這首歌。凡有援華美軍官兵來到的地方,昆明民眾就會與他們相擁在一起同唱這首勝利歌。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一時刻,我們中美兩國兄弟歡慶勝利曾同唱一首歌:“豎起一個大拇指,我們,我們——同盟國的好兄弟!頂好的!頂好的!勝利是我們一起爭來的!勝利是我們一起爭來的!”這正是:浴血奮戰(zhàn)驅頑敵,共結兄弟情。普天同慶舉雙杯,同飲慶功酒!
“1950年12月,云南省及昆明市各族各界代表會議決定,將勝利堂正式改名為‘人民勝利堂’。此后,勝利堂為云南省政協(xié)及昆明市政協(xié)分別使用,對外一度稱為‘政協(xié)禮堂’,云南省、昆明市的重要會議大多在此召開?!雹賱倮靡欢瘸闪巳f眾矚目的政治活動中心。十年“文革”結束后,萬物復蘇,文化繁榮,臨近的五一電影院一度租用勝利堂放映電影,筆者也多次來此購票觀影,其樂融融。2004年,省級“兩會”(人大和政協(xié)會議)最后一次在這里召開,次年就移往昆交會旁的云南大劇院去了。
1951年1月2日,在勝利堂召開的云南省第一屆各族各界代表會議決定建造一座云南人民英雄紀念碑,并在昆明市城中心近日公園的“近日樓”和“護國紀念標”附近舉行了奠基典禮。1954年至1955年,有關部門借“擴建花園和改善交通”之名,先后拆除了護國紀念標和近日樓(這兩座地標式歷史建筑又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在昆明異地重建,但新不如舊,原有的意義及韻味大減);奠基石遷至人民勝利堂中心花園,并建1米多高標志性碑體一座。歲月蹉跎、光陰似箭,半個世紀后,在中國改革開放進行到十五周年之際,建碑事宜正式提上議事日程,并成立了云南人民英雄碑建設領導小組。據(jù)說在討論方案時,一位省委領導否定了被多數(shù)業(yè)內(nèi)人士看好的選址方案——在昆明西郊地闊山緩的眠山建碑,而堅持要在勝利堂中心花園建碑。如今,這座紀念碑落成已近20年,兩處選址哪個更好相信早有答案。
1993年10至11月,籌建小組向社會廣泛征集到49份碑體設計方案,在此基礎上成立了主要由專業(yè)人士參加的“紀念碑設計方案創(chuàng)作組”,萬眾關注的建碑工作全面展開。1995年2月,在紀念云南解放45周年之際,一座體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碑體建筑智慧、融合云南地方意象,結合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風格的云南人民英雄紀念碑隆重落成。在碑體正中,鐫刻著鄧小平同志書寫的八個金色大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碑體背面的題字是:“一八四零年鴉片戰(zhàn)爭以來,為反抗帝國主義侵略、推翻封建專制統(tǒng)治、解放云南、保衛(wèi)祖國邊疆,建設社會主義而英勇獻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50余字,濃縮百年歷史風云,言簡意賅,堪稱經(jīng)典,也是集體智慧之結晶。
云南人民英雄紀念碑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碑高26米,象征云南26個民族的優(yōu)秀兒女,碑體呈方形,漢白玉鑲成,象征先烈品質(zhì)潔白無瑕。碑由碑頂、碑身、碑座三部分組成。碑頂嵌太陽、月亮銅飾、象征先烈與日月同輝。碑座由碑身擴大和引伸而成,象征云南這展示會紅土地。紅色花崗巖上精雕著26朵開態(tài)各異的茶花,以示26個民族對英雄的緬懷和崇敬。正面是用銅鑄的一桿紅旗,上面鑲嵌著一個直徑2米的用漢白玉雕鑿的花環(huán),深深寄托著人民的哀思,碑身植根于這塊紅色沃土上,表現(xiàn)英雄的光輝源于紅土高原。②
