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瑤
摘 要:在《紅樓夢》第四十一回“櫳翠庵茶品梅花雪”中,曹雪芹不僅將茶文化的擇境、論水、選器寫得有聲有色,而且濃墨重彩地刻畫了妙玉這個人物,這種以茶之文化寫人之性情的手法,脫盡庸俗而盡顯風雅,本文將從茶事活動中妙玉的待客之道來看妙玉表現(xiàn)出的分別相。
關鍵詞:妙玉 茶文化 以茶寫人 分別相
一、“分別相”
“一部《紅樓夢》,滿紙茶葉香。”在眾多的茶事描寫中,最經典的是發(fā)生在櫳翠庵里妙玉招待賈母眾人的那一場。妙玉在待客中表現(xiàn)出的“分別相”令人唏噓!然何為“相”?《金剛經》云:“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贝嗽挶磉_的是佛家看待眾生平等的思想。寶玉對小姐、丫頭、農婦就講究“世法平等”,沒有“分別心”。妙玉恰恰相反,待人不光“有相”,且有著明顯的“分別相”。妙玉認為人與人是有差別的,在以茶待客中,不光看人下茶,而且將吃茶之人按照自己的喜好劃分為四個等級,由低到高分別是:下等俗人劉姥姥,中等客人賈母,上等友人釵黛,特等知音寶玉。所處等級不同,相應的待遇也有著天壤之別。
二、對下等俗人劉姥姥的厭——嗜潔如命
1.丟棄姥姥品茶之杯——深入骨髓的厭惡 整個茶事過程,等級最低的是劉姥姥,劉姥姥所受待遇之糟糕,在文中主要表現(xiàn)為兩點。第一,當?shù)榔乓詹璞K時,妙玉見到后忙命道:“將那成窯的茶杯別收了,擱在外頭去罷?!贝嗽捳Z淺意深。文中借寶玉之口告知我們,妙玉之所以獨獨不讓收成窯的杯子,是因為此杯被姥姥用過,妙玉這是在嫌姥姥腌,索性就連價值連城的杯子也一起厭惡到棄之不要的地步了。第二,當寶玉想要為姥姥討要此杯換錢度日時,妙玉是怎么回答的呢?她道:“這也罷了,幸而那杯子是我沒吃過的,若我使過,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給他。你要給他,我也不管你,只交給你,快拿了去罷?!蹦憧纯矗@妙玉該是得有多恨,才能說出這番讓人心驚肉跳的話?尊貴的賈母尚且能以一顆平等之心,將自己剛剛吃了一口的茶親手遞給劉姥姥品嘗;然而妙玉僅僅是假設姥姥用過的杯子若之前自己也用過,就恨不得立刻將杯子砸之而后快,此番厭棄之情仿佛已經深入骨髓。
2.下等人為何成為下等人——潔癖背后的深意 妙玉將劉姥姥視為下等人區(qū)別待之的原因如下:首先是嫌劉姥姥對茶一竅不通。極品老君眉以“茶淡”為特色,姥姥偏偏嫌其太淡,實不知自古品茶皆以淡為上品,濃了濁了就是下等茶。姥姥這真真是不懂茶,糟蹋了茶,這對于視茶如命的妙玉來說是不能接受的。其二是清高的妙玉看不起劉姥姥的世俗,甘做小姐主子們的笑料,邀寵耍寶,毫無骨氣。最后是因為妙玉的潔癖。茶是至清至潔之靈物,當然要講究潔凈。但妙玉的“潔”實際上已經到了病態(tài)的地步,不光把姥姥用過的杯子視為天下不潔之物,而且就連姥姥踩過的地,也要打水洗刷。家道中落后,妙玉不得不尋求賈府的庇護,寄人籬下,這種生活狀態(tài)無疑是孤傲的妙玉不愿承認的,劉姥姥卻在妙玉眼前以搖尾乞憐的方式獲取生存資料,無意中提醒了妙玉自身的處境。所以,妙玉要用自己的大潔和姥姥的大俗劃清界限,強調自己和她不是一路人。
三、對中等客人賈母的敬——談茶論水
