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雪峰
【摘要】活動實踐課的主題和教學內容是豐富多彩的。本文以廣西畜牧研究所小學為例,討論如何在單位制小學中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讓教育活動真正回歸生活、走進自然、走進社會。
【關鍵詞】單位制小學 綜合實踐課 教育活動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8)07A-0146-02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發(fā)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推動城鄉(xiāng)義務教育一體化發(fā)展,高度重視農(nóng)村義務教育”……這些思想為教育工作者在新時代背景下建設農(nóng)村教育、城鄉(xiāng)教育提供了一個指導思想。
單位制小學大多地處城郊之地,基于多方面原因,教育教學管理缺乏生機和活力。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成為推進課改進程的瓶頸。筆者認為在單位制小學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是單位制小學推進課改工作的突破口。
廣西畜牧研究所小學是單位制小學,以事業(yè)單位體制進行辦學,學校與教育部門聯(lián)系不緊密。目前,在校生270名,學生大多為廣西畜牧研究所、廣西水牛所、廣西品種改良站三所科研單位職工的子弟,及城市務工人員的子女。學校現(xiàn)階段有教師18位,需要完成7個教學班(包括學前教育班)的教學任務。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我們的教育,要解放孩子的頭腦,讓他們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讓他們能看;解放孩子的雙手,讓他們能做;解放孩子的時間,讓他們能學自己想學的東西?!遍_展綜合實踐課,教師應該積極探索適合本校學生的校本課程,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單位的優(yōu)勢,爭取社會各方資源的支持外,要切實落實好每一次綜合實踐課的目標主題,做到有計劃、分年級、有時間保證和安全保障,有成果展示和評價等一系列完整的體系。
一、回歸生活
關注生活,以生活為基礎設計綜合實踐活動課,容易引起學生共鳴,加深學生的體驗。根據(jù)節(jié)日安排實踐活動課程,是最有計劃和活力的課程設計。三月的勞動婦女節(jié)和“三月三”歌節(jié)都是很好的主題,可以合二為一。如可邀請媽媽一起做具有民族特色的美食,一起包餃子、做艾葉糍粑和五色糯米飯等糕點,帶來學校與老師同學分享,感受濃濃的民族情和自豪感?;蚴桥e辦學校特有的傳統(tǒng)小商品交易會,讓學生拿出自己的小吃、舊書籍、玩具等來交易會上買賣,結束后和同學老師一起計算成本和利潤,體會父母賺錢的不易?;蚴桥e辦親子活動,學生和家長一起參與體能接力競賽、猜謎語、腦筋急轉彎、知識搶答等活動,加強家校聯(lián)系,加深親子關系、大院鄰里情等。
二、走進自然
引導學生親近自然,感受四季的變化之美,可以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在我們學校,不同的年級有不同的課程設置。一到三年級可以在每班帶隊老師和熱心家長的帶領下,到附近的公園或本單位的漁牧生態(tài)園觀察四季花草樹木的生長變化,并用圖畫或表格的形式記錄植物成長過程。
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可以在單位的菜園里留出一片菜地給學生分班分組種植自己喜歡的農(nóng)作物,既培養(yǎng)學生愛勞動和吃苦耐勞的精神,還能讓學生體會到“一分付出一分收獲”的道理。
此外,學校領導應敢于擔當,積極謀劃,做好課程計劃,制定安全方案和應急措施,爭取教育主管部門、單位職工及教師和家長的理解和支持。本校是廣西畜牧研究所的子弟學校,大部分學生的父母是一線科研人員,學校可發(fā)揮單位優(yōu)勢和人力資源,組織學生到水牛所、牧草室、馬場等科研基地進行參觀。
另外,學校還可以利用單位馬場和馬術訓練基地優(yōu)勢,與馬術訓練中心共同合作辦學,讓有條件有興趣的學生每周定期參加訓練,成立一支學生馬術隊。目前我校的馬術小分隊已經(jīng)初具規(guī)模,在2018年“六一”兒童節(jié)文藝表演上給全校師生家長展示了他們的颯爽英姿,還在第二屆廣西畜牧業(yè)博覽會上一展風姿,獲得媒體和家長的肯定。
三、走進社會
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不能僅將學生拘于校園之內,而應鼓勵學生走進社會,在豐富的實踐活動中進行觀察。
在師資有限的條件下,學校負責人可邀請家長配合教師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組織學生走進社區(qū),學會愛護環(huán)境衛(wèi)生。學生可以收撿零食袋,把小區(qū)球場、休閑區(qū)的垃圾清理進小區(qū)垃圾箱……社區(qū)的活動場所是學生平時的活動樂園,他們非常樂意把自己的家園清理干凈。做完清潔工作,可以完成一份調查報告,為社區(qū)環(huán)保工作出謀獻策,以此激發(fā)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并及時展示勞動圖片和優(yōu)秀調查報告。另外,學校還可以聯(lián)系博物館、科技館等部門,走進博物館、科技館,讓學生在專業(yè)場館學習歷史和科技知識。
活動實踐課的主題和教學內容是豐富多彩的,要發(fā)揮單位領導、老師、家長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爭取單位、各級主管部門、家長和社會的支持,開設課程就有了“硬件”的保障;課程開設符合學生的年齡,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課程的推廣就有了“軟件”的支持。相信不久的將來,單位制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一定可以獲得學生的熱愛,也會促進其他科目的學習和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