碑體下部鑲嵌有四組氣勢磅礴的歷史浮雕,展現(xiàn)了云南近代以來四個重大歷史事件,分別是:東面的“護國首義”,西面的“血戰(zhàn)臺兒莊”,北面的“一二·一運動”,南面(正面)的“歡慶云南解放”。碑頂?shù)男泵嬖煨?,承續(xù)中國傳統(tǒng)建筑文脈;屋脊向上起翹,隱喻云南古代建筑的屋面,具有鮮明的云南地方特色?!霸诩o念碑臺基四角,各置一面直徑為1.2米的銅鼓。銅鼓仿制云南出土的戰(zhàn)國、兩漢時代銅鼓之狀,鼓上雕有各種古老的花紋,表示先烈業(yè)績彪炳千秋,穩(wěn)定而具有歷史厚重感?!雹?/p>
在紀念碑主平臺下面,是1300平方米的地下展廳,即《云南人民革命斗爭史展覽》廳。展廳的設計和布局,運用了現(xiàn)代藝術手法,采用了大型高溫釉彩瓷磚壁畫,以及圓雕、群雕、油畫、國畫、云南劍川木雕和巨幅電腦噴畫等,豐富多彩,栩栩如生,充分再現(xiàn)了近代史上云南各族人民英勇斗爭的歷史。
展覽共分七個部分,展覽之初,用274件珍貴圖片資料、歷史文獻、革命文物以及11幅繪畫、5件木雕、30件雕塑等大型藝術品,將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來,云南各族人民革命斗爭的歷史,生動地展現(xiàn)在人們的面前。這個展覽是人民英雄紀念碑的配套工程,是紀念碑內(nèi)涵的擴展和延伸。④每星期一、三、五為對外開放日。
展覽的七個部分是:近代反帝反封建斗爭、辛亥革命和護國運動、先驅者之路、紅軍在云南、血肉長城、云南解放和告慰英烈??箲?zhàn)勝利堂與人民英雄紀念碑及其展覽廳已列為云南省昆明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近些年來,人們又把勝利堂周邊的建筑格局形容成“金樽美酒花環(huán)”的造型,同樣體現(xiàn)出新一代云南人對抗戰(zhàn)勝利堂的珍愛及贊美!2010年9月,在紀念抗戰(zhàn)勝利65周年之際,抗戰(zhàn)勝利堂在“昆明十大抗戰(zhàn)遺址”評比活動中榮登榜首。
1989年,由云南省政府投入1仟多萬元資金,對勝利堂的前半部份和屋頂?shù)忍庍M行翻修加固。屋頂上高質(zhì)量琉璃灰瓦全部產(chǎn)自云南的東川市,云南獨此一家。在討論翻修方案時,有領導曾設想仿照北京人民大會堂的設置,把勝利堂配屬的所有房間及會議室,統(tǒng)一裝修成十八個會議室,使其在開“兩會”時,給云南省十七個地州市和解放軍的代表團使用,但因勝利堂拿不出那么多房間來,于是把勝利堂正面(除主樓外)左右兩邊(又稱飛機樓的兩只翅膀)的房間加高一層,變成兩層樓房。但竣工后的十八間會議室大小不一及面積較窄,開“兩會”時實際使用效果不佳,次年“兩會”時就放棄了這個脫離實際的“美好設計”成果。這次對前半部份屋梁、椽子、拱頂、拱斗及飛檐的翻修,全部用鋼筋水泥材料替換原木質(zhì)材料。
2005年始,云南省人大常委會勝利堂辦公廳針對禮堂舞臺部份已成危房,設施設備陳舊、水電線路及管道老化,存在重大安全隱患(消防部門要求整改)及裝修陳舊等狀況,對抗戰(zhàn)勝利堂依照原樣又一次進行維修加固。這一次省政府先后共投入了4仟多萬元的資金。這次翻修主要是禮堂的舞臺部份。同時對禮堂的門廳、觀眾廳、舞臺、會議室、燈光音響控制室等部分,采用新材料、新技術,進行“強筋健體、美化升級”的裝修改造。如貼墻面磚時,就使用了新近出現(xiàn)的“干掛”技術(1995年建成的云南人民英雄紀念碑因尚未出現(xiàn)或采用“干掛”技術,幾年前發(fā)生了碑體面磚脫落的窘?jīng)r)。此次禮堂及“進廳”的墻面裝飾材料全部采用進口天然石材,如“進廳”采用的是產(chǎn)自法國的“法國紅(花紋)”面磚,禮堂采用的是產(chǎn)自土耳其的“土耳其紅(花紋)”面磚。禮堂全部更換牛皮包面座椅,可容納觀眾席位達892人,分別是一樓503人、二樓389人。本人曾在觀眾席皮座椅上體驗了一把,感覺軟硬適中,舒適度較好。裝修改造時原計劃把舞臺上方屋頂抬高一些,以適應現(xiàn)代舞臺表演的需要;但將翻修方案報國家文物局時未獲批準。這次翻修加固,均嚴格按照國家文物法之規(guī)定,本著“原模原樣,原材料”的原則,對翻修部位一個地方一個部位的先拍照,后拆除,再對此照片用上好的原材料修復完善。后半部份從舞臺到屋頂內(nèi)外(拱斗、飛檐、椽子等)原屬木結構的部份,均選用同等尺寸的上好木材,這些木材均是浸注過防腐液的不同規(guī)格的一流型材。
