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473000)張帆
間質(zhì)性肺炎的患者主要的臨床癥狀是呼吸障礙、限制性的通氣障礙以及低氧血癥。資料顯示[1]:烏司他丁能夠有效抑制炎性介質(zhì)的分泌,而激素則能夠緩解肺間質(zhì)的炎性反應(yīng)。為此,我院將烏司他丁與口服激素聯(lián)合用于間質(zhì)性肺炎的臨床治療,現(xiàn)將結(jié)果報告如下。
1.1 資料 本研究對象為2015年1月27日~2017年9月6日我院收治的110例間質(zhì)性肺炎患者,所有患者全部符合2002年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制訂的相關(guān)診斷標準[2],排除研究藥物禁忌者。將110例患者分為以下兩組:對照組55例,男性31例、男性24例;年齡36~74歲,平均年齡(45.7±3.5)歲。觀察組55例,男性30例、男性25例;年齡34~73歲,平均年齡(45.2±2.4)歲。組間比較患者資料,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口服潑尼松(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1207),劑量:1mg/kg,1次/d。觀察組:靜脈滴注烏司他丁(廣東天普生化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19990134),劑量:20萬U2/d;口服潑尼松,用法用量與對照組相同。所有患者連續(xù)治療6個月。
1.3 觀察評定標準[3]①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療效判定如下:顯效:患者的肺部癥狀、呼吸障礙與限制性通氣障礙有明顯好轉(zhuǎn),相關(guān)體征完全消失;有效:患者的肺部癥狀、呼吸障礙與限制性通氣障礙有一定程度的減輕,相關(guān)體征有所好轉(zhuǎn);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無任何減輕甚至更加嚴重??傆行?顯效率+有效率;②于治療前、后檢測患者的IL-17、Ⅲ-C、DLCO水平。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應(yīng)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進行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附表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IL-17、Ⅲ-C、DLCO比較(±s)
附表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IL-17、Ⅲ-C、DLCO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時間 IL-17(pg/mL) Ⅲ-C(ng/mL) DLCO(%)觀察組(n=55)治療前 144.32±11.73 145.68±18.36 46.84±9.21治療后 92.68±14.42*# 88.94±25.38*# 45.39±7.38對照組(n=55)治療前 143.86±12.75 146.17±16.52 47.14±10.08治療后 116.39±15.27* 110.35±19.64* 44.26±6.37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的總有效率98.2%(54/5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5.5%(36/55),P<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IL-17、Ⅲ-C、DLCO比較,見附表。
健康狀態(tài)下,肺間質(zhì)細胞在肺間質(zhì)中所占的比例大約為75%。所以,間質(zhì)性肺炎疾病的轉(zhuǎn)軌,最主要依賴免疫活性細胞、炎細胞的作用。IL-17能夠讓中性粒細胞進行募集與活化,如果機體出現(xiàn)炎癥反應(yīng),則IL-17水平會上升,患者的肺組織存在炎癥細胞浸潤,誘發(fā)肺泡炎癥,一旦沒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任由疾病的發(fā)展,甚至會出現(xiàn)肺間質(zhì)纖維化,讓血清Ⅲ-C的水平上升,造成彌散功能下降。烏司他丁是一種蛋白酶抑制劑,清除自由基的效果理想,能夠控制炎癥因子的生成速度,緩解炎癥因子、白細胞與自由基給肺組織帶來的傷害,同時還可以增強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其循環(huán)狀態(tài),提高內(nèi)臟器官的抗氧化能力,最終達到保護臟腑的效果。
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98.2%,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65.5%(P<0.05);且觀察組IL-17、Ⅲ-C的改善情況比對照組更好(P<0.05)。由此表明:在間質(zhì)性肺炎患者的臨床治療中,應(yīng)用烏司他丁與口服激素聯(lián)合治療,療效理想,可將其作為首選治療方法在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