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
摘 要: 漢語拼音是注音還是表意?現(xiàn)行漢語拼音的表現(xiàn)形式是否有不太合理之處?本文通過一系列分析和探討,為漢語學科建設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參考,以促進新形勢下漢語國際推廣事業(yè)的進行。
關鍵詞: 注音符號 拼音化 組合規(guī)則 漢語推廣
從十九世紀開始,中國社會曾有過廢除漢字、改用漢語拼音的運動,漢語要走拼音化的道路?,F(xiàn)在似乎不再有人在這條路上探索了,但是就漢語拼音發(fā)展到今天是否已完美無缺,我們不妨加以探討。
一、拼音只是注音符號,不能表意,而且應該以單個漢字的書寫表示
1.漢語中,詞與詞的搭配使表意更加明確和豐富,如:手表,鐘表,秒表,懷表,電子表等;又如:
A:我買了一輛車。
B:喲!什么時候發(fā)大財了?
A:什么“發(fā)大財”?
B:你不是買了輛車嘛?
A:嗐!是一輛舊自行車,才30多塊錢。
拼音本身并沒有上述功能,因為它只有記錄每個漢字讀音的功能。
2.在很多情況下,人們無法根據(jù)漢語拼音判定是哪個漢字,如:
t?。ㄋ⑺?、它、塌)
lìzi(例子、栗子、粒子)
xíngshì(形勢、形式、刑事)
yuánxíng(原形、原型、圓形)
lìzhèng(力證、例證,立正)
mántou méi le(饅頭沒了;饅頭霉了)
3.在讀音相同但意思不同的詞語或句子中,代表每個漢字讀音的聲母與韻母不會發(fā)生改變,如:
我有油票。(wǒ yǒu yóupiào)
我有郵票。(wǒ yǒu yóupiào)
情況不詳。(qíngkuàng bù xiáng)
情況不祥。(qíngkuàng bù xiáng)
他是付總。(tā shì fùzǒng)
他是副總。(tā shì fùzǒng)
4.在重音、停頓不同的句子里, 其拼音也不會發(fā)生變化,如:
我昨天上午沒去圖書館。
(Wǒ zuótiān shàngwu méi qù túshūguǎn)
我昨天上午沒去圖書館。
(Wǒ zuótiān shàngwu méi qù túshūguǎn)
我昨天上午沒去圖書館。
(Wǒ zuótiān shàngwu méi qù túshūguǎn)
我昨天上午沒去圖書館。
(Wǒ zuótiān shàngwu méi qù túshūguǎn)
孩子找不到媽媽,哭了。(Háizi zhǎo bu dào māma kūle)
孩子找不到,媽媽哭了。(Háizi zhǎo bu dào māma kūle)
5.對于一個成年中國人來說,在讀拼音時,就可以明白拼音表達的意思。但對于一個外國人來說,如果他一句話也聽不懂,一個漢字也不認識,就是給他再標準的漢語拼音,也不會知道是什么意思。當他能聽懂中國話,能認識漢字時,自然會把拼音與他所學的漢語聯(lián)系起來,自然就知道拼音所要表示的意思。通過下面幾組句子可以看出,不管是哪種拼音的表現(xiàn)形式,我們都是在明白其意思后,才能按照漢語的表達習慣表現(xiàn)語流、語速、重音、停頓:
Zhè jiàn pí ǎo shì wǒ cóng shāng diàn mǎi lái de.
Zhèjiàn pí,ǎo shì wǒ cóng shāngdiàn mǎi lái de.
Zhèjiànpí,ǎo shìwǒcóngshāngdiànmǎiláide.
(這件皮襖是我從商店買來的。)
Wǒ xǐ huan fēng píng làng jìng de hǎi miàn.
Wǒ xǐhuan fēngpíng-làngjìng de hǎimiàn.
Wǒxǐhuan fēngpínglàngjìngdehǎimiàn.
(我喜歡風平浪靜的海面。)
Zhè xiē shìr wǒ shì ài mò néng zhù le.