筆者有幸在勝利堂管理處兩位領導的帶領下,進入到舞臺和禮堂內(nèi)部一探究竟。據(jù)他們介紹,僅禮堂后半部份就有2005年翻修時沿內(nèi)墻新澆鑄的大小不等的方形立柱47根,其中最大的兩根寬度達1.8米左右,分別立在舞臺兩側,成了整個禮堂受力面最大的“砥柱”,令人嘆為觀止!此次禮堂的維修加固,最終形成了一個鋼筋混凝土的框架結構,達到了能抗八度地震裂度的質(zhì)量要求。這次翻修加固的工程設計,由老牌的設計單位———云南省設計院擔當,施工單位均是省內(nèi)外具有甲級資質(zhì)、信譽良好的建筑和裝璜公司,邊設計邊施工邊總結經(jīng)驗,保證工程質(zhì)量通過了國家有關部門和文保單位的驗收。
此次室外的翻修撤除并填平了1995年與紀念碑配套修建(已廢棄)的音樂噴泉。室外地坪全部換上了8厘米厚的云南青石地磚。勝利堂圍墻內(nèi)的綠化也達到了省內(nèi)的最好水平。2006年5月25日,抗戰(zhàn)勝利堂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時離抗戰(zhàn)勝利堂落成正好60周年。2008年1月,修葺一新的抗戰(zhàn)勝利堂再次以美輪美奐的容顏展開雙臂迎接來這里開會和瞻仰她的人們。
在2011年的“兩會”上,云南省政協(xié)文史委聯(lián)合八個民主黨派共同提交了一份《關于昆明“抗戰(zhàn)勝利堂”歸位并作為云南反法斯戰(zhàn)爭博物館和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提案》,有識之士的“勝利堂情結”又一次彰顯于世。
2013年中國昆明國際文化旅游節(jié)昆明狂歡節(jié)期間,勝利堂迎來了波蘭、拉脫維亞、巴西和墨西哥藝術團的藝術家們,輝煌的禮堂大廳一時成了歌舞的海洋、狂歡的世界。各國藝術家們精彩絕倫的演出,給廣大市民和游客帶來了文化和視覺的盛宴。據(jù)業(yè)內(nèi)人士說,2005年這次維修加固工程可保證勝利堂連續(xù)使用(接待各種會議和演出活動)30年。
2016年4月開始,勝利堂(含紀念碑)最新一輪維修改造工程如期啟動,這項投資一千二百萬元的工程歷時四個月于9月下旬圓滿完工。筆者有幸參加了對紀念碑四塊青石浮雕改造升級方案的論證會。最終這四塊浮雕仍按1995年版圖案,采用上好的進口南斯拉夫漢白玉石重新雕刻而成。這次改造工程還把早先發(fā)現(xiàn)的12塊頗具年代感的清代云貴總督府衙門的柱墩石(紅沙石),放置在了勝利堂東側的草坪中,勝利堂管理處還制作了一塊銘牌以便游人辨識;在廣場旗桿附近還用鑄銅工藝制作一塊勝利堂(含紀念碑)平面浮雕示意圖,使前來參觀和瞻仰的游人和民眾團體能對勝利堂的概況能一目了然。面臨光華街云瑞公園同樣具有年代感的鑄鐵南大門上“抗戰(zhàn)勝利堂”五個銅字,也恢復成了最初由吳紹麟先生書寫的繁體字,遂了我的一個夙愿,盡管其中的“勝”字做得違反“左小右大”的書寫常規(guī)(一般人不會注意)。紀念碑基座平臺下面的《云南人民革命斗爭史展覽》也重新布展,采用新的技術手段和制作工藝布置的這臺“百年大展”令人眼前一亮,帶給人們心靈的震撼和啟迪。