1.巧奉寓意吉祥的茶具——表敬重之情 賈母至櫳翠庵,妙玉相迎,并笑往里讓。入座后,“妙玉親自捧了一個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龍獻壽的小茶盤,里面放一個成窯五彩小蓋鐘,捧與賈母”。賈母道:“我不吃六安茶?!泵钣裥φf:“知道,這是老君眉?!辟Z母接了,又問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舊年蠲的雨水?!边@段文字給出的信息量很豐富。其一,妙玉招待賈母的茶具是云龍獻壽的小茶盤和一個成窯五彩小蓋鐘,杯子的珍貴還是其次,最出彩之處是“云龍獻壽”的小茶盤。此時正值賈母大壽,“云龍獻壽”的寓意剛好象征長壽,妙玉巧借茶具上的講究,對這位尊貴的老壽星獻上祝福,不僅應景,且暗合了賈母愛討彩頭的脾氣。其二,妙玉的茶還未獻上,賈母就先發(fā)制人,說了句:“我不吃六安茶?!泵鎸Z母的講究,深諳飲茶養(yǎng)心之道的妙玉,早就先于賈母放棄了不宜飯后飲用的六安茶,挑選名字吉祥又合賈母胃口的老君眉,可見妙玉的茶道造詣之高甚于賈母。其三,不光茶具茶葉的選用十分注重禮節(jié),而且,賈母來時,妙玉是“笑往里讓”,和賈母交談時,妙玉是“笑說”,回答賈母問題時,妙玉也是“笑回”,這一連三處的笑,無不傳達著妙玉對賈母的敬重。
2.相敬的原因——對物的共同追求 首先,處于賈氏家族“寶塔尖”的史太君地位尊貴、身世顯赫,是寄居者妙玉的主人。其次,賈母懂茶,并贊賞妙玉在茶上的修為。櫳翠庵乃參禪禮佛之地,賈母至此卻不為求神拜佛,一進門,就開口討茶,可見是沖著妙玉的好茶而來。兩位茶道中人談茶論水,切磋茶藝,對物的共同追求讓這一老一少有了交集。再次,賈母不光敬妙玉高超的茶藝,而且也贊賞其在花卉造詣上的修為,見到院中經妙玉修剪后而顯得越加清靈的花木,就立即開口稱贊。所以說共同的審美追求和高雅的生活情趣讓妙玉對賈母另眼相看。但這份敬僅流于表面,而未達心底。
3.敬而不親——道不同不相為謀 妙玉給賈母沏茶用的僅是二等茶水,且奉完茶后就離開了,既沒陪坐也沒陪聊,這對于身份尊貴的當家主母來說,未免顯得有點怠慢。等到賈母要離開時,“妙玉亦不甚留,送出山門,回身便將門閉了”。同樣是送客,當中秋之夜,和黛玉、湘云連詩成篇后,妙玉是怎樣送客晚歸的呢?她站在庵外,一直目送二人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才回身閉門。由此可見,妙玉待賈母雖有禮然無心。這是因為賈母作為封建家長,必然維護封建統(tǒng)治,而妙玉是綱常倫理的叛逆者,二人在人生的價值觀上背道而馳甚至針鋒相對,這也就決定了賈母只能成為妙玉的中等客人。
四、對上等友人釵黛的喜——“志趣相投”
1.釵黛的高級待遇 妙玉給賈母奉完茶,“便把寶釵和黛玉的衣襟一拉”,邀請她倆至自己的耳房喝更高級的體己茶,“寶釵坐在榻上,黛玉便坐在妙玉的蒲團上。妙玉自向風爐上扇滾了水,另泡一壺茶”。相較外面的院子,這木魚經卷、焚香陣陣、頗有“茶禪一味”之境界的耳房,其高雅的環(huán)境更符合“和、清、靜、寂”的茶道精神。不僅如此,妙玉還親自滾水煮茶,把最好的“總舍不得吃”“只吃過一回”的頂級梅花雪拿出來,給予黛釵特殊待遇以示心意,表達重視之情。
2.擇水梅花雪——精雅豪奢的講究 茶文化中,擇水到底有多重要?明代張大復說:“茶性必發(fā)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辈枋リ懹鹨舱f“名茶還須好水泡”。可見“水乃茶之母”,水的重要地位必然也決定了妙玉在擇水上的講究。喝體己茶時,黛玉問道:“這也是舊年的雨水?”但是妙玉聽罷,冷笑道:“你這么個人,竟是大俗人,連水也嘗不出來!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著,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臉青的花甕一甕,總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開了。