Zhèxiē shìr wǒ shì àimònéngzhù le.
Zhèxiēshìr wǒshìàimònéngzhùle.
(這些事兒我是愛莫能助了。)
6.拼音的分寫與連寫不會改變和混淆詞義、詞性和字形,如:
jiàn chéng / jiànchéng (建成)
kāi wán xiào / kāi wánxiào(開玩笑)
guāng róng ér jiān jù / guāngróng ér jiānjù(光榮而艱巨)
wǒ men guò zhe xìng fú de shēng huó / wǒmen guòzhexìngfú de shēnghuó(我們過著幸福的生活)
pí ǎo / píǎo (皮襖)
qǐ é / qǐé (企鵝)
《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guī)則》的制定原則是:
(1)以詞為拼寫單位,并適當考慮語音、語義等因素,同時考慮詞形長短適度;
(2)基本采取按語法詞類分節(jié)敘述;
(3)規(guī)則條目盡可能詳簡適中,便于掌握應用。
這些原則中的不少規(guī)定讓人感到心里沒底。如何理解“適當”?怎樣把握“適度”?“基本”之外還有什么?有哪些沒有包括在“盡可能”中?
《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guī)則》(以下簡稱《規(guī)則》)按照漢字的詞性、詞義、詞類制定了幾十條規(guī)則和特例。是否可以這樣認為:規(guī)則、特例和說明越多,就越缺乏科學性。我們的《規(guī)則》是否就是這種情況呢?受漢字拼音化的影響,努力地把漢字的注音符號“國際化、標準化”,這樣做又有什么實際意義呢?我們傳承和推廣的是漢字文化,不是拉丁字母文化。在長期漢語拼音教學中,以及在越來越多的留學生用漢語拼音記錄漢字時反映出來的問題中,我們發(fā)現(xiàn)《規(guī)則》中的許多規(guī)定并無實際意義,其條條規(guī)則別說是外國人了,就是中國人也難以分清和掌握。實在不利于漢語拼音的學習和傳播。如果按照一個漢字一個注音,上述規(guī)則就沒有必要了。如果不知道m(xù)íngé 是 míngé(名額)還是 míngé(民革),就這樣寫:míng é / mín gé。這段拼音 zuótiān wǒmen yìqǐ qù shāngdiàn mǎi dōngxi的漢字也沒有必要非得按照拼音的組合形式寫:
昨天 我們 一起 去 商店 買 東西。
如果這樣寫 zuó tiān wǒ men yì qǐ qù shāng diàn mǎi dōng xi ,也不可能理解成其他意思,無論這句話的拼音是分寫還是合寫,用漢字都是這樣表示的:
昨天我們一起去商店買東西。
漢語拼音沒必要具有詞性和詞類的性質(zhì),也沒有必要按詞語的組合形式拼寫。
二、《漢語拼音方案》中的兩個困惑
1.很多人說從小到大就從來沒有用過漢語拼音字母表,甚至怎么讀都不太清楚。我國現(xiàn)在無論是在機場、銀行、表單、數(shù)學、說明、論文中,還是在汽車牌照、建筑物、產(chǎn)品等上面,相關的順序排列字母沒有一個是按照漢語拼音字母表讀音的。漢語拼音方案中的字母表按照現(xiàn)行說法有三個作用:
(1)規(guī)定了漢語拼音字母的形體;
(2)規(guī)定了漢語拼音字母的排列順序;
(3)規(guī)定了漢語拼音字母的名稱。
可是這三個“作用”在實際中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都在哪些地方用到了漢語拼音字母表?其讀音到底有多大意義?漢語拼音方案中的字母表是否是受到“漢字走拼音化道路”的影響而產(chǎn)生的呢?能否只保留漢語拼音的聲母和韻母用于漢字的注音即可?至于排列順序是否就按照現(xiàn)行國際上通行的26個英文字母順序進行排列?
