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茹 南曉英
(1商洛市商州區(qū)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中心 陜西 商洛 726000;2商洛市商州區(qū)沙河子鎮(zhèn)農(nóng)業(yè)綜合服務站 陜西 商洛 726000)
大豆食蟲心又名大豆蛀莢蛾、小紅蟲,屬鱗翅目小卷葉蛾科。以幼蟲蛀食豆粒,一般蛀食率為10%~20%,高者可達50%。多從豆莢邊緣合縫附近蛀入,蛀食莢皮和豆粒。以末齡幼蟲在土下作繭越冬,7月下旬到8月上旬為化蛹盛期,成蟲發(fā)生盛期在8月中旬,產(chǎn)卵盛期在8月下旬。幼蟲孵化后當天就可蛀入豆莢為害,9月下旬~10月上旬幼蟲脫莢入土。為防止大豆食心蟲為害,筆者進行了大豆食心蟲防治效果試驗,現(xiàn)總結(jié)如后。
1.1 供試材料。大豆品種為秦豆8號。
1.2 供試藥劑。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三氟氯氰菊酯(功夫)乳油3 000倍液(斯樂化學公司)、25%蚜青靈乳油1 000倍液(安陽市安林生物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1.3 試驗地概況。試驗設(shè)置在陜西省商洛市商州區(qū)沙河子鎮(zhèn)大豆地。該區(qū)域為秦嶺東段南麓,為秦嶺土石山區(qū),海拔780 m,肥力中等,為可灌溉的旱坪地。試驗大豆地發(fā)生大豆食心蟲,危害較嚴重。
1.4 試驗方法
1.4.1 生物防治試驗。9月份幼蟲脫莢入土前,向地面噴灑50億孢子/g白僵菌30~40倍液,消滅幼蟲。以清水為對照,采用隨機排列,每小區(qū)6 m2,重復3次,噴后7 d進行蟲口調(diào)查。
1.4.2 噴藥防治試驗。8月中旬成蟲盛發(fā)期,噴灑化學藥劑防治,試驗設(shè)置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2.5%三氟氯氰菊酯(功夫)乳油3000倍液、25%蚜青靈乳油1 000倍液和清水(CK)4個處理組,每小區(qū)6 m2,重復3次,噴藥后10d調(diào)查防治效果。
1.4.3 藥棍熏殺成蟲防治試驗。成蟲盛發(fā)期,可用30 cm長去皮的高粱秸稈50根,蘸80%敵敵畏乳油制成藥棍,每667 m2用藥液200 ml,大豆田內(nèi)每隔5壟插1行,每走5步插1根,熏殺成蟲,并和蘸清水(CK)進行對比,蘸藥3 d后進行蟲口調(diào)查。
2.1 生物防治效果。從表1可以看出,9月份幼蟲脫莢入土前,豆田噴灑50億孢子/g的白僵菌30~40倍液,消滅脫莢幼蟲,其防治效果為91.2%,防治效果明顯。
表1 生物防治效果
2.2 噴藥防治效果。從表2可知,8月中旬成蟲盛發(fā)期,用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2.5%功夫乳油3 000倍液、25%蚜青靈乳油1 000倍液噴霧防治,其防治效果分別為93.9%、93.0%、91.9%,均在91%以上,防治效果明顯。
表2 3種藥劑噴霧防治效果比較
2.3 藥棍熏殺成蟲防治效果。從表3可知,成蟲盛發(fā)期,在豆田用去皮的高梁稈,蘸80%敵敵畏乳油制成藥棍插入豆田內(nèi)熏殺成蟲,其死亡率為91.8%,殺蟲效果明顯。
表3 藥棍熏殺成蟲防治效果
9月份幼蟲脫莢入土前,噴灑白僵菌液消滅脫莢幼蟲,其防治效果為91.2%。8月中旬成蟲盛發(fā)期,用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2.5%功夫乳油3 000倍液、25%蚜青靈乳油1 000倍液噴霧防治,其防治效果分別為93.9%、93.0%、91.9%,均在91%以上,防治效果明顯。成蟲盛發(fā)期,在豆田用去皮的高梁稈,蘸80%敵敵畏乳油制成藥棍熏殺成蟲,其死亡率為91.8%,殺蟲效果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