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城市公共設施、居民設施的給排水工程對人民的幸福感有很大程度的影響?,F(xiàn)代給排水技術在社會需求下正處于高速發(fā)展的階段,但在工程施工方面仍存在不少的問題。本文將市政給排水工程當前普遍的問題予以總結,并結合案例針對具體情況提出相關措施,以圖有效增強國內給排水工程的施工質量。
關鍵詞:市政;給排水;施工;管理;案例
1引言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一般指代城市用水供給系統(tǒng)、排水系統(tǒng)(市政給排水和建筑給排水)的設計施工等全過程。給水工程為居民、企業(yè)供應了生活、生產用水和消防、道路、綠化用水,而排水工程解決的是人類生活污水和生產中的各種廢水、多余的地面水的排出、匯集和無害化處理利用,二者由給排水管系(溝道)、凈化處理廠和最終處理設施組成。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們從對衣食溫飽的追求升級為對生活品質的高標準要求,對生活環(huán)境,尤其對生產、生活排水都有了更高需要。就市政排水領域來講,以雨水為代表的雨、雪、雹等水質于大氣污染程度、性質密切相關的降水統(tǒng)稱降水逕流,具有季節(jié)性及集中性的主要特點。雨季單位時間內的雨水逕流量很大,甚至會造成水災,城市排水不能完成任務時便會造成內澇事故。
城市上下水的可靠性直接受工程施工質量的影響, 而影響施工質量的關鍵正是施工管理。
2給排水工程施工管理分析
2.1給排水工程施工特點
市政給排水與建筑給排水統(tǒng)稱給排水工程,分為生產生活給水、消防給水以及污廢水排水、雨水排水兩類。其中供水、排水、循環(huán)水系統(tǒng)分別包括高壓消防給水管、生產生活給水管和泡沫消防管,生產污水排水管、生產生活污水管和雨水、清凈下水排水管及循環(huán)冷卻水給水、回水管。
統(tǒng)觀給排水工程,其具有影響范圍廣、與消防安全聯(lián)系緊密、高防震防噪要求、易維護性等特點[1]。具體而言,給排水系統(tǒng)影響范圍極廣,給排水量基數(shù)大,若產生停水或排水等直接故障必然對一整個區(qū)域造成不利影響?,F(xiàn)代城市模式下的給排水系統(tǒng)均為集中式設計,管線排設較長,這種情況下系統(tǒng)涉及多種管材產生的震動、噪聲等就成了不可忽視的因素之一,需要專門對管道研究施行防噪聲、防沉降及防震等措施?,F(xiàn)代工程自有其系統(tǒng)性的特點,就管線系統(tǒng)而言便有給排水、消防、通信、暖通和電氣等不同類管道存在,因此應對綜合布線、標識工作尤為重視,保證工程的可維修性。
2.2 給排水工程施工流程
給排水工程在施工流程基本相同:首先確定管道的埋設位置和經(jīng)過路線以進行實際測量、規(guī)劃定位,經(jīng)過清障后按設計圖定線放樣;隨后照管線設計進行管溝挖掘,管線彎曲處避免彎角大于20度,同時注意對土質松軟處開挖的塌方問題;管道安裝時,專門檢查施工中的接口滴漏現(xiàn)象;管線安裝后進行砂土回填,先將溝底整平,進行10厘米以上填砂,注意保護管道設備的同時進行填砂的淋水夯實;最后進行施工的檢驗驗收和清潔工作,對管基填土、管件支墩強度和管線承壓性能進行試驗檢查,并在管道投產前,以清潔水進行連續(xù)洗消作業(yè),確保水質取樣正常。
根據(jù)“地下—地上”施工順序編制施工計劃,應先期安排給排水施工,使工地水系統(tǒng)不影響工程進展。給排水工程施工圖紙會審時重點關注地下管線的碰撞檢查、管線間距問題,以及排水管線坡度的坡度問題。材料檢驗是重點檢查領域之一,嚴格執(zhí)行材料的強度、密封試驗,合格材料的使用是保障施工質量的基礎。施工中,需由總承包單位協(xié)調組織各分包單位對同類管線舉行碰頭會議及時協(xié)商。工程收尾階段,分別對碳鋼金屬管道、鑄鐵管道與非金屬管道的接口、焊口進行專門的檢測試驗,保證其強度和密封性。給排水工程中既要保持本領域內部的質量水平,也要考慮對整體工程其他領域的影響,例如管線試驗時供水系統(tǒng)、循環(huán)水系統(tǒng)管網(wǎng)進行的沖洗,應當注意與各水泵聯(lián)網(wǎng)進行,從系統(tǒng)工程的角度上統(tǒng)和試驗效率;而沖洗排水管線時須注意注水處排水井壁及井底水流沖擊處的防護工作,避免對其他施工部分產生不利影響。
2.3 給排水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當前給排水工程中存在的問題一般分為兩類,一類屬于高難度工程中存在的具有一定施工難度的客觀性難題,另一類則是一般性工程中因管理不足導致的主觀性問題。對于前者,我們應該加大技術投入,組織專項攻關,努力降低不利影響,而對于后者,則需要重視施工現(xiàn)場的管理以減小人為損失。