2.漢語拼音只能起注音的作用,不是用來表意的,其書寫規(guī)則和表現(xiàn)形式?jīng)]有必要復雜化。
《漢語拼音方案》為了“容易找到讀音的切點,起到隔音的作用”“使音節(jié)分明”“不會混淆讀音”“有的韻腹發(fā)生弱化或丟音現(xiàn)象”“與拉丁字母的書寫形式保持一致”等原因,漢語拼音的書寫形式常常會有如下變化:
i或 ü 前要增加y
i 要變?yōu)?y
u要寫成 w
ü要寫成u
iou/uei/uen 要寫成 iu/ui/un
與j q x相拼時,ü上的兩點省略
還有整體認讀音節(jié) zhi/chi/shi/ri/,在容易產(chǎn)生拼讀錯誤的情況下:
皮襖pí ǎo 要寫成 píǎo
膽敢dǎn gǎn 要寫成 dǎngǎn
檔案 dàng àn 要寫成 dàngàn
既然拼音不能明確表達每個詞或詞語的含義,漢字的不同組合改變不了拼音的拼寫形式,漢語的句子也不必按詞、詞語進行排列組合;既然在重音不同、停頓不同的句子中,其拼音不會發(fā)生變化,決定不了句子的語流、語速;拼音沒有必要分詞類或詞性,也決定不了漢字的詞類、詞性和運用,那么只代表詞語或句子讀音的拼音字母就沒必要制定出一套復雜的拼寫組合規(guī)則。筆者在初級階段對外漢語教學中,要解釋漢語拼音在書寫規(guī)則上變化,這些變化和規(guī)則在運用中并沒有實際意義,相反增加了學習者的記憶負擔和出錯率。例如,在實踐過程中,留學生經(jīng)常不理解iou,uei,uen省寫的規(guī)定:“將與輔音聲母相拼的iou,uei,uen省略為iu,ui,un,不僅給留學生帶來大量誤導并形成偏誤,并且未能真正達到設計者當初預想的‘準確標音,縮短拼音形式的效果?!盵1]
之前采用的注音符號(如:ㄧㄡ,ㄨㄣ,ㄧㄣ)就沒有這么麻煩的拼寫規(guī)則,改用拉丁字母注音后,不但沒有簡化,反而煩瑣了。
如果拼音字母在聲、韻母表中怎么表現(xiàn)的,注音時就怎么表現(xiàn),這樣既沒有特例,容易學習和掌握,又起到了注音的作用,有何不可呢?另外,ü改用v來表示,既可用于電腦鍵盤的拼音輸入,又可少些規(guī)則,何樂而不為呢?我們只需要把漢語注音符號的書寫形式進行規(guī)范和統(tǒng)一即可,實在沒有必要出現(xiàn)注音和書寫兩種形式。漢字是象形文字,作為注音的漢語拼音沒有必要照搬拉丁文字的書寫規(guī)則,因為我們傳承和發(fā)展的是漢字文化。
隨著漢語國際推廣成為國家重要的發(fā)展目標,學習使用漢語的人日益增多,漢語拼音的應用是很廣泛的?!霸瓉硎菄鴥?nèi)的文化鑰匙,現(xiàn)在延伸為國際的文化橋梁”[2]。我們從國際化視野出發(fā),權(quán)衡利弊,有必要對漢語拼音方案進行修改和完善,使?jié)h語拼音的形式更加合理,“對外漢語教師還應更深入地理解《漢語拼音方案》,在教學中靈活變通,進一步簡化聲韻系統(tǒng),以幫助學習者掌握漢語語音系統(tǒng)的基本框架,建立起漢語語音格局”[3]。以更好地適應國際漢語教學的實際需要,使?jié)h語國際推廣事業(yè)得到長足和廣闊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振平.漢語國際推廣背景下的漢語拼音拼寫規(guī)則的改革[J].漢語學習,2010(6).
[2]周有光.《漢語拼音文化津梁》序言——紀念《漢語拼音方案》公布50周年[J].北華大學學報(社科版),2008(2).
[3]趙金銘.《漢語拼音方案》:國際漢語教學的基石[J].語言文字應用,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