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生態(tài)移民家庭生計資本和生計模式的變化及其相互影響

2018-10-20 10:01馬贊甫王永平
關鍵詞:生態(tài)移民

馬贊甫 王永平

摘 要:搬遷將改變生態(tài)移民家庭的生計資本存量和結構,并促使其生計模式轉變。對貴州省10個生態(tài)移民安置點的跟蹤調研表明:與搬遷前相比,搬遷后移民家庭的自然資本減少,物質資本和社會資本略有增加,而金融資本大幅增加;農業(yè)生產經(jīng)營收入占比下降,而其他收入占比明顯上升;剛遷入新居住地時,移民家庭生計資本運營效率的改善不明顯,但隨后兩年有明顯提升;移民家庭收入結構變化對其生計資本運營效率變化具有負向影響,其生計模式的選擇可能存在失當。因此,生態(tài)移民家庭的生計發(fā)展在搬遷后存在一個適應過程,政府要積極幫助移民盡快在新居住地實現(xiàn)生計模式與生計資本的匹配和互動改善,促進生態(tài)移民家庭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關鍵詞:生態(tài)移民;生計資本;生計模式;生計發(fā)展;易地扶貧;收入來源結構;運營效率

中圖分類號:F241.22;C92-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131(2018)03-0045-11

一、引言

中國的貧困地區(qū)與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地區(qū)在地理空間上高度重疊,因而實施生態(tài)移民是兼顧精準扶貧、生態(tài)建設雙重目標的戰(zhàn)略舉措。中國的生態(tài)移民是政府主導型的扶貧移民,是伴隨國家扶貧開發(fā)工作而發(fā)展的。為加快脫貧攻堅進程,《全國“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規(guī)劃》提出,“十三五”時期國家將對1 628萬人實施易地扶貧搬遷①,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981萬。移民搬遷后,移民家庭生計方式會隨著環(huán)境的改變而發(fā)生相應的變遷,特別是在依托城鎮(zhèn)集中安置、移民家庭生計方式由以傳統(tǒng)農業(yè)為主向以非農產業(yè)為主轉變的情況下更是如此。在移民家庭生計方式變遷過程中,生計資本對生計模式的選擇和發(fā)展起決定性作用,而生計模式的選擇和發(fā)展也會對生計資本的重構和再造產生重要影響。因而,深入研究生態(tài)移民家庭生計資本和生計模式在移民前后的變化以及兩者之間的關系,對于促進移民家庭生計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有關移民生計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計模式多元化[1-3]、可持續(xù)生計[4-6]、移民對生計資本和生計模式的影響[7-12]、移民生計的轉型與風險[13-15]等方面。已有研究成果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啟示,但相關實證研究多為描述性的統(tǒng)計分析,且主要針對可持續(xù)生計框架下整個生計鏈條的某個環(huán)節(jié),忽視了對鏈條上各環(huán)節(jié)之間關系的探討。尤其對于移民搬遷后,移民家庭生計資本的有效性、生計資本變化與生計模式選擇之間的相互影響等問題,鮮有實證研究。有鑒于此,本文利用筆者所在課題組于2015年2月、2017年1月兩次對貴州省10個縣(區(qū))的10個生態(tài)移民安置點移民家庭的調研數(shù)據(jù),運用數(shù)據(jù)包絡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等計量經(jīng)濟學方法,對生態(tài)移民家庭生計資本和生計模式的變化、生計資本變化與生計模式選擇之間的相互影響等問題展開實證研究,以拓展移民生計領域的研究,并為進一步促進我國生態(tài)移民家庭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經(jīng)驗依據(jù)和政策參考。具體而言,本文以多指標體系表征生計資本,采用動態(tài)DEA模型度量生計資本的相對有效性(運營效率的變化);以移民家庭收入來源結構的變化反映其生計模式的變化,進而借助回歸分析方法考察移民生計資本變化與生計模式轉變之間的動態(tài)關系。