具體而言,以市政排污管線施工為例,施工中因主體結構需保證一次澆筑,因此需要提前做好套管、孔洞的預留工作,并且在結構及地下室外墻合模前必須做好下水道周邊的防水工作,在建筑物地面施工前,必須做好外埋地管線施工,避免后期修改作業(yè)增加工程造價和防水隱患。這種情況下可以投入資源,采取新技術手段如BIM等方式系統(tǒng)組織施工。
目前市政給排水施工中管道堵塞問題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其主要原因包括:(1)安裝中未對管道進行有效的清洗,雜質管道中產生殘留一段時間后在多次管道連接時有所累積;(2)安裝給排水管道時,若中斷安裝且未對接口保護性封堵,則易混入雜物,隨著后期水,易令管道轉角處堵塞;(3)施工失誤如管道套絲油麻的纏繞不合規(guī)范、橡膠圈接口存在膠圈錯位;這些都極易形成管道堵塞。給排水過程施工中的管道嚴密性問題是另一種常見問題。如管件材質不達標,給排水管件漏裝,管道套絲不合格,法蘭、卡箍等連接件不緊密等施工工藝技術的不嚴謹也非常容易造成問題。其余像是施工違反程序,不熟悉施工圖,盲目、倉促施工或憑經(jīng)驗施工,顛倒施工順序,施工中多次變更、修改設計,設計出現(xiàn)錯漏;施工單位質量管理體系不完善,質量制度及質量崗位責任不明確、流于形式,人員配置不合理,人員素質達不到崗位要求,施工方案考慮不周或是疏于檢查、驗收;再如工程偷工減料,施工技術交底不足,技術標準不清楚,管道補洞時不按規(guī)程,水壓試驗時試驗部位不全漏試或直接不按規(guī)程做灌水、滿水和通球試驗,以及未做好成品保護,對檢查、驗收不夠重視或驗收資料不完善;這些都屬于管理性的不足,施工單位相關責任部門應審視自身,加強工程管理,將施工紀律的執(zhí)行嚴格到位。
3市政排水工程分析
市政給排水工程的屬性決定了其施工時必然有客觀上擾民問題存在。施工時大部分項目使用開槽法,需要對途徑道路進行開挖,這就需要對施工現(xiàn)場做好封閉,一是過往人、車出現(xiàn)安全事故,二是避免妨礙工程進度。開挖道路時關鍵點之一便是保證施工圖紙線路及開挖的一致,這就對開挖路線的測量放線提出了要求做好準確的標記。另外,應當防止施工對其他設施造成破壞,城市地下一般設有其他工程所建管線、設施等,必須在施工前做好保護工作,且嚴禁施工中人員直接踩踏暴露出的地下管線。
在地面坡度太大時,為防止沖刷管壁需要減小排水管內流速,管道坡度一般設計為小于地面坡度。此即存在下游管段覆土厚度無法滿足對最小限值的要求的可能,乃至于管段高于地面,故適當處設置跌水井成了必然 的選擇。跌水井設置時,應根據(jù)實際進行考慮,比如旁側管、干管連接處需考慮干管的埋深是否允許旁側管接入。
雨水系統(tǒng)布置時設計將雨水逕流就近及時排放于附近水體,減小產生積水的可能性。雨水管渠設計流量根據(jù)式(1)進行計算:
市政排水管下管施工前應注意檢查溝邊堆土、槽底、基礎是否符合規(guī)程及設計要求。像平基穩(wěn)管需在管道基礎混凝土標號達到50%設計強度或不小于5MPa時,方可下管。按下管方法不同,可分為人工下管、機械下管和吊鏈下管。機械下管時起重吊鉤與混凝土管端相接觸處應墊上麻袋,保護管口不受破壞。
4市政排水管道施工管理案例分析
某雨污水管道工程部分工程量為:污水管DN300,L=160m,Ф800,L=305m,埋深5.93~6.38,采用開挖方式施工;Ф1000,L=1093m,埋深6.34~7.71,采用頂管法施工,設污水窨井17座,頂管工作井4座,接收井4座,另設鋼筒鋼筋混凝土內襯式騎馬井7座。整體工程的任務分派情況詳見表2?,F(xiàn)場管理機構設置如圖1所示。
本工程施工前配備相應硬件、軟件,建立了項目信息化管理網(wǎng)絡,為參與項目業(yè)主、管理、代建單位提供統(tǒng)一的信息管理,提供各工區(qū)、各階段現(xiàn)場管理的內容,提供項目范圍內信息的無縫訪問,使業(yè)主、監(jiān)理以及公司總部可以及時得到現(xiàn)場所采集的所有信息并能及時決策,確保工期、質量。以應對工程中存在的交通影響為例,工程專門對交通組織措施進行了設計,現(xiàn)闡述如下:
施工場地采取封閉隔離措施,工地出入口位置經(jīng)交通處審批決定,主要出入口設置交通指令、示警標志,進出工地的人、車施工期間嚴格遵守交通法規(guī),服從交通管理部門的管理。土方外運和混凝土澆灌作業(yè)盡量于夜間進行以減小對市區(qū)交通的影響,同時設專職交通糾察員,負責交通指揮。
5結語
給排水工程是市政工程中對城市整體規(guī)劃質量、居民用觀感有直接影響的分項工程之一,若對施工質量重視不足,則在實際施工中,極易影響工程進度、返修成本,乃至產生安全隱患。因此,施工中嚴格進行管理,按照規(guī)范要求在給排水材料的質量、施工人員素質上發(fā)力是綜合性價比最高的措施。
參考文獻:
[1]管培香.建筑給排水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江西建材,2018(04)_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