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冬梅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材中,人物傳記占據(jù)了較重的篇幅。關注記人類文本的教學是閱讀教學的重中之重。這就要求教師充分認識到此類文本體裁的文體特征,依循文本創(chuàng)作的規(guī)律,選擇相應的教學策略,在“知事”中“品人”,從而有效提升人物傳記文本的教學效益。
【關鍵詞】人物傳記 創(chuàng)作規(guī)律 知事 品人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注重對文本體裁樣式的關注在閱讀教學中已經(jīng)受到重視。在小學語文教材中,人物傳記占據(jù)了較重的篇幅。而在習作教學中,記人類習作也是小學階段必須掌握的基本文體。因此,關注記人類文本的教學的是整個閱讀教學的重中之重。這就要求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此類文本體裁的文體特征,并選擇對應的教學策略,有效提升人物傳記類文本的教學效益。
一、特征分析:寓人于事,在事件的浸潤下彰顯人物形象
1.在事件中展現(xiàn)人物
在人物傳記類文本中,人與事密不可分,人物的個性和形象必須要在事件中才能有效凸顯??梢哉f,沒有事件的細致敘述,就不可能有人物鮮明的形象特征。根據(jù)表達需要的不同,作者常常借助一件或者多件事件的組合表現(xiàn)一個人或者一類人的特性。如《徐悲鴻勵志學畫》就描述了徐悲鴻在困難面前不低頭,不屈服,并有力回擊外國學生的事件,全文只有一件事,卻在前因后果的聯(lián)系中展現(xiàn)了徐悲鴻堅持不懈、刻苦求學的高貴品質(zhì);而在《理想的風箏》一文中則列舉了劉老師教學和生活中的四件小事,這四件事彼此關聯(lián)、彼此照應、互為補充,較好地凸顯了劉老師堅強樂觀、熱愛學生的精神特質(zhì)。
2.在細節(jié)中打造人物
細節(jié)決定成敗。在人物傳記類文本的事件描述中,為了更好地展現(xiàn)人物品性,作者會借助對人物動作、神態(tài)、語言以及心理等細節(jié)進行深入細致的描寫。唯有關注人物細節(jié)的表現(xiàn),才能將人物的形象特征揭示得淋漓盡致。如《錢學森》一文中,作者借助錢學森的語言將人物熱愛祖國、歸心似箭的心理活動生動再現(xiàn);而在《永遠的白衣天使》一文中,對葉欣的刻畫則更為全面,搶救病人時專業(yè)動作的嫻熟、有危險搶在先的話語,讓每一位讀者的意識中都深深鐫刻這一位白衣天使的形象。
3.在沖突中塑造人物
刻畫人物離不開事件,但平淡無奇的事件也只能塑造模棱兩可的人物形象,唯有將人物形象融入情節(jié)發(fā)展的漩渦中,融入矛盾囂張的起伏中,人物本性才能得以充分展現(xiàn)。因此,傳記類文本常常在事件發(fā)展的矛盾或者高潮處注重對人物言行的表現(xiàn),才能最好地將人物的特點躍然紙上。如《船長》一文,如果沒有與船共沉一段高潮描寫,哈爾威船長的人物形象必將會大打折扣。
二、內(nèi)容選擇:知事品人,在事件的挖掘下體驗人物品質(zhì)
1.關注邏輯聯(lián)系,打牢品人基礎
以事記人是人物傳記類文本創(chuàng)作的基本規(guī)律,而在教學這類文本時,教師切不可認為,記人體裁只需關注人物,事實上沒有事件的關照與浸潤,人物的感知就會成為空中樓閣,失去著力點。因此,教師首先應該注重對事件的整體梳理。
如在教學《詹天佑》一文時,教師將教學的重點聚焦在詹天佑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上,雖然這些的確是課文的重點,但如果忽略事件本身的邏輯聯(lián)系,就使得對核心事件的品味黯然失色。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關注詹天佑不怕困難,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任務,讓學生在體悟三件核心事件時,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這樣才真正契合文本所要體現(xiàn)的愛國情懷。
2.緊扣細節(jié),成就品人核心
梳理事件邏輯,整體把握事件,從粗線條的視角把握人物形象的輪廓,而細節(jié)是人物形象刻畫的重要依托,更是閱讀教學感悟人物品性的重要抓手。如在教學《錢學森》一文時,教師就可緊扣語言描寫來表現(xiàn)錢學森回國的決心一刻也沒有動搖過,帶領學生采用關注對話本身和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通過正面、對比、側(cè)面等描寫手法突出人物形象和品質(zhì),從而凸顯錢學森的“愛國”情懷。
3.憑借矛盾,締造品人關鍵
人物言行是其內(nèi)心的外顯表現(xiàn),而在高潮時的矛盾沖突中,才是人物展現(xiàn)品性的最佳時機。因此,在文章矛盾處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逆向而行,依托人物外在的言行揣摩人物的內(nèi)在心理,完成由文字向內(nèi)核的穿越。如在教學《船長》一文時,當哈爾威船長如鋼鑄一般與船共亡的瞬間,他心中會涌動怎樣的情感。教師引導學生朗讀課文的語言,在語言的浸潤下深入體驗人物,并在隨文練筆中描寫自己想到的內(nèi)容,從而深入感知人物忠于職守的內(nèi)在品質(zhì)。
三、策略甄別:述事表人,在事件的整合下豐厚人物認知
課堂教學并不是完全讓學生接受教師傳達的內(nèi)容,而是學會把教學內(nèi)容鑲嵌到自己的知識結(jié)構中。根據(jù)人物傳記類文本的文體特征和選擇的教學內(nèi)容,教師可以選用以下教學策略引領學生感知人物品質(zhì):首先,教師可引領學生從整體感知、梳理事件的情節(jié)發(fā)展,從板塊式提煉方法揭示人物的品質(zhì);其次,教師緊扣文本細節(jié)描寫,強化學生對文本語言的內(nèi)在感悟,讓學生從內(nèi)心的體驗中提升自己感知效益;第三,教師讓學生依照相應要求對課文進行復述,將散落于各處的細節(jié)在復述中有效整合,使其構成有機整體,促進學生對人物形象的整體把握。
如在教學《理想的風箏》一文時,在學生整體初讀課文的基礎上,教師就引領學生概括課文的事件板塊,從而提煉出劉老師堅強樂觀的精神品質(zhì);而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則引領學生緊扣文本細節(jié)所描寫的核心詞語,讓學生深入體悟品味,涵詠辨析,將劉老師堅強樂觀的品質(zhì)烙在學生的心中;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復述課文,著力關注課文中凸顯人物精神的語言,既是對人物形象的感知梳理,更是對知識的溫故知新。
教師要依據(jù)文體特征,使閱讀教學跳出原本模糊的感覺層面,在準確把握走向的基礎上提升學生閱讀教學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