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興文
在清華大學哲學系讀書時,李長之熱衷于撰寫評論,喜歡分析研究著名作家。以及他們的作品。利用課余時間,李長之主編《益世報》文藝副刊,并勤奮閱讀和創(chuàng)作。寫長篇系列評論《魯迅批判》時,李長之破天荒地用精神分析的方法,辨析魯迅的思想性格,并由精神人格解讀他的作品,評論方法的叛逆性和新穎性,令人耳目一新。
“魯迅像一個動物一樣,他有一種維持其生命的本能。他的反抗,以不侵害生命為限,到了這個限度,他就運用其本能的適應環(huán)境之方了:一是麻痹,二是忘卻。也就是林語堂所說的蟄伏或裝死。這完全像一個動物。”在作品中李長之說,“魯迅小資產(chǎn)階級的根性很厲害。大凡生活上內(nèi)傾的,很容易走入個人主義。魯迅在許多時候都標明他的個人主義的立場?!?/p>
“魯迅不是思想家。因為他沒有深邃的哲學腦筋,他所盤桓于心目中的,并沒有悠遠的問題。他似乎沒有那樣的趣味,也沒有那樣的能力。倘若以專門的學究氣的思想論,他根底上,是一個虛無主義者,他常說不能知道對不對,對于正路如何走,他也有些渺茫?!崩铋L之在作品中說,“因魯迅在情感上的病態(tài),使青年人以為社會、文化、國家過于壞,這當然是壞的。”
寫出《魯迅批判》,李長之開始在《益世報》文藝副刊上連載,每周都有稿子刊登出來。1935年9月8日,李長之將評論編輯成書籍,并寄給魯迅親自過目。在看評論的時候,魯迅覺得李長之的嚴厲批評有濃烈火藥味,似乎想要迫使自己爆炸。
但是,魯迅不僅沒有火冒三丈,反而大力支持李長之批評自己,幫助他更正書中有誤的地方。在《魯迅批判》中,有些地方提到魯迅發(fā)表、出版作品的時間,魯迅從頭到尾仔細地閱讀,只要發(fā)現(xiàn)不準確的地方,就立即在書上標明,并寫出準確的日期。
嚴肅認真地看完、訂正《魯迅批判》后,魯迅把書籍寄給李長之,告訴他同意出版。北新書局接受書稿后,李長之寫信向魯迅索要相片,以便印刷在書籍上。收到李長之的信件,魯迅從自己的相冊上揭下一張標準像寄給他,并且給他寫了回信。
收到魯迅的照片和書信,李長之感覺特別珍貴,必須認真對待,很快把相片、書信第一頁手跡原件寄給北新書局總編輯趙景深,在信件中叮囑他將相片按照原來尺寸置于封面左上方,再用插頁重印置于卷首,在制版時把手跡放在插頁相片下面。
趙景深按李長之的要求,在《魯迅批判》初版本的目錄上刊有字樣:魯迅先生近影、魯迅先生手跡。考慮到書籍可能難得銷售,也許會虧本,北新書局經(jīng)理李小峰盡量節(jié)省成本,印刷出來的書籍僅僅封面是李長之要求的樣子,省去了應該用重磅銅版紙印制的相片插頁和手跡。
1936年1月8日,在北新書局出版《魯迅批判》后,深受讀者歡迎,不到6個月就全部售罄。在魯迅研究史上,《魯迅批判》是第一部系統(tǒng)性的專著,是經(jīng)過魯迅親自閱讀過的批評自己的作品,在學術界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成為研究魯迅學術領域中引用率最高的權(quán)威性著作。
《魯迅批判》出版后,不但沒有給魯迅帶來負面影響,反而迅速將他推上文壇神位,無數(shù)讀者對他頂禮膜拜。只有經(jīng)過烈火的焚燒,才能煉出優(yōu)質(zhì)的金屬。言語犀利的批評家,仿佛光芒萬丈的烈火,對于真正偉大的作家來說,接受批評不會名譽掃地,而會更加聞名遐邇。