我只吃過一回,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嘗不出來?隔年蠲的雨水,那有這樣清???如何吃得?”我相信任何人讀到這里都會對這泡茶之水的來頭驚訝不已!“收的梅花雪”,“埋在地下”,“今夏才開”,多美的行為藝術!陳年之釀加上沐寒而綻的梅香創(chuàng)造出的意境,煮茶能煮出如此極致的情趣和格調,也只有妙玉這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妙仙子”了?!安豢梢蝗諢o茶”的乾隆皇帝曾取清晨荷葉上的露珠泡茶,但和妙玉的精雅豪奢一比頓覺失色。荷葉水滴怎敵得上讀之就讓人貝齒生香的梅花雪呢!妙玉這極致的講究,還真是在茶的清韻高雅上做足了文章!
3.妙釵黛的“志趣相投” “才華阜比仙”的妙玉,自入佛門,身邊陪伴的除了青燈古佛,就只剩一兩個老嬤嬤,“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誰言”的苦楚難以排解。所以當見到大觀園中兩個品貌才情甚是出眾的女兒前來,妙玉的內心是歡喜的。在釵、黛兩人中,妙玉無疑更推重黛玉,從座位安排上就可看出,寶釵坐在榻上,而黛玉坐的是妙玉日常打坐的蒲團。潔癖成性的妙玉,卻將自己的蒲團給黛玉坐,重視之情不言而喻。
五、對特等知音寶玉的親——“心有靈犀”
相比較“志趣相投”,妙玉更渴望達到“會心,心有靈犀,彼此意會”(《芥茶箋·茶宜》)這種毫無芥蒂的相知。后來者居上的寶玉無疑更接近妙玉的追求,因為當寶、黛知道妙玉天性怪僻后,“不好多話,亦不好多坐”,吃過茶,就立刻離開了;而我們的寶二爺,不光能喝出梅花雪茶的“輕浮無比”,而且深知并理解妙玉的“怪誕”,不介意其用“飲牛飲騾”揶揄自己,遷就其“世難容”的傲氣,對于妙玉的潔癖,更是異常周到地幫其叫小廝打水洗地,其包容之心讓久居佛堂的妙玉深感溫暖。所以,整個待客過程,妙黛的交流不多,反而是妙玉和寶玉相談甚歡。寶玉才是妙玉等待的那位上上客,寶玉除了享受釵、黛所受到的所有高級的待遇外,還額外享受了綠玉斗和大盞。尤其是綠玉斗,此物乃妙玉日常吃茶專用,她將自己的心頭之物拿來和寶玉一起分享,巧妙地借助茶具上的講究來傳達對寶玉的一番盛情,從而向“追求靈魂契合的知音”這一目的靠近。
六、結論
“茶”這個字,從字形上解釋叫“人在草木間”。曹公表面上是在寫茶,其實是在寫人?!安杵啡缛似?,品茶如品人”,要品讀妙玉這個人,是非要喝一口她的茶,感受一下她在待客之道上的講究。曹公這如椽大筆譜寫的一曲茶人雙重奏,余音繞梁,讓人回味無窮。
參考文獻:
[1] 丁以壽.中華茶文化[M].北京:中華書局,2012.
[2] 陳詔.舌尖上的《紅樓夢》[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3] 蔣勛.蔣勛說紅樓夢(第五輯)[M].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出版,2011.
[4] 孫遜,孫菊園.紅樓夢鑒賞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
作 者:張 瑤,江蘇師范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魏晉南北朝文學。
編 輯:趙 斌 E-mail:94874655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