2016年金秋,昆明市檔案館開始修復并整理館藏的10余本長達3千多頁有關勝利堂的檔案資料,這些資料包括勝利堂從招標、設計、工程預算、施工到竣工的幾乎全部檔案資料,以期達到延長保存壽命,提供社會利用及研究之目的。與此同時,一部與勝利堂有關的檔案專題片拍攝工作也逐步展開,有著較長時間涉云南近代史專題片制作經(jīng)驗的云南電視臺都市頻道在招標中奪得攝制單位的頭銜。筆者有幸參與了攝制過程中的尋找采訪對象,接受采訪及制作過程中的兩次審稿會,為專題片的圓滿完成貢獻了綿薄之力。
同年9月30日上午10時,在抗戰(zhàn)勝利堂云南人民英雄紀念碑前廣場,舉行了“2016年云南省暨昆明市公祭烈士活動”,省市黨政軍有關領導及全省各族各界代表一同緬懷先烈,祭奠英靈。緬懷先烈們?yōu)閷崿F(xiàn)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英勇捐軀的不朽功績。
2018年5月1日,筆者去勝利堂(禮堂)參加“云南統(tǒng)一戰(zhàn)線紀念中共中央發(fā)布‘五一口號’70周年文藝晚會”,開演前遇到勝利堂管理處的一位值班領導,他帶我去看一根70年前的金屬合金旗桿,在這根高達15米的旗桿底座約1米多高的地方刻著九個美術字:中華民國三十六年立。據(jù)介紹這根旗桿是2017年底在距勝利堂不遠的人民中路一所中學里發(fā)現(xiàn)的。我凝視著這根重新在原址上豎立起來的老旗桿,一種勝利與輝煌集結起來的滄桑感和穿越感從心中騰然升起……
與此同時,伴隨著昆明老街“開街"文藝晚會的如期舉行,云瑞公園也以規(guī)劃設計簡潔大方,整體效果古樸厚重的嶄新形象正式對市民和游客開放。在公園東側,新落成一座彰顯用鮮血凝成的中美二戰(zhàn)友誼的銅雕”駝峰情"。由云南國學大家、昆明市文史館館員鄭千山先生撰寫的《昆明云瑞公園重修記》這樣寫道:“……公園增立藝術大家袁曉岑先生"駝峰情"雕塑,銘飛虎隊駝峰抗日功勛,歷史文化名城又添新景,不勝歡忭,爰以為記。”歷史遠去,英雄不朽,功勛永存!
抗戰(zhàn)勝利堂建成七十余載,飽經(jīng)風雨滄桑,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地方政府不惜屢撥重金,多次對抗戰(zhàn)勝利堂進行翻修加固乃至升級改造。2016年,對抗戰(zhàn)勝利堂及云南人民英雄紀念碑又“再塑金身”,以不負這座百年來“云南最好的紀念性建筑”之美名。這期間,人們對云南抗戰(zhàn)歷史的挖掘及認識不斷深化和提高,對這項“國寶”級文物的保護和利用也日趨專業(yè)和完善。
在本文即將脫稿之際,正是“五月的鮮花”燦爛綻放的時節(jié),筆者再次來到勝利堂,只見圍墻內(nèi)綠樹成蔭、綠草如茵,一派春意盎然、生機勃發(fā)的美麗景象。沿著勝利堂漫步一圈,感受歷史與藝術帶給心靈的震撼,耳旁分明響起英雄與勝利交響曲……此時,我再次深刻感受了抗戰(zhàn)老兵的父親生前愛說的一句話———建筑是凝固的音樂!凝視著這座在陽光下雄偉輝煌而耀眼的宮殿式建筑,俯仰左側一棵拔地參天、獨樹一幟的百年古樹,……此情此景,仿佛是在觀賞一臺盛大的音詩畫交響音樂會,心中升騰起一種絕佳的畫意詩情:“景是天上有,人是畫中仙”了。
勝利堂真的就盡善盡美了嗎?筆者還是遺憾地看到了這座國寶級建筑的“美中不足”之處,一是這座勝利殿堂的“點睛之筆”——朱底金字的“抗戰(zhàn)勝利堂”五塊大匾仍未歸位,二是南大門(正大門)左右各兩根燈塔式石柱上一對中華醒獅仍未復原,一對站在地球儀上的和平鴿仍未歸來。仍處于被“遺忘的歷史”之中。但筆者堅信,在“和平與發(fā)展”成為時代主題的今天,她們的“回歸“之夢一定會實現(xiàn)!
在每年的抗戰(zhàn)勝利紀念日到來之際,讓我們都重溫一段《抗戰(zhàn)勝利堂碑記》原文,以此紀念這個普天同慶、山河同歡的日子。碑記寫道:“……壯業(yè)巍巍,象茲宏偉。歷千萬年,崇基不毀。既完杰構,更表豐碑。螭珉麟閣,今古爭輝!”
注:
①-④(昆明市政協(xié)文史委、昆明旅游局編《昆明旅游文史》“歷史的豐碑”207-20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