二、調研樣本與數(shù)據(jù)處理

1.調研樣本的選擇

貴州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zhàn)場和決戰(zhàn)區(qū)之一,易地扶貧搬遷任務繁重。自2001年國家啟動易地扶貧搬遷工程試點以來,至2015年底貴州已累計對104.44萬農村人口實施了搬遷,其中搬遷的貧困人口約82萬人。“十三五”時期全省規(guī)劃對162.51萬農村人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其中建檔立卡的農村貧困人口高達130.47萬。本文以貴州省實施生態(tài)移民較具代表性的銅仁市萬山區(qū)和松桃苗族自治縣、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縣、畢節(jié)市黔西縣、黔東南州榕江縣和雷山縣、安順市普定縣、六盤水市盤縣(現(xiàn)為盤州市)、黔西南州興仁縣、遵義市湄潭縣等10個縣(區(qū))的10個移民安置點為調研地點,兩次調研的時間分別為2015年2月和2017年1月,各安置點的樣本容量如表1所示。

2.生計資本的測度

本文從自然資本、物質資本、人力資本、

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5個維度考察生態(tài)移民家庭的生計資本,并在調研過程中搜集如下指標數(shù)據(jù):

(1)自然資本僅考慮耕地擁有量。毋容置疑,耕地擁有量并不能完全反映移民家庭的自然資本持有水平。不過,調研中發(fā)現(xiàn),被訪對象對其耕地擁有量往往有更為精準的認識,而且其實際利用也更為充分。在兩次調研問卷中,均設計有家庭擁有的林地面積、果園面積、茶園面積、草地面積、魚塘面積等問題,但其結果多為空白或語焉不詳,即便有,其實際使用率也偏低,故此忽略。

(2)物質資本主要包括住房面積、生產工具、耐用消費品和牲畜擁有情況。共統(tǒng)計26項指標,其中,生產工具主要包括卡車、農用車、大中型拖拉機、小型拖拉機、小轎車、摩托車、犁耕機、收割機等,耐用消費品包括電動自行車、電腦、彩色電視機、移動電話、空調、電冰箱或冰柜、洗衣機、照相機、影碟機、熱水器、燃氣灶、電飯煲等,牲畜財產包括牲畜圈舍面積、能繁母畜、耕牛、役馬等。

(3)人力資本采用戶主受教育年限衡量。其中,文盲半文盲設定為0年,小學1年級到6年級分別設定為1年、2年、3年、4年、5 年和6年,初中一年級至初中三年級分別設定為7年、8年和9年,高中一年級至高中三年級分別設定為10年、11年和12 年,中專設定為12年,大專設定為15年,本科設定為16年;調研中未發(fā)現(xiàn)移民家庭戶主文化程度高于本科者。需要說明的是,家庭成員健康狀況、勞動力數(shù)量無疑也是移民家庭人力資本的重要組成部分。不過,從平均意義上來看,這些指標往往不具有明顯的時空差異,因此本文未考慮這些指標對人力資本的影響。

(4)由于調研資料的限制,金融資本僅考慮移民家庭年度總收入。

(5)社會資本的衡量指標主要包括移民家庭成員參與社區(qū)組織的數(shù)量、困難時獲得幫助的渠道、實際獲得幫助的類型、與村干部交往情況、與親戚來往情況、到縣城距離等。

生計資本所涉及指標較多,需要計算其綜合值。首先對各指標進行極差化處理,以消除量綱的影響;在此基礎上,以每個指標的變異系數(shù)(即標準差與均值的比值)為權重,對相關指標進行線性加權處理。

3.生計模式的考察

生計模式的界定與劃分方法有多種。比如,閻建忠等將三峽庫區(qū)移民的生計類型劃分為純農戶、一兼戶、二兼戶、非農戶等四種類型,其依據(jù)是非農業(yè)收入在家庭總收入中所占的比重[16];又如,李聰將西部貧困山區(qū)農戶的生計分為打工和非打工兩種模式[17];再如,在考察陜北黃土丘陵區(qū)農戶的生計問題時,李文輝等將其生計模式劃分為本地農業(yè)、本地兼業(yè)、外出打工、城市化非農業(yè)等四種類型[18],等等。

