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消痰通絡凝膠聯(lián)合甲鈷胺片治療化療誘導性周圍神經(jīng)病變臨床研究

2018-10-20 10:28徐晶鈺張璇王曉煒秦志豐唐繼貴陸燁魏品康
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 2018年8期

徐晶鈺 張璇 王曉煒 秦志豐 唐繼貴 陸燁 魏品康

摘要:目的 觀察消痰通絡凝膠聯(lián)合甲鈷胺片對化療誘導性周圍神經(jīng)病變(CIPN)的臨床療效。方法 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67例CIPN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36例及對照組31例。2組均予甲鈷胺片,每次0.5 mg,每日3次,口服。治療組同時予消痰通絡凝膠,對照組予安慰劑凝膠,1 mL/cm2,每日9:00、21:00涂于患者感覺障礙部位,直徑大于患處皮膚1 cm。2組均14 d為1個療程,連續(xù)治療2個療程。觀察2組患者周圍神經(jīng)毒性分級、中醫(yī)癥狀積分、周圍神經(jīng)傳導速度情況。結果 治療14、28 d,治療組周圍神經(jīng)毒性癥狀療效總有效率分別為75.00%、91.67%,對照組分別為38.71%、67.74%,治療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02,P=0.005)。治療14、28 d,治療組中醫(yī)療效總有效率分別為75.00%、94.44%,對照組分別為45.16%、64.52%,治療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18,P=0.005)。與本組治療前比較,2組治療14、28 d中醫(yī)癥狀積分明顯降低(P<0.01);2組治療后同一時點比較,治療組中醫(yī)癥狀積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與本組治療前比較,2組治療14、28 d腓神經(jīng)、正中神經(jīng)的感覺神經(jīng)和運動神經(jīng)傳導速度明顯增強(P<0.01);2組治療后同一時點比較,治療組腓神經(jīng)、正中神經(jīng)的感覺神經(jīng)和運動神經(jīng)傳導速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P<0.01)。結論 消痰通絡凝膠聯(lián)合甲鈷胺片可有效改善CIPN患者周圍神經(jīng)毒性癥狀,改善中醫(yī)癥狀,提高周圍神經(jīng)傳導速度。

關鍵詞:消痰通絡凝膠;化療誘導性周圍神經(jīng)病變;周圍神經(jīng)毒性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8.07.004

中圖分類號:R277.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04(2018)07-0011-05

化療藥物如鉑類、卡培他濱等均可直接損傷周圍神經(jīng),導致化療誘導性周圍神經(jīng)病變(chemotherapy- 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1],表現(xiàn)為肢體疼痛、麻木、發(fā)涼等感覺異常,嚴重者甚至影響化療進行[2]。其毒性程度與藥物累積劑量有關,停藥后癥狀仍可持續(xù),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3]。化療藥物易造成胃腸道不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口服中藥的應用。近年來我科從痰論治腫瘤,認為CIPN的發(fā)生為痰邪阻絡[4],并根據(jù)腫瘤痰證理論研制消痰通絡凝膠。本研究采用消痰通絡凝膠聯(lián)合甲鈷胺片治療CIPN患者,觀察其臨床療效及對周圍神經(jīng)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0月-2017年6月本院門診及住院患者67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治療組36例和對照組31例。2組患者年齡、病程、性別、腫瘤類型、周圍神經(jīng)毒性分級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jīng)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查批準。

1.2 西醫(yī)診斷標準

參照《神經(jīng)病學·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毒及代謝性疾病》[5]制定CIPN診斷標準。肢端感覺異常,刺痛、無力、麻木、腱反射減退,神經(jīng)傳導速度減慢,停藥后多可恢復,但也可長期存在。

參照美國國立癌癥研究所通用毒性標準(NCI-CTCAE v3.0)[6]進行周圍神經(jīng)毒性分級。0級:無癥狀;Ⅰ級:腱反射消失或感覺麻木包括針刺感,但不影響功能;Ⅱ級:感覺缺失或感覺麻木包括針刺感,影響功能但不影響日常生活活動;Ⅲ級:感覺缺失或感覺麻木包括針刺感,影響日常生活活動;Ⅳ級:長期感覺缺失,影響功能。

1.3 納入標準

①經(jīng)病理或細胞學確診的惡性腫瘤患者;②化療后出現(xiàn)周圍神經(jīng)感覺障礙;③卡氏評分(KPS)≥60分,預計生存期3個月以上;④語言表達能力正常,對自身疼痛及一般狀況有判斷能力;⑤患者對治療方案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

①合并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②嚴重心、肝、腎等功能不全;③腦轉移或肢體轉移出現(xiàn)神經(jīng)壓迫癥狀;④電解質紊亂及其他系統(tǒng)性疾病致神經(jīng)系統(tǒng)病變;⑤中毒、感染、放療等引起周圍神經(jīng)病變及正在接受可能引起神經(jīng)毒性的其他藥物治療;⑥皮膚過敏。

