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星
20年前,我就“認識”陳開枝了。那時,我還是一名高中生。當時,我是通過電視、報紙“認識”陳開枝的,知道他是廣州派來對口幫扶百色的一名主要干部。
20年后,我才真正認識他。因采訪關(guān)系,這次,不僅從外在認識和接觸他,也在對話和溝通中,加深我對他的了解和理解。
1996年,廣州對口幫扶百色,此后多年,幫扶力度都非常大。我老家是百色,身處那種氛圍,當時連我作為一個普通學(xué)生,都濃烈感受到廣州市委市政府以及廣州人民對百色扶貧的熱情。
至今,我猶記得:在廣州大力幫扶下,當時的百色掀起一場場基礎(chǔ)設(shè)施“大會戰(zhàn)”,以此向貧困宣戰(zhàn),全市干部職工通過帶領(lǐng)群眾修路、修家庭水柜、修地頭水柜等方式,解決出行難和人畜飲水難以及農(nóng)田灌溉難等難題。
那種熱火朝天的干勁和輿論氛圍,讓身處其中的人深受感染。新聞媒體上頻頻出現(xiàn)“今天哪個工程動工,明天哪條路修好,后天哪座橋合攏……”
不僅基礎(chǔ)設(shè)施領(lǐng)域,教育領(lǐng)域的扶貧和建設(shè),也動作頻頻。比如在地產(chǎn)商幫助下,祈福高中建設(shè)成百色一流的高中。
當時陳開枝代表廣州負責對口幫扶工作。印象中,他時常蒞臨百色扶貧一線指導(dǎo)扶貧工作,甚至有次在翻山越嶺的長途跋涉中,暈倒在扶貧的山道上。
過去,由于交通阻隔,百色人民和遙遠的廣州接觸機會不多,所以百色人民是通過廣州干部在百色扶貧中的表現(xiàn)來認識廣州,認識廣州干部。
以陳開枝為代表的廣州干部,無疑給百色官場和百色人民留下“實干、肯干和拼命干”的良好印象。
后來我上了大學(xué),利用暑假時間,我到百色市委機關(guān)報《右江日報》實習。期間,總能聽到報社老師對廣州干部的高度評價和感恩話語。
當年,帶我實習的老師和我講了個故事:有次,他和同事從百色市平果縣采訪完返回百色途中,迎面遇到一輛粵 A車牌,隨即,我老師叫司機掉頭,追上粵A車牌并把它逼停。
之所以“逼?!?,是因為他們認為,這車上可能是廣州來的扶貧干部。畢竟當時小車在百色還不多,粵A車出現(xiàn)在百色的概率更不高。
一問,果然就是來百色幫扶的廣州干部,他們結(jié)束行程后,正從百色返回廣州。
于是,我老師和他同事在路邊大排檔,宴請了這幾位來自廣州的扶貧干部。雙方聊得很開心。人的一生會遇到很多人,也會經(jīng)歷很多選擇,但能影響一個人做出不一樣選擇的,往往是在他很純粹的時光里,外界或他尊重的人,給了他釋放出某種重要的信號。
于我而言,那時起,廣州在腦海中就是一座很現(xiàn)代、很大氣、很溫馨的城市,《廣州日報》也因此成為我職業(yè)生涯中,一次很值得珍惜的履歷。
78歲還奔走在扶貧一線的陳開枝,無疑也是在人生關(guān)鍵時刻,受到了鄧小平的深刻影響。
同樣,以陳開枝為代表的廣州幫扶干部,無疑在影響著一批批百色干部和百色人。因為好人和好事,永遠不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