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史念?!墩撝T葛亮的攻守策略》一文為例,總結概括史念海在中國歷史軍事地理研究方面的貢獻與成就,指出史先生對諸葛亮隆中“對策”的贊許、“對策”后來實施的順利和受挫原因的解析,以及關羽、劉備去世后諸葛亮經營益州所面臨的困難、北伐路徑的選擇以及以攻為守的戰(zhàn)略籌劃的分析都是正確和獨到的,是對后世研究有著重要倡導和示范作用的。
關鍵詞:史念海;歷史軍事地理;價值;貢獻
中圖分類號:K23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CN61-1487-(2018)07-0041-03
在當代研究中國歷史地理學的重要學者當中,史念海先生最早關注歷史軍事地理問題,并且取得了最為豐碩的研究成果。早在1945年,他就發(fā)表《論諸葛亮的攻守策略》一文,該文以軍事地理的研究視角,深入剖析了諸葛亮“隆中對”的軍事攻守方略。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史念海先生集中研究了一系列歷史軍事地理課題,先后公開發(fā)表了《陜西省在我國歷史上的戰(zhàn)略地位》《陜西北部的地理特點和在歷史上的軍事價值》《關中的歷史軍事地理》《秦嶺巴山間在歷史上的軍事活動及其戰(zhàn)地》等歷史軍事地理學方面的研究論文。史念海先生開展的歷史軍事地理學研究,學術研究角度與顧祖禹性質相近,而論述之精詳深邃,則要遠遠超軼于顧氏之上①。
筆者作為后生小輩,沒機會向史先生當面請教;但曾讀過史先生的多篇文章,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論諸葛亮的攻守策略》(以下簡稱《策略》)一文。史先生對其中《隆中對》的解讀明晰透徹,讀后心中雖仍存有疑問,然已經感覺眼前別有洞天,暢快淋漓之余,又增加了鉆研歷史的心思。筆者不揣淺薄,品評史先生《策略》一文,提出自己的管見,并且以《策略》為例,總結概括先生在中國歷史軍事地理方面的貢獻與成就,以便我們更好整理先生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領會其中的深意,并沿著先生的足跡在歷史地理研究征程中繼續(xù)前行。
一、對《隆中對》的深刻解讀
1.對《隆中對》的贊許
“自董卓以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shù)。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jù)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jù)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若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治;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
史念海先生認為,這段“對策”雖寥寥若干言,而對于當時情形真是了如指掌、洞若觀火②。劉備在這時正是勢孤力微、寄人籬下,不要說什么稱雄圖霸、重興漢室,就是一片安居的土地也實在不容易得到。這時的曹操已是掃平群雄,獨據(jù)中原,而孫權又承父兄之業(yè),據(jù)江自守,不容染指。劉備如果要培植自己勢力的話,那只有向荊益二州圖發(fā)展。恰好荊益二州地險國富,進取退守都可綽有余裕,倒是建立基業(yè)的地方。諸葛亮這一篇“對策”,替劉備規(guī)劃了事業(yè)的前途,為三分天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實際上,以后局勢的演變都沒有出乎諸葛亮的預料。劉備稱尊以后,諸葛亮輔贊中樞,一切的大計都由他來決定,自然就按照他原來的理想而行了。那時劉備的號召是要興復漢室,要興復漢室自然非打倒曹氏不可,這就是說非取得中原是不能達到目的的。隆中的對策只說到北伐而止,就是這個緣故。
2.《隆中對》施行受挫原因解析