1.5 治療方法

2組均予甲鈷胺片[衛(wèi)材(中國)藥業(yè)有限公司,5 mg/片,批號1406062],每次0.5 mg,每日3次,口服。

治療組并予消痰通絡凝膠(本院制劑室制備)。制備方法:制南星、制半夏、全蝎、山慈菇、威靈仙、桂枝、紅花、炙甘草,按5∶5∶2∶5∶5∶5∶3∶2比例調配,加8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1.5 h,合并提取液,濃縮,噴霧干燥,得提取物。取適量蒸餾水,高速攪拌下將卡波姆940粉末撒入,繼續(xù)攪拌至粉末完全分散到溶媒,低速攪拌下加入三乙醇胺成凝膠基質。將尼泊金乙酯溶于適量蒸餾水,放至室溫備用。將中藥提取物溶于蒸餾水中,攪拌下將此溶液加入凝膠基質中,加入尼泊金乙酯溶液,加水至全量,攪勻即得。取1 mL/cm2,于患者感覺障礙部位局部涂擦,直徑大于患處皮膚1 cm,每日9:00、21:00使用2次,14 d為1個療程,共2個療程。

對照組予安慰劑凝膠(成分為凝膠基質加色素,不含中藥),顏色、質地、制備方法、療程同治療組。

1.6 觀察指標

1.6.1 中醫(yī)癥狀積分

于治療前及治療14、28 d進行中醫(yī)癥狀積分評定。參照文獻[7],對CIPN局部主要癥狀肢體麻木、疼痛、四肢冷感進行評分。按癥狀無、輕、中、重,分別計0、2、4、6分。各項得分之和為中醫(yī)癥狀積分。

1.6.2 周圍神經(jīng)傳導速度

采用肌電圖誘發(fā)電位儀(上海海神醫(yī)療電子儀器有限公司,型號NDI-092),嚴格按照儀器說明書操作。以皮膚表面電極記錄神經(jīng)傳導動作電位,測量時肢體均保持仰臥位。分別在治療前及治療14、28 d檢測正中神經(jīng)和腓總神經(jīng)的感覺神經(jīng)傳導速度(SNCV)及運動神經(jīng)傳導速度(MNCV)。

1.7 療效標準

1.7.1 周圍神經(jīng)毒性癥狀療效

參照文獻[8]制定周圍神經(jīng)毒性癥狀療效判定標準。治愈:周圍神經(jīng)毒性降為0級;顯效:治療后較治療前下降2級或以上;有效:治療后較治療前下降1級;無效:周圍神經(jīng)毒性未減輕或加重??傆行剩?)=(治愈例數(shù)+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7.2 中醫(yī)療效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9]制定。臨床痊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積分減少率≥90%;顯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明顯改善,70%≤積分減少率<90%;有效:臨床癥狀、體征均有好轉,30%≤積分減少率<70%;無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均無明顯改善,甚或加重,積分減少率<30%。積分減分率(%)=(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傆行剩?)=(臨床痊愈例數(shù)+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8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

—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治療不同時點周圍神經(jīng)毒性癥狀療效比較

治療14、28 d,治療組總有效率分別為75.00%、91.67%,對照組分別為38.71%、67.74%。2組治療后同一時點比較,治療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02,P=0.005),見表2。

2.2 2組治療不同時點中醫(yī)療效比較

治療14、28 d,治療組總有效率分別為75.00%、94.44%,對照組分別為45.16%、64.52%。2組治療后同一時點比較,治療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18,P=0.005)。見表3。

2.3 2組治療不同時點中醫(yī)癥狀積分比較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2組治療后14、28 d中醫(yī)癥狀積分明顯降低(P<0.01);2組治療后同一時點比較,治療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見表4。

2.4 2組治療不同時點神經(jīng)傳導速度比較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2組治療14、28 d時正中神經(jīng)、腓總神經(jīng)SNCV、MNCV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00)。治療14 d,正中神經(jīng)、腓總神經(jīng)SNCV 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5,P=0.015),正中神經(jīng)、腓總神經(jīng)MNCV 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00)。治療28 d,正中神經(jīng)、腓總神經(jīng)SNCV 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00),正中神經(jīng)、腓總神經(jīng)MNCV 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44,P=0.001)。見表5。

3 討論

CIPN所致手足麻木、疼痛、發(fā)涼等癥狀屬中醫(yī)學“不仁”“痹證”等范疇。由于發(fā)病機制復雜,目前西醫(yī)治療尚無特效藥物,急性期通常采用激素或對癥處理,慢性期常采用營養(yǎng)神經(jīng)治療,但大多數(shù)患者癥狀仍難以緩解[10]。研究表明,中醫(yī)在預防CIPN發(fā)生、延緩進展、改善癥狀等方面具有一定療效,但目前多采用手足泡洗,尚無成熟的外用膏劑[11]。