本文從移民家庭的收入來源結構角度考察生計模式。必須承認,收入來源結構與生計模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可說是后者的一種表象。生計模式的變化必然帶來收入來源結構的變化,若生計模式不同,則收入來源結構必然不同。因此,移民家庭收入來源結構的變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其生計模式的變化。同時,在數(shù)據(jù)處理方面,以收入來源結構反映生計模式更為便利。本文主要從生態(tài)移民家庭的3類收入來源統(tǒng)計其收入結構,分別是種植業(yè)與林果業(yè)收入、畜牧業(yè)收入和其他收入(主要包括務工收入等非農收入)。

4.調研數(shù)據(jù)的一致性分析

生態(tài)移民搬遷后,由于受就業(yè)等因素的影響,移民家庭的流動性較大,兩次調研的移民對象不可能做到完全對應,即兩次調研中采集的生計資本、生計模式相關數(shù)據(jù)的調研對象并不完全一致。因此,有必要就樣本數(shù)據(jù)的前后一致性進行分析,否則相關結論的可信度存疑。

在同一時間節(jié)點上,不同家庭的生計資本和生計模式往往存在一定差異。從理論上講,只有在兩次調研的移民家庭完全對應的情況下,研究效果才能達到最佳。但就貴州而言,同一安置點的移民家庭往往來自同一村組,家庭生計狀況的差異并不大,而且在調研樣本量達到一定規(guī)模后,不同調研時點移民家庭的這種差異可以忽略不計。盡管2015年、2017年先后所實施調研的移民家庭有所不同,但每一移民安置點的移民家庭及樣本家庭數(shù)量較多,其算術平均數(shù)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該安置點移民家庭的生計狀況。

進一步采用典型相關分析(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CCA)進行驗證。分別對2015年、2017年10個移民安置點樣本移民家庭的5類生計資本持有量進行標準化處理,CCA計算結果顯示,兩組變量之間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典型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1.000、0.963、0.917、0.760、0.331,表明兩次調研的樣本移民家庭的生計資本之間具有統(tǒng)計意義顯著的高度相關性,即調研數(shù)據(jù)基本反映了樣本移民安置點的移民家庭生計狀況。

三、生態(tài)移民家庭生計資本和生計模式的變化

1.生態(tài)移民家庭生計資本的變化

對兩次調研數(shù)據(jù)的分析表明(見表2),生態(tài)移民家庭搬遷前后的生計資本持有狀況發(fā)生了顯著變化。從自然資本看,樣本移民家庭在移民前平均持有的土地數(shù)量高于移民后;從物質資本看,樣本移民家庭在2017年的平均持有水平高于2015年和搬遷前;從金融資本看,樣本移民家庭2017年的平均持有水平顯著高于2015年,且2015年也顯著高于搬遷之前;從社會資本看,樣本移民家庭2017年的平均持有水平高于2015年和搬遷前;至于人力資本,由于采用戶主受教育年限表征移民家庭人力資本持有情況,在考察時間間隔較短的情況下其變化幅度不大。整體而言,搬遷前后移民家庭所持有的生計資本數(shù)量和結構發(fā)生了明顯變化,自然資本持有量下降,物質資本和社會資本持有量略有增加,而金融資本持有量大幅度增加。

2.樣本生態(tài)移民家庭生計模式的變化

樣本移民家庭的三類收入占比情況如表3所示。不難看出,搬遷前后移民家庭收入來源結構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種植業(yè)和林果業(yè)收入占比在移民前明顯高于移民后,而2015—2017年的變化不明顯;畜牧業(yè)收入占比與之類似,移民前明顯要高于移民后,而2015—2017年不存在明顯的變化;與此相反的是,其他收入(包括打工收入和經(jīng)商收入等非農收入、轉移性收入、財產性收入)占比在移民前顯著低于移民后,不過,2015—2017年的變化也不明顯。綜合來看,移民搬遷對移民家庭收入來源結構產生了深遠影響,其種植業(yè)和林果業(yè)、畜牧業(yè)收入占比下降,而其他收入占比明顯上升。