隆中的“對策”上不是曾經說過:“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這已明白指出,若是要出師北伐,必須等待天下有變。史先生特別關注到了“天下有變”四字,認為這四個字關系全局綦重,斷不可輕易放過②。赤壁之戰(zhàn),曹操鎩羽而歸,只不過損失一部分力量,不是全體的瓦解;并且赤壁之戰(zhàn),曹操以北方的步卒來對抗南方的水師,在地利上先自輸了一著。若要由荊、襄北征,則曹操正可利用北方的步卒以逸待勞。關羽逞其勇力率爾出師,雖然得到一時的勝利,實在他所遇到的敵人,并不是曹氏的主力,而僅是曹仁、于禁等率領的一部分邊防軍。若與曹氏主力相較,其勝負實未可預料。我們再看一看曹氏政權的內部,這時并沒有什么“變”的痕跡。他們君臣和睦、上下一體,不惟不“變”,而實際上仍然強盛,所以這時出兵實非諸葛亮的本意。再往遠處說一點,不惟關羽的失敗是因為當時的天下沒有“變”,就是后來諸葛亮累次出兵也都沒有達到目的,其最大的原因,還不是都在這個“變”字方面?直至諸葛亮謝世以前,他所預料的“變”并沒有實現(xiàn)。那時的天下并不是沒有“變”,只是“變”得太遲了,已經是諸葛亮歿后的事情,他竟沒有等得到??墒撬约旱沫h(huán)境卻時時在“變”,敵人的“變”使他老是希望不到,而自己方面的“變”有時竟難預料和防止。他后來的累次出兵,實在不是在乘“天下之變”,而是以攻為守,聊盡他的本心。這是諸葛亮的悲哀處,世事的變化未必都是隨著自己的意志而來的。
二、益州的人口與糧食問題分析
1.益州人口
史念海先生在《論諸葛亮的攻守策略》中,運用大量史料證明荊州的失守是影響《隆中對》實施的外在原因,另有一個內在的更深層次的原因,他認為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對益州的估計顯然是過高了?!皩Σ摺敝幸粍t說益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再則說“民殷國富”,好像預料到取得了益州之后便徹底解決了軍餉民食的問題。實際上卻不是如此。本來益州的富庶已久為人所共知,尤其是董卓之亂以后,中原各地殘破不堪,而益州偏居一隅,距離中原較遠,沒有受到中原兵災的影響,還保存著舊日的元氣,更是值得人們羨慕③。但是富庶也不是沒有條件的,人口的多寡常常會影響到糧食的充足與否。東漢末年,中原的亂離,愈顯得益州的安謐,因而其成為中原人士避亂的樂園④。劉璋父子入蜀,就是基于這個理由。其他的人士更是多得不可勝數(shù)。如許靖、劉巴的入蜀,許靖本是汝南(今河南東南部)人,不惜冒險,繞吳、會、越海而至交州,又輾轉到達益州⑤。劉巴是零陵(今湖南西南部)人,繞道交趾,再至益州⑥。后來劉備入蜀,更引來了大批的僑寓人士。我們由《三國志·蜀志》所記人物的籍貫,就可以看出這個趨勢?!妒裰尽纷灾T葛亮以下,有傳者計57人,有附傳者16人,共計72人,在72人中只有23人是益州籍,劉備的干部中益州以外的人士竟占三分之二,足見其時僑寓于益土者眾多②。加上東漢末年,部曲的風氣已經大盛,豪門大族庇蔭的門下為數(shù)眾多,一個稍有社會地位的人士來到這里,所帶的部曲不知凡幾,合起來實在是相當可觀。劉備帶人入蜀后,益州本地人士因此而對于外來的僑人常表示不滿,甚而至于排斥③??芍@個問題在那時已演變到相當嚴重的階段了。
2.益州糧食供應問題
人口增多當然要消耗大量的糧食,這不能不使益州的富庶為之遜色,這種人口的超飽和使糧食匱乏的問題就顯現(xiàn)出來了?;蛟S有人以為隨著劉備入蜀,遷徙到益州的僑民如此眾多,當然有助于農業(yè)的發(fā)展,為什么益州的糧食還供不應求呢?史先生認為,當時遷徙到益州的僑民有許多都是達官將吏的部曲,這些部曲在軍事方面的意義遠超過經濟方面的意義,所以他們可能只是消費者。況且蜀漢對外征戰(zhàn)頻仍,行軍對壘,轉輸軍實,都需要巨大的人力,蜀漢在這方面常常感到不足。另一方面,史先生也注意到,當時益州人口的增多,不惟增加糧食的消耗量,同時也減少國家的收入。即由于部曲的風氣盛行,而入蜀的人士所攜帶的部曲更是相當多。這些在社會上有地位的人士和豪門大族的部曲,向來對于國家只享權利而不盡義務,對國家的租稅也沒什么貢獻,這樣國家的收入當然相對減少。還有就是當時的達官貴人盛蓄奴婢、蔭庇逃戶,使國家正式的租稅轉而入于私家囊中了。而史念海先生強調諸葛亮親力南征,最大的原因就是為了解決當時的糧食問題。
