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遠洲
收拾家里的破爛兒,同時也整理了內心中的破爛兒,能讓生活變得開心,這就是斷舍離,通過整理房間來整理自己的內心……
在大城市里,居住空間狹小,生活雜物堆積如山。如何讓亂糟糟的人生變得干凈整潔,已成為大家的共同目標。
其實斷舍離的重點不是教我們如何整理和收納,而是教會我們通過收拾物品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內心的混沌,讓人生更舒適。在這場斷舍離的運動中,主角永遠是我們。收拾的根本目的是讓我們通過行動帶來心靈的變化,把現實空間和心靈空間的雜物清除出去,變成一個“靈魂有香氣”的人。
斷舍離類似于時下流行的極簡主義。所謂醉翁之意不在酒,簡而言之:斷,即絕不添置非必要品;舍,即在篩選過程中,只保留當下最合適、必要之物;離,即通過斷舍提高生活品質,認清自我,心情愉悅。
一旦理解了斷舍離的涵義并堅持踐行,甚至可以讓我們銀行卡上的存額也漸漸多起來。因為,一旦堅定了“實在很需要才買”的理念,我們逛商場時再遇到各種打折的引誘,都會淡然處之,而不再像以前那樣像被下了降頭,沉浸在盲目的購買當中而難以自拔。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保持房間的清爽,不在于怎么整理,關鍵還是要學會“舍”。如果想要得到一個簡潔純凈的世界,首先要學會放棄。當然,這么說還是很抽象,可能你會想,我也知道要舍啊,可是怎么舍?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當我們對取舍感到茫然一片,給大家隆重推薦一位極簡主義者約書亞的方法:將所有物品打包,每一天開始時,只拿出當天所需之物。當21天結束,未拿出的部分即該舍棄的東西。很多人可能打算對自己的物品進行選擇和丟棄,卻發(fā)現很難做到,則在意識上要由“棄之可惜”轉換為“當斷不斷,反受其亂”,這時才能做到快、準、狠地舍。
面對到處都是雜物的屋子,我們仍然不知從哪開始收拾。這時,就先從衣柜下手吧,把過去幾年因打折而囤積且確定以后不會再穿的衣物全部送走,這對于女生來講很難。然而,一旦你打開了衣柜的大門,那也就同時打開了通往斷舍離世界的第一道門了。
1.三種扔不掉東西的人:第一種是逃避現實型,因為太忙碌,幾乎不在家,也沒法收拾屋子,于是家里越來越亂。這種人大多對家庭不滿,不愿待在家里,找各種事讓自己忙碌起來,加上家里亂七八糟就更不愿意待在家里了。第二種是執(zhí)著過去型,這種人即便已經不會再用的東西,也非收著不可,留有過去回憶的物品數量龐大,這種人多半隱含著對過去的留戀。第三種是擔憂未來型,這種人過分囤積紙巾、藥品等日用品,任何物品都覺得以后會用,沒有了就會焦躁不安,甚至有人將藥品囤積了15年。
2.斬斷“入”的閥門 物質泛濫的社會,物品越來越多,我們需要斬斷“入”的閥門。面對折扣,無法判斷物品是否真的適合自己,買回不需要的東西。同時贈品、獎品、廣告?zhèn)鲉?、包裝盒、冰袋、一次性餐具等,這些不需要的物品不斷的進入我們的生活,使生活污濁不堪。禁止這些無用的物品進入家中,是斷舍離的重要部分。
3.鎖定現在和日常 斷舍離要求我們思考物品與現在的自己是否有關系,但每個人對“現在”的界定都不同,找到對自己最合適的“現在”,斷舍離的效果會更好。有些人說自己就是人不掉東西的人,實際上扔不掉就是不想扔,不愿意直面內心的真正想法。不用的東西、還在用卻不喜歡的東西、充滿回憶和束縛的東西都是應該清理的??陀谩①I了而沒有學的教材,很貴卻不穿了的衣服都是非日常的都可以扔掉。
1. 不是能不能用,而是我要不要用
以我為軸心:這個眼鏡可以用,所以還留著,這是以物品為中心,而斷舍離要看這個眼鏡我是不是在用,如果不是就要“舍”,這就叫以我為中心的思考法則。時間軸放在當下:只挑選現在對我而言必要的東西。斷舍離不是教人整理、歸納,而是教人篩選物品。
那么從衣柜開始,來一場自我變革。衣柜里堆滿了衣服,卻覺得自己沒有衣服可穿,明明不會再穿的衣服,卻還是留著。斷舍離讓我么慢慢看清通過物品折射出來的自我形象。現在請集中于一點,開始行動,那怕是從一個抽屜、冰箱的一層開始,實施斷舍離。
先從怎么看都要扔的東西下手,再對剩下的物品進行篩選,慢慢再從需不需要變成合不合適、舒不舒服。練習斷舍離一段時間后發(fā)現之前猶豫的東西也開始決定扔掉了,只有精挑細選的東西才能留下來。
2. 重新界定三概念
我們需要重新界定以下三個概念:收拾、整理和掃除。
收拾:斷舍離的關鍵所在,篩選出必要物品,舍棄不需要的東西,是整理和打掃的前提。
整理:把散亂的物品整理后,分類收納。
打掃:表現為掃、擦、刷。
3. 垃圾分類法則
第一,垃圾分類切勿分得過于細致,這樣容易引起人的厭煩和抗拒心理。因此,為了使垃圾分類變成一件容易的事情,從環(huán)保的角度上看,需要扔掉的東西有三類:一般垃圾:廚房垃圾及廢紙等可燃而不可回收的垃圾;可回收處理垃圾:印有可回收標準的瓶子、包裝等;不可回收垃圾:既不可燃也不可回收的玻璃碎品等。
4. 廚房里的三分法則
大分類,中分類,小分類。大分類即導向,就好比無領導小組討論方式那樣,如果一開始就沒有確定討論話題的方向,那么結果只會亂成一團散沙;中分類,即框架,有了導向后還需要框架,一旦確立好框架,最后一步的小分類顯然容易得多,我們只需按照這個框架往里面填充材料即可。在此,直接借用原著作中的一幅圖,可以給我們一個更加直觀的印象。
TIPS:
1. 整理收納的三分法,即把物品分成三類:將剩下的東西進行分類,三類就剛剛好,比如廚房物品分為食材、烹飪器具、餐具三大類,其他無關的東西不應該出現。
2. 七五一收納原則:看不見的收納空間只放滿七成,看得見的收納空間只放五成,裝飾用的收納空間只放一成。比如利用這種收納原則,在收拾看的見得收納空間時只選擇最喜歡的5樣東西,通過這個過程,練習精挑細選。
3. 一個動作原則:不要過分收納,要使物品可以簡單的一個動作就可以收起來和取出來,否則就會亂扔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