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蘭娣 肖巧玲 張梅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為臨床常見、多發(fā)的一種肺部疾病,多發(fā)于40歲以上中老年群體[1]。目前臨床對此病病因尚不明確, 患者發(fā)病后會出現(xiàn)咳嗽、氣短、咳痰、呼吸困難等癥狀。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若不給予適當治療, 會對其呼吸、循環(huán)等功能造成嚴重影響, 甚至危及生命。目前臨床多采用氨茶堿等藥物對患者對癥治療, 但效果不佳。本研究通過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實施特布他林和布地奈德霧化吸入聯(lián)合治療, 期間配合綜合護理干預, 取得較好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5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 按就診順序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 每組20例。治療組中男11例, 女9例;年齡50~89歲, 平均年齡(74.9±8.3)歲。參照組中男12例, 女8例;年齡51~87歲, 平均年齡(75.1±8.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斷標準;對研究知情且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凝血功能障礙者;精神疾病者;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臨床資料不完整者。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行止咳、化痰、吸氧、抗感染等常規(guī)治療。治療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硫酸特布他林5 mg+布地奈德混懸液2 mg霧化吸入, 2次/d, 持續(xù)治療5~7 d。
1.4 護理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 包括氧氣吸入、藥物治療、心理干預、飲食指導等。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行綜合護理, 具體方法如下。
1.4.1 評估患者意識、理解程度、講解霧化吸入的方法與配合。評估患者氣道情況, 有無咳嗽、痰液堵塞, 清理呼吸道,保存呼吸道通暢。低流量吸氧2 L/min。
1.4.2 查看患者動脈血氣分析結果、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情況, 有無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 有無過敏史。
1.4.3 采用一次性霧化吸入管路, 專人專用, 用后及時清洗、晾干, 避免交叉感染。采用壓縮空氣驅動霧化吸入。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常常是缺氧伴二氧化碳潴留, 避免氧氣驅動霧化吸入使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急劇升高而導致病情加重。
1.4.4 霧化吸入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反應, 如咳嗽、咳痰加劇, 氣管痙攣, 可暫停休息片刻, 協(xié)助咳嗽排痰, 緩解后再繼續(xù)霧化吸入。霧化吸入后協(xié)助患者充分漱口, 避免霉菌感染及聲音嘶啞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1.4.5 對患者病情進行嚴密監(jiān)測, 協(xié)助其拍背排痰, 保持呼吸道通暢。定期對患者行動脈血氣分析, 觀察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改善情況。對藥物療效及用藥后不良反應進行觀察,聽取患者主訴, 及時匯報醫(yī)師。
1.4.6 加強患者心理干預, 耐心解答其疑惑, 消除不良情緒,提升治療依從性。加強飲食指導, 囑患者禁辛辣、生冷等刺激食物, 避免對氣管黏膜造成刺激, 加重病情。指導患者行縮唇呼吸、腹式呼吸等訓練, 3~4次/d, 每次重復8~10次,可增強其肺通氣量。有條件的患者指導其可長期家庭氧療。
1.5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氣促、啰音、咳嗽、咳痰等臨床癥狀消失時間。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組患者的氣促、啰音、咳痰、咳嗽等癥狀消失時間分 別 為 (2.1±1.4)、(4.9±3.3)、(2.5±1.3)、(5.4±1.7)d, 均 明顯短于對照組的 (5.2±2.9)、(8.7±2.1)、(5.3±2.6)、(7.6±2.7)d,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s, d)
表1 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s, d)
注:與對照組比較, aP<0.05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表現(xiàn)為患者肺功能下降、代謝障礙、全身慢性炎癥反應等。病情較輕患者給予藥物可治愈, 病情較重者、反復發(fā)作者會導致心肺等重要器官衰竭, 甚至引發(fā)死亡[2-4]。特別是老年患者, 隨年齡增長機能會逐漸衰退,若并發(fā)感染未能及時有效治療, 可能引發(fā)休克甚至死亡, 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因此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實施有效治療方案對保障其生命安全有重要意義, 期間配合相關護理措施可有效提升患者生存質量。
特布他林是一種短效β受體激動劑, 使用吸入型藥效快速, 通常在使用后幾分鐘內發(fā)揮藥效, 作用于支氣管平滑肌, 對肥大細胞等炎性介質釋放進行抑制, 進而起到改善患者肺通氣功能的作用[5-7]。布地奈德是一種吸入型糖皮質激素藥物, 其作用機制為對白三烯(LT)進行抑制, 減少LT介導的炎性物質釋放量, 進而改善患者通氣功能, 緩解呼吸困難癥狀。有相關研究表示, 將β2受體激動劑與吸入型糖皮質激素聯(lián)合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療中效果理想, 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8-10]。本次研究中, 使用特布他林與布地奈德霧化吸入聯(lián)合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后, 患者氣促、咳嗽、咳痰等癥狀均顯著改善或消失, 與相關研究結果一致[11]。近年來在醫(yī)療技術不斷進步的同時,醫(yī)療服務也相應發(fā)展, 加上人們對醫(yī)療服務需求增長, 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療不僅局限于改善其臨床癥狀與生命體征, 在此基礎上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滿足其生理、心理、社會等各方面需求成為臨床研究方向[12,13]。本研究通過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實施相關霧化治療護理, 同時加強病情監(jiān)測與心理干預, 有效降低患者生理及心理的壓力, 改善其生活質量, 可促進患者病情快速康復。本次研究中,對患者實施特布他林與布地奈德霧化吸入治療及相關護理干預后, 患者臨床癥狀均顯示消失。
綜上所述, 特布他林與布地奈德霧化吸入聯(lián)合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治療中效果理想, 給予相關護理干預, 可有效提升其生存質量, 促進病情快速康復, 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