三、諸葛亮北伐路線選擇辨析
1.為何“不用魏延之謀”
《三國志·蜀書·魏延傳》載“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于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延常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裴松之注引《魏略》的記載,較本傳為詳,“亮于南鄭與群下計議,延曰‘聞夏侯懋少,主婿也,怯而無謀。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懋聞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長安中唯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橫門邸閣與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東方相合聚,尚二十許日,而公從斜谷來,必足以達。如此,則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矣。亮以為此懸危,不如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故不用延計?!睆谋ㄖ\略角度看,魏延的建議未嘗不是一條奇正并用、出奇制勝的妙計,因為當時魏之關中確實相對空虛,其主將夏侯懋也確實是一個不諳兵略的縱垮庸材。但是,諸葛亮卻始終不肯采納魏延的這條“妙計”。這是為什么呢?照魏延的說法,是由于諸葛亮膽怯。照諸葛亮自己的說法,則是因為這樣做太“懸?!薄Υ?,后人所見紛紜,多有議論,而其中有兩種觀點最具代表性:一是“以攻為守”說,二是“謹慎”說。
史念海認為諸葛亮在北伐問題上取謹慎態(tài)度,棄魏延的“奇謀”是十分正確的。史氏指出,如果采納了魏延的計策,冒然進攻長安,即使一時得手,也勢將很快陷于曹魏兩面夾擊之中。因為從重要性上來看,魏之關中并不亞于吳之荊州,一旦丟失,勢必全力來爭。如此,則雙方很可能長期膠著不下,蜀之兵員財力將會逐漸被吸引北上,造成后方的空虛,給吳以可乘之機,從而出現(xiàn)“前門拒狼,后門進虎”的險惡局面,甚至重復當年關羽在荊州所遭受的慘敗。而此時的蜀漢,卻再也不可能承受得起失荊州、喪關羽和夷陵之敗那樣的嚴重挫折了。所以,諸葛亮只好采取穩(wěn)扎穩(wěn)打步步為營的蠶食策略,瞻前顧后地與魏、吳周旋了。這樣做,雖不能獲得突飛猛進、勢如破竹的效果(這在當時是根本不可能的),但卻避免了大起大落興勃亡忽的危險,因而是唯一穩(wěn)妥可行的方略。
2.繞道祁山的內在動因
劉備去世,諸葛亮主政之時,蜀漢的國勢新建未久,益州多年太平,人民既不習兵,而兵力訓練又很不足,猝令作戰(zhàn),很難敵過中原勁旅,況且蜀中人口不多,兵源也成問題⑦。而說起秦漢以來國內的兵源,不能不數(shù)到涼州,漢武帝時馳名一時的“六郡良家子”,大半都是來自涼州的東部⑧。涼州距離邊塞較近,不能不崇尚武力,習俗相傳成為一種風氣。東漢末年,董卓倡亂,兵馬來自涼州,曹操統(tǒng)一中原后,因鑒于涼州兵的威力強盛,而感到寢食難安。諸葛亮知道這些,他就是設法想利用這一部分武力,以彌補蜀中的不足。馬超、馬岱兄弟的加入,使諸葛亮得到利用涼州兵的機會。諸葛亮借助馬超、馬岱、姜維等來籠絡涼州的人士,同時也計劃靠涼州解決軍用馬匹的問題,涼州就是一個武庫,不惟人力,也盛產馬匹。早在西漢時就有“涼州之畜為天下饒”的說法。⑧經營涼州不僅可以得到人力,還可以得到馬匹,那無異是一石二鳥的辦法。第三個動因是為了利用涼州東南部的糧食解決運輸和補給的困難。涼州東南部雖不及關中富庶,但也算是比較富庶的地區(qū),以之作為落腳石,借以減省棧道上的運輸,諸葛亮之再出祁山,即乘麥熟之際而大收其軍實。此事曾見于史家的記載⑨。由此可見,諸葛亮是想取得涼州,然后以涼州為根基,再去經略中原。
四、蜀漢北伐目的轉變探究