痰證理論認為,痰之為物,流動不測,故其為害,周身內外皆到,五臟六腑皆有;痰來去無定,聚散無常,五臟六腑莫不為患。說明“痰”可流竄全身,停聚于脈絡之間[12]。腫瘤患者正氣耗損,化療藥物又易戕傷脾胃,脾失運化,胃失和降,則水液停滯,痰濁中阻,痰瘀交結,痹阻經(jīng)絡,使氣血津液不得通達,筋脈肌肉失于濡養(yǎng),導致不通則痛、麻木不仁、屈伸不利等。故其病邪為“痰濕”,病位在“脈絡”。

筆者根據(jù)中醫(yī)“異病同治、內病外治”的理論,結合患者的依從性及藥物起效時間,外用消痰通絡凝膠治療CIPN。研究表明,局部外用藥物更易使藥效直達病所,起效迅速[13]。與腫瘤患者基礎治療藥物相互作用小[14],避免口服湯劑加重患者胃腸反應,接受度高,依從性好[15]。既體現(xiàn)了局部用藥特色,又兼顧整體病機,安全有效。本研究采用凝膠制劑,對傳統(tǒng)的外洗方進行改良,便于使用。

消痰通絡凝膠中制南星、制半夏共為君藥,兩者合用消痰散結,制用以減兩者辛燥之力。山慈菇解毒散結消腫;全蝎搜痰剔絡,通達內外,防痰邪流竄經(jīng)絡;威靈仙祛風除濕止痛,通行經(jīng)脈,使痰有去路。上三味增強君藥消痰之力,共為臣藥。桂枝、紅花通經(jīng)活絡,共為佐藥,以免痰凝瘀阻。甘草為使,和中補土制濕,絕生痰之源。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14、28 d后,治療組周圍神經(jīng)毒性癥狀療效及中醫(yī)療效均優(yōu)于對照組,中醫(yī)癥狀積分改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并且可提高神經(jīng)傳導速度。

參考文獻:

[1] ARGYRIOU A A, BRUNA J, MARMIROLI P, et al.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toxicity (CIPN):an update[J]. Crit Rev Oncol Hematol,2012,82(1):51-77.

[2] HERSHMAN D L, LACCHETTI C, DWORKIN R H, et al.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in survivors of adult cancers: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J]. J Clin Oncol,2014,32(18):1941- 1967.

[3] PACHMAN D R, BARTON D L, WATSON J C, et al.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prevention and treatment[J]. Clin Pharmacol Ther,2011,90(3):377-387.

[4] 徐晶鈺,張璇,秦志豐,等.從細胞上皮-間質轉化角度探討從痰論治胃癌侵襲轉移[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4,32(9):2076-2078.

[5] 何鳳生,薛啟蓂.神經(jīng)病學: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毒及代謝性疾病[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2:172-174.

[6]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 v3.0 (CTCAE)[M/OL].(2006-08-09)[2015-03-03]. http://ctep.cancer.gov/protocoldevelopment/electronic_applications/docs/ctcaev3.pdf.

[7] 戴鐵穎,陳楚楚,裴君,等.炙馬錢子膠囊治療硼替佐米致周圍神經(jīng)病變的臨床研究[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7,35(6):1405-1409.

[8] 許煒茹,花寶金,侯煒,等.針刺治療化療藥物所致周圍神經(jīng)病變:隨機對照研究[J].中國針灸,2010,30(6):457-460.

[9] 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81-85.

[10] 包曉玲,樊紅.化療性周圍神經(jīng)病變的中西醫(yī)治療現(xiàn)狀[J].西部中醫(yī)藥,2016,29(4):141-143.

[11] 韓蕓,節(jié)陽華,張洪亮.中醫(yī)外治奧沙利鉑引起周圍神經(jīng)病變的進展[J].新疆中醫(yī)藥,2016,34(1):84-86.

[12] 姚海強,王濟,李玲孺,等.痰濕體質與腫瘤的相關性探討[J].環(huán)球中醫(yī)藥,2016,9(5):596-598.

[13] 秦傳蓉,饒智國,楊波,等.中醫(yī)外治法在惡性腫瘤治療中的研究進展[J].世界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7,12(2):294-296.

[14] 謝博多,張利泰,王澤林,等.中藥外治療法研究近況[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5,33(1):54-56.

[15] 沈婕,何勝利,孫賢俊,等.加味黃芪桂枝五物湯外洗治療奧沙利鉑致周圍神經(jīng)病變臨床研究[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15,22(11):13-15.

镇江市| 米易县| 神池县| 柘城县| 平邑县| 中阳县| 平远县| 郓城县| 岳普湖县| 平舆县| 连云港市| 驻马店市| 达日县| 大厂| 宾川县| 乌拉特后旗| 合作市| 镇江市| 辽阳市| 海林市| 泊头市| 沧州市| 万荣县| 芒康县| 九龙县| 中牟县| 锡林浩特市| 广灵县| 台湾省| 平乐县| 鄂托克旗| 旬邑县| 平阴县| 太原市| 濮阳县| 玉树县| 北票市| 盱眙县| 靖安县| 恩施市| 巢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