3.生態(tài)移民家庭生計資本運營效率的變化

本文從生計資本的相對有效性角度考察移民家庭的生計資本運營效率,即比較三個時間點樣本移民家庭生計資本的相對有效性,通過其變化探討移民搬遷(時間因素)及家庭變化(個體因素)對移民家庭生計資本運營的影響。所謂相對有效性,是指多目標意義下評價對象之間相互參照的一種有效性,通常采用DEA方法進行測度。在可量化的前提下,每一個相類似的評價對象或決策單元(Decision Making Units,DMU)都具有嚴格為正的輸入與輸出向量。根據(jù)研究目的,本文以生計資本指標體系表征DMU的數(shù)據(jù)結構。當樣本為面板數(shù)據(jù)時,往往采用曼奎斯特DEA模型(Malmquist-DEA,MDEA)測評相對有效性。本文采用MDEA分析生態(tài)移民生計資本相對效率的變化情況,以每一個移民安置點生計資本為DMU的輸入,以常量1為DMU的輸出,采用輸出導向模型核算效率值,運用DEAP Version 2.1的處理結果如表4所示。需要指出的是,表中全要素生產率的變化是純技術效率變化與技術進步的乘積。

DEA效率值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移民家庭生計資本的持有及組合狀況,其變化可以反映移民家庭生計資本總量及相對有效性的綜合變化。從移民家庭實際情況來看,技術進步反映了搬遷(外在生存環(huán)境變化)對其生計資本運營的影響,純技術效率則主要反映移民家庭自身因素對其生計資本改善的相對效果,而全要素效率則是前兩者的綜合。分析結果表明,相對于移民搬遷前,樣本家庭在2015年(移民家庭剛遷入新居住地)除純技術效率有所提高外,技術進步和全要素生產率的變化并不如人意。也就是說,在搬遷初期移民家庭生計資本運營效率的改善并不明顯,原因在于移民家庭存在適應過程,其尚未完全融入當?shù)厣睿m然生計模式有所改變,但生計資本運營效率在短期內并未得到明顯改善。不過,從2015—2017年計算的結果來看,移民家庭生計資本運營的純技術效率、技術進步、全要素效率均得到了切實改善??梢?,從長期來看,搬遷對生態(tài)移民家庭的生計狀況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四、生態(tài)移民家庭生計資本與生計模式的相互影響

從動態(tài)的角度來看,移民家庭生計資本與生計模式之間必然存在相互影響。一方面,移民家庭生計模式的變化必然會導致其生計資本存量和結構的變化;另一方面,生計資本存量和結構的變化會驅使移民家庭選擇于其更為有利的生計模式。本文基于調研數(shù)據(jù)對此進行實證檢驗。需要說明的是,下文回歸分析所用樣本容量僅為20,這可能會影響到結論的精確度。不過,考慮到每個模型僅有2個解釋變量,且相關指標數(shù)據(jù)取自安置點樣本移民家庭的均值,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因此,實證分析的結論仍具有一定可信度。

1.生態(tài)移民家庭生計模式變化對生計資本運營效率的影響

MDEA指數(shù)可以反映樣本移民生計資本運營效率的變化,通過MDEA指數(shù)與其他指標的相關性分析可探究相關因素對移民生計資本運營的影響。生計模式改變意味著移民家庭收入來源結構變化,本文利用移民家庭種植業(yè)和林果業(yè)收入、畜牧業(yè)收入、其他收入占比的變化表征生計模式的變化,分析不同類收入占比變化對移民家庭生計資本運營效率變化的影響,進而探究移民家庭生計模式對生計資本的影響??紤]到MDEA指標為環(huán)比指標,需要對移民家庭收入占比進行相應運算,即將每一移民安置點各時點三類收入占比分別與上一期相應指標值做商運算,得到環(huán)比指標值,以反映樣本家庭收入來源結構的變化,結果如表5所示。