1.前期“先取涼州再奪中原”
俗話說“人算不如天算”。諸葛亮所提的《隆中對》,是為劉備復興漢室所制定的重大戰(zhàn)略性部署,而任何戰(zhàn)略的制定都是有一定的前提和條件的,這就意味著如果外部的條件發(fā)生了重大的變化,戰(zhàn)略也就必須做相應的調整才能更好地發(fā)揮作用。前文說過,所謂“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這已明白地指出,若是要出師北伐,必須等待天下有變。而由于諸葛亮所期待的“變化”并沒有發(fā)生,而他所未曾想到的一些“變化”卻發(fā)生了,隨著荊州的丟失、劉備的去世、魏國遷都洛陽,外部環(huán)境發(fā)生了那么多的變化,使諸葛亮不得不對既定的戰(zhàn)略方案作出調整。他在拒絕魏延“出子午、直搗關中”的建議的同時,其實心里已經制定出了先取得涼州,然后以涼州為根基,再去經略中原的戰(zhàn)略部署。
2.后期“以攻為守”
在諸葛亮第二次調整戰(zhàn)略之后,由于國力不及,加上用人失當,在開始幾次伐魏失利之后,仍堅持兵出祁山,這其實是諸葛亮不得已第三次調整戰(zhàn)略部署,即以攻為守的戰(zhàn)略。史先生對這一點是洞若觀火的。正如我們前面說過的,按照《隆中對》的部署,要經略中原必須從兩方面著手,一由荊襄以趨宛洛,一由漢中以出秦川,前者是主而后者是輔。即如不能由荊襄以取宛洛,則秦川之兵是不大能成功的。諸葛亮后來的北伐,雖日日倡言要取中原,其實到這時中原倒作了最后的目的,而放在第二步上,只能西取涼州,以充實國力。其用兵的形勢已經由進攻改趨于保守。后來就變成了只是“足食”“足兵”兩個方面,雖然不斷用兵,卻是以守為攻,經略中原到這時已變成理想了。
筆者雖然多遍認真研讀史念海先生的《論諸葛亮攻守策略》,所得出的一點體會,實在未能全解史先生內中深意。盡管如此,通過對先生著作的解讀,的確激發(fā)了關注歷史、研究歷史地理的興趣和動力,同時更增加了對史先生的高山仰止之感。史念海先生的歷史軍事地理研究成果頗豐,包括如下三個方面:一是如《論諸葛亮的攻守策略》 《我國歷史上東西對立局勢和南北對立局勢》等文,論述軍事地理方略和軍事地理格局;二是如《陜西省在我國歷史上的戰(zhàn)略地位》《關中的歷史軍事地理》諸文,論述特定地域的軍事地理形勝;三是如《函谷關和新函谷關》《西北地區(qū)諸長城的分布及其歷史軍事地理》這一類文章,論述重要軍事設施的地理分布和作用。史念海先生的這些成果,對于中國歷史軍事地理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倡導和示范作用,“堪稱樹立在我國歷史軍事地理領域的一座豐碑”⑩。
注 釋:
① 辛德勇《北宋西北戰(zhàn)區(qū)糧食補給地理研究》序言。
② 史念海:論諸葛亮的攻守策略,《河山集》第1輯。
③《三國志·蜀志·先主傳》注引《獻帝春秋》、《三國志·蜀志·龐統(tǒng)傳》引注《九州春秋》。
④《三國志·蜀志·二牧傳》注引《英雄記》。
⑤ 三國志.《蜀志·許靖傳》。
⑥ 三國志.《蜀志·劉巴傳》。
⑦ 三國志.《蜀志·呂父傳》。
⑧ 三國志.《漢書·地理志·后序》。
⑨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⑩ 李之勤.歷史軍事地理研究的豐碑,刊《史念海先生八十壽辰學術文集》,西安:陜西師大出版社,1996.
參考文獻:
[1]王夫之.讀通鑒論(卷九、卷十)[M].北京:中華書局,1975.
[2]史念海.河山集[M].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63.
[3]陳壽.三國志·姜維傳[M].北京:中華書局,2006.
[4]陳壽.三國志·馬超傳[M].北京:中華書局,2006.
作者簡介:徐臣攀(1981—),男,陜西安康人,單位為陜西中醫(yī)藥大學,博士,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xiàn)代史。
(責任編輯:李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