由于所涉及指標均為環(huán)比指標,對其分別做自然對數(shù)處理。因畜牧業(yè)收入占比變化指標值存在零值情況,且該指標在很大程度上與種植業(yè)和林果業(yè)收入占比的變化具有一致性,故刪除該指標。需要指出的是,將一個指標后期數(shù)據(jù)與前期數(shù)據(jù)做比值運算后再取對數(shù),其結果反映了該指標在給定時間范圍內的平均增長速率(當時間跨度給定時,該運算結果與平均速率呈正比關系)。因此,以下模型考察的是給定指標的變化速率之間是否存在顯著相關性,采用R軟件的回歸分析結果見表6。

樣本移民家庭收入來源結構變化對其生計資本運營純技術效率變化的影響不顯著(模型決定系數(shù)為0.005,F(xiàn)值為0.043,P值為0.958,擬合效果差),對其生計資本運營技術進步的影響顯著(模型決定系數(shù)為0.814,F(xiàn)值為37.273,P值為0.000,擬合效果良好,各解釋變量在0.001水平下具有統(tǒng)計意義顯著性),對其生計資本運營全要素生產率變化的影響較顯著(模型決定系數(shù)為0.590,F(xiàn)值為12.238,P值為0.000,整體顯著,但擬合效果一般,各解釋變量在0.10水平下具有統(tǒng)計意義顯著性)。

具體而言,種植業(yè)和林果業(yè)收入占比、其他收入占比增加越快,則其生計資本運營的技術進步和全要素生產率提高的速率越低。搬遷后,大多數(shù)移民家庭所處生存環(huán)境并不適合發(fā)展種植業(yè)與林果業(yè),因此,若移民家庭更多地依賴于種植業(yè)與林果業(yè),不利于其生計資本相對有效性的改善;而其他收入占比增加較快的移民家庭,由于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生計模式的轉變,因此其生計資本運營效率的改進也相對滯后。模型估計結果表明,從平均速率來看,移民家庭收入結構變化對其生計資本運營效率變化的影響為負,說明移民家庭生計模式的選擇可能存在失當。

2.生態(tài)移民家庭生計資本運營效率變化對生計模式的影響

根據(jù)樣本數(shù)據(jù),分析移民家庭生計資本運營效率變化對其家庭收入來源結構變化的影響。實證分析表明,只有技術進步對其他收入占比的變化有顯著影響。對其他收入占比變化的回歸分析結果如表7所示(因全要素生產率的變化可分解為純技術效率變化和技術進步,為避免完全共線性,解釋變量不含全要素生產率)。模型整體顯著,擬合效果較好,不過僅技術進步對移民家庭其他收入占比變化的影響具有統(tǒng)計意義顯著性,技術進步較快的移民家庭其他收入占比增加較慢。技術進步反映了搬遷對移民家庭的綜合影響,而搬遷對移民家庭最為明顯的影響就是其他收入占比的變化;但移民家庭一旦成功轉型,其他收入逐步轉化為其主要而穩(wěn)定的收入來源,其占比也趨于穩(wěn)定。

五、結論與啟示

本文以貴州10個生態(tài)移民安置點為樣本,分析生態(tài)移民家庭生計資本和生計模式的變化及其相互影響,結果表明:搬遷前后移民家庭生計資本的持有量和結構均發(fā)生了明顯變化,自然資本減少,物質資本和社會資本略有增加,而金融資本大幅增加;移民家庭收入來源結構也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農業(yè)生產經(jīng)營收入占比明顯下降,而以打工收入為主的其他收入占比明顯上升;移民家庭剛遷入新居住地時,其生計資本運營效率的改善不明顯,但隨后兩年有明顯提升;移民家庭收入結構變化對其生計資本運營效率變化具有負向影響,表明移民家庭生計模式的選擇可能存在失當。

本文分析表明,生態(tài)移民家庭的生計發(fā)展在搬遷后存在一個適應過程,搬遷會帶來移民家庭生計資本持有量和結構的較大變化,但移民家庭的生計模式轉變需要一段適應時間,甚至可能出現(xiàn)生計模式選擇不當?shù)那闆r,比如過分倚重種植業(yè)和林果業(yè)或其他收入來源,從而抑制了其生計資本的運營效率的提升。因此,政府的生態(tài)移民工作不能僅限于搬遷,還要積極支持移民在新居住地的生計發(fā)展,增加其生計資本存量、優(yōu)化其生計資本結構、促進其生計模式轉變,進而實現(xiàn)生計資本與生計模式的匹配和互動改善,促進生態(tài)移民家庭生計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鑒于此,需要做好兩方面的工作:

一是著力提高生態(tài)移民家庭人力資本存量。特別是在城鎮(zhèn)集中安置下,生態(tài)移民家庭生計模式將從以傳統(tǒng)農業(yè)為主轉向以非農產業(yè)為主,原有的以自然資本為主的生計資本結構顯然不能適應生計模式轉變的需要。要以移民勞動力技能培訓、移民子女教育以及移民家庭健康醫(yī)療為重點,切實抓好人力資本培育,保障移民家庭生計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二是著力抓好安置點及其周邊的產業(yè)發(fā)展。調研顯示,從搬遷前到搬遷后的2015年,再到2017年,安置點移民家庭收入中以外出打工收入為主的其他收入占比持續(xù)增長(2015年585戶移民家庭外出打工收入占家庭收入的52.39%,2017年394戶移民家庭外出打工收入占家庭收入的70.97%),但這種以外出打工收入為主的生計模式存在一定的風險,可持續(xù)性較弱。另外,在搬遷后,仍有一些移民家庭過分倚重種植業(yè)和林果業(yè)的發(fā)展,這是一種相對無效的生計模式選擇。因此,應科學規(guī)劃安置點區(qū)域的產業(yè)發(fā)展,合理布局安置點及周邊地區(qū)的產業(yè)格局,著力為生態(tài)移民家庭創(chuàng)造更多的就地就近就業(yè)崗位,有效促進生態(tài)移民家庭生計的穩(wěn)定改善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BLOCK S,WEBB P. The dynamics of livelihood diversification in post-famine Ethiopia [J]. Food Policy,2001 (26):333-350.

[2] NIEHOF A. The significance of diversification for rural livelihood system[J]. Food Policy,2004,29(4):321-338.

[3] 束錫紅,聶君,樊嘩.精準扶貧視域下寧夏生態(tài)移民生計方式變遷與多元發(fā)展[J].寧夏社會科學,2017(5):147-154.

[4] DFID.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Guidance Sheets [M]. London: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2000:68-125.

[5] SOLTANI A,ARILD A,TRON E,et al. Poverty,sustainability,and household livelihood strategies in Zagros,Iran [J]. Ecological Economics,2012,79(7):60-70.

[6] 徐鵬,徐明凱,杜漪.農戶可持續(xù)生計資產的整合與應用研究——基于西部10縣(區(qū))農戶可持續(xù)生計資產狀況的實證分析[J].農村經(jīng)濟,2008(12):89-93.

[7] 邁克爾·塞尼.移民與發(fā)展: 世界銀行移民政策與經(jīng)驗研究[M].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1996:86.

[8] 靳薇.青海三江源生態(tài)移民現(xiàn)狀調查報告[J].科學社會主義,2014(1):112-115.

[9] 劉紅,馬博,王潤球.基于可持續(xù)生計視角的阿拉善生態(tài)移民研究[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 41(5):31-40.

[10]施國慶,嚴登才,孫中艮.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移民社會系統(tǒng)的影響與重建[J].河海大學學報,2015(2):36-41.

[11]王凱,李志苗,易靜.生態(tài)移民戶與非移民戶的生計對比——以遺產旅游地武陵源為例[J].資源科學,2016,38 (8):1621-1633.

[12]汪磊,汪霞.易地扶貧搬遷前后農戶生計資本演化及其對增收的貢獻度分析——基于貴州省的調查研究[J].探索,2016(6):93-98.

[13]THI MINH HANG BUI,SCHREINEMACHERS P. Resettling farm households in Northeastern Vietnam:Livelihood change and adaptat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2011,27(4):769-785.

[14]史俊宏.生計轉型背景下蒙古族生態(tài)移民非農生計策略選擇及困境分析[J].中國農業(yè)大學學報,2015,20(3): 264-270.

[15]史俊宏.生態(tài)移民生計轉型風險管理:一個整合的概念框架與牧區(qū)實證檢驗[J].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2015,29 (11):37-42.

[16]閻建忠,卓仁貴,謝德體,等.不同生計類型農戶的土地利用——三峽庫區(qū)典型村的實證研究[J].地理學報,2010, 65(11):1401-1410.

[17]李聰.勞動力外流背景下西部貧困山區(qū)農戶生計狀況分析——基于陜西秦嶺的調查[J].經(jīng)濟問題探索,2010(9): 50-58.

[18]李文輝,宋宇.黃土丘陵區(qū)農戶生計模式選擇研究[J].經(jīng)濟科學,2015(5):118-128.

Abstract: Resettlement will change the stock and structure of livelihood capital of ecological emigrant families and make their livelihood pattern change. Taking ten resettlement sites for implementing poverty alleviation in Guizhou Province as samples, this paper conducts a survey of livelihood capital to obtain the relevant data on the livelihood of migrants, and then conducts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the livelihood capital of immigrants and analyz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family livelihood capital and livelihood models. The empir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both the total amount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livelihood capital of the emigrated families have changed significantly before and after the relocation, that the natural capital is reduced after relocation, material capital and social capital are little rising but financial capital increases mostly.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usiness income declines, but other incomes are obviously rising. When the emigrants stay in new families, the improvement of their livelihood capital operation efficiency is not significant, however, after two years, the improvement is significantly rising. The emigrant family income structure change has negative effect on their livelihood capital operation efficiency, their livelihood model selection is possibly not proper. Thus, the livelihood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emigrant family has an adaptive process and the government should actively help the emigrants realize the matching and interactive improvement between ecological model and livelihood capital at new living places as soon as possible to boos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emigrant families.

Key words: ecological migration; livelihood capital;livelihood pattern;livelihood development;poverty alleviation at another place;income source structure;operation efficiency

CLC number:F241.22;C92-05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4-8131(2018)04-0045-11

(編輯:楊 睿;段文娟)

猜你喜歡
生態(tài)移民
生態(tài)移民與安康地區(qū)縣域經(jīng)濟發(fā)展問題研究
寧夏生態(tài)移民遷出地區(qū)環(huán)境恢復與治理芻議
寧夏生態(tài)移民社區(qū)文化建設的問題探究
陜南生態(tài)移民生產生活水平評價及后期扶持
生態(tài)移民經(jīng)濟恢復中的人力資本與社會資本失靈
生態(tài)移民研究與反思
宁国市| 金昌市| 运城市| 新和县| 平乐县| 龙岩市| 循化| 盖州市| 太保市| 阿拉善盟| 易门县| 大安市| 中山市| 永福县| 义马市| 宜城市| 上蔡县| 东明县| 竹溪县| 石狮市| 淮南市| 句容市| 朝阳县| 东乡| 玉林市| 潜山县| 曲沃县| 上林县| 满洲里市| 疏附县| 龙南县| 禄丰县| 汉沽区| 丰城市| 江津市| 日喀则市| 海安县| 中江县| 雷州市| 阳新县| 灵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